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發布
機器之心編輯部
在最新落成的「R SPACE」中,上汽正展示著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
「建築不必說太多。建築應該保持沉默,讓光線與風為建築表達。」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一語道破建築與環境之間的映照。
今夏,當亞熱帶的季風輕拂黃浦江畔,一座承載了科技和想像的魔力建築——R SPACE 城市異想空間在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拔地而起,匯聚全城異想。這座獨特的純白建築已成為魔都一處 「網紅」 打卡地,不僅裝飾了江畔,也成就了年輕創業者的夢想。
自 8 月 8 日開館以來,R SPACE 不僅熱情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 「城市異想家」,更集聚了小紅書、餓了麼、Bilibili、叮咚買菜等上海第一流的新銳網際網路品牌,共同構成魔都線上新經濟的「浦江上河圖」。另外,由上汽設計(SAIC DESIGN)主辦的第三屆《邊界 · 對話》論壇也於 R SPACE 正式拉開序幕,該活動不僅成為了向用戶展示先鋒設計、跨界觀點以及汽車設計奧秘的窗口,更是引領汽車設計「跨界」 創新的風向標。
這座落地於陸家嘴心尖尖的 R SPACE,讓前來探索未來出行的 「異想家」,不僅能夠近距離接觸「上海製造」 的最新成果,體驗到一流的 「上海服務」,還能在集中體現「上海文化」 的浦江兩岸體驗 「上海購物」 的愉悅感。
一座建築,兩朵「後浪」
當 R SPACE 出現在你面前,你很自然地會把它和科技、未來這些關鍵詞聯繫在一起。
作為上汽榮威R標的旗艦展示空間,R SPACE 主體為 「R」 字型,「R」的大輪廓採用兩個 1597:987 的圓形框成,呈現黃金比例;各倒角數值採用斐波那契數列,展現出秩序之美。為了增加建築的透光效果,R SPACE 的門和窗戶一改傳統的打開方式,直接利用「R」LOGO 中天然的虛空元素,牆面運用了大面積的玻璃幕牆,讓人聯想到科幻作品裡的「第二空間」,更情不自禁地想進去一探究竟。
靠近 R SPACE 時,數控體感升降球隨之舞動,根據參觀者的行走路徑動態顯示出車的形狀,讓參觀者在排隊等候間隙就能提前感受科技純粹的展館氛圍。同時,建築側立面還運用了參數化開口設計,帶來數位化的韻律感和震撼力,並在建築開口內部安置了 「會呼吸」 的燈光裝置,傳遞出 R 標「科技、簡約、溫暖」 的內涵。
進入館內,一樓主題設定為 「科技」,R 標為參觀者帶來了機械「設」 想、造車 「藝」 術、明日電池、未來之車、情景智聯、R Reserve 六大體驗區。無論是機械臂精妙作畫,還是 3D 列印,亦或是通過智能車機系統操控智能家居,參觀者從踏入空間內的一刻起,就置身於前瞻科技所兌現的種種未來體驗中。來到以 「想像」 為主題的二樓,270 度的浦江兩岸江景盡收眼底,白天黑夜交替演繹不一樣的精彩。
很難想像這個建築是出自一個汽車品牌的年輕設計師——上汽前瞻設計部霍飛蛟之手,不過當你知道霍飛蛟是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系的高材生之後,又會感嘆 SAIC DESIGN 團隊的藏龍臥虎和兼容並蓄,更直觀地感受到 R SPACE 所代表的 「新世代」 力量和邊界突破。在 R SPACE 的設計中,設計師首次在中國汽車界嘗試達達主義風格的建築藝術實踐,通過非傳統的方式組合傳統元素,最終呈現了這座集科技感和未來感於一身的網紅建築。
而目前廣受好評的上汽高端純電 R 標,其主設計師楊麗蓉,也是一位與霍飛蛟一樣來自上汽前瞻設計部的 90 後年輕新銳,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設計專業。出自她手的上汽高端純電 R 標,受到業內外一致好評,奠定了 「R」 的超級符號的視覺形象。據悉,R LOGO 設計共有 16 支團隊參與競逐,除了上汽內部的 7 支隊伍外,還有 9 支隊伍則來自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國際頂級設計高校、以及世界級大師領銜的頂級設計機構,歷經 10 個月的「馬拉松」,共產生了 500 多份方案。最終,經由評審層層把關後,上汽前瞻設計部的 90 後設計師楊麗蓉設計的 LOGO 成功出圈。
據楊麗蓉介紹,R 標 LOGO 的靈感來自於篆書的 「人」,還有她學習、生活過的兩個國際大都市上海黃浦江標誌性的江彎和紐約哈德遜河,而在風格化的處理上又借鑑了中國書法藝術,在細節處可以看到側鋒落筆和抽鋒收筆,詮釋出東方文化內涵和西方設計美學,讓「人文」 與「科技」共舞。而從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以及用戶的反饋來看,這樣的設計無疑是成功的,甚至被稱為是「純電時代的超級符號」。而這一超級符號,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R 標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純電時代 「超級符號」,R SPACE 閃耀「魔都魔心」。無論是 R SPACE,還是上汽 R 標,亦或是兩位從海外學府學成歸來的年輕設計師,都展現出了上汽乘用車年輕化、國際化的決心和對未來潮流的精準把握。這也與上海的「海納百川,大氣謙和」 的海派文化一脈相承。
三大標籤,無限未來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在上海打造 「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的歷史進程中,面對歷史的機遇,國際化的上汽和開始講中國話的特斯拉,未來必將在浦江邊用 「實力」 對話。以 R 標為起點,上汽全面開啟戰略轉型,正探索著一條屬於自己的品牌向上之路。
在以往的徵程中,上汽收穫了三大行業公認的 「科技力」 標籤:網際網路汽車創領者、新能源科技領導者和智能駕駛領航者;如今,上汽又主動為自己注入了無限 「想像力」。上汽 R 標將秉持「科技兌現想像」 的理念,徹底轉變思維,以 「科技」 幫助用戶實現「想像」,以用戶思維為抓手,來打造產品和重塑服務模式。
以三電科技為例,為給用戶帶來更高效、更可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車,上汽在已經積累的完善新能源體系和技術儲備基礎上,持續加大投入。日前,全新一代電池產品在 R SPACE 率先展出,其在安全、適配、快充等方面都做到了極致。內部電芯之間充分隔離,做好熱管理;全球最薄 110mm 厚度,比 115mm 長的 iPhone 4 還要薄,可以適配包括跑車在內的所有車型;15 分鐘即可快充超過一半電量,足夠行駛超過 300km。這些最新、最前沿的三電技術都會用於 R 標旗下產品。明年,R 標將在全新架構的基礎上,實現電池「可充可換可升級」,最大程度解決用戶的裡程焦慮問題。
榮威R電池技術展示
而在設計領域,上汽設計不斷突破傳統汽車設計邊界,組建了設計戰略研究實驗室、計算設計實驗室、可視化設計實驗室三大前瞻設計實驗室,並推出了全新智能電動設計理念——集智設計 Integrated Intelligence Design。R 標旗下車型將全部採用集智設計語言,並且通過參數化設計輔助,達到美感與邏輯性的極致和諧,打造 5G 時代年輕人最喜愛的高端純電汽車產品。
不止為用戶帶來 「想像中的產品」,R 標更以行動快馬加鞭落地「想像中的服務」。為此,R 標在發布的同時上線了全新的新零售模式,告別傳統 4S 店的運營模式,採用全新的「主機廠服務商 + 用戶」 模式,讓主機廠與用戶從買賣關係向互相賦能的關係轉變。同時,榮威 R 標將在全國各地尋找區域合作夥伴,高效地為區域用戶提供 「購 - 用 - 養 - 換」 的一站式服務。
在渠道布局方面,R 標推出了 R-Super Center 城市旗艦店、R-Center 城市中心店、R-Store 城市商超店、承接售後服務的 R-Station 等網絡生態渠道,真正將體驗中心開到用戶身邊。
到今年年底,上汽 R 標銷售網絡將覆蓋全國 40 多個城市,包含 R-Store 城市商超店在內的各類型店鋪預計將達到 60 家。除了線下的觸點,R 標更打造了完善的線上觸點。用戶看車、選車、諮詢、訂車,包括金融服務,都可以通過線上唯一觸點完成,用戶無論是通過官網、小程序還是 APP 接入,都能享受專屬的一對一服務,並全面覆蓋售前、售中、售後整個閉環,為用戶省去買車、用車過程中的麻煩。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 2020 年,我們仍然堅信想像會為人類發展帶來不竭動力。在上海這座滿載想像與夢想的城市,R SPACE 城市異想空間的橫空出世向全世界釋放積極信號:上汽新勢力來了 R 標來了。承載上汽對電動化、智能網聯化時代的期望,肩負用戶對高端新能源產品和服務的想像,堅持帶用戶一起 「科技兌現想像」 的 R 標,正以 「新勢力」 國家隊的姿態跑步進入新能源國際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