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陰霾低垂!但中歐班列全國第一的成都叫座又叫好

2020-12-19 第一財經

4月12日10點35分,隨著火車汽笛一聲長鳴,首列直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在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總理庫爾茨的共同見證下,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緩緩啟程。

這是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第16條國際班列線路。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去年開行1012列,位居全國第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以蓉歐快鐵為代表的中歐班列近年來持續快速增長,現在迎來了爆發期。

12日,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左三)、總理庫爾茨(左五)以及奧方代表等出席成都直達維也納的中歐班列啟程儀式。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數據,2017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達3271列,同比增長了92.2%。安排班列運行線57條,國內開行城市達到35個,連接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而按照各大城市的開行計劃,預計今年將超過5000列。

開行數量增長迅猛

蓉歐快鐵於2013年正式開通運營,按照每周一班的頻率定期發運到波蘭羅茲(Lodz),線路全長9826公裡。運行時間初期為14天,後縮短至11天。中歐班列大多數線路的運行時間相近,比海運快,比空運便宜。

馬飛是蓉歐快鐵發展的見證者。他在2014年加入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現在是班列公司負責訂艙及現場的經理。當時每周開行一班到羅茲的班列,負責現場的人員只有十來個,而現在每天2~3班,人數也增加到20多個。

「現在來訂艙的客戶很多。」馬飛向第一財經記者打開公司的訂艙網站,上面的班列開行日曆實時顯示了艙位充裕或緊張的情況。他說,去程基本都會訂滿。這些貨物其中一半來自成都及周邊地區,還有一半多來自國內沿海地區。

2013年~2015年,蓉歐快鐵的開行數量分別為31列、45列、103列;2016年蓉歐快鐵開行數量迅速增至460列,躍居全國第一。2017年開行1012列,繼續位居國內首位。

不僅如此,德國紐倫堡(Nuremburg)、荷蘭蒂爾堡(Tilburg)站點相繼開通,蓉歐快鐵國際市場腹地向歐洲樞紐城市迅速拓展延伸。

目前,蓉歐快鐵穩定運行公共班列5條,主要是中歐線、中俄線和東協國際海鐵聯運通道,起訖站分別是成都至羅茲、紐倫堡、蒂爾堡,以及成都至莫斯科。還有成都至馬拉、伊斯坦堡、明斯克、斯莫根、阿拉木圖、布拉格;託木斯克至成都、塔什幹至成都、根特至成都、米蘭至成都等10條定製班列。

在蓉歐快鐵迅猛增長的同時,其他幾個主要城市也一樣發展迅速。在2017年,中歐班列(重慶)開行663列;中歐班列(鄭州)開行501列,超過前四年開行數量的總和;中歐班列(武漢)也開行了375列。

在全國開行中歐班列的35個城市中,成都、重慶、鄭州和武漢開行量總和佔比超過了60%,呈現大幅領跑的態勢。

開行數量大幅增長的原因包括: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補貼;地方產業的發展帶來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運營方的創新等。

比如,2016年3月,蓉歐快鐵開出首個企業專列——「TCL專列」,裝有2萬多臺TCL彩電運至TCL位于波蘭的工廠。2017年3月,蓉歐快鐵又為吉利汽車集團定製了至白俄羅斯班列,將吉利汽車的成套散件和汽車零配件運達吉利位於明斯克的工廠。

這幾個城市現在都在擴展國外和國內兩張網。在國外,除了既有線路和站點之外,拓展其他網點,形成覆蓋歐洲的物流網絡,在國內,積極拓展國內城市網點,尤其是沒有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的貨源。不僅如此,打通南向通道,聯通東南亞成為下一個發力點。

3月16日,首趟中歐班列(重慶)越南國際班列由廣西憑祥口岸出境,直達越南河內。

而成都也在發力東協國際海鐵聯運通道,就是從成都至欽州港東,再通過海運到達泛東南亞各國及印度、中東等國家。

今年2月26日,成都首次測試成功從越南經憑祥鐵路口岸至成都的「蓉歐+」國際鐵路通道。

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張倞表示,東協人口密度大,很多低附加值產業轉移過去了。人口多意味著市場就大,產業多就有運輸需求,一些產品還需要到其他國家組裝加工,比如三星就與成都方面在測試將越南工廠的產品運送到歐洲,還有很多企業提出到越南和新加坡的貨運需求。

規模效應漸顯

在不斷拓展網點和線路的基礎上,各地也紛紛提高開行量目標。在成都率先突破1000列之後,西安開行的「長安號」提出2018年中歐、中亞班列開行1000列,重慶也計劃2018年將開行量增至1000班,鄭州 2018年計劃開行650班。

蓉歐快鐵取得突破是在2016年——當年開行了460列,一躍而居全國首位。

張倞表示,「我們去年開行1000列是按照打造國際樞紐的規劃,經過科學論證的。」「當時擔心完不成,現在不是完不成,是產生了預想不到的效果。」

張倞表示,在突破1000列之後,在物流上影響很大,樞紐的效果明顯。「原來不準備走成都的也決定從成都走,因為它可以隨時到、隨時走,因為每天都有班列,即使別的地方價格低一點,也願意從成都走。」

實際上,這是蓉歐班列開行之初堅持的策略。在別的城市不定時開行專列時,蓉歐快鐵就定時定點開行公共班列。因為這樣可以為工廠和貨主帶來確定的生產和運輸計劃。

張倞說,形成在成都的貨物集聚效應後,今年即使(一個貨櫃)在漲價200美元(約合1257元人民幣)的基礎上,市場也接受。從經濟上來講,突破1000列,代理費用實實在在降低,而且返程貨物增長很多,貨物更加平衡,運營成本降低。

在與中鐵和國外鐵路公司談判過程中,運量是一個重要的談判籌碼,基本形成了量價捆綁政策。規模的大幅增長,使得中歐班列成本逐漸下降。當前部分地區的價格直逼海運價格,因此吸引了大量貨源。

貨量增長帶來了運輸組織方式的創新,這又反過來促進成本的優化。張倞表示,「我們開進哈薩克斯坦後,他們的機車牽引力更大,可以三列並兩列,又能節省出一部分費用,不過只有我們可以做到,因為我們可以一天開三列。」同時,他們也與海關合作開展即拼即運,比如國內段可以發展內貿運輸。

正是看中了這一因素,一些城市也準備快速上量。2016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中歐班列到2020年將實現開行5000列左右。按照目前各城市的開行計劃,這一目標或許今年就會實現。

低價競爭的市場憂患

不過,沒有實際貨運需求支撐的快速上量,勢必帶來低價競爭和市場衝擊,而這背後又牽扯到地方政府的補貼政策。

「大家為了拼班列數,不計成本地四處攬貨,這種現象對班列發展很不利。」中歐班列義烏運營方——義烏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旭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歐班列的價格要符合市場規律,現在大家為了拼班列數量,已經把價格壓到脫離了市場。

目前在運營的常態中歐班列中,義新歐是全國唯一一個全民營機制運營的班列。

「我對目前中歐班列規模大爆發這個問題持保留意見,中歐班列不應該是這樣的發展,它的考核和評判標準肯定不是班列數量,而應該是運營的質量。比如,哪些是適合的產品,它的貨值有多高,企業供應鏈的管理有多深,它為客戶的服務有多好等。」馮旭斌對記者說。

「每一個平臺都應該有一個市場化的戰略和方案:開這趟班列的目的在哪裡,有沒有必要開這個班列,這個城市有沒有這樣的貿易量來支撐開這個中歐班列的需求。大家都應該理智一點,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亂象。」馮旭斌對記者表示,現在一些中歐班列還在跟海運去做競爭,通過降價把那些原本走海運的客戶硬拉上來走鐵路,這是很不好的現象。

「我們2017年開行168列,今年計劃300列。我們這個增加是合理的市場需求產生的。我們的單趟運貨量倒是沒有下降,因為我們也降價,但這對市場化的產品培育不利,長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馮旭斌說。

他認為,經過數十年的培育,鐵路國際物流有自己的屬性和價格體系,中歐班列在商業上應該找到清晰定位,並服務好自己的客戶群體。

事實上,為了增加貨源,各條中歐班列線路都或多或少獲得了地方財政補貼。這一政策對發展初期培育市場是必要的,但是,由於開行線路不斷增加,各地補貼力度不斷加大,在一定意義上激發了城市間的政策競爭。

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待裝區,堆滿了即將運往歐洲的貨物。(資料圖來源:四川日報)

張倞也表示,在一些城市開行量破千目標下,市場已經受到影響。他說,成都現在不會盲目上量,而是穩定數量、提升質量,一方面開設精品線,另一方面圍繞成都本地產業開展更多的定製化班列。

張倞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市場應該進入規範階段。去年中國鐵路總公司組織的中歐班列協調會上,成都、重慶、鄭州和武漢等中歐班列主要城市就提出,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希望中鐵總協調製定價格標準和行規。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成都)國際木材集散中心掛牌成立
    人民網成都9月6日電 (王軍)今日下午, 中歐班列(成都)國際木材集散中心揭牌儀式在成都青白江國際木材交易中心成功舉行,標誌著成都國際鐵路港依託中歐班列國際物流通道優勢開創的「蓉歐樞紐+園區」合作模式落地。
  • 搭乘中歐班列 首批白俄羅斯進口牛肉運抵成都
    8月15日,記者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悉,首批白俄羅斯進口牛肉運抵成都。這意味著,白俄羅斯-成都的肉類冷鏈運輸新渠道全面打通,成都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國際鐵路運輸方式實現白俄羅斯肉類進口的城市。據了解,該趟進口牛肉班列於7月28日自白羅斯布列斯特啟運,9000餘公裡,歷時13天,於8月10日運抵成都國際鐵路港。
  • 中歐班列「集結號」為誰吹響?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5個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在全國各地開行的中歐班列中,中歐班列(鄭州)在往返均衡率、計劃兌現率、運輸安全、業務覆蓋範圍等方面居「第一方陣」,在全國63家開行班列中,已形成了諸多競爭優勢:輻射範圍廣,境內集疏範圍覆蓋全國四分之三區域,境外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30多個國家的130個城市,境內外合作夥伴5600多家,構建了覆蓋歐洲、中亞、東協和亞太地區的國際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樞紐;持續創新「一單制」「門到門」全鏈條服務,打造了
  • 每月25列以上 中歐班列(成都—俄羅斯)穩定開行
    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造」走出去,俄羅斯產品運進來   昨日,記者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悉,俄羅斯當地時間2019年6月5日,一列滿載著名牌女鞋、高端電腦、全新SUV等商品的中歐班列自2018年3月29日,四川首批運貿一體化模式運輸的俄羅斯進口木材抵達成都鐵路口岸以來,中歐班列(成都—俄羅斯)運貿一體化班列一直保持穩定開行。   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造」走出去,俄羅斯產品運進來,為中俄經貿全面提質升級貢獻著成都力量。
  • 荷蘭鹿特丹港加入中歐班列(成都)線路
    5月21日,中歐班列(蒂爾堡-成都)發車儀式暨跨大西洋海運聯運合作備忘錄籤署儀式在荷蘭蒂爾堡市舉行。發車儀式上,荷蘭鹿特丹港正式加入中歐班列(成都-蒂爾堡)線路。本次班列滿載著來自荷蘭、法國、西班牙等地的紅酒、奶粉、汽車整車等貨品,途經荷蘭、德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將於15天後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
  • 四川成都:中歐班列服務木材市場發展 助力貿易國際化轉型
    中歐班列(成都)國際木材集散中心8月11日於青白江正式發布國家級木材價格指數。這是全國首個以進口木材銷售市場與「一帶一路」供應鏈物流服務相結合的運營數據的發布。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中歐班列(成都-俄羅斯)2019年1-7月同比增長178%,青白江國際木材交易中心的蓬勃發展成為促進川俄貿易的重要載體。
  • 中歐班列(成都)從杜伊斯堡港始發 境外站點增至20個
    中歐班列(成都)從杜伊斯堡港始發 境外站點增至20個 ,駛向成都。這是中歐班列(成都)首次測試杜伊斯堡至成都回程線路,標誌著中歐班列(成都)境外站點增至20個。  此次中歐班列(成都)從杜伊斯堡出發,採用直達方式,途經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由阿拉山口入境,最後到達成都青白江城廂站,全程預計16天。
  • 開行量連續4年保持全國第一後 成都國際班列下個跳板在哪裡
    ●提質中歐班列國際供應鏈聯盟將在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開行、不同軌段的銜接、單證一體化及物權化、陸海空多式聯運發展四方面開展合作●增量打造聯通內陸、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開放物流通道,依託2021年「四川號」列車,推動構建「買全川、賣全球」的國際貿易新格局成都國際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萬列,連續4年保持全國第一。
  • 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同比增長58.6% 俄羅斯菜籽油走上四川人的餐桌
    10月以來,中歐班列(成都)保持了日均8列的開行頻次,累計開行量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58.6%。運營網絡最優、運行效率最優、服務體驗最優,讓成都成為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標杆。
  • 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同比增長58.6%,俄羅斯菜籽油走上四川人的餐桌
    10月以來,中歐班列(成都)保持了日均8列的開行頻次,累計開行量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58.6%。運營網絡最優、運行效率最優、服務體驗最優,讓成都成為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的標杆。中歐班列網絡的逐步健全,打通了西部地區進口糧油的便捷通道。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進行菜籽油外貿進口的成都益海供應鏈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四川人飯桌上的俄羅斯菜籽油,不少就是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運送而來。2019年以來,成都益海供應鏈公司依託「一帶一路」中歐班列(成都),進口優質菜籽油等累計4000噸原料。
  • 中歐班列(成都)從德國杜伊斯堡港始發 境外站點增至20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碧紅)10月4日,一列載有潤滑油等貨物的班列從德國杜伊斯堡出發,這是中歐班列(成都)首次測試杜伊斯堡至成都回程線路,標誌著中歐班列(成都)境外站點增至20個。成都國際鐵路港供圖此次中歐班列(成都)從德國杜伊斯堡出發,採用直達方式,途徑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由阿拉山口入鏡,最後到達成都青白江城廂站,全程預計16天。杜伊斯堡港口是聯邦德國最大的內河港,也是世界第一大內河港,地處歐洲重要工業中心魯爾區。
  • 全國首趟俄羅斯菜籽油專列抵蓉 中歐班列(成都)全程用時僅7天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碧紅)1月9日,全國首趟俄羅斯非轉基因菜籽油進口專列在成都鐵路口岸開箱。據悉,此趟班列從俄羅斯新西伯利亞伊尼亞發運,經阿拉山口,於1月7日到達成都貨櫃中心站,全程用時僅7天。據悉,此趟滿載著41個貨櫃的菜籽油進口專列由成都宜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組織,貨值近800萬元人民幣。據該公司總經理曾躍軍介紹,此批進口菜籽油主要產地為俄羅斯巴爾瑙爾和新西伯利亞,是經過歐亞經濟聯盟認證的特級和一級初榨菜籽油,也是經中俄兩國各項嚴格檢測的非轉基因雙低菜籽油。
  • 中歐班列(成都—俄羅斯)專線運貿一體化班列運輸貨值突破3.8億美元
    自2018年3月29日,四川首批運貿一體化模式運輸的俄羅斯進口木材抵達成都鐵路口岸以來,中歐班列(成都-俄羅斯)運貿一體化班列一直保持穩定開行,並取得豐碩成果。截至今年6月初,共累計開行中歐班列(成都-俄羅斯)運貿一體化班列432列,櫃量17201櫃,貨值3.8億美元。行駛中的中歐班列。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中歐班列,讓世界休戚與共的最美信使
    在此緊要關頭,中歐班列逆疫增長,開行數量和範圍大幅增加,積極馳援西班牙、義大利等疫情嚴重的國家,不僅跑出了中國速度,更彰顯了中國擔當。近年來,在「一帶一路」版圖不斷拓展的同時,中歐班列所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目前,中歐班列的朋友圈已擴達歐洲大陸18個國家、57座城市。以中歐班列為紐帶的多式聯運業務、內外貿貨物混載混裝運輸業務以及利用中歐班列開展跨境電商等業務開展得亦是如火如荼。
  • 中歐班列如何「帶貨出川」
    包裝、固定、裝車……2020年11月1日上午,一輛貨櫃貨車滿載吉利遠景SUV零部件,從吉利成都工廠出發,運往成都國際鐵路港,即將搭乘中歐班列(成都)開啟歐洲之旅。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成都)2020年累計開行量超2019年全年,同比增長接近60%。
  • 組委會澄清「中歐班列搖號」 艙位緊張局面難解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組委會澄清「中歐班列搖號」,艙位緊張局面難解「買房搖號,買車搖號,現在貨櫃也需要搖號訂艙了!」日前,一則「2021年中歐班列艙位預定搖號」的現場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在當前航運市場「一艙難求」、「一櫃難求」的背景下,引起了許多外貿行業人士的關注。
  • ...班列,成都,義大利,開行,米蘭,俄羅斯,波蘭,歐洲,大城市,青白...
    東方網11月29日消息:當地時間11月28日上午,義大利米蘭至成都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實現首發,全程10694公裡,運輸時間約14天。這是成都開通的第11條國際貨運班列線路。  這次距中歐班列(蓉歐快鐵)沃爾沃進口整車專列(比利時當地時間11月14日22時)開行僅約半個月。
  • 成都海關助力中歐班列 快速通關1046噸俄羅斯木材
    2月12日,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快速完成了42票俄羅斯進口木材報關單的審核通關,該批木材主要為雲杉板材,總重1046.6噸,體積1620.3立方米,貨值198.5萬元。據悉,為保障木材順利進口,青白江海關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依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網際網路+海關」,保障中歐班列(成都)穩定開行,以實際行動服務口岸企業復工復產。通過微信群、簡訊等平臺宣傳解析海關總署最新公告政策,開通科長熱線答疑解惑,幫助企業用好新政策。
  • 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抵達西安
    10月15日上午10點30分,搭載著82臺奧迪汽車的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萊梅哈芬港順利抵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
  • 中歐班列(憑祥—河內)國際聯運推介會在南寧舉行
    中新社記者楊志雄 攝中新網廣西新聞2月3日電(記者 楊志雄 黃豔梅)廣西憑祥市3日在南寧舉行中歐班列(憑祥—河內)國際聯運推介會,憑祥市市長武曉輝面向中越物流、外貿企業家代表推介憑祥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區位、政策等優勢和中歐班列(憑祥—河內)組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