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引以為豪的一道美食海蠣煎,一上桌就被秒光的閩南味道

2020-12-09 百家號

"吃飯皇帝大"閩南人的一句俗話。大概意思是,吃飯是老百姓至高無上的頭等大事。泉州市是沿海城市,大海是上天對泉州人最好的饋贈。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離不開海鮮。閩南人最愛的一道海鮮便是海蠣煎,也叫蚵仔煎(閩南語讀做ě-ā-jiān)。

海蠣煎

泉州人吃海蠣煎有這麼一句流傳,「肥蚵肥韭菜」「正蔥二韭」。意思是農曆二月,韭菜的生長最為旺盛,也是蚵仔最為肥潤的時節。泉州海蠣煎的主要食材是肥蚵與韭菜,肥蚵與韭菜煎出來的口感鮮香細膩、美味可口、海蠣鮮嫩、蘸泉州本地特製辣醬、番薯粉Q彈軟糯、甜中帶鹹、鹹中帶辣,吃上一次就能讓人留戀不止。

海蠣煎

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閩南人信奉"愛拼才會贏",泉州人也不斷的嘗試各做不同的做法,現在泉州的海蠣煎也是千奇百種了。那麼現在我們一起看下泉州最早海蠣煎的做法。

海蠣煎

主要食材:韭菜(可用蒜苗代替)、海蠣、紅蘿蔔、雞蛋、地瓜粉

配料:雞精、鹽、料酒

做法順序:

1、海蠣,胡蘿蔔,韭菜(可用蒜苗代替),洗淨備用,胡蘿蔔絲,韭菜切小段備用;

2、濾幹的海蠣中加入少許鹽,料酒,醃製去腥;

3、胡蘿蔔絲先炒一遍,炒完和韭菜(蒜苗)加入海蠣中,加入適量的地瓜粉、少許的水,攪拌均勻;

4、熱鍋冷油,油溫五成熱的時候將攪拌均勻的海蠣倒鍋里舖成餅狀,差不多定型就可以一邊晃動,避免粘鍋;

5、中小火慢慢煎,差不多熟時倒入打散的雞蛋,晃動幾下,翻面即可出鍋。蘸著泉州本地特製辣醬口感更加。

泉州的海蠣煎 有這麼一段典故:

1661年間,荷蘭軍隊佔領了臺南。鄭成功慷慨激昂的說:「臺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絕不允許侵略者橫行霸道。我們一定要收復祖國的寶島臺灣!」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25000名將士,乘350餘艘戰艦,從金門出師東徵。一舉奪回大半個臺灣。

荷軍隊大敗,一怒之下把糧食全都藏匿起來。鄭成功正為米糧的事情發愁的時候,水軍將領黃安領著士兵挑了好多筐的海蠣過來。鄭成功看到海蠣後急中生智讓廚師,把蔥和胡蘿蔔切碎、海蠣、地瓜粉放在一起加點水攪拌均勻,倒入熱鍋,用煎匙鋪開。

海蠣煎

將士們嘗過,無不交口稱讚:「國姓爺不但能文能武,連廚藝也如此高明,真是奇人啊!」

當年鄭成功製作的海蠣煎一直流傳至今,成了海峽兩岸人民都十分喜愛的美味佳餚。更是閩南人感到驕傲的一道美食。

相關焦點

  • 閩南美食「海蠣煎」,你嘗過嗎?
    海蠣煎又稱蠔仔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小吃。香鮮細膩、美味可口。海蠣味道有點腥,如何去腥並保持鮮味,海蠣的新鮮程度至關重要。通常,為了去除腥味,有些廚師會在海蠣裡拌入雞蛋。在蓋掉海蠣腥味的同時,海蠣煎也喪失了靈魂。這道海蠣煎的做法是把蛋圍在海蠣煎的周圍,保持了海蠣的原味。
  • 美食之旅---海蠣煎!
    我們一生都不能抗拒的誘惑就是對美食的熱愛,每個人對於自己最喜愛的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道美食是閩南人最喜歡的海蠣煎。1海蠣煎這道菜,我相信只要是閩南人都吃過,也都十分熟悉的一道美食,這道菜在福建各地隨處都可以見到,小攤子肯定是有的,想吃的話十分方便,去街上買就行。
  • 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 這次火的是石花膏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
    原標題:泉州美食再登央視《舌尖》 這次火的是石花膏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   泉州的吃貨們注意!《舌尖上的中國3》在春節暖心回歸!泉州的美食再次登陸央視!有石花膏、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不得不說,央視小編實在太會吃了。這就一起來了解這些美食的故事。
  • 風靡臺灣的小吃——海蠣煎,如何才能做出正宗的閩南味道
    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去到一個地方旅遊,嘗過當地的一道特色地方美食,從此以後念念不忘,但是幾乎不會有回應。因為地方小吃之所以叫地方小吃,就是因為食材的專屬地域性,所以只能成為心中的一道遺憾,畢竟都不是為了一道小吃能特意飛過去的土豪家庭。
  • 臺灣蚵仔煎,閩南海蠣煎,到底哪個好吃?
    蚵仔煎分布在東南沿海以及臺灣島,它是一道以鮮蚵、雞蛋、太白粉、地瓜粉、青菜、香蔥及海鮮汁作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特色小吃,口味鮮香。在福建莆田、福州等地,有一道跟蚵仔煎差不多的菜叫海蠣煎。海蠣煎不但好吃,它的營養也極豐富。
  • 一道特色海蠣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海鮮裡的絕品!
    那提到小吃,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閩南小吃吧!在閩南有各種各樣的特色風味小吃,閩南當地人歷來特別講究飲食方面,而且在飲食上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閩南小吃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還產生了各種歷史典故和佳話。閩南小吃具有鮮、香、淡的特點,不僅注重各種口味,而且還十分注重營養,尤其在色香味上可謂是一絕。
  • 《舌尖》泉州美食石花膏、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小吃店在哪
    咱們泉州的美食再次登陸央視!有石花膏、面線糊、土筍凍、海蠣煎……不得不說,央視小編實在太會吃了。這就一起來了解這些美食的故事。泉州美食—石花膏 它叫海石花 也就是泉州人說的石花草! 一種長在低潮帶礁石上的食用海藻性味甘,鹹,寒,具有潤肺化痰,清熱軟堅可以做成好吃又降火的石花膏在閩南地區石花膏是夏日裡不可少的消署飲品。
  • 美味海蠣煎,一上桌都被搶沒了!原來做起來這麼簡單!
    美味海蠣煎,一上桌都被搶沒了!原來做起來這麼簡單!經過一天的辛勤勞作,想好和家人一起品味什麼樣的美味了嗎?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道別樣的美味,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準備地瓜粉、雞蛋、海蠣、蒜苗。海蠣清洗一下。
  • 夜讀|海蠣煎的鄉土味
    同事每次都熟門熟路地跑到馬路對面的一家快餐店,打什麼菜不用交代,其中一道海蠣煎是雷打不動的。和旁邊的其他餐飲店相比,這家快餐店其實並沒有出彩的地方,它的海蠣煎也與其他店家的大同小異:些許海蠣配著高麗菜、蒜葉,被厚厚的地瓜粉包裹著,和酒店裡香酥明麗的海蠣煎自是無法相比,但這家海蠣煎的Q彈口感,卻是我喜歡的,更重要的是,它四溢的香氣中,藏著鄉土的味道。
  • 特色閩南海蠣煎,福建地區特有的小吃
    大家好,今天做的是一道我們福建地區特有的小吃,內陸地區是享受不到這種美味的,原因就在於海蠣煎一定要選用最新鮮的海蠣,不然就會影響口感和味道,達不到那種鮮美。就和西湖醋魚一樣,其他地方是吃不到最正宗的。今天我教大家家常的海蠣煎,口感香酥,海蠣香滑鮮美。
  • 美味鮮香海蠣煎,寒冷的冬日裡,肥美的海蠣是時候吃了
    今天的這篇文章是一道美味的海鮮菜餚哦,它的名字叫做海蠣煎,它營養又美味,好吃到爆呢。海蠣煎又稱蠔仔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小吃。海蠣煎是廈門小吃之一,海蠣煎相傳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發明的,發展於廈門及臺灣地區,除了廈門人愛吃,海蠣煎還是福建閩南、臺灣、潮汕及海外華人也喜歡的美食。
  • 炸海蠣,泉州最具特色的美味,比海蠣煎更香酥更入味
    「二月肥蠔肥韭菜」,作為閩南人,一年四季有不同品種的海鮮,簡直幸福得不要不要滴!今天我要來做一道最具泉州特色的「炸海蠣」,先來說「炸物」。炸海蠣比起海蠣煎,更香酥,更入味;比起其他的炸物,更鮮美,更嫩滑;炸海蠣經得起「外酥裡嫩,鮮香可口」八個大字,我今天就想把泉州人最私密的烹飪方式拿出來與大夥分享。
  • 海蠣煎加豆芽,口感清新爽滑,不要太贊了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泉州人擅於烹飪海蠣煎,我曾經寫過一篇《兩種做法,按照泉州人的習慣,都是煎成散狀的,不過食材添加的順序不同而已,但都很美味,吃著很過癮。泉州人吃海蠣煎,習慣再來一小撮醃蘿蔔絲,一來解膩,二來增加風味,我今天把醃蘿蔔絲去掉,直接將豆芽添加進海蠣裡一起烹飪,一樣很清新,味道也很贊。
  • 好吃的海蠣煎是鄭成功發明的?原來閩南特色小吃都是有故事的美味
    但他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掌得住大局的人,轉而就想起了民間傳說中洛陽橋落成時,老百姓請海神的宴席,宴席上正好有一道菜,叫海蠣煎。於是一個主意躍上了心頭,他沉著地對夥夫說:「那就用海蠣和地瓜粉一起,做一道海蠣煎吧」。海蠣煎?當時可沒有這道菜,大夥都既好奇又興奮,躍躍欲試地動起手來。為了給大家信心,鄭成功也親自下廚,倒騰起這道自創的美味。
  • 網紅廈門:海蠣煎——一口吃出偶像劇的味道
    ——一口吃出偶像劇的味道小編從江城宜昌來到廈門讀書已經三年,馬上也將迎來在廈門的第四個年頭,也算是半個廈門人了。當然,還忘不了的就是電視劇裡的蚵仔煎(不知道為什麼電視劇裡都說e a煎?大概是閩南語?)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廈門的蚵仔煎——海蠣煎,到底是個什麼滋味吧!什麼滋味?當然是戀愛的滋味啊!設想一下下面的場景,你就明白為什麼說它是戀愛的滋味了。在廈門的夏末時節,蟬鳴末了,但陽光依舊,你和心愛的ta終於能有個小長假來到你們期盼已久的鷺島廈門。
  • 廈門的海蠣煎,一道有著地道閩南情懷的小吃!
    海蠣煎,又叫做蚵仔煎,用閩南語則是叫做e a jian ~對閩南語的叫法很是親切,因為好多年前喜歡看的一部臺灣偶像劇就有經常提到這個名字。海蠣煎最早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地區的鄭成功,由當時荷蘭軍隊佔領臺灣的臺南,鄭成功領軍攻入,而當時鄭軍缺乏糧食,則選取臺灣當地的特色蚵仔(也就是海蠣)加入了地瓜粉、水等煎成餅狀來吃。現在的蚵仔煎並不是臺灣的獨有小吃,在福建的閩南地區(特別是廈門、泉州等地),以及廣東的潮汕地區都很有特色。
  • 一道臺灣特色菜海蠣煎,營養豐富,鮮香可口,超級好吃!
    哈嘍大家好,小黃在這裡給大家問個好,又到了小黃傳授獨家秘方的時候了,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時候一道閩南風味,也是小黃的獨家秘方,海蠣子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海裡的貝類,它肉肥爽滑,味道鮮美並且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份,可稱之為食物之冠。
  • 閩南,夏天的味道
    夏天是海的味道,每到夏天都會有一股追逐海風的衝動,每個夏天都想要去海邊走走,吹吹海風,吃吃海鮮,看看海景。閩南地區海邊的小鎮賣烤串的小攤小販極多。魷魚串越煎越香的,肉質鮮嫩富有彈性,煎的時候變得焦焦脆脆,最後刷上醬汁,吃起來簡直無可比擬了。夏天海天遊完泳的晚上,可以約上三五個好友在海邊的大排檔吃吃夜宵,聊聊天,夏天清蒸的蟶子也很肥嫩,肉質鮮美,輕輕一咬,在嘴裡爆開一些汁水,簡直鮮美無比。這時的花蛤也味道特別好,花蛤蒸蛋。煎蛋吸收了花蛤的香氣,殼與蛋一起吃進嘴裡,再把殼子拽出來,那鮮爽也是沒得說了。
  • 特色美食海蠣煎 海蠣這樣做正宗又美味
    海蠣煎是閩南的特色菜餚,不管是節日宴客還是平時配酒小酌,一盤鮮美的海蠣煎總是必不可少。閩南人對海鮮的熱愛從來都是只增不減,所以對於烹飪海鮮,有著當地獨特的方式,既尊重海鮮本來的味道又不乏創意。海蠣煎的問世就紅遍大江南北了,除了它的味道還有它的營養價值可觀。
  • 泉州蚵仔煎,帶你體驗,舌尖上的閩南味道
    閩南有句俗話「吃飯皇帝大」,意思是,吃飯是老百姓至高無上的頭等大事。這句民諺,不只是閩南人對日常生活的感慨,更是體現閩南地區社會生活和風土民情的經典格言。說到閩南,就不得不提到閩南文化的起源地,泉州。泉州素有「福建文化半壁江山之稱」,璀璨的客家文化、星羅棋布的名勝古蹟、獨具特色當地風俗還有就是讓人眼花繚亂的閩南美食!作為古城文化的一大特色,美食絕對是一座城市最好、最真實的記憶表述。因為有了吃,才催生了泉州琳琅滿目的風味美食,才誕生了泉州絢麗多彩的飲食文化,才吸引著五洲四海的饕客們紛至沓來。海洋,是上天對泉州人最好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