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詩仙李白,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逝去究竟是何原因?
文|悠悠歷史風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詩人,詩歌的發展,到了唐朝就達到了鼎盛時期,並且唐詩的成就在古典詩歌中也是成就最高的。唐代出現的詩人中,有一位被稱為詩仙的,就是人盡皆知的李白,他的詩被人們傳誦至今,甚至連小學課本上都有很多李白的詩,比如《早發白帝城》,很多小孩子都已經倒背如流了,可見李白的成就可謂是登峰造極。
李白是一位浪漫詩人,被人稱為青蓮居士,他的祖上曾是君王,是西涼的一代君主李暠,被稱為涼武昭王,而李白則是他的第九世孫兒,他的性格十分爽朗,愛好九世喝酒和作詩,對李白而言,這是誰都不能阻止的兩件事。在武則天逝去的那年,李白剛好五歲,他也就是這一年開始學習知識的,而到了十五歲的時候,李白就已經作過好多首詩了。
二十四歲的李白踏上了自己的遠遊之路,他離開了故鄉,仗劍走天涯。不過在他遊蕩了很多地方之後,就一步步結識了當時的上層人物,不僅跟官員有一定的來往,還曾遇到玄宗打獵,獻上了一首《大獵賦》。之後結識了張卿,通過這位衛尉向玉真公主獻詩。一代詩仙李白,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逝去究竟是何原因?
關於李白的死因,歷史上給出了三種答案,第一種就是說李白是溺水身亡。這種說法是根據李白的性格和特點來說的。李白的詩多為浪漫氣息十足的作品,加上李白的一個愛好就是喝酒,甚至還被稱為酒仙,所以就有人說,一天,李白划著船在江上飲酒,不覺已經喝醉,突然看到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非常好看,就跳進江裡去捉月,然後就溺水身亡了。
而第二種說法是,李白因病去世。這種說法有一定的歷史依據的,還經過了專家學者的考證,認為當年李白六十一歲,但是他不顧自己的年齡,主動向李光弼請纓,要去臨淮殺敵,只希望自己能用最後的年華來為國家效力,挽救國家的危亡。當時李光弼答應了李白,但是李白中途就病倒了,並且這一病奪走了李白的生命,從此詩歌界的耀眼之星隕落。
最後一種說方法出現在《舊唐書》中,同樣是根據李白喜歡飲酒作詩這個特點,說當時李白因為喝多了酒,在宣城一醉不起,就此與世長辭。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根據歷史的記載來看,李白的死都是因為他參與了謀亂之事,所以才導致他結束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