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都做成五百強了,為何卻要皈依佛門?

2020-12-14 aha風

引言:

這天,筆者了解到了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此人名叫「稻盛和夫」,1932年生於日本,27歲創辦了京瓷Kyocera,52歲時創辦了KDDI通訊公司,現如今這兩家公司均為世界五百強,之後在60多歲的時候,又皈依佛門。

說實話,稻盛和夫真的不算是一個聰明的人,論起來也就跟馬雲那般,在上學讀書的那段年紀非常平庸,經常考試不及格,可就是這樣平庸的人,卻能夠有著一番作為,其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都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按理來說,那些非常聰明的人,成就一番作為的可能性應該更大,可現實卻是與之相反,這是為何?無非是這些人太過自大,以為比他人稍稍聰明一點就上天了,就像那經典故事《龜兔賽跑》。因此筆者覺得,聰明不是一個人的智慧,勤奮、勇敢才是。

為何獲得了如此高成就的稻盛和夫,會選擇在花甲之年皈依佛門呢?據了解,稻盛和夫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年輕氣盛的時候,也就是出生後的二十年,第二階段是青年到中年這個階段,也就是二十歲到六十歲的時候,最後一個階段便是老年。

稻盛和夫表示,這三個階段分別要做不同的時期,第一個階段自然是邁入社會,第二階段就是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個階段就是等待死亡。

從這裡可以看出,稻盛和夫對待生老病死這塊的心態還是非常淡然與豁達,而之所以皈依佛門,是利用這個等待死亡的時間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

1、為了至高的美麗

《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與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有「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人生來就是無知的,之所以能夠成為天才,成為聖人,那是因為不斷地學習,就算萬人敬仰的天子,也是從娘胎裡出來的,而不是神仙下凡,或者說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他們都是一個人普普通通的人,只不過能夠不斷地修正自己,改變自己。

稻盛和夫問,這個偌大的宇宙,他的意志,及造物主讓我們來到這個是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麼,對我們懷有什麼期待?稻盛和夫只說了四個字——提升心性。

是的,在筆者認為,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錢,更不是為了所謂的名利與地位,這些東西在提升心性面前,不足掛齒,而是為了一個提升,為了一個成長,就像樹一樣,從小樹苗長出參天大樹這麼一個過程。

稻盛和夫說,人要帶著善良來到這個世界上,離去的時候更要帶著美麗的心靈離去,這也是造物主賦予我們生命的真正原因,宇宙的意志,其目的就在這裡,他們為我們設立了這也的一個目標,所以,我們就要為了這個至高的美麗,從出生到離去,一直為了至高的美麗而奮鬥,去提升,去實現。

那如何提升呢?不過是做到「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項罷了。

2、皈依佛門之後,深感自己那不成熟的一面

稻盛和夫對於出家這件事情是非常認真嚴肅且內心感到非常新鮮的,出家的這些日子裡,他一直努力做到這「六波羅蜜」中的六項,而另一邊也在世俗之中穿行,聽禪語說,悟道之前,吃飯、掃地,悟道後,吃飯、掃地,前後的主要變化就在於,吃飯更香,掃地更乾淨。

與此同時,稻盛和夫還發現,原來此前的自己,是那麼的不成熟,指揮下屬的時候,趾高氣昂,自以為身為他人老闆就感覺高人一等,仿佛自己很了不起似的,其實不然,這樣的行為實在讓人討厭,通過在佛門修行的這段時間裡,我才參悟到人最重要的就是「普通」二字,此後,我要丟棄那些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心,我要改正那令人厭惡的行為。

原來,那些真正非常有了不起的人,就跟普通人沒有任何的區別,他們羞於拋頭露面,往往隱隱市於井,這種人就是擁有一個美麗的心靈,或是街頭為社會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的環衛工人,或是為了在城市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年輕人,讓自己家人過得更好一直努力奮鬥拼搏的年輕人。

稻盛和夫看到這些人之後,他深深地感到慚愧,在默默無聞的人面前,這些所謂擁有名譽、擁有上億資產的成功人士,顯得是那麼的毫不起眼。

3、因果法則

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讓人無法反駁的關係,就是「因果關係」,也稱作為因果法則,這種法則被佛家所推崇,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他們的骨子裡,用佛家的專業名詞來說,便叫「緣起性空」。

什麼意思呢?打個比方,就好比你肚子感到餓,你就會去吃東西,之後這些東西便會讓你不再感到飢餓,因為你吃飽了,這便是緣起性空。

因果循環, 善惡之報,一個人不管在任何時候,千萬不能夠做壞事,否則就會遭到懲罰。一定要順其自然,而不是違背自然,就好比你餓的時候,你就要吃飯,你不吃飯,那肯定是會餓死的,同樣的,當你沒錢的時候,你就要去賺錢,如果去搶的話,那麼肯定是被抓起來的。

在筆者認為,道家和佛家乃至儒家,他們的理念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換了一種文字表達,道家最為精簡,只用了一個「道」字,佛家用「緣起性空」,儒家用「中庸」二字,如果要用四個字將三家的理念統一,筆者只能想到「天人合一」這四個字。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退休時奉獻全部股份,馬雲三次請教,皈依佛門的企業家
    是什麼樣一個人,在退休的時候將自己的全部股份捐獻給了員工,自己卻皈依佛門,這個就是日本著名商界大佬──稻盛和夫。創立兩家世界五百強稻盛和夫在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信,這兩家公司都在他有生之年進入世界五百強。
  • 稻盛和夫患癌,捐出2家公司所有股份淨身出家,馬雲:我有過念頭
    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日本傳奇企業家,從小家境貧寒,大學就讀於三流學院,27歲白手起家創辦了京瓷,花費10年將京瓷帶到了世界500強。
  • 億萬富翁稻盛和夫:65歲出家,化緣遇女清潔工給錢花,頓悟後還俗
    ——林語堂人生在世,很多人都在追求林語堂所說的三大騙子,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而有的人已經追求到了毅然決然的選擇了皈依佛門,他就是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稻盛和夫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的一生,他白手起家,打造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在這過程中,他經歷了種種的不幸。
  • 1979年美國制裁日本京瓷,稻盛和夫的反擊絕了,馬雲:值得敬佩
    1979年美國制裁日本京瓷,稻盛和夫的反擊絕了在1979年的時候,稻盛和夫在公司內部講話,並提出了一個問題:當歐美國家不再向我們轉讓技術時,我們該怎麼辦?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稻盛和夫沒有慌亂腳步,而是為公司指明了方向,帶領公司走出泥潭。對於這次的突發情況,稻盛和夫從此為公司定下策略 「自主研發,做到極致」。稻盛和夫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
  •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捐獻所有財產,皈依佛門:心態決定人的差距
    提起稻盛和夫,想必多數人都有所了解。他是京瓷與KDDI兩家世界500強公司的創始人,是日本四位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稻盛和夫)中,唯一健在的一位。稻盛和夫的命運,其實相當坎坷。在他幼年的時候,貧困的家庭被戰爭的炮彈炸得一無所有,兩次參加中考都落榜,參加大學考試也沒有成功。最終只能在當地一所普通學校就讀。等他熬到畢業了,本想終於可以參加工作為家裡減輕經濟壓力了。
  • 稻盛和夫65歲時出家,發現從未見過新世界……
    他日本唯一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第二電信,兩家公司都躋身世界500強行列的人。他也是唯一,用自己的佛道經營哲學,對日本航空企業進行徹底改革,迅速扭轉破產局勢的經營天才,他就是稻盛和夫,被稱為經營之父。
  • 稻盛和夫: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的意義在哪?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精神的通透,才是生命真正的覺醒說起精神上的通透,就不得不提起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是真正活明白的人。稻盛和夫在65歲體檢時發現自己得了胃癌,但是他也只是淡淡地問了句:「哦,是癌症嗎?」他並沒有把癌症當回事。
  • 稻盛和夫患癌治癒後卻選擇出家,妻子表示支持,馬雲:我也想出家
    但是你可能有所不知,稻盛和夫在他30歲之前都過著地獄般的生活:升學失敗、患上肺結核、流離失所,還在晚年時查出了胃癌,前後做了2次手術,但是他卻在手術後選擇放棄所有成就去出家,連他的妻子也選擇支持。這就印證了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一句話。
  •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從落魄到2家500強企業,馬雲:我特別佩服
    馬雲說:「稻盛和夫的經營方式,以及他的哲學思想我都特別佩服。」孫正義說:「沒有稻盛和夫的教誨,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你只看到了稻盛和夫今天的成就,卻不知道他早年跟普通人一樣,過著苦逼的日子,甚至堪稱悲慘。
  • 11名員工帶血書要求加薪,稻盛和夫這樣處理,員工們痛哭著道歉
    一天,進入公司的11名年輕員工,突然闖進了稻盛和夫的辦公室,提交了一份書信,內容是希望公司保證將來定期加薪和發放獎金,以保證他們的未來。帶頭的員工固執地說:「如果你不答應我們的要求,我們就集體辭職。」為了防止內部發生叛徒,11名員工甚至還都按了血印。如此血氣方剛的行為,著實讓稻盛和夫吃了一驚。
  • 相隔500年的兩個人,稻盛和夫與王陽明,卻在演繹同樣的經典
    稻盛和夫與王陽明,一個是日本20世紀的經營大聖,稻盛哲學創辦人,一個是中國明代(15世紀)思想家與軍事家,心學創辦人。王陽明是軍事家,卻沒有軍事巨作留下,他一生無敗績,屢戰屢勝,有人問王陽明,這都是靠什麼取勝的,"心學",心學居然能夠教會人打仗。
  • 馬雲三次拜訪,孫正義視為恩師,稻盛和夫只提了這2點,直戳人心
    一、馬雲三次拜訪馬雲曾經在阿里三次關鍵的轉型期,遠赴日本,向稻盛和夫請教管理經驗。第一次拜訪是在08年,阿里在上升期時,稻盛和夫教導馬雲要注重付出,把握時間;14年再次拜訪,當時阿里正處於轉型期,稻盛和夫強調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目標,重要的是給員工樹立合理的目標;19年第三次拜訪,阿里正處於調整期,稻盛和夫再一次提到
  •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回家路上,被10個無賴追打,反擊方式無賴都害怕
    工會的無賴們斷言,讓他吃了那種苦頭,「稻盛已經不會再來公司了」,而我沒有屈服,我至今還記得,第二天,我頭上纏著繃帶來到了公司,照樣像往常一樣工作。這時候,我仍然堅持,要走我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 這是號稱經營之神的稻盛和夫,在一次演講時爆料的一件年輕時的事情,那時他才25歲。剛剛擔任日本松風工業公司部門主管,就因工作要求嚴格、雷厲風行惹惱了一幫不安分的人。
  • 稻盛和夫為朋友兩肋插刀反被捅,第三人曝光真相後,他的反擊絕了
    同學爺爺的指責、老師的批評,稻盛都不在乎。他一直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同學要陷害他。稻盛的視線轉向去看著那個同學,沒想到那個同學正一副滿臉通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的樣子。看到這一幕,有大格局的稻盛想的是,那個小嘍囉顯然不是故意陷害他的,就只是想討好他而已,只是做不了爺爺的主。
  • 2020年還剩最後14天:撐不下去時,謹記稻盛和夫「心」的思想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就那麼一瞬間,閉上眼睛也阻擋不了眼淚的決堤…有多少人在這痛苦的一年難以支撐,事業親情都遭受打擊,有苦難言。 01心靈塑造現實,心靈驅動現實 稻盛和夫在小學的時候,曾經得過一次肺結核,當時不怕疾病的父親和對疾病並不介懷的哥哥都沒有感染,只有一直恐懼
  • 2020年還剩最後15天:撐不下去時,謹記稻盛和夫「心」的思想
    無論何時何事,都以感謝之心應對---這其中實際上隱含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句話出自稻盛和夫的《心》一書。2020年如果用一個字概括,高票答案,一定是「難」。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就那麼一瞬間,閉上眼睛也阻擋不了眼淚的決堤…有多少人在這痛苦的一年難以支撐,事業親情都遭受打擊,有苦難言。在這艱難一年裡,機緣巧合讀到了稻盛先生《心》這本書,使我在這段艱難難熬的日子裡得到了一絲慰藉與支撐,接下來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點幫助。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 稻盛和夫《活法》一書讀後感
    稻盛和夫說,這個宇宙的一條默認的法則,對社會對這個世界有用的善會存活下來,也會得到上天的幫助,而傷害別人傷害世界的惡也會得到來至社會來至社會的已經來至上天的懲罰。所以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思考怎麼做對身邊的人對一個小群體乃至於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對這個地球對全宇宙有利的事,去思考什麼是善,去行動,只有行動你的善才能表達出來,所以從今天開始做一個思善行善的人。
  • 什麼是「完美主義」稻盛和夫說:能做成事業的人,不乏完美主義
    稻盛和夫年輕的時候,就把貫徹「完美主義」作為信條。他要求員工,不管多麼細微的工作都必須用心去做,投入百分之百的力量。在稻盛和夫的京瓷公司剛開始發展的時候,在會計方面有疑惑的地方,就向公司財務提出疑問。那個財務比稻盛和夫年長許多,臉上很快露出了不滿的表情。但由於是他的上司,他還是勉強的回答。不過稻盛和夫接受不了這個財務的解釋,於是連連追問,弄得他非常尷尬。最後數據證明的確出了問題,財務趕緊道歉,把錯誤的數字改正連說了幾個「對不起」,然後拿起橡皮把錯誤的數字擦掉。
  • 80歲稻盛和夫: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不想窮就得有這樣的思維!
    這樣的話,與自以為能力強、驕傲自滿、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認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誰都努力、有燃燒般熱情的人能夠取得更為出色的事業成果。稻盛和夫的這種思維方式,本質上是以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公司的能力。也正是在這樣思想的指導下,稻盛和夫的京瓷集團,才得以在行業中脫穎而出,躋身世界500強 。一個人要想進步,就要不斷的突破自己原有的能力邊界,接受挑戰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