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在線手語翻譯 手語遠程翻譯率先在湖南實現
大美無障愛:發現美 傳遞愛 中國聾人網訊 近日,據湖南方面消息,聾人可以在線視頻與手語翻譯交流尋求翻譯協助,手語翻譯不必再遠途跋涉,通過網際網路與手語翻譯服務中心建立視頻通話連結,實現了可遠程翻譯,在線翻譯成為聾人朋友的「隨身譯」。
-
市殘聯助力,株洲15家公共服務機構試點視頻手語翻譯服務
去年,了解到學校在為聽力殘疾人授課、培訓時的一些瓶頸問題後,市殘聯工作人員向他們推介了「手之聲」的遠程視頻翻譯,並為他們與「手之聲」搭建起了合作的橋梁。▲ 市機關工委、殘聯領導觀摩在線手語翻譯。(通訊員供圖)其實,受惠的不單是顧氏職業技術學校,為推動聽力殘疾群體平等參與社會生活,進一步促進殘健融合,準確地掌握社會各界和聽力殘疾群體對視頻手語翻譯服務的實際需求,去年8月,市殘聯工作人員走訪調研了市區大型醫院、大型商場、銀行、各區殘聯及政務服務中心、聽力殘疾人集中居住社區、聽力殘疾人集中就業企業等10大類別的46家公共服務機構,還通過網絡和面對面問卷向聽力殘疾人開展問卷調查
-
新增手語翻譯、音樂學 2019全國殘疾人單招考試在南京特師開考
4月13日--14日,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在全國6個考點同時舉行2019年全國殘疾人單獨招生考試。今年殘疾人單招共吸引來自全國30個省、100餘所特殊教育學校的724名殘疾人考生前來參加考試。
-
內蒙古聽力殘疾人飛鏢友誼賽在包頭舉辦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解裕濤)9月24上午,伴隨著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由內蒙古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內蒙古自治區聾人協會承辦的內蒙古自治區聽力殘疾人飛鏢友誼賽在包頭市包鋼賓館舉行。來自全區11個盟市的30餘名聽力殘疾人齊聚一堂,共同在飛鏢賽場一決高低。
-
北京聾協:建議疫情發布有手語翻譯或字幕
「疫情發布會沒有手語翻譯或字幕,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家動態!」北京聾人協會主席成海近日接連收到聽障朋友的微信求助,同是聽力障礙者,成海對此深有體會。北京聾協希望通過北京日報客戶端發出倡議:如果情況允許,希望疫情新聞發布會能有手語翻譯或字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正式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於1日正式發布。教育部、國家語委和中國殘聯共同在北京啟喑實驗學校舉行《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的推廣發布儀式。上午9時許,全體與會人員觀看了《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視頻。隨後北京啟喑實驗學校全體師生使用《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儀式上,特教學校代表獲贈《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掛圖。《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的正式發布和使用,實現了長期以來廣大聽力殘疾人,特別是特教學校師生使用國家通用手語迎著國旗、統一規範奏唱表達《國歌》的心願。
-
12名檢察官獲手語翻譯員資格證
【溫州市檢察院】 12名檢察官獲手語翻譯員資格證 範躍紅 陶京津 本報訊(記者範躍紅 通訊員陶京津)5月29日,浙江省溫州市檢察院12名檢察官取得中國手語翻譯員初級資格證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9月1日正式發布
央視新聞移動網9月1日消息,2018年9月1日,是新學期的開始,今天《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正式發布。當天,中國殘聯、教育部、國家語委共同在北京啟喑實驗學校舉行《國歌》國家通用手語版的推廣發布儀式。
-
手語翻譯、盲文選票 濱醫「暖心學代會」讓殘疾人學子平等行使權利
手語教師馬慧瑩為聽障學子手播學代會實況開幕式上,一名學生正全神貫注地「盯」著眼前一位打手語的老師。記者了解到,他是濱州醫學院的一名聽障學生代表。為了讓該同學更真切地感受到學生代表大會的氛圍,平等行使選舉權、表決權,教師馬慧瑩全程進行實時手語翻譯。
-
手語志願者招聘臺前當翻譯
6月12日,湖南人才市場的求職大廳內,一群特殊的求職者在這裡尋找夢想,他們或拄著拐杖,或搖著輪椅,或戴著墨鏡由人引導,或打著手語互相交流,將招聘大廳擠得水洩不通。由湖南省殘聯主辦,湖南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湖南省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承辦的2019年湖南省殘疾人大學生專場招聘會在這裡舉辦。
-
「手之聲」遠程視頻手語翻譯全方位服務我省首屆聾人創新創業大賽
(記者 廖威 攝)「聾人創新創業大賽在我省是首創,為全國各地聽力殘疾人提供了漲知識、學技能、實現創業夢想的平臺。」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動力谷首屆聾人創新創業大賽由湖南省殘疾人聯合會指導,株洲高新區管委會主辦。手之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大賽的發起者和承辦方之一,成立了賽事項目服務團隊,與參賽選手聯絡溝通,組織選手完成大賽各項任務。
-
手語翻譯:替委員聽 代委員說
昨天(4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正式進入各界別小組討論議程。在社會福利與保障小組的會議室裡,當聾啞殘疾委員於兵用手語「發言」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其他委員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手語翻譯鹹樹立身上,時而點頭贊同,時而拿起筆記錄……在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當中,只有三位聾啞殘疾委員,他們分別是社會福利與保障組的於兵和高曉笛以及文藝組的「千手觀音」邰麗華,而他們與其他委員的溝通,全靠手語翻譯搭起一座「橋梁」。
-
中國發布最新通用手語和盲文規範 造福三千多萬人士
卓忠偉 攝中國發布最新通用手語和盲文規範 造福三千多萬人士中新社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從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1日在北京舉行的發布會獲悉,歷時七年研究、規範與方案試點的《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和《國家通用盲文方案》(以下簡稱「兩項規範」)將於7月1日起實施。前者被專家稱為「中國手語的普通話」。
-
手語盲文國家標準7月1日實施 手語有了「通用語」
「我國手語和盲文規範化工作的裡程碑」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和信息載體。手語和盲文是我國三千多萬聽力殘疾人和視力殘疾人的特殊語言文字。雖然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手語和盲文的規範化工作,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手語地域差異大、對新事物的打法少,盲文標調不規範等,仍給聽力殘疾人和視力殘疾人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不便。
-
新區這個00後,成為國內首位持證手語翻譯!
在校期間,陳鑫同學刻苦學習、樂於助人、熱心公益,為聽障人士累計手語翻譯志願服務總時長超過500小時,多次榮獲校內外「優秀志願者」榮譽稱號。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陳鑫同學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號召,主動報名參加手語翻譯志願服務,成為武漢火神山醫院等單位手語翻譯志願者,進行線上線下手語翻譯志願服務,並做出突出貢獻。
-
《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研製組負責人就有...
近日,經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同意正式發布,將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18年7月1日正式實施。就《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相關問題,兩項規範研製組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手語在荷蘭C位出道,背後的秘密是……
提到熒幕手語翻譯,大家腦海裡浮現的可能是中國央視新聞節目左下角的一個小方框。然而在荷蘭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這麼一位手語翻譯,她站在熒幕「C位」,半身出鏡,用精彩傳神的「表演」,把手語這門視覺語言傳達到了極致。她就是2020年荷蘭的一名現象級人物——來自海牙的手語翻譯Irma Sluis。
-
弔詭的手語:手語翻譯打的手語,九成聾人看不懂
電視臺新聞節目裡的手語翻譯大多是聾校的老師。臨播前半個小時左右,老師會拿到當天的新聞稿,開始查「單詞」。老師們使用的「單詞書」,是兩本黃皮兒的《中國手語》。由中國聾人協會編寫的《中國手語》於1990年正式發行,1994年《中國手語》續集出版,2003年更新修訂版。
-
這個虛擬主播手語棒棒噠
《長沙新聞》欄目正式啟用AI手語翻譯《手語操作演示》視頻昨天(6月22日),長沙電視臺新聞頻道《長沙新聞》欄目採用畫中畫的形式,首次使用AI虛擬主播為聽障人士打手語,這不僅讓傳統的電視節目有了酷酷的科技感,同時也體現了權威媒體對殘障人士的體貼與關懷,體現了媒體的公益屬性
-
廣東聾健人士同臺比手語,60名最美「手語人」脫穎而出
「手語的表達思維和臉部表情都挺重要的。」她說,因為要表達畫面感,手語語序可能和漢語書面語不一樣。但盧泳潼一直充滿信心,「可能是因為我是學音樂的,練琴的時候就很喜歡想像畫面,想像這首歌表達什麼情緒什麼畫面,所以不太難。面部表情的表現則可能因為我以前學過話劇,所以比較能放得開。」盧泳潼希望能為促進殘健共融,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