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的《鳳陽士人》,存在著許多怪奇異,是不可思議的一篇小說

2021-01-12 萌果子文化解讀

說蒲松齡的《鳳陽士人》是最不可思議的一篇小說,我認為有以下2個原因。

一、小說裡存在著不可思議的怪異之處

《聊齋志異》作為一本專講鬼怪狐魅的小說,在《鳳陽士人》中,卻沒有出現一個鬼怪狐魅的身影。這豈不怪哉?

影視劇中狐妖

《鳳陽士人》這篇小說與《聊齋志異》中的其他小說相比,實在是「太過普通了」!因為這裡面沒有嫵媚勾人的狐妖鬼怪,有的只是普通老百姓的家長裡短。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鳳陽士人》講的是鳳陽的一位書生,因為離家遊學時間久了,他家裡的老婆想念他了,然後他遇到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與老婆之外的女人勾搭搞曖昧,然後,書生的老婆看到自己的丈夫「紅杏出牆」,她非常的悲憤,於是她就和大多數女子一樣,向自己的娘家人抱怨、哭訴委屈,然後女子的娘家弟弟也像大多數娘家人一樣,為女子出頭,於是女子的老公被打了。

鳳陽士人中的故事情節

故事講到這裡,作者蒲松齡又告訴讀者,這其實只是3個人做的一場夢而已。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3個人竟然做同一個夢!

三個人的夢

還有,這個故事是不是在說,大多數家庭都會遇到的家常理短?:丈夫讓老婆受委屈,然後老婆和娘家人告狀,於是娘家人為自家姑娘出氣。很平常的家庭矛盾,古今中外發生率最多的家庭糾紛。

把這樣一件稀鬆平常的家庭矛盾,放到以寫狐妖鬼怪著稱的《聊齋志異》裡,是不是很怪,很不可思議?!

二,平凡的故事中,又存在著很多不可思議的奇異之處

說完了《鳳陽士人》中的怪,咱們再來說一說,裡面的奇異——用紅繡鞋算鬼卦。

精緻的紅繡鞋

在說佔鬼卦之前,我們先說一說,與這鬼卦相關的鞋——《鳳陽士人》中關於鞋的2種不可思議之處!

㈠在我國民間,鞋子有截然相反的2種特殊寓意。一種是說,它是吉祥物,一種則說,它是穢物。是不是很奇異!

結婚時的紅鞋

說它是吉祥物的人們認為:1.「鞋」諧音「諧」,有家人和諧、夫妻和合的美好寓意。2.鞋子都是成雙入對,不離不棄的,有夫妻伉儷情深的象徵。

比如在《霍小玉傳》中就有與鞋子有關的說法:「夢脫鞋,驚寤自解曰:『鞋者諧也,夫婦再合;脫者解也,既合而解,亦當永訣。」

這是唐人俗語,在詩中亦是常見,比如王渙《惆悵詩》中『驚嗟猶夢合歡鞋』。白居易《感情》中「中庭曬服玩,忽見故鄉履。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因思贈時語,特用結終始。永願如履綦,雙行復雙止。」都是這個意思。

紅鞋

由於鞋子與妻子、情人關聯,所以在古代詩文中這方面的說法有很多。在《鳳陽士人》這個故事中,神秘女子將自己的鞋子「借給」妻子,並且妻子穿起來還十分的合腳,這是不是就是預示丈夫的婚外桃花被妻子「掐斷」,原本屬於夫妻倆的「和諧甜蜜」又回來了。

要不然妻子怎麼會穿著那雙鞋如此合適呢?用名偵探柯南的話說,那就是,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那雙鞋原本就是屬於妻子的!

穿著紅繡鞋

㈡而說鞋子是穢物的人則認為:鞋與「邪」諧音,所以鞋子是穢物。

不僅如此,在我國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那就是:寧可試人棺,莫穿他人鞋!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寧可去試死人的棺材,都不要去試他人穿過的鞋子!

穿過的鞋子圖片

由此可見,試穿他人鞋是一件多麼不吉利的事情。可我們看《鳳陽士人》中的妻子,她就穿了夢中神秘女子給的鞋,在古人有這樣俗語的情況下,這位鳳陽妻子竟然還敢穿別人的鞋子,這妻子的行為,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朋友們,可別小看我國民間俗語,它可是在我們中華文明史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比如我國古代非常經典的民俗佳句集錦——《增廣賢文》,他裡面就收錄了很多的民間格言諺語。

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這本書,他不僅被人們廣為流傳,還被人們美譽為「做人的準則,處世的法寶,交際的妙術,治家的秘訣」增廣賢文由此可見,民間俗語在我國民間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是多麼的強大!

增廣賢文

所以說,這妻子的行為非常的不可思議!

說完了鞋,下面咱們再說一說,《鳳陽士人》中的「紅鞋佔鬼卦」

紅繡鞋黃昏卸得殘妝罷,窗外西風冷透紗。聽蕉聲,一陣一陣細雨下。何處與人閒磕牙?望穿秋水,不見還家。潸潸淚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紅繡鞋兒佔鬼卦。

紅鞋

「佔鬼卦」,又叫「鞋佔」,他是一種以鞋子為卦的佔卜方法,通常用來判斷夫婦或情人之間感情深淺。

紅繡鞋《鳳陽士人》中,神秘女子竟然對著書生唱「用紅繡鞋佔鬼卦」,這實在是「撩撥之意太濃了」,也難怪,書生的妻子會生氣!

「春闈秘戲,夫外出,以所著之履卜之,仰則歸,俯則否,名曰佔鬼卦。」

「佔鬼卦」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仰俯之說外,還有根據鞋頭方向,來佔卜吉兇的。比如明代李開先的《詞謔·鞋打卦》:「不來呵根兒對著根兒,來時節頭兒抱著頭兒,丁字兒滿懷,八字兒開手。」

繡花鞋用有著寓意「夫妻和諧」與「邪物」之稱的紅繡鞋,來佔卜夫妻之情,是不是也很不可思議!

紅繡鞋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蒲松齡的《鳳陽士人》與自己的其他小說相比,的確是最不可思議的一本小說!你們說是不是呢?

相關焦點

  • 蒲松齡的情感小說《鳳陽士人》:看似離奇,合乎情理
    蒲松齡的短篇情感小說《鳳陽士人》,不少讀者感到非常離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議。我來談談對這個短篇小說的看法吧。這個短篇小說的大概情節是:鳳陽有個讀書人,背著書箱遠遊,告訴妻子半年以後歸來。蒲松齡的短篇小說往往以構思奇異見長,可以說他的創作原則是無奇不成篇,這一篇小說也不例外。首先,讀書人的妻子的夢,非常離奇。這個夢作者開始並未點明是夢,而是不露聲色,娓娓道來,如敘實情。
  • 蒲松齡《鳳陽士人》:三人同夢,奇中有幻,幻中有真
    三百多年前,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集大成者蒲松齡,在《鳳陽士人》這篇小說中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奇中有幻、幻中有真、三人同夢的離奇故事。情節離奇動人古代寫夢的故事有很多,從莊周夢蝶到黃粱一夢,從《獨孤遐叔》到《三夢記》,僅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就有六十多篇關於夢的故事,然而《鳳陽士人》卻是這裡面最為離奇動人的一篇,藝術成就很高。
  • 蒲松齡的離奇小說,古代女性羞於出口的本能,竟通過一場夢境釋放
    而其中一篇小說《鳳陽士人》就反映了清朝時期封建理學對女性本能的束縛。鳳陽縣有一位讀書人,他對妻子說,要出去求學,半年後才回來。誰知他一去十個月,毫無音訊,妻子對他也十分思念。有一天晚上,妻子躺在床上,心裡又開始掛念丈夫,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 沒有鬼魂的《聊齋》故事,《鳳陽士人》究竟弔詭在哪裡?
    文 | 雪憶柔《鳳陽士人》是《聊齋》中少有的沒有鬼怪的一個故事,但卻比那些可以看得見的妖魔鬼怪更讓人驚慌,故事的本身也更加弔詭奇異,太多的細節令人細思極恐。一言以蔽之:《鳳陽士人》是三個人的異床同夢,是古代版的「盜夢空間」。不在同一個地域的三個人可以同時做一個相同的夢,細想一下是不是挺毛骨悚然的?一、《鳳陽士人》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 白話聊齋之鳳陽士人
    安徽鳳陽,一士人慾出門遊學。臨行前,妻子流淚相送。士人說:"不必傷感!半年也就回了。"妻子每日在門口翹首以盼。半年過了,不見丈夫影子。轉眼又快十個月了,丈夫仍舊音信全無。思夫心切,難以言狀。一日夜裡,躺在床上難以入睡。只見窗外月影搖曳,四周寂靜無聲。
  • 蒲松齡充滿仙鬼精魅的《聊齋志異》,最現實的一篇——《胭脂》
    《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撰寫的一部志怪小說,書中絕大部分篇章講述的都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具有超越現實的虛幻與奇異性。但《胭脂》一篇,卻極具現實性,雖有濟南府長官吳南岱借神靈來審問犯人的情節,但這僅是吳南岱使用的一條攻心妙計,並無神靈奇異之事,通篇充滿著濃鬱的生活氣息,與明代馮夢龍的"三言"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胭脂》一篇極具藝術特色,通篇運用大量事典、語典,而且在情節構成上是一波三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對讀者構成了極大的吸引力。
  • 蒲松齡為什麼要寫聊齋?
    那麼,蒲松齡,為什麼要寫《聊齋志異》呢?又為什麼願意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專注於這本書的寫作呢?又是因為什麼,讓這部文言文小說,獲得如此的盛譽呢?康熙十八年,狐鬼小說作成並初步結集,定名《聊齋志異》。高珩為之作序。《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
  • 天馬行空:蒲松齡如何藉助佛教打造玄幻小說?
    在佛教思維方式的影響下,他立足於本心去觀察和體驗心外事物,於靜觀默照中,看到了它們的幻相和空相存在。佛教的三世輪迴、通陰陽的觀念打破現世規律的約束,不但有現世,還有去世、來世;不但有人間還有天堂地獄,而且將它們相互勾通,從而使小說表現的領域大為拓展,拓寬時空,擴大了題材。
  • 一篇發生在濟南的《聊齋志異》小說
    《聊齋志異》中發生在濟南的小說較多,有三十來篇。不過當時屬於濟南府的還包括淄川、長山、信陽、周村、章丘、歷城、德州等,如淄川、德州等現在並不屬濟南。要注意的是,《聊齋》中還提到過「稷下」,其實也指濟南而不是今天的淄博。發生在濟南省城的小說也有不少,畢竟蒲松齡57歲時還去過濟南參加鄉試。
  • 神探蒲松齡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神探蒲松齡劇情簡介
    神探蒲松齡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神探蒲松齡劇情簡介時間:2019-01-31 14:06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探蒲松齡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嗎 神探蒲松齡劇情簡介 神探蒲松齡馬上和大家見面了,神探蒲松齡這個名字,這個名字給小編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某地有某某傳言,妖怪害人,
  • 民間故事:一場相同的怪夢,三人竟同時夢見,這不禁讓人咋舌
    民間故事:一場相同的怪夢,三人竟同時夢見,這不禁讓人咋舌。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162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講故事之前,簡單和大傢伙兒嘮兩句。也不知道咋的,這上來要是不和大夥扯兩句文白,我這故事開篇還真就不知道咋寫了,大伙兒忍著點,先聽我扯一會兒。
  • 古文解析:《山市》,與蒲松齡老先生一起聊聊他的志怪小說
    除了海市,更難得一見的是山市,就是蜃景出現在山上,這種奇異的自然現象,被蒲松齡老人家選入了著名的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有關神鬼野怪的故事的小說。「志」是記錄的意思,說到志怪,可能有人會想到《山海經》。
  • 淺讀蒲松齡,「鬼話連篇」
    昨天讀到一些關於蒲松齡的相關內容,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 蒲松齡十九歲第一次參加秀才考試時,卻接連三場考試都博得頭籌,可謂少年得志。因此,蒲松齡信心滿懷地走上了科舉取士的道路,然而卻在接下來的四十餘年裡屢試屢敗,一直沒擺脫「秀才」的名頭,不過也正因為他科場不得志,才能寫出「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的《聊齋志異》成就古典短篇小說的高峰。
  • 賞識反成「絆腳石」:蒲松齡無緣附驥尾,只是因為考官「內幕」
    蒲松齡,號柳泉居士,乃山東淄川縣人士。著作《聊齋志異》,乃是明清志怪小說的巔峰之作。後人皆稱其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在蒲松齡的故裡蒲家莊仍然保留著其故居並且還建立了聊齋城。《聊齋志異》中充斥著對於科舉制度的批判,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同時延續了這一觀點。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小說家的散文——說《偷桃》寓諷刺於敘事之中——說《種梨》思想在藝術中得到升華——說《勞山道士》人間真、善、美的詩意呈現——說《嬌娜》寫幻如真筆意靈動——說《妖術》一篇辛辣雋永的諷刺小說第十一篇 《齕石》上:道教服食養生第十二篇 《齕石》下:辟穀與排毒養生演繹篇第十三篇 《屍變》:永動機巫術第十四篇 《噴水》:兇宅傳說第十五篇 《山魈》《蕎中怪》
  • 蒲松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寫《聊齋志異》的創作靈感是什麼?
    古典鬼故事《聊齋志異》,提及它我們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如《倩女幽魂》《畫皮》都是出自《聊齋志異》,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聊齋志異》的作者,以及他的創作靈感。第一,蒲松齡的書生情結許多人都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其中我們熟悉的鄧小平同志,他也非常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眾所周知,鄧小平有一句經典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 《聊齋古卷:蘭若之境》空降榜首,蒲松齡是亮點
    至於電影的內容,當然源於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小說《聊齋志異》。神秘的蘭若秘境向我們展示了人類世界的生與死,電影的情感微妙而糾結,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的心理之旅令人感同身受。撇開其他,《聊齋古卷:蘭若之境》的故事足以使許多觀眾驚嘆。這部近83分鐘的電影估計整片中只有不到10位演員。除了影片中A,B,C和D的角色外,只有三個角色可以真正成為主角。
  • 青島本土劇嶗山道士將拍 蒲松齡遊嶗山時所寫
    籍貫山東淄川的蒲松齡,以志怪小說《聊齋志異》家喻戶曉。只是許多人知道"聊齋"中的《畫皮》、《小翠》等狐仙故事,卻不一定知道他的筆下還有一個住在嶗山的"道士"。近日,山東籍大導演王文杰現身青島,替蒲松齡筆下的"嶗山道士"尋景。
  • 終其一生探尋鬼神故事,沒考上功名憑藉小說留名,蒲松齡的喜和憂
    雖然他的小說裡面充滿了想像力,他可以在小說裡面構築自己的世界,但是他生前活的卻並沒有那麼的灑脫,一生蹉跎。蒲松齡這一生是亦喜亦憂的。喜的是能夠從事自己喜愛的事情,憂的是一生鬱郁不得志,只能在私塾教學為生,生活是非困頓。那些考取得了功名的人,在當時顯赫一時,但是能在歷史留名的能有幾個?蒲松齡卻靠著他的志怪小說,在歷史上留下鼎鼎大名!
  • 蒲松齡,把鬼怪故事玩味成諷刺小說的大師,是個怎樣的人
    如果看蒲松齡的神鬼小說,你只覺得刺激,那麼你還處於低級審美的境界,如果你能透過他奇異的手筆嗅到反諷的氣味,說明你審美真的很高級。蒲松齡在清朝是一位犀利的寫手,他寫鬼寫妖寫高人這在當時並不為人稱道,直到後世有人解讀了他的作品,人們才知道蒲松齡是明著寫鬼實際鞭撻貪官汙吏,他在剖析人性這一塊刻畫的真實生動,那麼歷史上的蒲松齡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跟隨幾篇故事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