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被劉邦擊敗的項羽退守垓下,最終自刎於烏江。同年2月,劉邦在山西定陶稱帝,建立漢朝,史稱西漢。稱帝後的劉邦,馬上就開始了對項羽殘存勢力的大清算,其主要清算的就是原項羽手下的將領。那麼作為失敗一方的項羽舊將,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項伯
項伯,項羽的叔父,嚴格意義上,並不算項羽的下屬,但也是項羽集團的重要人物。
項伯早年與張良有舊,因為這層交情,項伯在劉邦勢力弱的時候,幫助劉邦從鴻門宴脫身,並且說服項羽把漢中之地也封給了劉邦,而後又說服項羽放過了劉邦的父親、妻兒。儘管項伯分屬項羽集團,但他出於義氣,屢次幫助劉邦,因此劉邦沒有為難他,反而賜他姓劉,封射陽侯,並且還赦免了項氏遺族。
項聲
項聲可能時項羽的後輩,關於他的記錄很少,但應該是一位非常英武的將領。因為在英布叛楚的時候,項聲與龍且共同率軍大破英布。不過項聲並沒有參加垓下之戰,當時的他正在平定淮南。此後項聲在淮南被灌嬰擊敗,但是史書並未記載灌嬰是否殺死了項聲,這也是項聲最後一次出現在史書中,此後就再無記載了。
英布
英布,年輕的時候因為犯法而被處以黥刑(臉上刺字),因此又稱黥布。
英布其實應該算是跟隨項梁起義的將領,特別是在項梁陣亡之後,英布逐漸成長為項羽麾下重要的將領。滅秦後,項羽封英布為九江王。楚漢爭霸開始之後,張良認為英布和彭越是劉邦最應該拉攏的對象。於是劉邦派出使者遊說,竟然成功。
項羽戰死之後,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當時英布、彭越和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然而彭越被劉邦殺死之後,英布覺得劉邦遲早也會殺自己,於是謀反。此時漢朝根基已經穩固,英布起兵失敗,被殺。
鍾離眛
鍾離眛曾經是項羽最信任的大將之一,因為其對項羽忠心耿耿,同時武力超群,於是劉邦一直想要離間他和項羽的關係。劉邦手下的陳平花費重金,遊說項氏集團將領,竟然真的使得項羽和鍾離眛交惡。
在重要的廣武之戰中,項羽沒有任命戰功赫赫的鐘離眛為防守主將,而是任命更為信任的無能將領曹咎。最終導致廣武戰敗,唯獨鍾離眛堅守等到了項羽回軍。不過他依然不被項羽信任,項羽戰敗後,鍾離眛潛逃到楚王韓信那裡,最終被韓信逼得自刎而死。
龍且
最早參加項梁其一的重要將領,屢次立下大功。先是聯合田榮在東阿大敗秦軍,而後又會同項聲大破英布。不過在項羽烏江自刎之前,龍且在齊國與韓信的作戰中,因為輕敵導致自己兵敗被韓信所殺。
丁固
這位丁固也是個神人,他確實是項羽手下的將領。然而在一次戰役中,丁固率軍抓住了劉邦,但在劉邦的勸說下,丁固竟然放劉邦走了。由此,在漢朝建立後,丁固覺得自己有功於劉邦,並且希望在新朝擔任官職。這使得劉邦大為惱怒,以「不忠」的名義殺了丁固。
臧荼
嚴格意義上,臧荼不能算是項羽的將領,他是燕王手下的將領。不過在他在巨鹿之戰中會同項羽作戰,為項羽賞識,滅秦後被封為燕王。
或許是因為臧荼並沒有跟隨項羽很長時間,對於項羽的情義並不是很深。在楚漢爭霸中,韓信攻克魏國後,臧荼很快就投降了。項羽戰死後,臧荼依舊還是燕王。不過兩年後,臧荼就謀反了,兵敗被劉邦所殺。
季布
季布為人仗義,重信用,守承諾,流傳至今的「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季布說的就是他。
季布也是很早就跟隨項梁起兵,項羽戰死後,劉邦曾懸賞捉拿他。不過因為他名氣太大,而且為人口碑非常好,於是在夏侯嬰的勸說下,劉邦赦免了季布,並且委以中郎將。季布一直活到了漢文帝時期,並且還出任過河東郡守。
參考資料:《漢書》、《史記》
備註:文中使用的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不妥,煩請告知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