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憑啥能引入品牌專業物業?江幹區採荷街道做到了!

2020-12-11 杭州網

杭+新聞

不增加老百姓一分錢物業費,不增加政府一分錢財政負擔,老舊小區竟然能吸引品牌專業物業的進駐,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竟然在江幹區採荷街道實現了——

上個月中旬,宋都物業已經率先入駐採荷街道紅菱、潔蓮和江汀三個社區。

一個月能看出什麼大變化?

在潔蓮社區住了30年的金菊仙老人不這麼看,「正是這麼短短一個月,變化『木佬佬』……單元樓裡的堆積物不見了,樓道清爽了,下樓一看,單元門口停滿的共享單車也不見了,一問才知道,是『大物業』來了……」

原來物業為啥看不上老舊小區?

好幾家都在管 但各自為政管不好

在採荷街道,像這樣的老舊小區,一共有36個,也是10年前杭州第一批試點實施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的地方。

「按照規定,實施準物業小區物業費是每月每平方0.15元,這樣算下來,以潔蓮社區64幢居民樓2500戶為例,每年物業費算下來差不多20萬元。」潔蓮社區書記張彪說。

但物業要做多少事呢?

「治安方面,出入口設卡、日常巡邏,還有流動人口和消防管理,再加上小區停車、違章搭建、佔道經營等,環境也少不了,綠化保潔、垃圾分類、五水共治都得管。」他說,這樣一來,大公司壓根瞧不上。

如今,同一個社區裡面,保潔、保安、綠化、公共維修,由不同的物業公司在做,甚至樓道保潔和小區內部道路保潔都不是一家單位,「不要說老百姓遇到問題不知道找誰,社區也經常『碰釘子』,多頭管理等於多方扯皮,老舊小區的很多管理亂象由此產生。」

現在為啥看得上老舊小區?

全都歸一家管 但相應蛋糕也大了

那麼採荷街道究竟是如何請來品牌專業物業進駐的呢?

「我們根據前期測算,就拿2018年來說,整個採荷街道用於轄區36個老舊小區的服務支出,包括物業人員聘用、準物業外包、重要門崗外包、大件垃圾清運、街巷保潔等相關費用,全部加在一起約3000萬元,這筆費用不算小數目。」採荷街道辦事處主任周展表示,街道還可以進一步開放社區公共資源,為專業物業入駐打開空間。

「我們幾乎是一拍即合。」宋都集團董事長俞建午說,傳統的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模式,確實很難盈利,但是這次採荷街道開放老舊小區公共資源空間,這是一件非常具有想像力的事情,也為宋都物業長效運營打開了思路。

在雙方的努力下,一起探索出一個老舊小區「金牌管家大物業管理」模式。

「為此,我們宋都專門成立了一家生活服務公司,通過半年努力先把基礎服務做紮實,再用智慧手段減人增效,把教育、養老等一併納入進來,實現資金平衡。」宋都採荷項目負責人方福榮說,比如道閘、道旗等廣告位運營、停車費收取、社區配套用房運營等方式,再加上後期居家養老、農貿市場、專業市場、家政服務增值等小區公共資源延伸服務贏利點,作為彌補和物業企業提升基礎服務的資金保障。

探索基層治理工作體系創新

大物業模式明年將在全街道推廣

「一毛五的物業費,享受一塊五的品質服務。」街道黨工委書記範國良說,明年,這種大物業模式將正式在採荷街道全面推廣,物業公司與街道指揮中心合署辦公,建立規範化工作流程。

「開展金牌管家大物業管理工作,只是採荷街道探索解決基層治理工作體系的第一步。」他說,明年採荷還將就黨建共建同心圓工程、一支隊伍執法、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等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同時推進街道志願者協會實體化運作,開展志願服務積分兌換,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管理服務,最終推動區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邁上新的臺階,切實增強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相關焦點

  • 江幹區採荷街道探索智慧社區治理初顯成效
    而江幹區採荷街道針對老住宅區的種種問題,探索的智慧社區治理初顯成效,讓居住在這裡的市民免去了不少煩惱。【同期】採荷街道潔蓮社區物業主任 陳春榮(二維碼分三類,保證包月車輛不論多晚回來,都有車停等)如今,智慧交通在採荷街道許多社區都已應用,目前轄區車輛通行順暢率同比提高1倍,車輛發案率同比下降65%。而採荷街道全市首創的老舊小區智慧交通法,更是被評為2015年杭州市交通治堵工作十佳治堵措施。
  • 宋都服務發布《老舊小區城市服務白皮書》
    宋都服務針對採荷街道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的現狀,設立全資子公司和瑞生活,以老舊小區城市服務綜合平臺為定位,圍繞政府、居民、和瑞智庫、和瑞科技聯盟、和瑞商業聯盟五大主體,開展顧問服務、物業服務、公共服務、運營服務四大業務。
  • 物業典型案例分析之無物業小區如何引入優質物業服務
    本期案例中的通州區玉橋南裡小區,從最開始的無專業物業服務,到引入物業服務,再到享受優質的物業服務,這一變化過程中有什麼創新舉措,又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可喜變化,快來一起看看吧!該小區2020年1月16日引入應急物業服務,2020年5月10日正式引入物業服務,實現了從無物業服務到有物業服務,再到優質物業服務的飛躍。
  • 【鄉賢工作】江幹區採荷街道:實施鄉賢文化「三項工程」助推基層...
    【鄉賢工作】江幹區採荷街道:實施鄉賢文化「三項工程」助推基層社會治理 2020-11-12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興實行老小區街道"託管" 填補老舊小區物業真空
    「過去,居民一直飽受無序停車問題困擾,各種車輛經常把小區堵得水洩不通,有時還會出現外面的車進不去、裡面的車出不來的尷尬。」長興雉城街道小西門社區居委會主任王小嬌說,通過物業的改造,不僅新開闢了20%的停車位,小區入口處還引入了高清自動識別停車管理系統,有效解決了無序停車給居民們帶來的困擾。「停車位改造是老社區物業改造的一部分。
  • 朝陽181老舊小區全是「準物業」當家
    昨日,據朝陽區社會辦副主任李永綱介紹,過去朝陽區大量老舊小區產權單位棄管,房屋維修和小區管理等問題無人管理,其中181個老舊小區涉及的產權單位多達974家,其中很多可聯繫到的產權單位目前都沒有管理能力。  為解決這一問題,朝陽區從2009年起率先在垡頭街道探索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並逐漸增長試點推進數量。
  • 在杭州 城市有「大腦社區有「微腦」 江幹區採荷街道打造聰明的...
    第一站,帶大家走進江幹區採荷街道的「觀音塘智慧中腦指揮中心」。  思安坊小區,是杭州的老小區,最早的一批房子建於1996年。  上周四,在此住了4年多的鐘先生出門上班,他發現小區裡一條路上散落著一小堆垃圾,就隨手拍了一張照片,傳到「聚達智慧社區」微信公眾號上。人還沒到辦公室,鍾先生就接到了靜怡社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說他反映的問題已經處理好了。
  • 涉及12847戶256幢,今年杭州江幹區這些小區要大變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燕 通訊員 向上隨著紅梅社區、紅菱社區、濮家東村小區、綠萍小區、南一社區……一個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順利進場施工,杭州江幹區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項目已全面開工。
  • 讓老舊小區有「新管家」!蕭山老城區老舊小區將實現準物業全覆蓋!
    讓老舊小區有「新管家」!蕭山老城區老舊小區將實現準物業全覆蓋!、區城投集團今年,城廂街道將推進失管小區準物業管理工作列為2020年街道五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從民情實際出發,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準物業全覆蓋工作,推動城市治理發展,全力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小區有人管了,居民笑開顏為保證已實施綜合整治的小區改造效果得以較好保持,西城區出臺了《西城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實施物業管理的工作方案(試行)》,利用兩年時間,用財政資金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新引入的物業管理單位進行市場培育、扶持,以切實將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建立起來
  • ​北京西城區探索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新模式
    法制網訊 記者 孫安清 「成立物管會有利於解決老舊小區失管棄管問題,提升小區公共服務水平。這是我們積極落實《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規定,履行物業管理監督職責的具體體現。」
  • 普陀推行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701幢老舊住宅有了「新管家」 
    而這得益於該區今年開始推行的準物業全覆蓋工作。 蓮花公寓原是無物業、無業委會管理的小區,長期缺失安保,存在人員、車輛進出隨意和無序等問題。隨著今年老舊住宅小區改造擴面等工作的深入開展,小區住宅立面、道路、公共設施、附屬綠化等得到了維護和修復,居民生活環境有了明顯提升,但無物業、無業委會所帶來的問題仍需破題。
  • 物業典型案例分析之非經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市場化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施行後,雙旗杆東裡小區通過業主投票、業委會選聘,成功引進首開天嶽恆物業公司正式進駐,成為本市非經小區中由業委會選聘物業「管家」的首例。 一、基本情況西城區德勝街道雙旗杆東裡小區是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舊小區,建築面積23257.8平方米,9棟多層住宅樓,共計407戶。
  • 老舊小區怎麼改?魯谷街道邀請三個老舊小區居民來「點菜」
    《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北京今年將開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80個。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19日獲悉,石景山區魯谷街道五芳園、六合園南、七星園南三個社區位列其中。老舊小區怎麼改?街道邀請居民來「點菜」。
  • 發展未來社區商業 江幹區有哪些成功經驗?
    都市快報訊 12月9日至10日,浙江省零售業創新發展暨未來社區商業建設現場會在杭州江幹區舉行。 會上,江幹區介紹了未來社區商業創新發展的成功經驗。近年來,江幹區打造出了楊柳郡社區(好街)、茶亭苑社區(元寶塘鄰居中心)等一批優秀社區商業標杆項目,對社區周邊的居民來說,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了。
  • 江幹這個安置房小區,憑啥能管得這麼好?
    湯育萍(右)說, 看著小區一天天變好變漂亮,很有成就感。剛剛出爐的杭州市2020年「美好家園」住宅小區名單中,江幹區四季青街道水湘人家西苑赫然在列。怎樣的小區能夠被稱為「美好家園」?為此,四季青街道決定前置管理,從源頭——「裝修大關」開始抓起。入住伊始,每戶人家都籤了一份由街道、社區、物業及區部門建設主體共同組成的裝修管理工作小組所出具的「十嚴禁、六統一」管理制度,比如嚴禁搭建陽光房、雨篷、花架,陽臺封包統一顏色樣式等。小區物業經理湯育萍說,「對標商品房,是小區管理目標。」
  • 杭州江幹這些老舊小區將要升級蛻變啦!設計方案先睹為快~
    一直以來,老舊小區改造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2020年,江幹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啟動,目前進展如何?據了解,2020年改造項目中,有8個正在全面推進工程建設, 1個已進入施工招投標階段;2021、2022年改造項目中,已有62個項目開展方案設計工作。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居民說了算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因此,邯鄲市建立基層主體機制,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尊重居民需求,充分體現居民意願。六二社區建設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在改造中引入了「網際網路+智慧社區」的理念,由社區與科技公司合作,搭建智慧管理平臺,從小區的安防、消防監控,到智慧醫療、智慧門禁,再到疫情期間的人臉識別、體溫檢測,智慧管理平臺為小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務。邯鄲市將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到老舊小區改造中,許多像北崗院這樣的小區經過引入高科技變得「高大上」。
  • 黨建引領物業提升「三率」 大興林校路街道昔日髒亂差小區煥新顏
    疏通汙水管道還地面清潔,拓寬道路方便車輛通行,修剪樹枝增加高樓住戶採光……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提升+專業管理」,大興區林校路街道昔日髒亂差的小區開始煥發出新的生機。  「我們小區有二、三十年的房齡,因缺乏長效管理,環境問題難根治。」社區居民坦言。其實在林校路街道,這樣的老舊小區還有不少。
  • 社會資本進場,老舊小區改造的北京勁松樣本
    從失修失管到煥然有序,42歲的老社區迎來新氣象_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勁松北社區,與北京最繁華的CBD相隔不過幾公裡,這顆城市細胞的數年之變或能成為超大型城市老舊小區的改造範本。改變源於社區的一個大膽嘗試——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小區改造。社會資本不僅支撐了部分改造資金,也承擔起缺失多年的物業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