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公安(包括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之間...

2020-12-15 中國人大網

作為行使審判權的人民法院、行使檢察權的人民檢察院、行使偵查權的公安(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刑罰執行-卡又的司法行政機關,在國家司法體制中因其性質、職權不同而形成有機聯繫。

《一)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同屬於國家司法機關。只是分工不同

按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同屬於司法機關,分別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這與西方國家不同,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司法機關僅指法院,檢察機關不是專門的司法機關,有的依附於法院,有的是行政機關或者依附於某個行政機關(如美國司法部下設檢察院)。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

(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上下級關係不同

我國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憲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可見,人民法院上下級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人民檢察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

(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分工負責是指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在處理刑事案件工作中按照法律規定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既不能互相推諉,也不互相代替。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對刑事案件,經檢察院批准或法院決定,公安機關負責偵查、拘留、執行逮捕;人民檢察院負責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訴,還負責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偵查和提起公訴;人民法院負責檢察院提起公訴和被害人提起自訴案件的審判。

——互相配合,是指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在分工負責的基礎上互相支持,協調,共同完成工作任務。

——互相制約,是指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互相監督,互相約束,防止發生錯誤和及時糾正錯誤。例如,公安機關逮捕犯罪嫌疑人時,必須報請檢察院批准;檢察院提起公訴後,法院對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駁回起訴;法院判決後,檢察院對有錯誤的判決可以提起抗訴,法院認為抗訴無理的可以駁回抗訴;監獄和其他執行機關在刑罰執行中,如果認為判決有錯誤,應當轉請檢察院或者原判法院處理。作為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有權對偵查、審判和刑事執行工作實施監督。另外,上級司法機關對下級司法機關的監督也是制約,如人民法院的審判監督程序、死刑覆核程序等。

(四)司法行政機關負責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執行,並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

人民法院判處罪犯死刑緩期2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罰,由司法行政機關負責執行(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人民檢察院在監獄派駐檢察員,對執行刑罰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如果發現有違法情況,有權通知執行機關糾正。

另外,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機關共同選任、培訓、考核人民陪審員。

  來源: 中國人大網

責任編輯: 向航

相關焦點

  • 白瑜:檢察機關派駐公安機關檢察室制度探究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檢察機關作為重要的司法主體在維護司法公正,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等方面具有獨特作用。而派駐公安機關檢察室正是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督職能的重要舉措。一、派駐檢察室的法律依據和職能定位(一)派駐公安機關檢察室制度的法律依據。
  • 構建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監督機制
    實踐中,拘留措施由公安機關自由決定、自行實施,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程序,導致出現濫用刑事拘留措施、任意延長刑事拘留期限等問題,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且當事人缺乏必要的救濟途徑。為了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有效地維護司法公正和保障人權,檢察機關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刑事拘留監督機制,加強對公安機關適用刑事拘留的法律監督。
  • 檢察機關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研究
    授權同時要求相關試點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充分發揮法律監督、司法審判職能作用,促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要求試點工作應當穩妥有序,遵循相關訴訟制度的原則。提起公益訴訟前,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督促行政機關糾正違法行政行為、履行法定職責,或督促、支持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公益訴訟。
  • 俄羅斯檢察機關對執行權力機關有監督權
    執行權力機關,即行政機關,擁有的權限涉及到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執行權力機關能否嚴格依法行使其權限,直接關係到公民權益的保護,關係到社會秩序的穩定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運用法律手段對執行權力機關進行監督和控制,成為法治國家的普遍做法。     俄羅斯聯邦目前處於社會轉型期,行政違法呈現多發狀況。
  • 檢察機關適用刑事缺席審判的幾個問題
    我國的刑事缺席審判制度是自上而下的立法導向型制度創製,既符合我國司法實踐中反腐敗和國際追贓追逃工作的需要,也與國際刑事司法趨勢相契合。缺席審判制度的立法創設是在充分保障被追訴人知情權的基礎上進行的,該制度對檢察機關依法履行職責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對此,檢察機關在適用刑事缺席審判制度過程中,要始終把握本質要求,即缺席審判制度不是克減被追訴人權利的訴訟制度。
  • 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理念、原則與職能
    這一基本任務的確立,適應了我國當今政治、經濟、社會形勢的變化以及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新需求,從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出發,對原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中「鎮壓一切叛國的、分裂國家的和其他反革命活動,打擊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的任務進行了重大調整,順應了新時代法治國家建設和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
  • 法學匯|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功能與作用
    行政訴訟法律監督本身具有既監督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活動又監督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功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行使職權的行為,應該督促其糾正。」這是新時代黨中央對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提出的新要求。
  • 曹書傑代表: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大有可為
    針對最高檢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堅持依法監督、居中監督等原則,對認為確有錯誤的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訴10332件」,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齊齊哈爾第一醫院院長曹書傑表示,檢察機關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大有可為。曹書傑代表說,對於民事審判工作要加強監督。
  • 【漲知識】監察法釋義④:監察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以及與其他機關...
    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監察機關在工作中需要協助的,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根據監察機關的要求依法予以協助。規定本條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排除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對監察機關的非法幹擾,同時明確監察機關與司法機關等在辦理職務違法犯罪過程中的工作關係。本條分三款。
  • 刑事和解中檢察機關的角色定位
    有的地方的檢察機關正嘗試將刑事和解引入刑事案件的處理之中。刑事和解在理論界和實務界均得到了廣泛認同。  一、刑事和解的內涵  刑事和解,是指通過調停人使受害人和加害人直接交談、共同協商達成經濟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有利於加害人的刑事責任處置的訴訟活動,其包括經濟賠償和解和刑事責任處置兩個程序過程。
  • 切實履行好新修改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的職責
    根據新修改的憲法第三條第三款,我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之下的「一府一委兩院」的權力架構,在這一權力架構下,政府是國家的行政機關,監察委員會是國家的監察機關,檢察機關仍然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對於符合適用條件的案件,由「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移送起訴」,也就是說,只有檢察機關才能啟動缺席審判程序,監察機關、公安機關分別行使調查權和偵查權,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但都不能自行啟動缺席審判程序。檢察機關啟動缺席審判程序,不是恣意啟動,必須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適用罪名和適用條件。在適用範圍上,分為三種情況:一是貪汙賄賂犯罪案件。
  • 鶴崗市檢察機關2020年全市檢察主要業務數據
    2020年,鶴崗市檢察機關緊緊圍繞「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為檢察決策和業務開展提供參考依據,促進司法公開、公正,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現將全市檢察機關主要業務數據公開如下:一、審查逮捕工作受理審查逮捕各類犯罪323件478
  • 越南檢察機關的組織體系與職權範圍
    1959年12月31日,越南第一屆國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對國會、政府會議、法院和檢察機關的組織等內容作出了規定。1992年,越南現行《憲法》規定檢察系統內部實行垂直領導體制,並規定檢察機關承擔兩項職能:一是監督國家機構和公民守法的職能,此即一般監督職能;二是公訴權和司法監督權。國會只監督檢察機關履行職權後的結果,對於履行職權的過程並不幹涉,檢察系統的最高權力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行使。
  • 淺析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權的行使
    雖然我國民事訴訟法等相應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檢察機關能代表國家提起公益訴訟,但相關法律中的有關規定,對於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人民檢察院運用公力救濟手段對侵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也是有法律依據的。《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這表明人民檢察院對民事法律的實施和民事訴訟以及審判人員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的執法情況具有監督權。
  • 試論檢察機關的自由裁量權
    即便如此,由於檢察機關自由裁量權符合訴訟經濟原則的要求,有利於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縮短訴訟時間,節省人力、物力,能夠減少訴訟成本投入,因此在刑事案件的發案數逐年上升,司法機關處斷案件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檢察機關自由裁量權在實現訴訟經濟的價值方面所具有的功能越來越突出。   按照經濟學的觀點,司法資源是有限的,不充分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都需要付出相應的成本。
  • 檢察機關司法警察偵查權淺議
    關於檢察機關司法警察是否享有偵查權,檢察機關內部主要存在兩種認識:一是許多人認為司法警察不享有此項權力,理由是沒有法律規定。二是有偵查權,即參與傳喚、拘傳、提押、看管,與檢察官共同完成案件的偵查工作。為何會出現以上兩種認識呢?那麼,司法警察是否享有偵查權,還要從立法和實踐中來尋找答案。
  • 孫謙: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的理念、原則與職能
    修訂後的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二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要「通過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這既是檢察機關的基本任務、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活動追求的目標,也是法律監督的價值所在。
  • 檢察機關的憲法地位不容置疑
    首先,對於主張取消檢察機關、將其歸入行政機關的觀點,會直接動搖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體系,使國家權力格局由人大領導下的「一府兩院」變為「一府一院」,導致國家權力結構的畸形,引發權力的錯位、膨脹和監督的乏力。事實上,以美國為代表的檢察機關隸屬於行政機關的做法是特定條件的產物,本身就是一種創新;而且在聯邦與州分權體制下,各州的檢察制度並不一致。
  • 2020山西省公安機關錄用公務員面試公告(司法行政機關)
    關注bjcpoffcn,後臺回復「時政」領取2020年時政熱點匯總2020年度山西省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面向公安院校公安專業(司法行政系統所屬院校司法行政警察類專業)畢業生考試錄用公務員面試工作定於2020年10月17日至18日進行。
  • 徇私枉法、非法拘禁……江蘇檢察機關嚴查司法人員「燈下黑」 近...
    據江蘇省檢察院副檢察長俞昕水介紹,2019年以來,全省檢察機認真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共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案件56件66人,其中公安民警(輔警)48人,審判人員14人,監獄民警3人,檢察人員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