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我們都很熟悉。無論何時何地常聽人提起,甚至我們有時引用它。作為民間文化的精華,俗語不是由文化名人創造出來的,而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創造出來的。為了方便子孫後代的生活,先輩們將一些生活經驗和建議歸納成定語,流傳下來。這就是俗語!俗語雖不是文化傑作,但也顯示了我們祖先的無窮智慧。而且,它們也非常實用合理。正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話,深入理解它的含義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對我們處理世界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
很顯然,我們祖先總結的這句諺語告訴我們兩種生活狀態:一種是富有,另一種是沒錢。無論一個人處於什麼階級或社會地位,都應該遵守一些禁忌。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到時候即使是迷途知返,也來不及了!所謂「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是先人留下的忠告。讓我們分別來看看。它們是什麼意思?
「有錢不進三地」的意思是,如果你有錢了,最好不能去三個地方。當然,這裡的有錢人並不意味著他們一直都很有錢,而是通過努力成為了富人!哪三個地方不能去呢?如果我們去了那裡會怎麼樣?
第一:賭場
導致家庭失敗的事情很多,賭博絕對可以排在第一位。自古以來,賭場裡就栽下了無數的有錢人。賭博可以上癮,而且百害而無一利,一旦沾上賭場,就很難全身而退!因為一點點貪慾助長了不幹活就收穫的習慣。總覺得這是一個投資少,回報大的營生。如果你贏了,你還想再贏一次。如果你輸了,你總是想賺回來。最後,你陷入困境,毀了你的家庭和你自己。一個人再有錢,也有可能一夜之間在賭場裡變空。古今中外,因為賭博導致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例子數之不盡。因此,先人對有錢人的第一個告誡就是不要進賭場。
第二:風花雪月之地
不難理解,風花雪月的地方最容易讓人失去意志。本來一個人雄心勃勃,奮鬥了半生,終於有了一些積蓄,可以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開始享受生活。但是,如果你在這個時候進入這種地方,那麼進去容易,想出來可就難了。從此不能自拔,最終失去了家庭財富,妻離子散。這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事。所以,我們應該聽從先人的建議,守住自己辛苦拼搏的錢財,遠離此類場所!
第三:故鄉
第三點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錢了不能回故鄉?其實這裡老祖宗要 表達的意思並不是不回故鄉,而是教導世人要懂得低調,有句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其中說的也是這個意思!當一個人在外面賺了錢,高調回老家,到處炫富的時候,就會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借錢!屆時,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將陸續來找你借錢,借了又助長了別人不勞而獲的風氣,這就就相當於害人了 。不借的話,別人就會認為你是無情無義的小人,借人是情分,不借是本分 。自此之後也就得罪了別人,其實先人的意思不是說不能回鄉,而是教世人要低調。
「沒錢莫近兩人」,一旦人們貧窮,那麼他們就會陷入困境,但是人可以窮,志卻不能短。所謂的"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當一個人遭受災難時,最容易看清他周圍的人,這句話的後半部分是要告訴世人,當他們貧窮時,這兩種人是不值得接近的!
第一:落井下石之人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他們對別人的災難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當你富有的時候,他們會圍著你轉,視你唯尊。當你跌倒時,他們想讓你變得更糟,不僅幫不了你,還會成為你災禍的助力。所以,當一個人貧窮時看到這類人嘴角的時候,當你翻身時,即使他再和你接觸,你也必須選擇遠離,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場災難!
第二:遠離的親密人
所謂「指親不富,瞅嘴不飽",當你貧窮時,通常走著親密的人如果把你當作一場災難自動遠離你,都是抱有一種惹火上身的心態來看待你的。他們覺得當你貧窮的時候,你就會有機會借錢以求翻身。然後,為了避免與你接觸伸出援手,他們會自動地疏遠你。這樣的人只能和你一起享福,無法和你共患難。所以,生活中有這樣的人,最好離遠點,免得人家看你不起,也失了自己的尊嚴!
老祖宗的話不過簡簡單單數十個字,卻講的字字在理,果然祖宗的智慧'誠不欺我'!那麼想要更多地學習老祖宗的智慧,應該從何入手呢?
曾國藩曾經寫道,'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這本書包括了從先秦到明朝的將近2000則智慧故事,涉及領域廣泛,因此無論是什麼領域的人,都可以從中學習到生活的智慧。
《智囊全集》可是是千古謀略第一書,古代名臣紀曉嵐喜歡看《智囊全集》,康熙大帝認為《智囊全集》是國之利器,現代有萬達總裁王健林將它列為必讀書目,要求萬達高層必看《智囊全集》。
不過有些人說這本書是文言文寫成的,沒有相關的知識,根本沒有辦法讀懂這本書啊!讀不懂還怎麼學習智慧呢?
因此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的《智囊全集》,他完美還原了原書的內容,但是每一則小故事背後都有最為權威的白話文注釋,還搭配了精美的圖畫,讓讀者能夠更加容易讀懂。
每一則小故事都很簡短,非常適合當今時代的快節奏閱讀了,無論什麼時候,隨手拿起來就可以閱讀一篇,隨時隨地學習大智慧。全書都最直接、最集中地表達了馮夢龍的政治態度、人生價值和愛憎之情,是研究馮夢龍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馮夢龍自己也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