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逆襲的鐘南山,敢想敢做的李蘭娟,他們到底誰更強?

2020-12-13 臺頭聞

作者:暗藍

責任編輯:範領

網絡編輯:翰語

在如今的疫情面前,每個人都在緊緊關注著疫情的情況。從每天的新聞裡,我們知道了許多平日裡不曾注意到的地方,我們知道了那些平日裡看似普通的工人竟能爆發出如此強大的力量,在十天內建成了一座醫院。我們知道了平日裡的醫生大多都是無畏的勇者,走向抗擊疫情的前線。我們還知道了鍾南山和李蘭娟兩位院士。

幾乎每天都在新聞裡看到兩位院士為了研究抗擊病毒的方法,為了挽救患者在不停奔波。人們在敬佩之餘,心裡也難免對這兩位院士進行比較,非常好奇這兩位院士到底誰更強呢

中年逆襲的鐘南山

說起鍾南山院士,他出生在一個醫學的世家,他爸爸就是一位很有名的醫生。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他現在的成就非常高,是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但是他獲得今天的成就可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一開始他只是在廣州的一間小醫院工作,而且還沒有一個科室願意要他。因為他主修的是呼吸科,那時對呼吸科並沒有非常重視。到後來這家醫院才組建一個呼吸科,這時鐘南山才有用武之地,而這個呼吸科這也成了鍾南山人生的轉折點,這時他已年近中年。

在這小小的科室,他觀察病人的痰液,進行了6年研究,開創中西醫療結合的方法,被世界所認可。最終成為了國內呼吸內科專家,並在SARS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敢想敢做的李蘭娟

在我心裡李蘭娟院士是完全就是一位敢想敢做的鐵娘子形象。李蘭娟院士小時候學習就非常優秀。雖然家庭貧困報考中專,但是卻走進了浙江的醫科大學。經過不斷努力奮鬥,在2005年成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院士敢想敢做,非常有魄力。她很早提出了研究「人工肝」的治療方法。可是遭到了很多所謂權威專家的反對,因為肝非常複雜,「人工肝」又怎麼能夠取代呢?可是李蘭娟就是不信這些所謂的權威專家,拿著僅有3000元的研究經費,開始了研究。最終成功研究出了「人工肝」,挽救了無數肝炎患者的生命

就是因為李蘭娟院士的敢想敢做,如今的浙江的治癒率是除湖北外所在省份最多的。

雖然理解人們的好奇之心,但是將這兩位偉大的院士進行所謂實力上的比較,其實大可不必。他們都是在各自領域中的專家,都在用著自己畢生所學進行治病救人。我們應該默默的祝福他們,而不是對他們進行比較,他們也不會希望被人們進行比較的。

看著這些目前已是高齡,但仍然奮戰在抗疫戰爭一線的專家學者們。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會燃起無窮的信心,相信這一場戰役的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來源:搜狐新聞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編輯,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後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4位院士:鍾南山、李蘭娟、高福、王辰,哪一位實力更強?
    4位院士:鍾南山、李蘭娟、高福、王辰,哪一位實力更強? 其實這個題目,來源於某個論壇,最近疫情期間,同學們都在熱議這幾位院士,也想通過實力上的比較,來確認他們當中,哪一位院士的實力更強?
  • 曹可凡對話鍾南山、李蘭娟:為什麼他們能成為「共和國英雄」?
    後來李蘭娟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也有母親一路的照顧。李蘭娟:放棄代課教師選擇做「赤腳醫生」在節目中,鍾南山回憶起當年英倫留學的故事。初見導師時,導師一直背對著他煮咖啡,「面對背」的第一次見面,讓他知道,1979年的中國醫學留學生在國際上有多不被看重。
  • 鍾南山李蘭娟,「英雄風骨」背後的力量竟不謀而合
    如果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那父母的教育就是畫筆,出身醫者世家的鐘南山如此,出身貧寒農戶家庭的李蘭娟院士也如此。當年,李蘭娟放棄28元固定工資的代課教師,而在農村做收入只有幾塊錢的「赤腳醫生」,完全就是受到母親的影響——在李蘭娟看來,雖然母親鬥大的字不識一個,但她的人品卻為自己樹立了榜樣。
  • 走進《可凡傾聽》,看看共和國英雄鍾南山、李蘭娟的人生橫截面
    對於自己如今的為醫、為人,鍾院士動情地說:「我想他們要是知道的話,應該覺得……沒白養我,應該是這樣。」圖說:鍾南山和曹可凡如果說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那父母的教育就是畫筆,出身醫者世家的鐘南山如此,出身貧寒農戶家庭的李蘭娟院士也如此。
  • 英雄鍾南山、李蘭娟,走進學生教材!我熱淚盈眶……
    學生身處疫情之中,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可貴。他們可以通過了解抗疫人物事跡,感悟奉獻的價值和意義,體會、學習英雄的精神。這種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更有意義。李蘭娟院士關於夢想、職業與價值的時事新聞,很多媒體都有報導。李蘭娟院士說:「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
  • 李蘭娟:齊名鍾南山的巾幗英雄!
    對於李蘭娟院士,很多人之前可能並不熟悉,但她與鍾南山院士一樣,都是當之無愧的無雙國士。17年前,他們奮鬥在非典的戰場;17年後,他們再戰武漢,像定海神針給大家帶來信心。此前我們寫過鍾南山院士,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這個被譽為「殺毒軟體」的女人。
  • 「請君暫上凌煙閣」,鍾南山李蘭娟領銜英雄榜!
    凌煙閣上英雄榜No.1鍾南山上榜理由:一槌定音,世界無恙!不敢想像。如果沒有鍾南山1月20號的一槌定音,「人傳人」。84歲的鐘南山,已經活成了老百姓心中最可依靠的大山。武漢封城已過20天,期待中的拐點還未出現,「戰疫」一日不停,就一日不會馬放南山。配享古詩詞:「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 鍾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又給中小學生帶了份特別的「禮物」
    鍾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又給中小學生帶了份特別的「禮物」經過這次疫情,靜靜老師相信,全國的中小學生朋友們一定記住了兩個人:一個是鍾南山爺爺,一個是李蘭娟奶奶。他們都是中科院院士,知名醫學專家。他們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 為鍾南山、李蘭娟擬寫頒獎詞,我寫著寫著就流淚了……
    最近,黑龍江五大連池市實驗中學的老師們做了一次「感動中國」的推選人,他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文題目:如果今年「感動中國」人物中,有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或有抗擊疫情戰鬥中的某一群體,央視邀請你來寫頒獎詞,你會如何向這些逆行的勇士們致敬
  • 從敢醫敢言的鐘南山身上,我們看到了什麼?
    鍾南山奮鬥的目標到底是為了什麼?世界大背景15世紀末,歐洲殖民者最初來到北美時,印第安人曾慷慨援助,但殖民者站穩腳跟之後,看到印第安人的地域遼闊,人口不多,力量不夠強大,就開始奪取印第安人的土地,對印第安人採取野蠻的種族滅絕政策。於是,在原印第安人所在的土地上,成立了一個國家,它的名字叫美國。
  • 表彰大會上,鍾南山被授予「最高榮譽」,為何李蘭娟院士卻沒有?
    特別是鍾南山院士在這次疫情中表現出了的冷靜,抗擊疫情表彰大會於9月8日上午隆重召開,但這個獎項也讓很多人想起了一個人,也是這場疫情的最前線的李蘭娟院士,為什麼她沒有獲獎? 這次被授予人民英雄稱號的四位「戰士」是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和陳薇,可以看到鍾南山院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和「共和國勳章」,但是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李蘭娟院士不能評?
  • 鍾南山的笑、李蘭娟的傘: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然而在共同經歷了酸甜苦辣後,往往會發現這樣在平凡人生中相互扶持的溫情更易打動人心,老一輩「父母愛情」的相濡以沫自有其打動人心之處。眼下疫情當前,許多年輕一輩在外拼搏的人有了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忙碌的夫妻之間也靜下心來共居一室。
  •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展現國際話語權?
    李蘭娟院士的畫面就更有意思了,她是應美國方面的邀請,為美國專家們講授中國抗疫經驗。和高福院士全程「飈英語」不同,李蘭娟院士全程江浙口音普通話,據能聽出來的網友說,是紹興話,美國方面自己配的翻譯(還得配能聽懂紹興話的翻譯)。
  • 全國人大代表王家娟:建議將鍾南山、李蘭娟等院士事跡寫入課本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王家娟日前表示,「建議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國家和人民奉獻所學的鐘南山、李蘭娟、陳薇院士等醫護工作者的事跡寫入課本,同時在中考、高考試卷中出一些以抗疫英雄事跡為背景的試題。」
  • 鍾南山奔赴一線,李蘭娟每天睡3小時
    鍾南山、李蘭娟、王辰、陳薇、仝小林、喬傑、黃璐琦……其中,有臨危受命抗擊過非典的「國士」,有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的「執牛耳者」,有曾研製重組伊波拉疫苗的女少將,有中醫治療領域的頂級科學家。每一個人都頭頂「院士」之名,在此時急赴武漢,只為做一個「醫生」。當前,面對尚未遏制的疫情,「院士團隊巡查」已被作為制度建立,力求用最專業的資源確保重症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療。
  • 懟明星捧英雄,這段話是不是李蘭娟院士說的重要麼
    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李蘭娟院士在前線關注疫情,壓根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不管是誰說的,但這一段話確實道出當下不合理的現象:關鍵時刻頂上的科研、軍事人才的待遇遠不如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另外還有一個擔憂:青少年的偶像是娛樂圈的「明星」,科研,軍事技術人員離他們太遠,對他們的影響太小,以致不少青少年價值觀產生了偏向。
  • 敢醫敢言的鐘南山:「我就是個看病的大夫」
    敢醫敢言很多人應該記得,17年前抗擊非典時,鍾南山說:「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不了解他的人會覺得假大空,其實他是有底氣的,「實踐之後,如果沒有信心、沒有依據、沒有把握,我是根本不會這樣做的。」那年,鍾南山67歲,他所在的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收治了第一例被診斷為非典的病人。
  • 這個會議上,鍾南山、李蘭娟和張文宏分別發言
    全文3800字,閱讀約需7分鐘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銘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今天(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開幕,在峰會上,鍾南山、張文宏和李蘭娟分別發言。鍾南山在開幕式上作主旨報告。在下午舉行的大健康論壇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進行主旨發言。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對近日大家關注的新冠疫情相關問題予以回應。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表示,要加大科研攻關,為打贏抗疫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
  • 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年輕照片曝光,網友感嘆兩人堪比如今小鮮肉鮮花
    如今,以鍾南山和李蘭娟院士為代表的醫務工作者,依然奮鬥在抗疫第一線上,對於他們不多說什麼,只希望他們平安而歸,而如今84歲的鐘南山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更是叫人敬佩,鍾南山院士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工作到傍晚才回,李蘭娟院士還自詡比鍾南山院士」年輕
  • 鍾南山、李蘭娟……成了孩子們掛在嘴邊的抗疫英雄
    課程過後,鍾南山、李蘭娟……這一個個本不熟悉的名字成為掛在隊員們口中的英雄。他們知道,鍾南山院士的「無座車票」、李蘭娟院士的「最美逆行」,是疫情中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點亮前行的路。五一中隊陳靜一感慨:「我認識到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有多重要,戴口罩、勤洗手,這些看似簡單,卻能幫助我們隔離病毒,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