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 17:5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晨輝 通訊員 張澤民
8月下旬,長興縣16個老舊社區停車位改造全部完成。居民開車進入小區,可以在保安的引導下找到合適的停車位,一改過去停車亂、難狀況。
「過去,居民一直飽受無序停車問題困擾,各種車輛經常把小區堵得水洩不通,有時還會出現外面的車進不去、裡面的車出不來的尷尬。」長興雉城街道小西門社區居委會主任王小嬌說,通過物業的改造,不僅新開闢了20%的停車位,小區入口處還引入了高清自動識別停車管理系統,有效解決了無序停車給居民們帶來的困擾。
「停車位改造是老社區物業改造的一部分。經過3年的改造和治理,現在,我們所有老舊小區都已經基本形成了完善的物業服務體系,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提高。」長興縣雉城街道臺苑新村社區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其他小區不同的是,為這些老舊小區服務的物業公司,均由街道出面組建,運行費用主要由縣財政支出,居民只需要繳納少量的物業費,就可以享受高水平的物業服務。
因為管理難度大、收費標準低、繳費率低等原因,長期以來,社會上的物業公司普遍不願意接手老舊小區。長興雉城街道的16個老舊社區,長期以來一直屬於物業缺失狀態。
「以前,我們水管爆了不知道找誰修,垃圾也往往沒人清理,小區的環境比較差。」雉城街道馬巾巷社區居民吳月仙對記者說。2014年7月,在雉城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街道成立了長興致誠物業有限公司,對包括馬巾巷社區在內的無物業老舊小區進行託管。經過3年發展,長興致誠物業有限公司已經在16個社區內建立了16個物業分公司,實現了物業全覆蓋,老小區面貌得以煥然一新。
8月30日,記者來到馬巾巷社區中興小區,映入眼帘的是整齊的停車位、寬敞的綠化帶、嶄新的運動設施,一些老人正在院子裡吹著涼風,聊著天。
馬巾巷社區居委會的主任,同時也是馬巾巷物業分公司的經理蔡俊說,他們社區的小區都建於上世紀90年代前後,由於開發時間早,規劃方案相對簡單,普遍存在著屋面滲水嚴重、道路破損、下水道堵塞、通信線路亂拉等問題。
「我們也曾請過社會上的物業公司,但沒過多久就因管理不到位和物業費難以收取而難以為繼,小區的物業管理工作只能移交給社區。」蔡俊說,馬巾巷社區有2548戶居民,常住人口有6800多人,社區事務已經十分繁忙,社區經費也有限,很難再承擔起這麼多老小區的物業管理工作。
馬巾巷物業分公司成立後,隨著保安、保潔、水電技術人員的到位,老小區裡原本不堪的環境衛生狀況得到了改善。物業下屬的施工隊也及時把小區內發現的下水道堵塞、化糞池漫溢等問題解決了。
「中興小區26幢頂樓的住戶飽受房頂漏水問題的困擾,把問題反映到社區。我們物業分公司的人去現場看了,如果外面下大雨,屋子裡確實跟『水簾洞』一樣,很影響生活。我們公司就出面幫住戶申請了維修基金,採用住戶承擔一半、維修基金承擔一半的方式,順利啟動了該房頂的改造。」蔡俊說,類似這樣幫居民排憂解難的事,還有很多。物業分公司的成立,提升了老小區的管理水平,同時提高了老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經過改造的長興臺苑新村社區,整潔寬敞。王晨輝 攝
「我們這個物業公司,和社會上的物業公司不同,不以營利為目的,只以服務居民為宗旨。」長興縣副縣長陳少鵬說,長興對老小區的物業託底管理,在經歷了一段時的探索後,已經逐漸步入正軌,管理成效開始顯現。社會化的物業管理之外,政府主導的物業管理實現了很好的補位。
15041730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