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報導,惠安螺城鎮霞張農貿市場宰鴨店存在用松香煺鴨毛的現象。有市民很關心,市區的宰鴨店是否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呢?昨日凌晨5時左右,早報記者兵分三路,對市區6個雞鴨銷售點進行暗訪,均未發現松香煺鴨毛現象。
□早報記者 林志安 李菁 戴曉暉 文/圖
【記者暗訪】
縣后街、北菜市場 附近居民未聞到異味
凌晨4時50分,記者來到市區縣后街的兩家土雞土鴨店,均店門緊閉,記者透過鐵門門扇間的縫隙往裡看,並未看到煮著松香的大鐵鍋和待宰的鴨子。上午8時過後,記者再次走訪,店面已開門營業,沒有發現松香煺鴨毛。附近居民說,平日裡看到這兩家店用開水褪鴨毛,店內並沒有什麼化學品的味道飄出。
8時30分,北菜市場內,陸續有市民前來宰殺雞鴨。一位店主說:「你放心,我們肯定沒有用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新門菜市場內,攤販正手工拔掉鴨子的細毛。
新門菜市場 東美農貿市場
機器沒脫淨的毛 用夾子拔掉
凌晨5時30分左右,新門菜市場內已經熱鬧得很,雞鴨攤點的雞鴨,毛都已經煺光。記者了解到,市區很多酒店的雞鴨是從這裡採購的。
一名男子坐在一堆鴨子前,正用夾子給一隻鴨子拔毛。「用脫毛機沒法全部脫乾淨,還需要人工清理一下。」據他介紹,他們的宰殺店在泉州展覽城,店裡有四五個工人專門負責殺鴨子,工人們凌晨2點就開始工作了。
東美農貿市場的雞鴨店裡,記者並沒有聞到松香的味道,工人們正拿著夾子拔鴨毛。
西街菜市場
東浦農貿市場
用開水淋燙
一隻十多分鐘
早上6時左右,位於西街菜市場內的一家雞鴨店開始忙碌。一名婦女將整隻鴨子放入煮沸的水裡,過了一會,她將溼漉漉的鴨子提出來,用手拔鴨毛。如此重複兩遍後,另外一名婦女接過鴨子,放入涼水中,只見沒拔乾淨的細毛漂了起來,她又一一拔掉,整個過程用了十來分鐘。殺鴨的婦女說,如果顧客買的是店裡的鴨子,幫忙宰殺收4元,如果是自己帶鴨子過來宰殺,則要收10元。
市民蔣先生報料說,上周他曾看到東浦農貿市場內的鴨店存在松香煺鴨毛的現象,而且一整天都如此。昨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東浦菜市場內,佯裝顧客走進雞鴨店並仔細觀察,每個宰殺間內都放著一個熱騰騰的大鍋,但裡面沸騰的是水不是松香。
【工商部門】市區菜市殺鴨規範
黑窩點或藏匿深巷
隨後,記者採訪了開元、鯉中等幾個工商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來轄區內並沒有發生過使用松香或者瀝青為鴨子煺毛的案件。
「因為相關部門嚴格執法,在市區的菜市場內幾乎不可能有此類情況發生。」鯉中工商所的工作人員表示。
開元工商所所長吳水應告訴記者:「消費者只購買一兩隻鴨子時,一般都會店內等待店主宰殺,這種時候,店主也不敢使用松香或者瀝青煺毛。」
但這並不等於市區內就不存在黑窩點。吳水應所長表示,當需要大批宰殺鴨子時,使用瀝青和松香煺毛的情況就很有可能發生,而這些黑窩點可能隱匿在深巷或偏僻的民房中,若沒有市民進行舉報,有關部門難以查獲。
2010年6月,早報記者就曾隨同執法人員在西街一條叫新街的巷子搗毀了一個使用瀝青給鴨子煺毛的黑窩點。當時每天進入該窩點的鴨子起碼價值一兩萬元,宰殺的鴨子被賣到晉江曾林市場、浮橋一帶和眾多市區餐館、酒店。
吳水應介紹,該案件發生後至今,轄區內並未再接到涉及數量較大的用工業原料為鴨子煺毛的投訴。
【最新進展】被曝光宰鴨店捲土重來
今日多部門突查霞張農貿市場
家住在宰鴨店樓上的住戶反映,21日早報刊發相關報導後,22日凌晨,宰鴨店再次正常營業,而且因為周末訂購鴨子的單比較多,工人們用松香煺鴨毛的現象更嚴重了,刺鼻的味道籠罩著整棟樓,樓上的住戶幾度與宰鴨店員工發生爭吵未能阻止。
昨日,記者再次聯繫了惠安縣食安辦。工作人員表示,幾天來,食安辦已經牽頭和各個部門進行協商。今日上午8時30分,他們將聯合工商、農業和經貿部門對霞張農貿市場進行突擊檢查,如何查處將視檢查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