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新聞
不增加老百姓一分錢物業費,不增加政府一分錢財政負擔,老舊小區竟然能吸引品牌專業物業的進駐,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竟然在江幹區採荷街道實現了——
上個月中旬,宋都物業已經率先入駐採荷街道紅菱、潔蓮和江汀三個社區。
一個月能看出什麼大變化?
在潔蓮社區住了30年的金菊仙老人不這麼看,「正是這麼短短一個月,變化『木佬佬』……單元樓裡的堆積物不見了,樓道清爽了,下樓一看,單元門口停滿的共享單車也不見了,一問才知道,是『大物業』來了……」
原來物業為啥看不上老舊小區?
好幾家都在管 但各自為政管不好
在採荷街道,像這樣的老舊小區,一共有36個,也是10年前杭州第一批試點實施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的地方。
「按照規定,實施準物業小區物業費是每月每平方0.15元,這樣算下來,以潔蓮社區64幢居民樓2500戶為例,每年物業費算下來差不多20萬元。」潔蓮社區書記張彪說。
但物業要做多少事呢?
「治安方面,出入口設卡、日常巡邏,還有流動人口和消防管理,再加上小區停車、違章搭建、佔道經營等,環境也少不了,綠化保潔、垃圾分類、五水共治都得管。」他說,這樣一來,大公司壓根瞧不上。
如今,同一個社區裡面,保潔、保安、綠化、公共維修,由不同的物業公司在做,甚至樓道保潔和小區內部道路保潔都不是一家單位,「不要說老百姓遇到問題不知道找誰,社區也經常『碰釘子』,多頭管理等於多方扯皮,老舊小區的很多管理亂象由此產生。」
現在為啥看得上老舊小區?
全都歸一家管 但相應蛋糕也大了
那麼採荷街道究竟是如何請來品牌專業物業進駐的呢?
「我們根據前期測算,就拿2018年來說,整個採荷街道用於轄區36個老舊小區的服務支出,包括物業人員聘用、準物業外包、重要門崗外包、大件垃圾清運、街巷保潔等相關費用,全部加在一起約3000萬元,這筆費用不算小數目。」採荷街道辦事處主任周展表示,街道還可以進一步開放社區公共資源,為專業物業入駐打開空間。
「我們幾乎是一拍即合。」宋都集團董事長俞建午說,傳統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模式,確實很難盈利,但是這次採荷街道開放老舊小區公共資源空間,這是一件非常具有想像力的事情,也為宋都物業長效運營打開了思路。
在雙方的努力下,一起探索出一個老舊小區「金牌管家大物業管理」模式。
「為此,我們宋都專門成立了一家生活服務公司,通過半年努力先把基礎服務做紮實,再用智慧手段減人增效,把教育、養老等一併納入進來,實現資金平衡。」宋都採荷項目負責人方福榮說,比如道閘、道旗等廣告位運營、停車費收取、社區配套用房運營等方式,再加上後期居家養老、農貿市場、專業市場、家政服務增值等小區公共資源延伸服務贏利點,作為彌補和物業企業提升基礎服務的資金保障。
探索基層治理工作體系創新
大物業模式明年將在全街道推廣
「一毛五的物業費,享受一塊五的品質服務。」街道黨工委書記範國良說,明年,這種大物業模式將正式在採荷街道全面推廣,物業公司與街道指揮中心合署辦公,建立規範化工作流程。
「開展金牌管家大物業管理工作,只是採荷街道探索解決基層治理工作體系的第一步。」他說,明年採荷還將就黨建共建同心圓工程、一支隊伍執法、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同時推進街道志願者協會實體化運作,開展志願服務積分兌換,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管理服務,最終推動區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邁上新的臺階,切實增強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