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處世智慧

2020-12-11 張小宇yuing

俗語,我們都很熟悉。無論何時何地常聽人提起,甚至我們有時引用它。作為民間文化的精華,俗語不是由文化名人創造出來的,而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創造出來的。為了方便子孫後代的生活,先輩們將一些生活經驗和建議歸納成定語,流傳下來。這就是俗語!俗語雖不是文化傑作,但也顯示了我們祖先的無窮智慧。而且,它們也非常實用合理。正如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話,深入理解它的含義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對我們處理世界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幫助!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

很顯然,我們祖先總結的這句諺語告訴我們兩種生活狀態:一種是富有,另一種是沒錢。無論一個人處於什麼階級或社會地位,都應該遵守一些禁忌。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到時候即使是迷途知返,也來不及了!所謂「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是先人留下的忠告。讓我們分別來看看。它們是什麼意思?

「有錢不進三地」的意思是,如果你有錢了,最好不能去三個地方。當然,這裡的有錢人並不意味著他們一直都很有錢,而是通過努力成為了富人!哪三個地方不能去呢?如果我們去了那裡會怎麼樣?

第一:賭場

導致家庭失敗的事情很多,賭博絕對可以排在第一位。自古以來,賭場裡就栽下了無數的有錢人。賭博可以上癮,而且百害而無一利,一旦沾上賭場,就很難全身而退!因為一點點貪慾助長了不幹活就收穫的習慣。總覺得這是一個投資少,回報大的營生。如果你贏了,你還想再贏一次。如果你輸了,你總是想賺回來。最後,你陷入困境,毀了你的家庭和你自己。一個人再有錢,也有可能一夜之間在賭場裡變空。古今中外,因為賭博導致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例子數之不盡。因此,先人對有錢人的第一個告誡就是不要進賭場。

第二:風花雪月之地

不難理解,風花雪月的地方最容易讓人失去意志。本來一個人雄心勃勃,奮鬥了半生,終於有了一些積蓄,可以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日子,開始享受生活。但是,如果你在這個時候進入這種地方,那麼進去容易,想出來可就難了。從此不能自拔,最終失去了家庭財富,妻離子散。這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事。所以,我們應該聽從先人的建議,守住自己辛苦拼搏的錢財,遠離此類場所!

第三:故鄉

第三點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錢了不能回故鄉?其實這裡老祖宗要 表達的意思並不是不回故鄉,而是教導世人要懂得低調,有句俗語「窮不走親,富不回鄉」,其中說的也是這個意思!當一個人在外面賺了錢,高調回老家,到處炫富的時候,就會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借錢!屆時,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將陸續來找你借錢,借了又助長了別人不勞而獲的風氣,這就就相當於害人了 。不借的話,別人就會認為你是無情無義的小人,借人是情分,不借是本分 。自此之後也就得罪了別人,其實先人的意思不是說不能回鄉,而是教世人要低調。

「沒錢莫近兩人」,一旦人們貧窮,那麼他們就會陷入困境,但是人可以窮,志卻不能短。所謂的"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當一個人遭受災難時,最容易看清他周圍的人,這句話的後半部分是要告訴世人,當他們貧窮時,這兩種人是不值得接近的!

第一:落井下石之人

這樣的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他們對別人的災難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當你富有的時候,他們會圍著你轉,視你唯尊。當你跌倒時,他們想讓你變得更糟,不僅幫不了你,還會成為你災禍的助力。所以,當一個人貧窮時看到這類人嘴角的時候,當你翻身時,即使他再和你接觸,你也必須選擇遠離,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場災難!

第二:遠離的親密人

所謂「指親不富,瞅嘴不飽",當你貧窮時,通常走著親密的人如果把你當作一場災難自動遠離你,都是抱有一種惹火上身的心態來看待你的。他們覺得當你貧窮的時候,你就會有機會借錢以求翻身。然後,為了避免與你接觸伸出援手,他們會自動地疏遠你。這樣的人只能和你一起享福,無法和你共患難。所以,生活中有這樣的人,最好離遠點,免得人家看你不起,也失了自己的尊嚴!

老祖宗的話不過簡簡單單數十個字,卻講的字字在理,果然祖宗的智慧'誠不欺我'!那麼想要更多地學習老祖宗的智慧,應該從何入手呢?

曾國藩曾經寫道,'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這本書包括了從先秦到明朝的將近2000則智慧故事,涉及領域廣泛,因此無論是什麼領域的人,都可以從中學習到生活的智慧。

《智囊全集》可是是千古謀略第一書,古代名臣紀曉嵐喜歡看《智囊全集》,康熙大帝認為《智囊全集》是國之利器,現代有萬達總裁王健林將它列為必讀書目,要求萬達高層必看《智囊全集》。

不過有些人說這本書是文言文寫成的,沒有相關的知識,根本沒有辦法讀懂這本書啊!讀不懂還怎麼學習智慧呢?

因此建議大家看一看白話文版的《智囊全集》,他完美還原了原書的內容,但是每一則小故事背後都有最為權威的白話文注釋,還搭配了精美的圖畫,讓讀者能夠更加容易讀懂。

每一則小故事都很簡短,非常適合當今時代的快節奏閱讀了,無論什麼時候,隨手拿起來就可以閱讀一篇,隨時隨地學習大智慧。全書都最直接、最集中地表達了馮夢龍的政治態度、人生價值和愛憎之情,是研究馮夢龍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馮夢龍自己也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下單

相關焦點

  • 古人云:「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的忠告,受教了
    有些文化知識很明顯是源於老祖宗們之口,後經代代相傳,才逐漸穩存於世,並為眾人接納。有些智慧經過歷史的沉澱,更加能夠體現出老祖宗們的用心之處,這些忠告讓我們醍醐灌頂,甚至是受益一生!不得不說,受教了!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說一說老祖宗在為人處事的方面留下的一句忠告: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
  •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給中年人的告誡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給中年人的忠告中華文化浩浩湯湯五千年,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俗語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經過後世的代代相傳,並逐漸被世人所接受,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它們通俗易懂,說起來朗朗上口,其中也蘊藏著博大精深的智慧,很有告誡作用。
  • 老祖宗的忠告,「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有道理嗎?
    金錢無疑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是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要恪守本分,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我們的祖先曾留下過忠告,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比如這句「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這句話的原句是「有錢不進三地,進三地錢財散盡;沒錢莫近兩人,近兩人餘生悽涼。」「有錢不進三地」是哪三地?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用無窮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何意?古人的告誡字字中肯。很顯然,老祖宗總結的這句俗語講了兩種生活狀態,一是有錢,二是沒錢。人這一生不論處於哪個階層,哪種社會地位,有些禁忌還是要遵從的,否則很容易步入歧途,真到那時就算是迷途知返恐怕也是為時已晚了!而所謂的「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忠告所在。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益一生
    有很多古時候民間流傳的俗語,放到現在依然很受用,比如:「哀莫大於心死」,「八九不離十」等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俗語是「有錢不進三地,沒錢沒錢莫近兩人」。 顧名思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你有錢的時候,不要去這三個地方;當你沒錢的時候,不要靠近這兩種人。
  • 俗語說「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仔細品讀後發現受用無窮
    因為它們淺顯易懂,諸如四書五經,沒有一定學識的人,絕對看不懂,可這些話,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聽懂懂,諸如今天我們要談論的這句俗語,叫做: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有錢不進三地有錢不進三地的意思是,如果你有錢,那麼就要謹記,有三個地方千萬不可以去,若是去了這三個地方,那它們就會像無底洞一般,吸乾你的最後一滴血,縱然是家排萬貫,富可敵國也逃脫不了這個厄運,那麼這三個地方究竟是哪裡呢?
  • 「有錢不進3個地,沒錢莫近2人」,牢記猶太這2句話,遲早成大器
    猶太民族流傳一句老話,「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分別指的哪三地,哪倆人呢?下面結合《塔木德》中的致富錦囊,逐字與你解讀。有錢不進「三地」一、眾人爭搶之地《塔木德》中提到:「成大事者,學會細分壟斷,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街邊擦皮鞋,擦鞋童對他說,
  • 老話「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啥意思?老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導讀:老話「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啥意思?老祖宗說得有道理嗎老祖宗說的一些話還是非常有啟發作用的,而農村老者就是老話的傳承人,他們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相傳,以老帶新,跟著前人的步伐快速前進。今天我們要來探討一句非常有實用性的老話,原句是「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這裡說到了「有錢」與「沒錢」,說到了「不去兩地」和「不求兩人」,這是一幅老者在向年輕一代說教的場景。
  • 古人常說:「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近兩人」,啥意思?
    中國擁有幾千年文明歷史,出現過不少思想深邃的聖賢,他們創造的智慧,至今讓人受益無窮。古人早就說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即使是古代的君子,喜歡錢財也很正常,只要通過正當手段賺錢,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就是非常值得稱讚的。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老祖宗的話蘊含處世道理
    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當今社會依舊受用,比如古人曾經說過這句話: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非之地任何人都奪得遠遠的,如果此時有人去串門,必然引起非議,旁觀者甚至把將此人與這家中的是非之事聯繫到一起。最後是冷眼之門,人一旦沒錢,周圍的人似乎都瞧不起,有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但是背後就會說這個人的壞話。人窮的時候一定不要去這樣的人家串門,殊不知走了之後,他們會在後面戳脊梁骨罵這個窮人。
  • 人到50,落魄不思3人,沒錢不碰3藝,老祖宗的處世智慧,受益匪淺
    人到什麼年紀應該做什麼,在歷史的長河中,老祖宗已經幫我們定下了規矩,老祖宗曾留下這樣一句處世智慧:「人到40,落魄不思3人,沒錢不碰3藝」。落魄不思三人也就是說,人在落魄的時候,不要想著這三種人。沒錢不碰三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人生落魄沒有錢的時候,不能碰的3種手藝。因為在古時候,人有手藝才能吃好飯,這裡的手藝的意思也代指生意。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俗語「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有何深意?老祖宗智慧之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外,散落民間的一些俗語,同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往往寥寥數語,就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比如,有句俗語叫「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就是告誡我們,無論貧富,人生都有一些禁忌之地,也有一些遠離之人。那麼到底是哪三地、哪兩人呢?
  • 老祖宗的智慧:人到40,落魄不思3人,沒錢不碰3藝,違背就沒好運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我們總會在漫長的人生中遇到點困難,那我們,尤其是我們人到中年,到了40歲的時候,遇到困難應該怎麼去面對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一句俗語:「人到40,落魄不思3人,沒錢不碰3藝」。
  • 古人云:「前門不進尼姑、後門不進和尚」啥意思?老祖宗處世之道
    古人云:「前門不進尼姑,後門不進和尚」啥意思?老祖宗處世之道中國人都比較熱情好客,我們一直遵循「來者是客」的原則,不管對方和我們的關係如何,只要他來家裡做客,那麼我們這個主人一定會熱情地接待。我們古人有這麼一句俗語:「前門不進尼姑,後門不進和尚」,這話是在告訴我們什麼呢?我們來詳細地看下。
  • 「有錢堪出眾,遭難莫尋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勸世良言!
    它以質樸流暢的風格,敦敦告誡人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前年的電影飛馳人生中,新秀林臻東說道:「如果你想要公平,就來參加體育競賽。如果你想要絕對的公平,就不要來參加體育競賽。」這句話看似矛盾,但卻蘊含著極其深刻的社會至理。其實,古今中外,人類社會都是一個不平等的存在。
  • 農村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到底是啥意思?
    我們的古人很聰明,總結出來很多實用的俗語,知道越早越受用,那麼今天給大家說一個俗語,就是「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先說上句,有錢不去兩地,是說有錢人不要去以下這兩個地方。
  • 俗語:「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啥意思?老祖宗的金玉良言
    俗語:「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啥意思?老祖宗的金玉良言除了當局者迷之外,大家覺得還有什麼情況下,人是比較欠缺理智的呢?其實無非就是在財富的谷底或者巔峰的時候,通俗點就是在窮困潦倒或者在大富大貴的時候。
  • 古人云「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是啥意思?放現在一樣適用
    引言古人的很多話都有深意,在年紀尚輕的時候可能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隨著閱歷的不斷加深,人們就越發覺得古人很多名言蘊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此時收入以及條件相對較弱的人,在他眼中就是人微言輕的人。當然這個比方並不恰當,但是社會上現實就是如此。此時面對一位人微言輕人的勸說,條件優越的人也不會聽,即使說得很有道理,他們也看不起。所以發現自己人微言輕的時候就不應該勸人,這樣別人多少會嘲笑的意味。
  • 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老祖宗說的啥道理?
    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老祖宗說的啥道理?咱們中國的文化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參透的,就拿說話來講,這不僅是溝通的一種方式、更是一種藝術,什麼場合該怎麼說、說什麼都是有講究的,而且事實證明咱們中國人在這方面還很有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