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實行老小區街道"託管" 填補老舊小區物業真空

2020-12-18 浙江在線

2017-08-31 17: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晨輝 通訊員 張澤民

8月下旬,長興縣16個老舊社區停車位改造全部完成。居民開車進入小區,可以在保安的引導下找到合適的停車位,一改過去停車亂、難狀況。

「過去,居民一直飽受無序停車問題困擾,各種車輛經常把小區堵得水洩不通,有時還會出現外面的車進不去、裡面的車出不來的尷尬。」長興雉城街道小西門社區居委會主任王小嬌說,通過物業的改造,不僅新開闢了20%的停車位,小區入口處還引入了高清自動識別停車管理系統,有效解決了無序停車給居民們帶來的困擾。

「停車位改造是老社區物業改造的一部分。經過3年的改造和治理,現在,我們所有老舊小區都已經基本形成了完善的物業服務體系,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提高。」長興縣雉城街道臺苑新村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其他小區不同的是,為這些老舊小區服務的物業公司,均由街道出面組建,運行費用主要由縣財政支出,居民只需要繳納少量的物業費,就可以享受高水平的物業服務。

因為管理難度大、收費標準低、繳費率低等原因,長期以來,社會上的物業公司普遍不願意接手老舊小區。長興雉城街道的16個老舊社區,長期以來一直屬於物業缺失狀態。

「以前,我們水管爆了不知道找誰修,垃圾也往往沒人清理,小區的環境比較差。」雉城街道馬巾巷社區居民吳月仙對記者說。2014年7月,在雉城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街道成立了長興致誠物業有限公司,對包括馬巾巷社區在內的無物業老舊小區進行託管。經過3年發展,長興致誠物業有限公司已經在16個社區內建立了16個物業分公司,實現了物業全覆蓋,老小區面貌得以煥然一新。

8月30日,記者來到馬巾巷社區中興小區,映入眼帘的是整齊的停車位、寬敞的綠化帶、嶄新的運動設施,一些老人正在院子裡吹著涼風,聊著天。

馬巾巷社區居委會的主任,同時也是馬巾巷物業分公司的經理蔡俊說,他們社區的小區都建於上世紀90年代前後,由於開發時間早,規劃方案相對簡單,普遍存在著屋面滲水嚴重、道路破損、下水道堵塞、通信線路亂拉等問題。

「我們也曾請過社會上的物業公司,但沒過多久就因管理不到位和物業費難以收取而難以為繼,小區的物業管理工作只能移交給社區。」蔡俊說,馬巾巷社區有2548戶居民,常住人口有6800多人,社區事務已經十分繁忙,社區經費也有限,很難再承擔起這麼多老小區的物業管理工作。

馬巾巷物業分公司成立後,隨著保安、保潔、水電技術人員的到位,老小區裡原本不堪的環境衛生狀況得到了改善。物業下屬的施工隊也及時把小區內發現的下水道堵塞、化糞池漫溢等問題解決了。

「中興小區26幢頂樓的住戶飽受房頂漏水問題的困擾,把問題反映到社區。我們物業分公司的人去現場看了,如果外面下大雨,屋子裡確實跟『水簾洞』一樣,很影響生活。我們公司就出面幫住戶申請了維修基金,採用住戶承擔一半、維修基金承擔一半的方式,順利啟動了該房頂的改造。」蔡俊說,類似這樣幫居民排憂解難的事,還有很多。物業分公司的成立,提升了老小區的管理水平,同時提高了老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經過改造的長興臺苑新村社區,整潔寬敞。王晨輝 攝

「我們這個物業公司,和社會上的物業公司不同,不以營利為目的,只以服務居民為宗旨。」長興縣副縣長陳少鵬說,長興對老小區的物業託底管理,在經歷了一段時的探索後,已經逐漸步入正軌,管理成效開始顯現。社會化的物業管理之外,政府主導的物業管理實現了很好的補位。

1504173021000

相關焦點

  • 事關長興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是廣大群眾關心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更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 長興縣城老小區全面消除「蜘蛛網」
    6月7日,電工江工整理完長興縣雉城街道榮軍小區的一段線路後,在微信群裡發了一條消息。幾分鐘後,通信部門的搶修人員就到了達現場。榮軍小區是長興縣城的一個老小區,各類線纜違規架設、胡亂附掛、私拉亂接現象嚴重。6月7日,20多名專業電工進駐榮軍小區,集中對「線亂拉」進行清理整治,去除廢線、綑紮散線、隱蔽走線、合理落地……
  • 讓老舊小區有「新管家」!蕭山老城區老舊小區將實現準物業全覆蓋!
    讓老舊小區有「新管家」!蕭山老城區老舊小區將實現準物業全覆蓋!、區城投集團今年,城廂街道將推進失管小區準物業管理工作列為2020年街道五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從民情實際出發,強力推進老舊小區準物業全覆蓋工作,推動城市治理發展,全力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 朝陽181老舊小區全是「準物業」當家
    昨日,據朝陽區社會辦副主任李永綱介紹,過去朝陽區大量老舊小區產權單位棄管,房屋維修和小區管理等問題無人管理,其中181個老舊小區涉及的產權單位多達974家,其中很多可聯繫到的產權單位目前都沒有管理能力。  為解決這一問題,朝陽區從2009年起率先在垡頭街道探索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並逐漸增長試點推進數量。
  • 瞧,沒物業濟寧這個老小區如何換新顏?秘訣是……
    大眾日報 記者 呂光社 張春曉 ■編者按 隨著城市不斷發展、擴大,老城區和老舊小區管理和服務跟不上的問題日漸凸顯。各地不斷探索新路,改善老城區和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增強居民獲得感。威海市環翠區走出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徑,讓「舊亂差」的老城區重變精緻;濟寧市打通服務社區居民最後「一百米」,讓「沒錢」沒物業的老小區面貌一新。
  • 老舊小區憑啥能引入品牌專業物業?江幹區採荷街道做到了!
    杭+新聞不增加老百姓一分錢物業費,不增加政府一分錢財政負擔,老舊小區竟然能吸引品牌專業物業的進駐,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竟然在江幹區採荷街道實現了——上個月中旬,宋都物業已經率先入駐採荷街道紅菱、
  • 海曙啟動全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西門街道整改環境問題
    寧波日報、中國寧波網、甬派聯合曝光中心城區一些老小區的環境問題後,海曙區西門街道積極整改。海曙區及時啟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進一步完善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從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抓起,轉作風、見行動,努力多辦好事、多辦實事。  得知小區存在的環境問題後,西門街道及北郊社區在曝光當天啟動專項整改行動。高塘花園小區部分樓房路號標識不清,街道已於當日下午安排專人清洗,計劃在10天內全部更換。
  • 物業典型案例分析之非經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市場化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施行後,雙旗杆東裡小區通過業主投票、業委會選聘,成功引進首開天嶽恆物業公司正式進駐,成為本市非經小區中由業委會選聘物業「管家」的首例。 一、基本情況西城區德勝街道雙旗杆東裡小區是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舊小區,建築面積23257.8平方米,9棟多層住宅樓,共計407戶。
  • 物業推出24小時管家服務,讓通州近30年老小區氣象一新
    通州區玉橋街道玉橋南裡小區,建成近30年,今年頭一次有了物業。物業公司推出的24小時管家服務,讓老小區氣象一新。就在上周,這家新引入的物業公司通過了半年的試用期考核,正式入駐小區。引入物業後,玉橋南裡小區氣象一新。玉橋南裡小區建成於1993年,共有居民近1500戶,涉及10家產權單位。
  • 瀋陽市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原標題:瀋陽市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外牆保溫、屋面防水、下水改造……咱老百姓關注的幾十個項目全都改造啦!」7月15日,在瀋陽市瀋河區南塔街道富民社區親工裡小區,67歲的王毅良老人高興地對記者說,「眼瞅著家門口的環境一天一個樣,小區美了,房子新了,俺心裡也亮堂了!」
  • 解決之道障礙重重 老舊小區停車難題該怎麼破?
    「三高」是指居民老齡化程度高、房屋安全風險高、居民訴求率高;「四低」是指居民收入低、物業費標準低、物業費收繳率低、居民滿意度低;「五多」則是指這些老舊小區的產權單位多、物業管理單位多、房屋類型多、歷史遺留問題多、小區出入口多。這些都成為擺在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面前的障礙。往往解決一個問題要涉及幾個社區和院落,以及眾多產權單位、物業公司,還有交通、城管、規劃、資金等方方面面。
  • 紹興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344個 這次由居民說了算
    交由屬地實施 改前先聽居民意見這些天,越城區塔山街道羅北社區主任陳福英十分忙碌,她挨家挨戶上門發放意見表,向居民徵求改造意見。「桂園新村小區是上個世紀80年代建成的,由不同的建設單位開發,有500多戶居民,設施老舊、停車難等老小區共性問題這裡同樣存在。今年小區終於列入改造範圍,對居民來說是福音,我們再忙再累也值得。」
  • ​北京西城區探索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新模式
    法制網訊 記者 孫安清 「成立物管會有利於解決老舊小區失管棄管問題,提升小區公共服務水平。這是我們積極落實《北京市街道辦事處條例》規定,履行物業管理監督職責的具體體現。」
  • 老舊小區換新顏,楓林這些書記都用了哪些「法寶」?
    ,提升社區管理效能,一直是楓林街道關注的焦點!每日保潔員清掃小區後,上傳照片在群內匯報,讓居委、物業能及時掌握小區環境情況。二是東四美麗樓道檢查群。發揮小區熱心志願者的作用,打造一支小區巡查隊伍,每周在群內反饋小區中出現的衛生問題,以便居委、物業及時整治。↑「二群」分工明確「二牌」一是東四美麗樓道榮譽牆。
  • 老小區常見的物業管理問題,河西這個小區全都有
    現代快報記者 趙雪 馬文煜  小區初體驗  環境較差、管理混亂,地下車庫被改成單間出租  作為目前「寸土寸金」河西板塊裡的老小區,華陽佳園環境之差,令我們倍感意外,堪稱欄目組至今以來走訪過物業管理較混亂的小區之一。  記者通過當天的走訪了解到,華陽佳園共計約有2000戶業主,除住宅外,小區內還設有商鋪餐飲等設施,故無法實現封閉管理。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樓新了路也平,車位整齊又好停;健身器材樣數多,大人小孩樂呵呵……」這段順口溜是家住河北邯鄲市滏山花園小區的李學光自編的,他告訴記者,自己編順口溜是來描述小區環境的大變化,稱讚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新生活。滏山花園是1998年建成的老小區,居住年頭久了,小區路面坑窪不平,雜草叢生,環境髒亂差。
  • 老舊小區怎麼改?魯谷街道邀請三個老舊小區居民來「點菜」
    《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北京今年將開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80個。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19日獲悉,石景山區魯谷街道五芳園、六合園南、七星園南三個社區位列其中。老舊小區怎麼改?街道邀請居民來「點菜」。
  • 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田沛 記者 葛小林)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常州麗寶第花苑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同時啟動省級宜居住區建設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麗寶第花苑在改造的過程中,將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以「心」換「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
  • 智能化改造,老舊小區變身「智慧小區」
    「不僅方便了業主,而且外面的人進不來,提高了小區的安全性。」小區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有了人臉識別系統,配合全方位的監控探頭,偷盜現象再也沒有在小區出現。小區一角,一座嶄新的智能垃圾房已經啟用,居民刷卡投放垃圾後,即可積分兌換物品,根據積分的專用二維碼,還可以追溯每家每戶垃圾分類投放是否正確。非機動車車棚裡,還安裝了帶有自動斷電功能的智能充電樁。
  • 馬家堡街道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感
    1998年建成的嘉園二裡社區地處南三環、南四環之間,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備,可居民的訴求量卻居高不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源於物業的缺失。都說老舊小區管理難,沒有物業的失管樓管理更是難上加難。如何讓失管樓不再失管?讓居民的盼望成為現實?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