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蚵仔煎,閩南海蠣煎,到底哪個好吃?

2020-12-07 百家號

蚵仔煎分布在東南沿海以及臺灣島,它是一道以鮮蚵、雞蛋、太白粉、地瓜粉、青菜、香蔥及海鮮汁作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特色小吃,口味鮮香。

在福建莆田、福州等地,有一道跟蚵仔煎差不多的菜叫海蠣煎。海蠣煎不但好吃,它的營養也極豐富。《本草綱目》講,海蠣肉「多食之,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並能治虛,解丹毒」。

海蠣煎其實就是蚵仔煎的普通話叫法,只是蚵仔煎在臺灣和福建閩南地區比較流行,所以蚵仔煎這個閩南語就是被大家耳熟能詳了。但是蚵仔煎用到的材料就是海蠣,所以又叫海蠣煎。其實二者並無區別!

海蠣煎的煮法有很多種,今天介紹一種加了紫菜的海蠣煎做法。

原料:海蠣、地瓜粉、蛋清、紫菜

第一步 醃製

將海蠣、紫菜(先用水洗淨)、地瓜混合在一起,加入醬油、鹽巴、老酒、胡椒粉、清水,攪拌均勻後放置半小時入味。(調料的多少根據自己 口味掌握)

第二步 煎

鍋燒熱放油,等油熱後轉中小火,倒入海蠣,以鋪滿鍋底為準,一次不宜太多。小火慢煎,不要翻動,待四周微微捲起再用鍋鏟輕輕從底部鏟動,整個海蠣煎能自由活動的時候,翻面。

第三步,翻面煎

翻面繼續煎至四周微微捲起,即可起鍋啦!

第四步 完工

一道鮮美的海蠣煎做好啦,簡單快手,在家拿起購物app,點點點選擇自己要的原材料,30分鐘就會有快遞送貨上門,再30分鐘,美食就上桌啦!

根據自己的喜好把海蠣煎切成喜歡的樣子

每天看到很多外賣或者飯店的負面新聞,小編就儘量自己在家做飯吃,衛生安全還可以省錢,呵護全家健康,從動手做一餐一飯開始哦!

相關焦點

  • 教你做:好吃到哭的海蠣煎和蚵仔煎
    「海蠣煎」好多人不知,但是說起「蚵仔煎」,愛好美食的寶寶想必不陌生。我處於沿海城市的大福州,我們從小到大的美食裡它從未缺席。蚵仔煎 (蚵仔為閩南語,指牡蠣(或稱海蠣)),(閩南語讀做ě-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區,是很經典的傳統小吃。海蠣煎可是有故事的喲。很多人知道臺灣的蚵仔煎,但是蚵仔煎不是臺灣獨有的,在閩南語系地區自古有之。
  • 閩南臺灣美食蚵仔煎(海蠣煎)製作方法 營養價值(圖)
    蚵仔煎(閩南語為ou2a3zian1,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 廈門的海蠣煎,一道有著地道閩南情懷的小吃!
    海蠣煎,又叫做蚵仔煎,用閩南語則是叫做e a jian ~對閩南語的叫法很是親切,因為好多年前喜歡看的一部臺灣偶像劇就有經常提到這個名字。海蠣煎最早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地區的鄭成功,由當時荷蘭軍隊佔領臺灣的臺南,鄭成功領軍攻入,而當時鄭軍缺乏糧食,則選取臺灣當地的特色蚵仔(也就是海蠣)加入了地瓜粉、水等煎成餅狀來吃。現在的蚵仔煎並不是臺灣的獨有小吃,在福建的閩南地區(特別是廈門、泉州等地),以及廣東的潮汕地區都很有特色。
  • 風靡臺灣的小吃——海蠣煎,如何才能做出正宗的閩南味道
    剛畢業那年去廈門旅遊,吃過當地的一道海蠣煎,本地人稱之為蚵仔煎。說到蚵仔煎,大概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多年前的經典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額,我好像又暴露年齡了。話說這部劇當年真的是火的一塌糊塗啊,正是「蚵仔煎」這樣的土味小吃,讓大S飾演的千金小姐,愛上了羅志祥飾演的「蚵仔煎小王子」。
  • 閩南海蠣煎,簡單易學!
    閩南海蠣煎,我們也叫蚵仔煎!不同地方做法又有所不同!漳州農家喜宴流水席上的蚵仔煎我覺得算是最好吃的:兩片蚵仔煎配上醋蘿蔔和香菜,還有特製甜辣醬~在家呢?我還是選擇比較簡單操作的方法,分享給你們!主材:海蠣250克、雞蛋1個、紅薯粉2-3小勺、青蒜1段、紅蔥頭2瓣(可以用蔥花代替)、薑片2個2. 調味:鹽巴1小勺、五香粉1克、味精1克開使做作1.
  • 「臺灣美食」之蚵仔煎,原來就是廈門的海蠣煎
    臺灣旅行中,蚵仔煎是和臺灣滷肉飯齊名的大眾小吃,你每天會高頻率地看到各種經營蚵仔煎的小店。鍋少油大火,鍋熱後改小火,入鮮蚵煎至4成熟劫腥增香。加入糊漿淋在蚵仔上,煎熟翻面煎,打入雞蛋同煎至熟。將煎好的蚵仔煎裝入青菜盤上,澆淋上適量的甜不辣醬。鮮香可口,美味的臺灣蚵仔煎就成了。
  • 特色閩南海蠣煎,福建地區特有的小吃
    大家好,今天做的是一道我們福建地區特有的小吃,內陸地區是享受不到這種美味的,原因就在於海蠣煎一定要選用最新鮮的海蠣,不然就會影響口感和味道,達不到那種鮮美。就和西湖醋魚一樣,其他地方是吃不到最正宗的。今天我教大家家常的海蠣煎,口感香酥,海蠣香滑鮮美。
  • 海蠣怎麼吃才好吃?教你最正宗的閩南海蠣煎,保證吃到過癮!
    ,海蠣也叫牡蠣,最常吃的吃法就是蒸煮這樣,但是閩菜的中對海蠣可是有獨特的做法,其實海蠣煎也叫蚵仔煎 在閩南語讀做ǒu-ā-jiān,小夥伴會讀嗎,據說海蠣煎是一種在貧窮社會發明出來的創意料理,你看,人類的智慧簡直太偉大了,創造出了這麼好吃的美食。
  • 海蠣煎,閩南蚵仔煎(閩南語讀做é-ā-jiān)的做法,地方特美食
    荷軍怒之藏糧,鄭軍缺糧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海蠣)、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後來就成了閩南地區的一道美食。這道美食就是偉大民族英雄鄭成功和他的軍隊所創流傳至今。蚵仔煎最原先就只是蚵仔番薯粉混合煎成的餅,而其他調料就是後來人民為了增減香味,提高口感而增加的,並不沒有說這麼做正宗,怎麼做不正宗。其實正宗不正宗也沒那麼重要,合自己口味才重要。
  • 舌尖上的美食 海蠣煎
    蚵仔煎(海蠣煎)是福建沿海城市,臺灣和潮汕地區的特色小吃,在閩語系地區(閩南-泉州廈門漳州)、福州、莆田、潮汕)自古有之,蚵仔煎據傳是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一種創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
  • 臺灣影視常出現的蚵仔煎,你知道嗎?
    海蠣煎用閩南話講叫做蚵仔煎,福建很多地區都有,雖然做法略有不同,海蠣和番薯粉卻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將切碎的韭菜與新鮮的牡蠣擱在一起,加入番薯粉調和,入鍋煎至金黃,周圍一圈澆上蛋液,口感香脆,內餡香滑,蘸上辣醬更好吃。因為海蠣的營養豐富,有「海中牛奶」之稱,這款小吃更是老少皆宜。
  • 一道臺灣特色菜海蠣煎,營養豐富,鮮香可口,超級好吃!
    哈嘍大家好,小黃在這裡給大家問個好,又到了小黃傳授獨家秘方的時候了,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時候一道閩南風味,也是小黃的獨家秘方,海蠣子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海裡的貝類,它肉肥爽滑,味道鮮美並且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份,可稱之為食物之冠。
  • 泉州的海蠣煎,就在平常人家的餐桌上
    一、海蠣煎的分布大閩南語系的地方,都喜歡海蠣煎,廣東潮汕、臺灣、廈漳泉。海蠣煎,在口感上基本可以分為兩派:香酥派和軟糯派,以潮汕為代表的,包括臺灣、漳州,可以歸為香酥派煎法;泉州和廈門則是軟糯派。潮汕人對美食的追求,讓他們的「蠔仔烙」風靡全國,全中國人民幾乎忘了什麼是海蠣煎而就知道蠔仔烙。臺灣的海蠣煎,基本看到的都是雞蛋,海蠣較大,一盤海蠣煎沒幾顆,(臺灣人別打我,不是說你們小氣,主要說你們的煎法特別)。臺灣美食衝擊大陸市場的時候,又讓內陸人民以為那就是純正的海蠣煎。
  • 海蠣煎,那種大海的味道嘗了就知道
    說到家鄉的美食那海蠣煎那可是我作為閩南人的驕傲,作為閩菜當中的特色菜之一的海蠣煎還曾出現在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呦海蠣煎在大家眼裡,都會往臺灣的蚵仔煎或是潮汕的蠔仔烙去追溯,但是實際上做法大相逕庭,無非就是是否加雞蛋或加多少雞蛋,其實臺灣、廈門
  • 蚵仔煎,最正確做法,和它搭配,簡單一煎,好吃到根本停不下來
    蚵仔煎 (蚵仔為閩南語,指牡蠣,又叫海蠣子,閩南語讀做ě-ā-jiān,普通話解讀為「海蠣煎」),是一道閩南地區常見的家常菜,它起源於福建省,現在的泉州市,是閩南地區,乃至臺灣,潮汕等地區,是一道非常經典,地地道道的傳統小吃。
  • 海蠣煎,簡單家常食,濃濃家國情
    相信幾年前看過羅志祥和大S主演的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的朋友想必對劇中頻繁出現的一道小吃蚵仔煎十分熟悉,這道臺灣小吃因為這部偶像劇的熱播著實的風光了一把。就算沒看過的朋友,想必也對蚵仔煎這個名字不會感到陌生。蚵仔煎,又叫海蠣煎,是一道臺灣和閩南地區的傳統家常料理。
  • 尋味中國:福州的海蠣煎
    其中,以牡蠣肉為主要食材最著名的是海蠣煎,也叫蚵仔煎(臺灣)、蠔烙(潮汕)。它們的源頭都在泉州。 傳統的還是海蠣煎,這是一種融合了牡蠣肉、薯粉和雞蛋的家常菜。 海蠣煎用的是新鮮海蠣,在平底鍋中煎至半熟。之後倒入調製好薯粉、蔬菜糊糊。
  • 在閩南一定要吃的一道美食海蠣煎
    通常潮汕人叫蠔烙,福建人叫海蠣煎,臺灣人叫蚵仔煎,其實它們都是同一種食物。有的地方在配菜上有-些小區別。原料和配料:主料是海蠣和地瓜粉,輔料是青蒜段(切指甲蓋大小)。此外需要一點油,一點醬油,料酒,生抽,雞蛋。
  • 泉州人引以為豪的一道美食海蠣煎,一上桌就被秒光的閩南味道
    "吃飯皇帝大"閩南人的一句俗話。大概意思是,吃飯是老百姓至高無上的頭等大事。泉州市是沿海城市,大海是上天對泉州人最好的饋贈。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離不開海鮮。閩南人最愛的一道海鮮便是海蠣煎,也叫蚵仔煎(閩南語讀做ě-ā-jiān)。
  • 東山島最好吃的海蠣煎合集
    海蠣煎,又稱蚵仔煎,作為閩臺潮特色小吃,融入了本地的美食文化,它在東山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確認過是很有誘惑力的肉香、海蠣香、蛋香融合,新鮮的絲狀蔬菜爽口,青蒜穿串其中,搭配自調醬料,好吃不是一點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