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正一教,到底是哪一教

2021-01-17 愆之行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的宗教,在長達千年的傳承過程中幾經演變,從一個教派到分支到各個教派。而今道教教派眾多,有茅山的茅山派,三清派、靈寶派、全真派,以及正一派等等。

在眾的教派中,我們最聽到的就是正一派以及全真派了,全真派不難理解,全真派由王重陽創立於終南山,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就描述過王重陽及全真七子的故事,雖然與史實有所偏著,大體上還是差不多的。

正一派的起源

其實正一派並不是一個單一的道教宗派,而是由多個教派組合而成。其起源於張道陵於四川青城山所創立的五鬥米教,所經張衡、張魯等發揚宣傳。

至南北朝時期五鬥米教改稱為天師道,這個名稱一直持續到元朝。直至龍虎山天師道一脈受封正一教,這才將天師道改為正一教,全稱為「正一盟威之道」。

正一教的特點

正一教作為道教歷史最久遠的教派,肯定會其自身的特點。其教派道術以畫符念咒為主,電視劇中常常看到通過畫符念咒來降妖除魔的道士就是出自正一教。

並且奉歷代張天師為首領,與全真教所不同的是,正一教可以居家修行,亦可以娶妻生子,歷代張天師都以祖師張道陵的後人所擔任。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正一教的宗壇設立於江西龍虎山,其行天心正法、崇尚中國傳統文化道德如忠、孝、仁、義等等,並以祭先祖、天地為傳統。

其它小教派歸屬正一教

與全真教不同的是,正一教是由多個小教派組合而成,元代以前,正一教只是單一的指代張道陵所創立的天師教,直至明代朝廷只承認全真、正一兩教。

這才使信奉其它仙神宗派歸為正一派,例如三清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太一道以及神霄派等等小教派。而這些教派因為也漸漸的在傳承的過程中融入了正一派,但有些教派雖然融入正一派,但還是保留有自身的傳承,但外界都將其視為正一派的分支機構。

道士託缽——遠離傳統道教的修行方式

道士不事生產,他們是怎麼生活的

道教不用檀香,竟然是這個原因

相關焦點

  • 道教的全真派與正一派
    道教是產生於中國的傳統宗教,形成於東漢,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學說、鬼神祭祀以及佔卜、符籙、禁咒等巫術綜合起來的產物,所謂「道家之術,雜而多端。」道教組織形式最初為民間教團,包括五鬥米道、太平道等。北宋以後,道教的流派發展為正一道、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淨明道等。自明清以來,道教唯存全真、正一兩大派,流傳至今。全真道亦稱「全真教」「全真派」,為道教的主要流派。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即王重陽。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傳道,以全性返真為宗旨,名其講道處曰「全真庵」,入道者為「全真道士」。
  • 我國的5大道教門派,除了正一教和全真教,剩下三個你都沒有聽過
    眾所周知,我國的國教是道教,雖然如今逐漸變得沒落,但是很多的時候還是深受人們崇拜,而在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很多的教派,在很多的傳說中,他們總是會牽扯到很過的鬼怪學說。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的5大道教門派,除了正一教和全真教,剩下三個你都沒有聽過!
  • 道教的全真派和正一派,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一提起道教法術,相信絕大多數的人就兩種反映:一是認為不存在,假的,哪有這麼神的東西?二是認為是邪的、封建迷信的。
  • 道教派系——正一和全真!
    正一派分為茅山、靈寶、清微、淨明等諸派。以天師道為代表,天師道也稱為正一道。祖天師張道陵為天師道的創建人。宗壇江西龍虎山。符籙三山為龍虎山、茅山、閣皂山。正一道是以龍虎宗為中心,集合各符籙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籙大派。天師為最高領袖。
  • 道教正一派所謂的「三山滴血」是什麼意思?
    道教歷史久遠,流派眾多,如今有全真和正一兩派,每派中又各自有很多分支,例如提到正一派,我們常會說起「三山滴血」。滴血在古代常為認親或結盟之意,僅從字面簡單理解,「三山滴血」似乎就是三個「道教山頭」在一起歃血為盟,很有點武俠江湖的味道。
  • 金庸筆下的道教第一大派原來不是全真教,而是張天師的「正乙教」
    全真教是王重陽在終南山上創建的,在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的稱號後,更是被譽為「天下武學正宗」,風頭一時無兩。儘管如此,當時的道教魁首也並非是全真教,而是金庸筆下的正乙教。從此以後,正一教,也就是天師道越來越興盛。在宋理宗時期,張可大被宋理宗授予總管符籙各派的大權,正一教從此奠定了符籙派道教的統領地位。到了元代,第三十九代天師,更被授權管理全國道教事物,甚至可以直接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務管理官員和道觀管理人員。
  • 張道陵——正一真人、張天師、祖天師、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
    他為道教正一道實際的創立者,被後世尊為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其有第子三千多人,設立二十四治,奠基天師道。據說,在巴蜀之地,本來巴人就信奉巫教,大規模的祭祀危害百姓,而這些祀奉妖邪的巫師卻以此斂財、危害百姓。
  • 印信丟失,掌教易姓,傳承千年的道教聖山龍虎山,就不是聖山嗎?
    收下弟子無數,俗稱「張天師」, 被世人稱為天師教。因 「掌教之位,非我親子孫不傳」這一教規,歷代掌教都被稱為一句「張天師」。傳承至第四代掌教張盛始時,或是出於對開山祖師的尊重,抑或是為了更好的修行,舉教遷移至龍虎山。以至於那個時候去龍虎山,大家都想著你是得道高人,在外歷練回來。站在後來人的角度,可以說一句,這是龍虎山和張天師一脈綁定的歷史性時刻。
  • 授籙專題 | 道教正一派授籙的宗教文化內涵
    龍虎山正一天師道的傳承法派自三十代天師虛靖真人而下(一說始於明代),即以「三山滴血字派」世代相傳,共50字,即:「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至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衝漢通元蘊,高宏鼎大羅,三山與興振,福海啟洪波,穹隆揚妙法,寰宇證仙都。」這種字輩相傳的方法,對於鞏固教派內部統一,形成認祖歸宗的認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道教:齊雲山,被譽為「江南小武當」,見證全真教和正一道的合併
    齊雲山,位於皖南徽州休寧縣城西15公裡,與黃山相望對崎,系黃山山脈向西南延伸的一個隆起部分,因「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而得名,古代又稱「白嶽」。提到安徽,人們常常讚譽黃山是人間仙境,而當地人又將齊雲山比作天上人間。
  • 中國道教從古至今共有多少個派別,影響力最大的是哪幾個派別
    僅在一座武當山上就聚集著許多名目不同的道教派別,比如武當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以張三丰為祖師的武當道派有真武玄武門、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三豐派等。還有以奉祀玄帝為主的「榔梅派」,也稱作是武當山的本山派,乃正一支派。
  • 正一道教的「四不吃」,各有象徵意義
    道教中的全真教忌吃肉和酒色,他們整日食素齋,省吃儉用,性命雙修,清心證道。那麼,你知道另一大教派——正一道關於吃的戒律嗎?接下來就由小編帶領大家領略一下正一道的「四不吃」以及其象徵意義。犬犬是人們的好朋友,自古以來犬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除了天師教、全真教,歷史上還出現過哪些道教流派?
    任何一門宗教在傳承、發展過程中,由於受教之人的認知不同,理解不同,對傳統教義往往產生不同的解讀,從而產生不同的派別。道教也不例外,除了世人皆知的天師、全真兩大派別外,歷史上還出現過大大小小的不同流派,向原先介紹過的于吉、張角的太平道,陶弘景的上清派(後來發展成為茅山派),寇謙之的新天師道等。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一般來說,全真教注重煉養,故有「丹鼎派」之稱;而正一教注重齋醮,故有「符籙派」之名;雖然這種分法不太全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全真教偏重清修,但也不失齋醮。而正一教雖也修煉,但其道法主要是以修齋打醮、驅鬼祈神為主。
  • 道教:傳承多年的道教,它們內部說的符、咒、籙到底有什麼秘密?
    道教:傳承多年的道教,它們內部說的符、咒、籙到底有什麼秘密?道教的符,不是道教特有的道術,早在西漢以前,就出現了符,以及符節、符信、竹使符、銅使符、虎符等。當時把這些符作為君臣之間、人與人之間表示徵信的器物。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在展開探討之前,有必要先釐清道教正一派的「正一」二字的基本概念,即講清楚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首創的「正一盟威之道」與宋元「三山合一」之後道教「大正一派」之間的關係。今天在道眾和信士心目中的「正一派」,是相對於道教另一大派「全真派」而言的。正一派的範圍包括了「三山合一」後的靈寶派、上清派、淨明派、「神霄派」、「閭山派」、「天心派」等等諸多的門派。
  • 此地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還與名著《水滸傳》有關聯
    它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均華居此地,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9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兩大世家。龍虎山有四絕,分別是丹霞絕美、道宗絕聖、古越絕唱、陰陽絕妙。
  • 初識道教之道教門派介紹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產生於東漢末期,元朝道教出現宗派觀念,在宋代成為國教而大興,道教各宗枝及山、壇等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宗派。道教以兩大派為主,南方正一派,道士則以降神驅鬼、祈福禳災的符籙活動為主。分為全真教與正一教(天師道) ,而其他派別已併入此二教之中,如靈寶派、淨明宗、上清派、閭山派、正一派等,併入正一教,總稱為」萬法宗壇」。 而龍門派、隨山派、南無派、遇山派、清靜派、華山派(不是小說那個華山派)、俞山派、武當派等,則皆屬於全真教之中,總稱為」混元宗壇」。
  • 人們常說「三教九流、八大江湖」,是哪三教哪九流?是什麼意思?
    一、三教具體是指哪三教?對於傳統文化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國內有三個主要的宗教。首先是儒學,在人們心中儒學雖然只是一門學科,但是儒學早已經上升到宗教的高度,而且在舊時代,幾乎每個人都信奉儒學。儒學在後期的發展中逐漸僵化,成為統治者加強統治的重要思想工具。
  • 「正一派」為何要以「正一」為名
    作為一個正一道士,我們就首先應當了解「正一派」為什麼要以「正一」為名?也就是要了解「正一」的內在含義。我們知道,道教有兩大宗派,正一派從老祖天師立教開始,全真派從宋元之際的王重陽祖師開始。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只是兩個道派的名稱而已,也就是兩個名字而已,並不一定有什麼內涵。其實不然,這個名稱就包含著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全真」追求的是「真」,要「全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