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教——天心派、神霄派、全真伍柳派

2020-12-13 文化智慧達人

天心派

天心派為符籙三家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北宋,流傳至元代。 天心派肇始於北宋道士饒洞天,被稱作「天心初祖」。

饒洞天,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初為縣吏。據稱,某夜夢神人告曰:「汝用心公平,執法嚴正,名已動天矣!」 夢覺見華蓋山上有五色寶光,上衝霄漢。尋光掘地,乃獲金函一枚,開視,有玉籙仙經, 題曰:《天心經正法》。

天心派的立教宗旨和教規是:護氣希言,絕利聲色,立功為上,謝過次之。救人疾病、災荒水旱為上功, 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行。行此者,道合陰騭,雖未拜太上,亦居仙矣。

天心派奉天上北極神為主神,以傳行「天心正法」符籙為職,其所傳有天罡大聖、黑煞、三先等三符和北級驅邪院、都天大法主等二印,用於行法。其法術簡略,故流傳頗廣。

天心正法在兩宋的傳人主要有駱時中,鄧有功,廖守真等,元代則有雷時中等,此後匯入天師正一大派。

神霄派

神宵派是符籙三家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北宋末年南豐道士王文卿。王文聊自稱遇火師汪君得飛章謁帝之法,後又在金陵清真洞謁雷母地雷書。從而能以五雷法役使鬼神,祈雨禱晴,誅邪斬妖。其理論基礎無非是天人感應與內外合一之說。由於神宵派創立之初就迎合了宋徽宗以道教神化皇權的需要,受到朝廷推廣。

王文聊回鄉之後,以雷法傳新城(今江西黎川)人高子羽,高傳臨江(今江西清江)徐次舉,徐傳金溪聶天錫,傳到臨川譚悟真時,神霄派名聲大振。

神霄派的雷法以內丹與符篆結合為特徵,認為只有煉就內丹,才能施法,故關鍵在己而不在人。神霄派對後代道教影響較大,南宋從陳楠起就兼行雷法,白玉蟾還有詩歌詳細地吟誦行雷法的過程。神霄派一直流傳到明代的陶仲文,才漸漸堙沒不彰。

全真伍柳派

全真派,又稱全真道,或全真教。創始為金代的王重陽及丘處機等七個弟子。全真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具有濃厚的出世思想,主修內丹,不尚符籙,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許結婚,並有嚴格的清規戒律約束道士言行。

從宋末元初開始,全真道逐漸傳人江西。全真道最早是從湖北武當山傳入江西武寧太平山的。據《太平山道譜》記載宋理宗紹定六年(1233),武寧縣順義鄉人章哲自武當山學道歸來,闢荒結庵修練於太平山,招收弟子,創立玄門廣惠派。廣惠派與南、北二宗並列為全真道。

稍後,南宗嫡系李道純的弟子趙道可來到江西婺源隱修。之後,又有李珏——陳致虛一系、桂心淵和金志揚及其徒裔勞養素、郭處常、李西來、方方壺、方丘生等活動於江西南昌、九江、上饒、萍鄉、吉安一帶。

此外,全真道也傳到贛南。屬全真道的龍門派等,主要分布在寧都、石城、瑞金、贛州等地。贛南原有正一道、淨明道許多道觀,全真道士慕名前來修道,並逐漸佔據其中許多道觀。

元代江西出了一位融合南北宗的高道陳致虛,是江西廬陵(今吉安)人。陳致虛先得全真派馬丹陽一系的丹訣,後自稱遇青城老仙,又受金丹火候之秘,主張陰陽雙修,繼承張伯端一系的南丹宗法,著有《金丹大要》,發揮全真派「道釋同闡,仙佛合證」的思想傳統。又把南宗五祖列入全直派的祀典,最終把南北宗統一起來了。陳致虛在江南、荊湘、雲貴一帶傳道,弟子多達百餘人,是元代全真派在南方的代表人物。

明代全真道在江西的傳人主要有孫化南、彭純一等。

明末清初,江西最有影響的全真道傳人當推伍守陽、柳華陽,他們都是豫章(今南昌)人。

伍守陽在明末放棄儒業,專習全真派龍門功法,參照禪學,隱跡深山,最後得道。傳說伍守陽在100年之後出山,傳授給柳華陽。

柳華陽少年時即好佛法,後在皖水雙蓮寺出家,故後人稱之為「禪師」。然一遇伍守陽,便盡得其傳,且有所發展。伍守陽著有《天仙正理》、《仙佛合宗語錄》;柳華陽著有《金仙正論》、《慧命經》,後人把此四書合刻,稱為《伍柳仙宗》。這一套功法闡述金丹內煉之術十分詳細並且淺顯易懂,對後代影響很大。

相關焦點

  • 符籙三宗的支派:東華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玄教
    一支以福建建寧為中心,傳行於南;另一支以湖北武當山為中心,傳行於北,傳至張守清時弟子甚眾,後形成與全真、正一相結合的清微支派,又稱新武當派,傳衍不絕。 明清時期,除張守清所創的新武當派繼續傳衍於武當地區外,北京東嶽廟又有另一清微支派在傳衍。清微派自元初傳達室入武當時起,即與全真相融合的傳統,至清代仍相沿未變。
  • 江西道教——天師道龍虎宗
    江西道教的肇始也源於東漢永元二年(公元90年),張道陵前後在龍虎山地區煉丹傳道從事創教活動達30多年,至今龍虎山多處留下了張陵修道煉丹的遺蹟和傳說故事。其中煉丹巖前的丹灶、濯鼎池、試劍石、西仙源、碧魯洞、天師草堂等遺蹟依然存在,龍虎山也成為道教的發祥地。
  • 道教正一教,到底是哪一教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宗教,在長達千年的傳承過程中幾經演變,從一個教派到分支到各個教派。而今道教教派眾多,有茅山的茅山派,三清派、靈寶派、全真派,以及正一派等等。在眾的教派中,我們最聽到的就是正一派以及全真派了,全真派不難理解,全真派由王重陽創立於終南山,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就描述過王重陽及全真七子的故事,雖然與史實有所偏著,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正一派的起源其實正一派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道教宗派,而是由多個教派組合而成。其起源於張道陵於四川青城山所創立的五鬥米教,所經張衡、張魯等發揚宣傳。
  • 道教全真派「北五祖」和「南五祖」都分別是哪幾位?
    說起道教全真派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自老莊傳經、東華演教,歷經秦漢、唐宋,孕育上千年,至重陽真人時適逢其運,獨具匠心,尊老莊之遺教,集歷代真人達士之至要,冥心參悟,自我修證成真,於是廣開教化,度七真於齊魯,闡道德於終南。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傳統宗教,形成於東漢,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佔卜、符籙、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端。」道教組織形式最初為民間教團,包括五鬥米道、太平道等。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
  • 道教的門派都有哪些?和武俠小說裡一樣嗎?
    前幾天,聊過道教全真派不食「五葷三厭」,後臺便有朋友留言詢問,說道教流傳好多年,分這麼多門派,能不能詳細說說,而且現實中,道教是不是和武俠小說裡一樣,有什麼全真派,華山派,青城派…小編個人對於文學作品中關於道教和道士的描寫,還是相對比較寬容的,畢竟小說家言小說事,沒必要太過於較真,只要不觸碰信仰底線
  • 道教全真派的戒律
    作者:未知   首發:網絡全真派戒律的形成:全真派指的是金代初年由王重陽創立的道教新宗派,與元代大德年間形成的正一派同稱為道教的兩大教派
  • 武當派、華山派、全真派有什麼區別?一分鐘講清楚道教歷史!
    因此,張道陵成了第一代「張天師」,祖庭設立在江西的龍虎山。昨天在講清朝「鐵帽子王」的文章中提到一個詞,叫「世襲罔替」。道教也是這樣,天師的傳承對象,一定要是張氏宗親,不是天師的血統不傳,稱為天師世系,一直承襲至今65代。
  • 當今天下的二大道派
    在道教發展史上,各種道派的不斷湧現是從唐代開始的。至北宋,最有影響的道教派別有龍虎山正一派、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由於這一時期道教多被統治者利用來祈福消災,降神驅邪,因此,這三派都非常重視符籙道法,到了金元時期,在北方大地則又出現了具有新的哲學宗教思想的太一道和全真道。
  • 中國道教從古至今共有多少個派別,影響力最大的是哪幾個派別
    僅在一座武當山上就聚集著許多名目不同的道教派別,比如武當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以張三丰為祖師的武當道派有真武玄武門、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三豐派等。還有以奉祀玄帝為主的「榔梅派」,也稱作是武當山的本山派,乃正一支派。
  • 中國人內心最高的殿堂信仰-道教
    不管是道家丹鼎派還是符籙派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以「道」為基點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系;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 道教有哪些派?全真道叢林制度!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示準不同而名稱各異。根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妙真道)、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佔驗派五類。按人劃分,有妙真派(莊子休),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丰)、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衝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 -王重陽 全真龍門派 全真道 字輩 白玉蟾-社會新聞-東方網
    宋元時期,道教的新道派層出不窮,開創符籙新道法的南方道士集團都會以道法為名字命名道派,這就是我們從通俗小說裡面常常看到的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閭山派…12世紀中葉,王重陽在陝西終南山一帶創立全真道,此後在山東、河南等金朝統治區廣收弟子。在戰亂頻仍的北方地區,全真新道教因其提倡三教合一、推行「苦己利人」「利人利己」的宗教實踐而得到迅速傳播,漸漸形成了全真道教。
  • 媒體:道教協會領導班子哪些是王重陽徒子徒孫
    宋元時期,道教的新道派層出不窮,開創符籙新道法的南方道士集團都會以道法為名字命名道派,這就是我們從通俗小說裡面常常看到的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閭山派…12世紀中葉,王重陽在陝西終南山一帶創立全真道,此後在山東、河南等金朝統治區廣收弟子。在戰亂頻仍的北方地區,全真新道教因其提倡三教合一、推行「苦己利人」「利人利己」的宗教實踐而得到迅速傳播,漸漸形成了全真道教。
  • 金庸筆下的道教第一大派原來不是全真教,而是張天師的「正乙教」
    全真教是王重陽在終南山上創建的,在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後,更是被譽為「天下武學正宗」,風頭一時無兩。儘管如此,當時的道教魁首也並非是全真教,而是金庸筆下的正乙教。全真教重陽宮金庸曾經在書中就說過,道教之中派別眾多,當時南宋末年,最盛行的就有四大派,全真教雖然興旺,但說到根深蒂固,流傳之廣,與人數之眾,遠不及江西龍虎山張天師統率的正乙教。
  • 道教全真派的主要教義是什麼?
    道教的核心思想核心是春秋時期道家思想中的「道」,如今,道教大致分為兩大派系,兩大派系的源頭是一樣的,但在上千年的發展中逐漸出現了區別。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就來講講全真教的教義吧!全真教供奉的是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就是我們口中的老子。
  • 道教派系——正一和全真!
    正一派分為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以天師道為代表,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祖天師張道陵為天師道的創建人。宗壇江西龍虎山。符籙三山為龍虎山、茅山、閣皂山。正一道是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天師為最高領袖。
  • 新一屆道教協會領導班子中,哪些是王重陽的徒子徒孫?
    宋元時期,道教的新道派層出不窮,開創符籙新道法的南方道士集團都會以道法為名字命名道派,這就是我們從通俗小說裡面常常看到的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閭山派…12世紀中葉,王重陽在陝西終南山一帶創立全真道,此後在山東、河南等金朝統治區廣收弟子。在戰亂頻仍的北方地區,全真新道教因其提倡三教合一、推行「苦己利人」「利人利己」的宗教實踐而得到迅速傳播,漸漸形成了全真道教。
  • 道教全真派小史,尹志平是忠還是奸?為什麼全真派後來沒有掌教?
    道教全真派又名全真教,是現今還存在的一個重要的道教流派。全真派認為」識心見性「為全真,主張佛、道、儒三教合一,倡導三教平等,其教義大體上繼承鍾離權、呂洞賓的相關思想,但有所發展,強調」苦己利人「,求」全精、全氣、全神「,然後得道成仙。
  • 道教的「正一派」與「全真派」有什麼區別,其實只看一點就明白
    道教是源於我國的本土宗教,它最早誕生於東漢末年,是由張道陵創建的「五鬥米道」。道教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雖然變化出多個宗派,但最主要的是兩個宗派,一個就是張道陵創建的「正一道」,另一個則是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