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隨領袖足跡中汲取思想營養和精神動力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在追隨領袖足跡中汲取思想營養和精神動力

在今年南京書展上,我向讀者推薦了三本書,第一本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擺脫貧困》。這本書既是一部實踐論著作,也是一部認識論著作,包含豐富的政治智慧、思想營養和哲學內涵,許多深刻洞見所透射出來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在今天仍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輝。這本書中的許多理念思想,儘管是針對20多年前的貧困地區提出來的,但對於我們今天為官幹事,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我們要學習這一著作,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足跡,從他的重要論述中汲取思想營養和精神動力。

領導幹部要立政德——不能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領導幹部的政德問題,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做過多次強調。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提出領導幹部要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通過學習《擺脫貧困》,我們發現早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對領導幹部立政德提出了要求,深刻指出:「『熊掌和魚,不可兼得』,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要當幹部就不要想發財,這一條恐怕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官與發財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覺得當幹部不合算,可以辭職去經商搞實業,但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還要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學深、悟透、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當官」與「發財」的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我們今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永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和指導意義。南京領導幹部將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謹記並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的諄諄教誨,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堅持嚴以用權、始終廉潔從政,做真正的共產黨人。

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發揚「滴水穿石」的實幹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幹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他在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滴水穿石」精神,認為欠發達地區「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發生巨變,只能是漸進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滴水穿石般的變化。」大家都期待看到巨變、質變,豈知這些巨變、質變背後靠的是「滴水穿石」般鍥而不捨的實幹。對此,「我們需要的是立足於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幹,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騖遠的空想;我們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燒三把火希圖僥倖成功的投機心理;我們需要的是鍥而不捨的韌勁,而不需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散漫。」「滴水穿石」,就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是一種久久為功的堅持和韌勁,是一種矢志如初、奮鬥不息的進取品格。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政績觀。黨員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既胸懷長遠目標又立足實際一步一個腳印地實幹;既做那些容易出顯績的工作,更埋頭苦幹抓潛績;既做那些立竿見影的工作,也做那些為後人做鋪墊、打基礎的工作。

領導幹部要解放思想——關鍵要擺脫「思想貧困」。事業要發展,解放思想是先導。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中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離不開思想解放的先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思想解放問題,他在寧德工作期間就特別強調要擺脫「思想貧困」,認為「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所謂「思想貧困」,主要是指缺乏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和有效思路,最終導致怨天尤人、「等、靠、要」等的精神狀態。要擺脫「思想貧困」,需要加強學習,有一種雷鋒式的「釘子」精神,「虛心向書本學習,虛心向實踐學習」。進入新時代,南京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首先打好「思想脫貧」之戰。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們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從《擺脫貧困》中汲取營養,推動思想再解放,真正實現思想上的「脫貧」。我們將始終保持思想活力,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舉措推動工作,不斷形成新認識、破解新難題、打開新局面,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作者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

相關焦點

  • 精神領袖毛主席
    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忌日就要到了,不知不覺老人家已經離開我們44年,但又覺得一刻也沒離開。我無限崇拜毛主席,虔誠信仰毛澤東思想,努力學習毛主席的著作,從毛澤東思想中汲取精神營養,潤澤人生。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世界領袖,為中國勞苦大眾和亞非拉受壓迫受剝削的人民獲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當家做主,謀求幸福,耗盡畢生心血。毛主席為人類社會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傑出貢獻,豐功偉績歷史銘記。
  • 從歷史精神中汲取前進動力
    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在近期召開的第15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上海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四史」教育在新時代的重要作用和價值進行了探討。
  • 從理論學習中汲取精神營養
    同理,要想精神富足,就必須把理論當作「一日三餐」細嚼慢咽、消化吸收,把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方能源源不斷補充精神營養,緊緊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延安時期,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情況下,我們黨抓學習的要求絲毫不放鬆,號召「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形成了「認字就在背包上,寫字就在大地上,課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蓋上」的可貴學習精神。
  • 重慶日報評論員 :從紅巖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原標題:從紅巖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紅巖青松沐風雨,不朽精神傳萬世。全市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參觀紅巖村、渣滓洞、白公館等地,在緬懷中提升黨性修養,在傳承中砥礪責任擔當。
  • 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審計營養和力量
    我們黨的黨史和新中國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鬥爭史、開天闢地的發展史,裡面有理論創新、豐功偉績、光榮傳統、經驗教訓,是我們取之不盡的精神寶庫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們要從中砥礪革命精神、汲取營養和力量、學習思維方法。  以史為鏡,牢記審計初心。
  • 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推進理論創新
    原標題: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推進理論創新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既需要緊緊「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也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這是因為: 第一,傳統文化是土壤。
  • 「地評線」秦平:汲取精神營養 增強「四個自信」
    70年砥礪奮進,新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有效提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新中國70年來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壯闊歷程。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有助於我們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將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汲取精神營養,增強道路自信。旗幟引領方向,道路決定命運。
  • 歐洲漢學家:多從中國哲學思想中汲取營養
    柯雷認為,從文本角度看,中國古典詩歌與現當代詩歌表現形式不同,但從詩歌的話語和意境上能看到兩者之間的傳承關係,「一些當代詩歌是古典詩歌精神在當下的迴響」。柯雷說,在繼承的同時,中國當代詩歌更多融入對人性的深刻解讀與思考,在精神層面擴展了詩歌的深度,而且題材趨向豐富。同時,中國當代詩歌也受到西方詩歌的影響,「詩歌始終是一種流動的狀態。
  • 激活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復興精神動力
    在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之際,陝西通過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關學思想研究優秀成果發布等系列活動,深入挖掘整理國內外關學研究成果,彰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上達則樂天,樂天則不怨;下學則治己,治己則不無尤。」作為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理學重要開創者、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張載提出了「民胞物與」的理想和使命,使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 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為政營養
    教學內容安排不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把中華傳統文化中優秀價值理念的內涵及其發展脈絡講清楚,使其成為主要內容和教學重點,使學員的價值觀自信植根於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之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以中國的話語體系理解闡述當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在對外交流中展現、傳播好當代中國的價值理念。 夯實增強黨性修養的思想基礎。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學習「四史」,可以使廣大黨員幹部不斷從歷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提供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
  • 汲取管子思想營養培育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蘊含著豐富而生動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適應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實際,並且深深紮根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批判地繼承、創造性轉化。
  • 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原標題:從黨史新中國史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
  • 邱有昆:年輕幹部要學會從「基層」中汲取「營養」
    年輕幹部要迅速成長,就要把為人民服務的「主戰場」放在基層,學會從基層一線中汲取「營養」,進一步強化基層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和作風磨鍊,在工作崗位上履職盡責,在幹事創業中擔當作為,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宗旨,做黨和人民的「貼心人」。加強基層政治歷練,在基層一線把準方向,守好「初心」。
  • 【地評線】秦平:激活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復興精神動力
    在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之際,陝西通過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關學思想研究優秀成果發布等系列活動,深入挖掘整理國內外關學研究成果,彰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上達則樂天,樂天則不怨;下學則治己,治己則不無尤。」作為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理學重要開創者、奠基者和代表人物,張載提出了「民胞物與」的理想和使命,使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 從歷史中汲取精神營養 講好新時代「戚繼光愛國主義精神」故事
    在高倡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對戚繼光愛國主義精神中所蘊含的愛國主義、家國情懷深刻內涵進行深刻闡釋,解構繼承,並廣泛普及是高校發揮文化傳承功能,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擴大齊魯文化影響力和軟實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豐富愛國主義精神文化蘊含的必由之路。
  • 探討|從火熱現實生活中汲取創作營養
    近百位青年文學工作者探討河北省文學創作如何貼近現實、抒寫時代,尋找突破創新的途徑與方向——從火熱現實生活中汲取創作營養好作品從何而來?但寫到一定程度,就會覺得儲備遠遠不夠,迫切需要用心挖掘身邊的生活寶藏,從火熱的現實生活中汲取創作的營養。」青年評論家金赫楠坦言,許多青年作家和她一樣,從學校畢業後直接進入單位工作,缺少對基層生活,尤其是對農村生活的了解和體驗,「所謂修行在人間,無論小說、散文還是詩歌、評論,要想寫出好作品,真正需要的是對人和生活的理解。」
  • 從深研戰例中汲取指揮營養
    原標題:從深研戰例中汲取指揮營養  在當前相對和平、遠離實戰的環境下,各級指揮員不僅要練帶兵打仗真本領,還必須重視研究戰史、解剖戰例。   戰例蘊涵的指揮營養最多,拿破崙潛心研究亞歷山大、漢尼拔等著名戰將戰例,從而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
  • 人民日報新論:從黨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更需要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從今天起,本版約請專家學者,和大家一起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走向未來。
  • 從《習近平用典》一書中汲取豐富營養
    此次,由人民日報社組織編寫的這部《習近平用典》,旨在對習總書記著作、重要講話和文章引用典故進行追根溯源,對其現實意義進行解讀,幫助廣大領導幹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理解總書記的思想精髓,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當前實踐相結合的一本好教材。 追溯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