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仔細品讀後發現受用無窮

2020-12-17 蜀黍趣觀史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我國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四書五經,詩書禮儀與春秋,又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等,也會想到,那個詩仙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詩仙李白,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的聖人孔子,這些古代聖賢、大家,給我們每個人都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然而也有著許多的文章,諺語以及,古話,是通過口口相傳而流傳至今,他的創作者已經在歷史的塵埃中逝去,沒能留下名字,但是,這些話在人群中,有時卻比那些經典古籍還要受歡迎,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它們淺顯易懂,諸如四書五經,沒有一定學識的人,絕對看不懂,可這些話,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聽懂懂,諸如今天我們要談論的這句俗語,叫做: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

有錢不進三地

有錢不進三地的意思是,如果你有錢,那麼就要謹記,有三個地方千萬不可以去,若是去了這三個地方,那它們就會像無底洞一般,吸乾你的最後一滴血,縱然是家排萬貫,富可敵國也逃脫不了這個厄運,那麼這三個地方究竟是哪裡呢?

賭場第一個地方就是賭場,賭場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並且純粹是靠運氣來贏錢,當然,也會有一些人經常贏,他們就是所謂的老千,靠著一些作弊手法,以賭為生,但是,作為老千,一旦被抓住,那麼下場是十分悽慘的,沒有人會一直贏,也沒有人會一直輸,但輸輸贏贏,最後造成的一個統一的結果,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逃脫破產的局面。

只要進了賭局,那就絕對沒有中途退出的事情發生,不輸到傾家蕩產,誰都不會收手,贏了的還建贏,輸了的就想翻盤,想要贏回來,無論是我國古代,又或是如今的一些,博彩行業鼎盛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夜豪擲千金,輸掉幾十、上百萬甚至上億的都大有人在,就好比那句玩笑話:「楊百萬進去,楊白勞出來」,這並不是一句口說無憑的空話。

溫柔鄉,風月場所有句話說得好,叫做溫柔鄉即英雄冢,所謂的溫柔鄉,並不是自己溫暖的家中,而是外邊的煙花之地,風月場所,也就是妓院,一旦有了錢,人們就想要去嘗試嘗試,自己沒有去過的這些地方,妓院自然就是其中之一了,然而呢,這些東西都是會上癮的,那一個個風塵女子,只是盯著你兜裡的錢,榨乾人的剩餘價值,更有甚者,還會玩一些鬼把戲。

最後導致妻離子散,家庭破碎,從而,男人有了錢之後,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初心,珍惜,並且記住那個在你貧窮時刻一直站在你身後的女人。

出生之地,故鄉第三個地方則是故鄉,不過這並不是一次都不能去,而是儘可能的少去、少回,若是在外地發家致富,那麼不能時常回來,為什麼呢?這其實是一種人性的解說,當你在為打拼,衣錦還鄉的時候,那麼聽說你發了財,一定會有各種親戚、鄰居或者是老鄉來向你借錢,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而這類錢,通常是要不回來的,甚至還會惹得一身騷,當你去要債的時候,別人會說:你這麼有錢,還差這點錢嗎,我真是看錯了你,忘恩負義,比這惡毒的話比比皆是,從而像是一個無底洞,不僅在金錢上會蒙受巨大的損失,在人情上也一樣,費力不討好,就是這個意思而同樣,會有人來要求你捐款。

就好比,當代某位農村明星,在自己火了之後,沒有忘記生養自己的故鄉,於是花了十萬元為村裡修了一條路,本來這是一件好事,卻被人們說成忘本,意思是你賺了這麼多錢才給村裡花了十萬,修了一條路,為什麼不將村裡的路全部修了?並且你出息了,有了錢,難道不應該給這些父老鄉親每人分幾萬嗎?這就是人性,從而說,若是有錢,一定要少回故鄉。

沒錢莫近兩人

沒錢莫近兩人,意思是在沒有錢的時候,一定要遠離、看清兩種人。

勢利眼第一種人就是勢利眼,在你有錢的時候,會把你當成親爹來捧你,可若是你沒錢了,他不僅不會理你,反而還會來陷害你,你會疑惑,我們無冤無仇,井水不犯河水,為什麼要這麼做?其實很簡單,究其原因,就是看你不順眼,而他也認為,你永遠不會報復他,因為你沒錢,這種人就是小人,寧招君子,莫惹小人,指不定什麼時候,他就會在你背後捅刀子,所以這種人應該敬而遠之。

未能同甘苦之人第二種人,就是不能與你同甘苦的人,這種人往往是你的親人,愛人,朋友等等,世界上最真摯的感情,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在你有錢的時候,誰都願意和你交朋友,這看不出來人的好壞,可只有在你落魄的時候,願意陪著你的人,才是真正拿你當朋友,把你當親人的人,而相反若是你沒錢,就不與你交往,甚至對你敬而遠之、冷嘲熱諷的親人,就徹底遠離為好。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以上,就是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十分正確的三觀,然而,這卻是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明白,也無法涉及的,因為在我們的身邊,沒有那麼多的有錢人,也沒有那麼多的窮苦人,大多數都是一個平凡人,過著平凡的生活,而一旦有了錢,這些煩惱就會蜂擁而至。

所以說,人的一生不要總去想著要賺多少多少錢,有錢人有有錢人的煩惱,沒錢的人有沒錢的人的煩惱,平常人就不會有這兩種煩惱,從而,就像那句話說的,錢多錢少,夠花就好,有人陪,有人愛,有朋友,有家人,每天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人生苦短,及時行樂,這樣的事兒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不是嗎?

相關焦點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用無窮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何意?古人的告誡字字中肯。很顯然,老祖宗總結的這句俗語講了兩種生活狀態,一是有錢,二是沒錢。人這一生不論處於哪個階層,哪種社會地位,有些禁忌還是要遵從的,否則很容易步入歧途,真到那時就算是迷途知返恐怕也是為時已晚了!而所謂的「不進三地」和「莫近兩人」便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忠告所在。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牢記古人的忠告,受益一生
    俗語,一般是指在民間廣泛流傳,且具有一定哲理性的話語。它和用語規範的詩詞不同,大多數是由普通老百姓創作出來的,比較口語化,因此具有通俗易懂的特點。有很多古時候民間流傳的俗語,放到現在依然很受用,比如:「哀莫大於心死」,「八九不離十」等等。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俗語是「有錢不進三地,沒錢沒錢莫近兩人」。
  •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給中年人的告誡
    俗語:「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給中年人的忠告中華文化浩浩湯湯五千年,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俗語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經過後世的代代相傳,並逐漸被世人所接受,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它們通俗易懂,說起來朗朗上口,其中也蘊藏著博大精深的智慧,很有告誡作用。
  • 古人云:「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老祖宗的忠告,受教了
    不得不說,受教了!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說一說老祖宗在為人處事的方面留下的一句忠告: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有錢不進三地其實,這句話的完整表述應該是這樣的:「有錢不進三地,進三地錢財散盡」。老祖宗告誡我們有錢不能進故鄉的原因是因為:如果我們在變得有錢了的時候回故鄉,就免不了要遇到各種親戚上門來借錢的情況。到時候不管我們借不借錢,我們都不會得到什麼好的下場。
  • 老祖宗的忠告,「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有道理嗎?
    《說文解字》中記載錢的本義為農田農具名,指的是類似於鐵鍬一類的農具,讀作「jiǎn」。不過在現在漢語中,「錢」專指貨幣,也是一個姓氏,讀作「qián」。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便做推磨鬼」、「有錢像條龍,無錢是條蟲」,當然這樣充滿歧視色彩的俗語在今天已經不適用了。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處世智慧
    俗語,我們都很熟悉。無論何時何地常聽人提起,甚至我們有時引用它。作為民間文化的精華,俗語不是由文化名人創造出來的,而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創造出來的。為了方便子孫後代的生活,先輩們將一些生活經驗和建議歸納成定語,流傳下來。這就是俗語!俗語雖不是文化傑作,但也顯示了我們祖先的無窮智慧。而且,它們也非常實用合理。
  • 農村俗語「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到底是啥意思?
    我們的古人很聰明,總結出來很多實用的俗語,知道越早越受用,那麼今天給大家說一個俗語,就是「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求兩人」。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先說上句,有錢不去兩地,是說有錢人不要去以下這兩個地方。
  • 「有錢不進3個地,沒錢莫近2人」,牢記猶太這2句話,遲早成大器
    猶太民族流傳一句老話,「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分別指的哪三地,哪倆人呢?下面結合《塔木德》中的致富錦囊,逐字與你解讀。有錢不進「三地」一、眾人爭搶之地《塔木德》中提到:「成大事者,學會細分壟斷,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街邊擦皮鞋,擦鞋童對他說,
  • 古人常說:「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近兩人」,啥意思?
    即使是古代的君子,喜歡錢財也很正常,只要通過正當手段賺錢,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就是非常值得稱讚的。無論什麼時候,富人永遠只是少數,二八法則不會改變。每個人的活法不同,不管有沒有錢,想清楚一些道理,都可以讓自己過得比較開心。今天要講的是古人的一句忠告:「有錢不去兩地,沒錢不近兩人。」啥意思呢?
  • 古人說「富不進三地,窮不近兩人」。小俗語,大道理
    不說流傳下來的經典古籍,就連小小一句俗語蘊含的道理,國人一生也為其能夠參透,何況外國人!民間俗語「富不進三地,窮不近兩人」。「富不進」和「窮不近」這個我們很好理解。所謂富不進,就是有錢時不去,所謂窮不近,就是窮的時候不接近。問題在於「三地」和「兩人」指哪三地,那種人。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老祖宗的話蘊含處世道理
    有的俗語雖然流傳的年代比較久,對於現代人也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當今社會依舊受用,比如古人曾經說過這句話: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非之地任何人都奪得遠遠的,如果此時有人去串門,必然引起非議,旁觀者甚至把將此人與這家中的是非之事聯繫到一起。最後是冷眼之門,人一旦沒錢,周圍的人似乎都瞧不起,有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但是背後就會說這個人的壞話。人窮的時候一定不要去這樣的人家串門,殊不知走了之後,他們會在後面戳脊梁骨罵這個窮人。
  •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那麼沒錢呢?可惜沒有幾人知曉!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那麼沒錢呢?可惜沒有幾人知曉!說起「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大家都耳熟能詳,他的意思是說天下人忙忙碌碌奔波不休,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天下人熙熙攘攘爭來奪去,不過是為了浮名虛妄而已。
  • 俗語「有錢不交五友,沒錢不求五人」,說的是什麼意思
    老人們留下的俗語中,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有錢不交五友,沒錢不求五人」,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一.有錢不交五友在我們的文化中,成家立業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沒錢的時候必須奮鬥,有錢的時候必須守住自己的家業。縱觀歷朝歷代,都是盛極而衰,可見老人們常說的「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難」確實有理。
  • 農村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是啥意思?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許多民俗諺語,雖然簡單,但仔細去思考總會得到很多人生哲理。有很多俗語,已經融入到我們中國人的骨子裡,成為中國人的特質。農村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兩句話說得都是農村現實中經常發生的生活現象,當然「活漢妻」在現在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而「河邊地」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變化而變得可操控了。其實農村的俗語都是對生活中的哲理性思考,那麼「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是什麼意思?
  • 俗語:「富人不去『兩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不去『三地』漂,窮漢莫與『二人』交」。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端詳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做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富人不去「兩地」漂所謂的「富人」,也就是指的有錢人。人類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生物。當人在沒錢的時候,他會拼命去想辦法賺錢;而當賺足了錢之後,他會拿錢去做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消費。
  • 俗語裡講: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獨自莫憑欄這是一句民間俗語,所謂民間俗語,就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一人不進廟說的就是一個人不要往廟裡面去,這是為什麼呢?兩人不看井說是張三、李四(化名)一塊走路,聽到井裡有聲音,兩人過去趴井上看,張三一個不留神掉進井裡,李四趕忙跑去喊人來救等趕到時張三已經淹死了,這時張三家裡人非要懷疑是李四把張三推進井裡的,李四百口莫辯,因為沒有第三人在場為他證明
  • 俗語「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有何深意?老祖宗智慧之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除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外,散落民間的一些俗語,同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往往寥寥數語,就能給人以深刻的啟發。比如,有句俗語叫「富不入三地,貧不近兩人」,就是告誡我們,無論貧富,人生都有一些禁忌之地,也有一些遠離之人。那麼到底是哪三地、哪兩人呢?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下半句才最精闢,卻少有人知!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便是老祖宗留下的一條處世法則,非常經典受用。從字面上來看,前半句「一人不進廟」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指不能夠獨自進入寺廟之內。看到這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獨自進寺廟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嗎?結合實際來看,我們很快就能得出答案。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對俗語都不陌生了,因為在農村生活避免不了和老人一起聊天說話,動不動就會從他們的口中吐出來一些俗語,這些俗語簡單易懂,讓人聽著也是很有風趣,而且又有內涵,不過今天筆者又聽到一句俗語,就是: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這樣說,下面一起來往下看。
  • 農村俗語「寂寞不敲寡婦門,有錢莫進賭徒屋」,有道理嗎?
    這句農村俗語是一句古老的俗話,原出自古代社會,是屬當時的社會環境所影響,而產生的古代農村一句俗語而流傳至今。這句俗語不管在古代社會還是在現在農村,仍然不失它的現實意義,仍然被農村人所遵循的日常生活中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