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點人文編輯
我國最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化底蘊之深厚是很多國家所不能及也的。在數千年的生活生產和文化積累中,文明古國萬千的倫理道德逐步左右國人,成為烙印骨子裡揮之不去的印記。不說流傳下來的經典古籍,就連小小一句俗語蘊含的道理,國人一生也為其能夠參透,何況外國人!
民間俗語「富不進三地,窮不近兩人」。
「富不進」和「窮不近」這個我們很好理解。所謂富不進,就是有錢時不去,所謂窮不近,就是窮的時候不接近。
問題在於「三地」和「兩人」指哪三地,那種人。
富不進三地
1,風月之地
風月之地,這個比較好理解,古代泛指青樓等地。這似乎是從古至今似乎都是人避而不談的話題,特別夫妻之間。常去這些地方不僅把辛苦賺來的錢大把撒掉,最主要的會使人意志消沉,沉迷酒色,引起家庭不幸。
2,賭場
自古「十賭九輸」,這個更不用我過多的介紹,身邊因為賭博造成的家破人亡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所謂小賭怡情大賭傷身,逢年過節一家人坐在一起隨便娛樂一下這個沒啥,如果一天沉迷賭博,任你再有錢,最終賭博都是無底洞。我這邊有個真實例子,也是我身邊真實發生的:修水庫需要搬遷,政府補了一百多萬,這傢伙沒一個月輸個精光,還欠人家一屁股債,最後沒辦法跑了,已經很多年沒回來了!
3,家鄉
這個就有點匪夷所思,為何說等有錢後家鄉也成了不進三地之一了,其實說起來確實有道理。家鄉一般都是鄰裡鄰外,親戚朋友,回家以後大家看你有錢,難免開口借錢,這借錢問題現在是大家最頭疼的,借了將來要也是罪,不借也是罪。再者,當回到家鄉以後,只要你有錢,很多事情就成了理所應當,比如家族要搞個什麼事,村裡要募捐個什麼,在別人眼裡,你有錢,你必須出大頭,不出的話就在背後議論紛紛。這些例子也是見多了,說實話有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盲目的道德綁架確實會讓人喘不過氣。還有一點,就是會招惹很多人的眼紅,這俗話樹大招風,背後有多少眼盯著要對你說什麼做什麼沒人知道。
窮不近兩人
落井下石之人
這種人生活中是最為常見的,一句話:遊街串胡同,起鬨架秧子瞧熱鬧,唯恐天下不亂。當你窮時,這類人恨不得你比他更窮,當你工作上犯了點錯,把你的錯誤無限放大,背後給你穿小鞋子……對於這類人,很多人都是以忍,息事寧人了事,甚至於主動接近,希望緩和關係,希望他不和自己作對。但是這類人一般狗改不了吃屎,你越是這樣他越是覺得你軟弱,越是變本加厲。遠離這一類人,對於有些事不留情面,這才是對付這類人最好辦法。
主動疏遠你的親人
這其實是最讓人氣憤的一類人,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很多的就是所謂的這些親人瞧不起窮時的自己,覺得自己有幾個錢多了不起。這個不說例子,我自身頗有感觸,基本我爸這邊的姐妹哥弟,我家相比是最不寬裕的。有事時,一個兩個哭窮,沒事時,總在你耳邊炫耀什麼多少錢買了件衣服,換了輛車,買了套房等等之類的,恨不得你窮得討飯最高興但這不都這樣,也有對我家很好的親戚。說實在,路上遇見抹不開情面叫下,這種親戚可有可無,有事不會想,無事更不會想。
窮與富總是在不斷更迭交替,窮時不氣餒,富時不驕傲,不忘初心,記住對你好的,也記住對你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