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追隨領袖足跡中汲取思想營養和精神動力
在今年南京書展上,我向讀者推薦了三本書,第一本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擺脫貧困》。這本書既是一部實踐論著作,也是一部認識論著作,包含豐富的政治智慧、思想營養和哲學內涵,許多深刻洞見所透射出來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在今天仍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輝。這本書中的許多理念思想,儘管是針對20多年前的貧困地區提出來的,但對於我們今天為官幹事,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我們要學習這一著作,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足跡,從他的重要論述中汲取思想營養和精神動力。
領導幹部要立政德——不能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領導幹部的政德問題,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做過多次強調。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提出領導幹部要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通過學習《擺脫貧困》,我們發現早在寧德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對領導幹部立政德提出了要求,深刻指出:「『熊掌和魚,不可兼得』,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要當幹部就不要想發財,這一條恐怕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官與發財是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覺得當幹部不合算,可以辭職去經商搞實業,但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還要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學深、悟透、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當官」與「發財」的這一重要論斷,對於我們今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永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本色、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和指導意義。南京領導幹部將旗幟鮮明講政治,始終謹記並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的諄諄教誨,鑄牢理想信念、錘鍊堅強黨性,堅持嚴以用權、始終廉潔從政,做真正的共產黨人。
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發揚「滴水穿石」的實幹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幹事創業一定要樹立正確政績觀。他在寧德工作時大力倡導「滴水穿石」精神,認為欠發達地區「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間就發生巨變,只能是漸進的,由量變到質變的,滴水穿石般的變化。」大家都期待看到巨變、質變,豈知這些巨變、質變背後靠的是「滴水穿石」般鍥而不捨的實幹。對此,「我們需要的是立足於實際又胸懷長遠目標的實幹,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騖遠的空想;我們需要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燒三把火希圖僥倖成功的投機心理;我們需要的是鍥而不捨的韌勁,而不需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散漫。」「滴水穿石」,就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實幹精神,是一種久久為功的堅持和韌勁,是一種矢志如初、奮鬥不息的進取品格。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政績觀。黨員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既胸懷長遠目標又立足實際一步一個腳印地實幹;既做那些容易出顯績的工作,更埋頭苦幹抓潛績;既做那些立竿見影的工作,也做那些為後人做鋪墊、打基礎的工作。
領導幹部要解放思想——關鍵要擺脫「思想貧困」。事業要發展,解放思想是先導。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黨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中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離不開思想解放的先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思想解放問題,他在寧德工作期間就特別強調要擺脫「思想貧困」,認為「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所謂「思想貧困」,主要是指缺乏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和有效思路,最終導致怨天尤人、「等、靠、要」等的精神狀態。要擺脫「思想貧困」,需要加強學習,有一種雷鋒式的「釘子」精神,「虛心向書本學習,虛心向實踐學習」。進入新時代,南京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首先打好「思想脫貧」之戰。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們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從《擺脫貧困》中汲取營養,推動思想再解放,真正實現思想上的「脫貧」。我們將始終保持思想活力,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舉措推動工作,不斷形成新認識、破解新難題、打開新局面,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作者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