沒有鬼魂的《聊齋》故事,《鳳陽士人》究竟弔詭在哪裡?

2021-01-12 雪憶柔

文 | 雪憶柔

《鳳陽士人》是《聊齋》中少有的沒有鬼怪的一個故事,但卻比那些可以看得見的妖魔鬼怪更讓人驚慌,故事的本身也更加弔詭奇異,太多的細節令人細思極恐。一言以蔽之:《鳳陽士人》是三個人的異床同夢,是古代版的「盜夢空間」。不在同一個地域的三個人可以同時做一個相同的夢,細想一下是不是挺毛骨悚然的?

一、《鳳陽士人》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鳳陽有個男子對妻子說,世界這麼大,他想去看看,結果這一走竟然長達半年。一日入夜後,思念丈夫的妻子突然見一位穿戴華麗的女子推開門帘走了進來,她告訴這位妻子說可以帶她去見夫君。

兩個女子步行一會,男子之妻只覺乏累的很,孰料這個陌生的女子竟將自己的鞋子脫了下來讓她換上,男子之妻只覺穿著格外舒適,不一會果然看到了夫君騎著白馬就在前方。

三個人隨後來到了神秘女子的家,男子與其開懷暢飲,絲毫不把妻子放在眼裡,而妻子也只好忍氣吞聲不敢多說一句。

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一番之後,男子與神秘女子竟眉目傳情起來,這女子對著男子唱起了情歌,「望穿秋水,不見還家」「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著紅繡鞋兒佔鬼卦」。

情至深處,兩個人竟旁若無人般地向臥房走去。男子之妻呆了片刻後,也跑到了窗下偷聽,便如當年尤氏在天香樓外偷聽賈珍的混帳事一樣,男子之妻也聽到了夫君和那女子的歡好之聲。

然而,真正讓男子之妻羞憤的是,其夫君將「與己素常猥褻之狀,盡情傾吐」。什麼意思呢?就是這男人將他日常與妻子在床榻上那點事都說出去了,果然是再美的王熙鳳也敵不過一個多姑娘。

又氣又羞的妻子憤怒地轉身離去,沒走幾步她就碰到了自己的胞弟三郎,便向弟弟訴起苦來。三郎二話不說,拿著石頭就向窗戶砸去,竟然將姐夫的腦袋砸破了。

男子之妻埋怨弟弟下手過狠,三郎氣不過和姐姐爭吵幾句。恰在此時,男子之妻的夢醒了。

如果這只是個普通的夢也就算了,偏偏是相同的內容出現在了三個人的夢中,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女子夢醒的第二天,這位鳳陽人士真的騎著白馬回家了,恰巧三郎也來家中探望姐姐。女子將自己的夢境講了出來,沒成想她的夫君和弟弟,竟然在昨日做了和女子一模一樣的夢。三個人不禁失聲大笑起來,笑了片刻,全部面如土灰。

這世上怎麼會有如此奇巧的事?這位神秘的女子是誰?那位被打破頭的人又是誰?這究竟是夢還是夢遊呢?

二、《鳳陽士人》想要告訴人們什麼?

這個故事有太多值得推敲的細節,每一處細節似乎都如《紅樓夢》中的詩詞,蘊含著深意。

第一,換鞋子的暗示。神秘女子在喚鳳陽士人之妻前去尋夫時,妻子因見女子健步如飛便提出回去換雙合腳的鞋,而神秘女子卻很大方地將自己的鞋子借給了對方。是的,不是「給」,是「借」。

因為她說「歸有代步,乞贈還也」,言外之意就是,等你回去了就有代步的馬可以騎了,記著把這雙鞋再還回來。而我們看完故事便可知,這位妻子回去得很快,只要夢醒即可,但是這雙鞋子卻未再提及。鞋子是否仍被妻子穿在醒來後的腳上嗎?我們未可知。

都說女人如衣服,這雙「鞋子」就好比這位夫君,兩個女子仿佛做了個交換,用「鞋」換一場「邪」的夢,最後竟將自家夫君借出了一晚。

第二,曲子的暗示。酒局上,神秘女子唱的曲子浪漫且邪祟,男子聽了自然是神魂顛倒,他的妻子則是百般不是。尤其那一句「紅繡鞋兒佔鬼卦」,是不是又和借出的那雙鞋子對上了?

在古代,通常什麼樣的女人會唱曲呢?思及此,神秘女子的身份是不是呼之欲出了?或許,這場豔遇就是鳳陽士人在出遊之時真實發生的也未可知。

第三,三郎的出現。這是三個人的同一場夢,除了夫妻二人外,第三個人就是三郎,人如其名,他是故事中的第三者,是破夢者,因為他的出現才終結了婦人的這場不歡之夢。

第四,神秘女子的意義。神秘女子可謂是個「意淫之人」,她可以是鳳陽士人所期待的生命中的一場貪歡,也可以是男子之妻內心的恐慌映照。總之,她的美好與魅惑都是人間的蠱誘,是人性深處的惡念和貪婪。

三、筆者小結

我們知道,《聊齋》充滿了對女性的讚美和同情,而《鳳陽士人》最想說明的恰是古代女子的卑微地位。比如這位可憐的妻子,見到丈夫與其他女子曖昧不清也不敢多言,哪怕撞見了丈夫的私情也不敢去質問,這是多麼可悲的一個女性形象啊!

「夢」向來是最讓人費解且難以捉摸的一種生理現象,比如現實生活中我們常遇見的夢魘,以及經常見到曾經夢到過的場景,這些都是難以用科學的論斷給出明確解釋的。

一本《周公解夢》,是古人對夢境的解析,或者是一種概率的推斷。《鳳陽士人》恰恰就利用了人們對「夢」的企圖堪破,講述了一個難以解釋的夢,留下了一個解不開的懸念,也讓其成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87版的《聊齋志異》曾刪除了兩個故事,一個是《水莽草》,此前我已寫過,此處不多贅述。另一個就是《鳳陽人士》,而這位人妻的扮演者正是87版《紅樓夢》中寶釵的扮演者張莉,神秘女子則由王璐瑤飾演。據說,因為拍攝這集時,導演的丈夫去世,悲傷之餘就沒有完成拍攝,就這樣一個經典故事成為了一顆「遺珠」,實在是讓人嘆息。

作者:雪憶柔

文字是靈魂的歌者

指尖在書海中起舞

願以我之心溫暖你

相關焦點

  • 蒲松齡的《鳳陽士人》,存在著許多怪奇異,是不可思議的一篇小說
    說蒲松齡的《鳳陽士人》是最不可思議的一篇小說,我認為有以下2個原因。一、小說裡存在著不可思議的怪異之處《聊齋志異》作為一本專講鬼怪狐魅的小說,在《鳳陽士人》中,卻沒有出現一個鬼怪狐魅的身影。這豈不怪哉?
  • 白話聊齋之鳳陽士人
    安徽鳳陽,一士人慾出門遊學。臨行前,妻子流淚相送。士人說:"不必傷感!半年也就回了。"妻子每日在門口翹首以盼。半年過了,不見丈夫影子。轉眼又快十個月了,丈夫仍舊音信全無。思夫心切,難以言狀。一日夜裡,躺在床上難以入睡。只見窗外月影搖曳,四周寂靜無聲。
  • 蒲松齡《鳳陽士人》:三人同夢,奇中有幻,幻中有真
    三百多年前,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集大成者蒲松齡,在《鳳陽士人》這篇小說中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奇中有幻、幻中有真、三人同夢的離奇故事。情節離奇動人古代寫夢的故事有很多,從莊周夢蝶到黃粱一夢,從《獨孤遐叔》到《三夢記》,僅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就有六十多篇關於夢的故事,然而《鳳陽士人》卻是這裡面最為離奇動人的一篇,藝術成就很高。
  • 揭秘87年版聊齋缺少的2集,因太恐怖被禁播?
    小時候每次看到這個片頭,幾乎都要毛孔豎起、停止呼吸,晚上躺在被窩裡,回想一下劇中的什麼花妖狐精和鬼魂,一晚上嚇得睡不著覺。很多年後,鬼片的視覺特技和拍攝手法不知道進步了多少,從香港鬼片到日本鬼片再到美國鬼片,人們不知道受過多少恐怖片的洗禮,可即便是《異度公寓》加上《山村老屍》加上《午夜兇鈴》……似乎也沒有小時候看《聊齋》覺得可怕。
  • 為啥87版【聊齋】缺了兩集,因何慘遭禁播?
    聊齋眾女演員 如今每每聽到聊齋故事,都覺得很有感觸。聊齋是我國首部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無論是從商業成就,收視率上,還是藝術成就上都是國產電視劇中首屈一指的。 整部電視劇實際拍攝了大約49-51部,共77-79集,然而最終播出47部,共72集(分上下兩集的有27部共54集)。有幾集實際上拍了卻沒有播,例如《水莽草》和《鳳陽士人》實際上已經拍了,但是播出的時候刪除了。
  • 冥界世俗化:《聊齋志異》的鬼魂形象及其深層意蘊
    蒲松齡根據現實的生命感受,將生死萬象寫成動人的鬼狐故事,把一生的積鬱和理想都寄寓其中。《聊齋志異》中有鬼故事170多篇,約佔全書總數的三分之一。《聊齋志異》以幽明相通、人鬼共存的小說審美方式,真切描繪了人們在惡劣的生存時空中生死掙扎,抒寫了人的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無論蒲松齡是否相信靈魂的存在,《聊齋志異》中的絕大部分故事都是以萬物有靈觀為基礎創作的。
  • 朱元璋不是安徽鳳陽人,那麼究竟是哪裡人!
    引言「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慌。」這首歌謠在古代泱泱中華大江南北傳唱的時候,人們便認定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就連中華大詞典《辭海》中也講朱元璋是「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東北)」,權威詞典似乎做了定論,朱元璋乃安徽鳳陽人。但事實上,至今江蘇的句容、盱眙、沛縣等地,也流傳著朱元璋是他們本地人的說法。說法各有千秋。
  • 清明來襲,不如認識一些《聊齋》裡的美顏鬼怪
    劇版《聊齋》究竟有沒有《畫皮》,真是千古之謎…不過當年確實有兩個故事是拍了被禁播的,《水莽草》和《鳳陽士人》。另外一部沒有播的《鳳陽士人》至今都沒有出現,據說是因為導演的丈夫去世,她非常傷心,最終導致這集沒有完成。
  • 蒲松齡的情感小說《鳳陽士人》:看似離奇,合乎情理
    蒲松齡的短篇情感小說《鳳陽士人》,不少讀者感到非常離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議。我來談談對這個短篇小說的看法吧。這個短篇小說的大概情節是:鳳陽有個讀書人,背著書箱遠遊,告訴妻子半年以後歸來。直到三郎將讀書人的腦袋打碎,然後被姐姐怪罪生氣離去,故事實在「無法收場」之時,作家才點明是夢。這個夢,好離奇。但是奇歸奇,仔細想來,卻也非常符合人之常情。你想,讀書人說好半年即歸來,現在十個月也沒有歸來,當妻子的怎能不牽掛、思念?怎能不擔憂?怎能不胡思亂想?
  • 白話聊齋故事:兒子對父親的怨恨
    (重溫聊齋系列066篇《柳氏子》) 這篇聊齋故事,用另外一個角度,講述了投胎討債的故事,與另一篇故事《四十千》,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四十千》裡,還清了帳目後,就此陰陽兩隔,各不打擾。這篇故事裡,討完債後,就算作為鬼魂,也念念不忘仇恨,欲殺之而後快。
  • 老版《聊齋》,隱藏著好多的明星,陳紅、徐少華都參與了其中
    繼《水滸》、《西遊記》、《紅樓夢》等電視劇出品的大火,《聊齋》也不甘寂寞,隨之與觀眾見了面。這部《聊齋》系列電視劇是由福建電視臺與南昌影視創作研究所於1987年至1990年,聯合製作而成。幕後攝製班底也十分豪華,有謝晉、王扶林等名導參與。
  • 諾貝爾文學獎和《聊齋志異》
    仙鄉在哪裡?傳統認為在西方、在深山、在海底,聊齋說不見得,它在人們心目中,在隨手點化的情景中。聊齋開篇不久的《畫壁》創造了「幻由人生」的哲學。只要你執著追求,你的美妙理想就驀然實現。朱孝廉喜愛壁畫上的散花天女,不由自主飄入畫中與其相愛,當他飄出畫外,畫上天女也從少女髮型改梳少婦髮型。朱孝廉的幻想改變了畫中天女的人生。嶗山道士剪個紙月亮貼在牆上,立即光照滿室,將筷子擲向月中,嫦娥翩翩而下,載歌載舞。
  • 看蒲松齡《聊齋志異》的故事。
    1715年的今天,一代志怪小說宗師、文學巨匠蒲松齡在故居聊齋去世,為我們留下了《聊齋志異》、《農桑經》以及諸多戲曲佳作和詩詞,《聊齋志異》一直是深受大眾喜愛的志怪小說故事,所反映的思想價值觀都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童年只敢鑽到被子裡看的87版《聊齋》,有兩集太恐怖,直接被刪掉
    02, 電視劇改編自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擷取了書中最為經典的47個故事改編成了72集,有的故事是兩集合成,有的故事單成一集。 包括很多傳誦千古的詭異離奇的故事,魅力善良。
  • 被《聊齋志異》刪除的《水莽草》,究竟講了什麼故事?
    文 | 雪憶柔  87版《聊齋》是我國首部大型古裝連續劇,它引用了《聊齋志異》中的50個故事,最終成片卻刪除了其中兩個,一個是《鳳陽人士》,另一個就是《水莽草》。  有人說,《水莽草》是《聊齋志異》中最反映人心和最突出人性的作品,這一點我很認同。但我同時又覺得,《水莽草》是難得的正能量之作。
  • 人死亡究竟意識,靈魂有沒有皈依與存在
    關於死亡的意識古代有人犯了罪很重的刑罰就是砍頭,人被砍掉頭顱究竟有沒有意識,無從印證。後來一個法國人親身做了一個實驗。這人就是法國的化學家及生物學家拉瓦錫,他因為得罪權貴,而被推上斷頭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決定做人生最後一次實驗,他與劊子手約定,等腦袋被砍掉後,他儘量眨眼,讓劊子手數一下能眨多少次,拉瓦錫一共眨了十五次,這應該是腦袋與身子分離後,腦氣沒有立即消亡的見證。這方面聊齋中也有這樣那個一個故事,明代末年,濟南府屬下各地有不少強盜,章丘縣強盜甚多,縣裡有個士兵,佩刀鋒利,殺人不費勁。
  • 《新聊齋志異》有很多版本。新聊齋的故事最有意境
    《新聊齋志異》有很多版本。新聊齋的故事最有意境。沒有太多的恐怖圖片,但更多的故事情節和美麗的人。在《畫皮》的故事裡,女鬼是非常驚人的。情節可以不同於電影版的《畫皮》。我更喜歡這個版本的故事。為了擺脫三娘,她沒有讓三娘阻止她爬上高枝,讓三娘發財。活燒三娘。三娘不義而死,化作鬼魂找王安秀報仇。因為她的臉被火燒了,三娘只好畫畫來保住自己的臉。但三娘太愛王安秀了,一找到王安秀就忍不住殺了他。所以他又被王安秀騙了。王安秀擔心妻子翰林千金會失去仕途。再放火燒三娘。
  • 他是聊齋鬼魂世界裡最牛的牧童,是否真有把龍當作羊來放的職業?
    蒲松齡先生並沒有在這《水莽草》一文的末尾加上任何評價,僅僅是交代了主人公祝生的最後歸宿。就說因為他對人間有貢獻,所以上帝就冊封他為四瀆牧龍君了,緊接著就乘上由四肢長有鱗甲的龍馬拉著的黃帷車上任去了。蒲松齡對於《聊齋志異》裡的人物姓名安排是有他自己怎麼想獨特的巧思在裡面的。
  • 民間故事:一場相同的怪夢,三人竟同時夢見,這不禁讓人咋舌
    本篇故事題材源自於蒲松齡老先生所寫的短篇著作《聊齋志異》中的「鳳陽士人」。這本《聊齋志異》筆者也看過幾遍,雖說文章大多寫的是妖狐鬼怪,但故事背後的寓意可不是在宣揚封建迷信。相反,蒲松齡老先生之所以寫這些,不過是在借鬼怪諷現實而已。蒲松齡藉故事詮釋其內心美好的願望,暴打殘酷的社會現實,弘揚世間之美德才是其寫《聊齋志異》的本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