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種植大豆一畝補貼多少錢?2020年大豆補貼最新政策解讀
為了有效提高國產大豆產量,國家在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就有提出「大豆振興計劃」,鼓勵農民種植大豆。而為了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國家增加了大豆種植扶持補貼,那麼2020年大豆種植一畝補貼多少錢?如何申請?哪些情況領不到大豆補貼?下面一起來了解下。2020年大豆種植有補貼嗎?
-
大豆90%需要進口,自產不足10%,種植補貼少還是種植模式有問題?
種植大豆的農民種植大豆的補貼太少,價格低農民不願意種植。雖然種植大豆有補貼,但是補貼也只是杯水車薪。有農民朋友算過一畝大豆的可以產300-500斤,按照1.8元一斤的價格,一畝地收入不過540-900元,除去成本利潤不過200-500元一畝。給予大豆種植補貼最多的是東北和內蒙,不過一畝地最高補貼不超過300元,最低只有80元,老農說種大豆不如種玉米,玉米收成好一季可以賣1000元比大豆多收入好幾百元。
-
種大豆還是玉米?謹防「爭地」現象發生
2020年糧食價格整體上漲,尤其是以玉米、大豆為代表的主糧作物,玉米期現價格紛紛創出歷史新高,主力合約最高漲至2692,較年初上漲781元/噸,漲幅達41%;代表國產大豆價格的豆一主力合約刷新上市以來高位,漲至5733元/噸,較年初上漲1877元/噸,漲幅達49%。
-
玉米生產者補貼從每畝百十元調整到25元 玉米市場究竟怎麼了
玉米補貼調至25元/畝 從喜洋洋變成灰太狼在2017年,黑龍江玉米生產者補貼是133.46元畝,隨後,由於玉米市場需求旺盛,市場收購價格也是一路上漲,不少種玉米對農民都覺得「種對了」。於是,在2018年春播期間,儘管東北多數地區遭遇旱情,儘管國家臨儲玉米持續低價拍賣,但農民種植玉米的熱情不減,同時地租成本也是翻倍上漲。然而,就在大家準備明年再大幹一場時,黑龍江2018年玉米生產者補貼一下子從百十元調低到了25元/畝,巨大落差讓種地農民無所適從:玉米真的不能種了嗎?
-
甘肅定西「車間式」扶貧成規模:村民務農又打工收入增多
(資料圖) 郭強 攝「莊稼人在地裡辛辛苦苦一整年,面朝黃土背朝天,雖沒有大富大貴,但也餓不著肚子。」今年58歲的他務農一輩子,日子平平淡淡,沒想過種莊稼還能有更多收入來源。可就在3年前,陳士秀農閒時到扶貧車間工作以來,「掌握更加科學的務農方法,自家地裡管理有方,莊稼長勢好賣了高價,同時,我上班又多了一份收入來源,現在日子寬裕得很。」
-
2019年種植玉米和種植大豆哪個利潤高?農民朋友該如何選擇?
時間已來到2019年的3月下旬,一些春播區域的朋友,開始準備購買種子、肥料,不過,有個問題,困擾著部分的農戶,今年是種植玉米還是種植大豆?以東北區域和內蒙區域來說,玉米和大豆兩種作物種植面積都不小,不過,一部分種植戶,可能在收益方面表現的達不到自己的滿意,種植玉米的朋友想改種大豆,而種植大豆的朋友想改種玉米。
-
鑫禾合作社1300餘畝大豆未種先銷
鑫禾合作社1300餘畝大豆未種先銷 5月15日,鐵嶺縣鑫禾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於佔軍從鎮裡辦事回來連家都沒回,就直奔平頂堡鎮高箭溝村北的一大片土地,查看合作社大豆地苗前封閉滅草作業情況。
-
農民好消息:2大補貼開始發放,最高238元/畝!附查詢辦法!
在筆者老家村子裡,農民犁地、耙地的時候,都要趁機施肥,因此需要很多勞動力。過去幹這些活的主力是年輕人,像開拖拉機犁地、耙地,買化肥、裝化肥也都是重體力活,都是年輕人承擔。但現在農忙時分,莊稼地裡已經很難見到年輕人的身影了,啥活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在幹。用村裡老人的話說,讓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幹莊稼地的活,真的是太浪費了,他們都應該外出打工去,在家種幾畝地,就是沒出息,掙不了啥錢。
-
中國與俄羅斯合作,拿下3000萬畝土地種植大豆!美國這下慌了
中國與俄羅斯合作,拿下3000萬畝土地種植大豆!美國這下慌了大家都知道,中國近年來由於國家實力的不斷發展壯大,一度向世界強國靠近。而且中國和美國之間因為經濟差異的縮小,貿易、旅遊來往都非常多,於是兩國之間的摩擦也就越來越多。中國國民都喜歡大豆,運用大豆進行加工的企業中國也有很多。
-
大豆進口又見大單:8月158船運往中國 到港量近1000萬噸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大豆進口又見大單:8月158船運往中國 大豆到港量近1000萬噸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北京報導「2020年4月以來,巴西對中國大豆裝船量一直在較高水平,5-7月國內單月進口量保持在1000
-
河南人為什麼不大規模種植大豆呢?這幾個原因必須弄清楚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河南人為什麼不大規模種植大豆呢?這幾個原因必須弄清楚河南人為什麼不大規模種植大豆呢?作為一個河南人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河南不大規模種植大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種植大豆利潤不高,而且大豆作為經濟作物,價格極不穩定。
-
涼城縣落實玉米、大豆、馬鈴薯三項補貼資金
今年以來,涼城縣高度重視玉米、大豆、馬鈴薯生產者補貼工作,年初制定了《涼城縣玉米、大豆、馬鈴薯生產者補貼資金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重點、保障措施等,召集各鄉鎮分管領導、農業站長召開會議,專門布置該項工作,並抽組專人抽查核實三項作物種植面積,確保了該項工作順利實施。
-
每畝1000多元!但7種情況下領不到!
提及糧食補貼,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不過,大家還是要明確一個概念,即農民拿到的補貼還是有「糧補」和「地補」的區別的。糧補,即我們種植玉米、水稻、小麥、大豆四大基礎類農作物可以領取到的糧食補貼,現在也叫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地補,即參考種植的土地規模進行發放補貼,一般針對的是農業種植大戶以及專業的農民合作社。
-
一畝地一年純收益600元,租一畝地一年需要800元,租地的人傻嗎
我們這裡人均佔地不到半畝地,而隔壁鎮的人均佔有量卻達到三畝左右。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誰也不能給個準確的說法。我們就姑且以我們這裡的土地做一個談論。有人算過一筆帳,在我們這裡種植糧食作物,一年一茬小麥和一茬大豆。一畝地一年的純收入能達到多少。一般情況下,一畝小麥好的年成好的時候可以達到一千斤左右,按照當時的小麥價格一元一斤,也就是一千元。
-
租200畝地種水稻,每畝租金500元,一年能有多少利潤?
現如今,各地的種田大戶開始增多,幾十畝上百畝的種植戶不在少數,以我們村來說,目前80%的土地都被別人承包,有人會問了,他們能賺錢嗎?其實不是這樣算的,因為地多的話,再一些費用的開銷上,相對會少一些,比如化肥、農藥、種子等,購買時會有優惠,有可能按照批發價,不過,面積增多,人工成本也會增加,綜合來看的話,按照這個數字算,一畝地成本也得1000元左右。有人會問了,這樣的話,肯定賠錢啊,一畝水稻收益能有多少?
-
天祝11萬畝藜麥喜豐收,約佔全國種植面積的37%
新甘肅客戶端天祝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日前,記者從天祝縣農業農村局獲悉,天祝縣11萬畝藜麥喜獲豐收,約佔全國種植面積的37%。近年來,天祝縣立足於獨特的地理、自然、氣候資源,按照「因地制宜、突出優勢、壯大產業」的思路,通過「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社+農戶」聯動發展模式,加大示範推廣力度,著力將藜麥產業打造成富民產業、健康產業、美麗產業。記者見到天祝縣松山鎮阿崗灣村村民李佔春時,他正在地裡忙著收割藜麥。
-
2020年黑龍江10月份大豆價格如何?今年種植大豆效益如何?
2020年黑龍江10月份的大豆價格,就目前的行情來看應該發展到2.1元左右每斤。因為現在黑龍江的大豆價格平均在1.90元左右,比春節前每斤大豆上漲了近三毛錢。對於南方地區的大豆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好多地方的大豆價格已經上漲到了2.9元左右一斤,個別地方已經突破了三元,當然這些都是我國非轉基因大豆價格。造成這位大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冠狀病毒疫情使得各國的外貿出口受到了限制,還有好多國家禁止出口糧食,這也拉升了大豆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當然我國是大豆進口的主要國家,每年進口大豆超過了8000萬噸。
-
大豆的「瘋狂」:不斷漲價,一豆難求,漲到3元是不是夢?
它反彈至2.5元,現在是11月底,大豆也突破了2.7元。山東裕旺企業的生活並不輕鬆。自10月下旬以來,該公司沒有收到太多大豆。與貿易商和大豆種植者聯繫後,他們說他們沒有大豆。實際上,他們不願意出售它們。如今,下遊公司一直在敦促訂單,而該公司的董事們如此著急,以至於他們只能組建一個穀物收割隊去黑龍江購買大豆。
-
2013年農業補貼政策:國家農業補貼政策匯總
小麥、玉米、大豆、油菜、青稞每畝補貼10元。其中,新疆(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地區的小麥良種補貼15元;水稻、棉花每畝補貼15元;馬鈴薯微型薯每粒補貼0.1元,一、二級種薯每畝補貼100元;花生良種繁育每畝補貼50元、大田生產每畝補貼10元。
-
農民朋友注意,2019年這四個種植項目有扶持,而還有補貼,需重視
而農民選擇外出務工仍舊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而大量的土地閒置,影響農業發展也受到了國家重視,每年農業都有相應的扶持力度,並且每年也會改進扶持力度,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對於種地可能年青一代的農民有自己的看法,不想把精力都耽誤在種地上,但是常年在外時常掛念農村的土地,因此國家非常重視農村的種植項目,有許多的種植項目已經得到國家大力的扶持,而且還會給予相應的一些種植補貼,在2019年農村就有四個種植項目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