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和印度不僅同為人口大國,二個國家人口基數都在14億左右,同時兩國也都是產糧大國。我國現如今的雜交水稻產量完全可以滿足本國國民的生活所需,但作為產糧大國的我們,依舊會選擇進口大量的糧食,如稻米、玉米等農作物。
而反觀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口,其國內仍舊有許多貧困人口,隔三差五就鬧饑荒,面臨著老百姓吃不飽飯的情況下,印度卻是世界糧食出口大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印度是我國的鄰居,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裡,人口方面在全世界僅次於我國。無論從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印度都可以稱得上是大國。雖然這幾年,印度的GDP總量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其超過3分之2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為生,因此印度也是個農業大國。
雖說印度的耕地面積比我國大,但是由於其耕種技術不成熟,導致產量較低。而印度底層人民生活又極其困難。所以印度農民才不得已把糧食賣掉換錢,再拿錢去買其他生活必需品,因此每年印度都會出口大量的稻米。
而我國之所以選擇進口糧食,一方面主要原因是為了保護環境,因為我國地形複雜,過多的開發耕地,勢必會給環境造成較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則為了穩定糧食價格,因為在有限的土地上耕種,糧食產量雖然可以自給自足,但糧食價格肯定會有所上漲,到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肯定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