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派
天心派為符籙三家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北宋,流傳至元代。 天心派肇始於北宋道士饒洞天,被稱作「天心初祖」。
饒洞天,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初為縣吏。據稱,某夜夢神人告曰:「汝用心公平,執法嚴正,名已動天矣!」 夢覺見華蓋山上有五色寶光,上衝霄漢。尋光掘地,乃獲金函一枚,開視,有玉籙仙經, 題曰:《天心經正法》。
天心派的立教宗旨和教規是:護氣希言,絕利聲色,立功為上,謝過次之。救人疾病、災荒水旱為上功, 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行。行此者,道合陰騭,雖未拜太上,亦居仙矣。
天心派奉天上北極神為主神,以傳行「天心正法」符籙為職,其所傳有天罡大聖、黑煞、三先等三符和北級驅邪院、都天大法主等二印,用於行法。其法術簡略,故流傳頗廣。
天心正法在兩宋的傳人主要有駱時中,鄧有功,廖守真等,元代則有雷時中等,此後匯入天師正一大派。
神霄派
神宵派是符籙三家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北宋末年南豐道士王文卿。王文聊自稱遇火師汪君得飛章謁帝之法,後又在金陵清真洞謁雷母地雷書。從而能以五雷法役使鬼神,祈雨禱晴,誅邪斬妖。其理論基礎無非是天人感應與內外合一之說。由於神宵派創立之初就迎合了宋徽宗以道教神化皇權的需要,受到朝廷推廣。
王文聊回鄉之後,以雷法傳新城(今江西黎川)人高子羽,高傳臨江(今江西清江)徐次舉,徐傳金溪聶天錫,傳到臨川譚悟真時,神霄派名聲大振。
神霄派的雷法以內丹與符篆結合為特徵,認為只有煉就內丹,才能施法,故關鍵在己而不在人。神霄派對後代道教影響較大,南宋從陳楠起就兼行雷法,白玉蟾還有詩歌詳細地吟誦行雷法的過程。神霄派一直流傳到明代的陶仲文,才漸漸堙沒不彰。
全真伍柳派
全真派,又稱全真道,或全真教。創始為金代的王重陽及丘處機等七個弟子。全真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具有濃厚的出世思想,主修內丹,不尚符籙,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許結婚,並有嚴格的清規戒律約束道士言行。
從宋末元初開始,全真道逐漸傳人江西。全真道最早是從湖北武當山傳入江西武寧太平山的。據《太平山道譜》記載宋理宗紹定六年(1233),武寧縣順義鄉人章哲自武當山學道歸來,闢荒結庵修練於太平山,招收弟子,創立玄門廣惠派。廣惠派與南、北二宗並列為全真道。
稍後,南宗嫡系李道純的弟子趙道可來到江西婺源隱修。之後,又有李珏——陳致虛一系、桂心淵和金志揚及其徒裔勞養素、郭處常、李西來、方方壺、方丘生等活動於江西南昌、九江、上饒、萍鄉、吉安一帶。
此外,全真道也傳到贛南。屬全真道的龍門派等,主要分布在寧都、石城、瑞金、贛州等地。贛南原有正一道、淨明道許多道觀,全真道士慕名前來修道,並逐漸佔據其中許多道觀。
元代江西出了一位融合南北宗的高道陳致虛,是江西廬陵(今吉安)人。陳致虛先得全真派馬丹陽一系的丹訣,後自稱遇青城老仙,又受金丹火候之秘,主張陰陽雙修,繼承張伯端一系的南丹宗法,著有《金丹大要》,發揮全真派「道釋同闡,仙佛合證」的思想傳統。又把南宗五祖列入全直派的祀典,最終把南北宗統一起來了。陳致虛在江南、荊湘、雲貴一帶傳道,弟子多達百餘人,是元代全真派在南方的代表人物。
明代全真道在江西的傳人主要有孫化南、彭純一等。
明末清初,江西最有影響的全真道傳人當推伍守陽、柳華陽,他們都是豫章(今南昌)人。
伍守陽在明末放棄儒業,專習全真派龍門功法,參照禪學,隱跡深山,最後得道。傳說伍守陽在100年之後出山,傳授給柳華陽。
柳華陽少年時即好佛法,後在皖水雙蓮寺出家,故後人稱之為「禪師」。然一遇伍守陽,便盡得其傳,且有所發展。伍守陽著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語錄》;柳華陽著有《金仙正論》、《慧命經》,後人把此四書合刻,稱為《伍柳仙宗》。這一套功法闡述金丹內煉之術十分詳細並且淺顯易懂,對後代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