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籠般的密集的高層住宅,將來都會淪為「貧民窟」?那倒也未必!

2020-12-18 屋言老趙說

鴿籠般的密集的高層,將來都會淪為「貧民窟」?那倒也未必!

近兩年來,關於高層住宅的問題越來越多。許多權威專家認為,未來幾十棟高層住宅將淪落到「白菜價」的境地。核心支撐觀點主要是:他們認為土地稀缺——且不可再生。

正因為土地在不斷升值,這就意味著那些動輒就幾十層的高層住宅,所依附的土地的單位價值將會被大幅貶值。

從根本上來說,一是用來蓋房子的建築原材料——水泥強化玻璃等東西的單價並不高,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的狀態在逐年增高,95後、00後的孩子們從上一代或兩代人那裡繼承了兩套以上的房子,如果將來房產稅正式實施,在這種供過於求的狀態下,房子賣不出去、租房市場冷淡,一邊空置一邊要繳納房產稅的多餘房產反而會成為負擔,高層住宅的價格自然會發生大幅度的跳水。

雖然這麼說不太好,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幾十層和幾百層的摩天大樓式建築很少被用作住宅。國外的高層、超高層建築一般被用於商業適用範疇,如企業總部、金融、財經部商業大樓等。幾十層的居民住宅建築相對存在量非常非常少。在大多數西方國家和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住宅建築還是以低層建築、聯排別墅、雙層建築和單戶庭院等建築形式為主流。

特別是今年有關部門還正式出臺了《限高令》,正式形成書面規定,限定縣城住宅建築形式要以樓層不高的多層形態為主。比較先鋒的深圳等城市甚至已經開始計劃逐步減少甚至停止公寓用地的供應,進一步加大住宅用地的供應來稀釋超高層建築所佔比例。此外,舊住宅區的改造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持續增加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的範圍和數量。當市區本就地段好、位置佳、還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老房子安裝了電梯,進行水電綠化改造之後,這些曾經的老舊小區不管從房價來說還是從居住體驗來說,都會大大提高,遠郊的高層住宅競爭力更會進一步降低。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近年來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的腳步已經初漏端倪,在未來農村土改制度成熟完善之後,土地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和城鄉平等競爭的統一土地市場正式建立之後,動輒幾十層高層住宅的核心競爭力會進一步下降、進而引發降級成為低收入者的聚集地,因此對於一些非主流媒體所認為的未來高層住宅會淪為「貧民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

那麼,對於目前已建成的高層住宅來說,似乎已經前途不太明朗了,對於這些高層住宅它們將來會被「拆除」還是「改造」呢?

首先我們說拆除和重建,如果拆除和重建肯定要涉及拆遷和補償問題,目前許多高層住宅建築動輒蓋到33層甚至以上,我們將標準放低,按照每層4戶來計算,每戶都是3口之家來計算,一棟樓便有120戶以上,一個小區動不動幾十棟樓,一旦拆遷將涉及的就是幾千戶上萬人,更何況在實際中很多高層不止每層兩梯4戶,兩梯六戶八戶、甚至十戶的都比比皆是,這個數字更是難以計數,不僅拆遷金額難以界定,動遷工作更是難如上天,從成本上來說投資回報率低到令開發商們完全沒有動力。

那麼在不能拆除的前提下,我們來聊一聊「改造」,參照今年舊住宅小區的大規模改造,未來老化的高層住宅從成本和經驗上來說大概率也會走這條路,修院子裡的路,修電梯,粉刷外觀,增加綠化,只靠「修修補補」來延緩折舊,再加上高層層高問題限制,改造起來的難度同樣不低。

當然,凡事總會有例外,即使高層住宅建築整體上走下坡路,在未來仍有三種類型的高層房屋會有繼續升值的空間。

首先,就是位於新的一線城市核心區域房子。

「城鎮化」是隨著經濟發展必然進化的趨勢,近年來,一線、新一線城市人口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中杭州,南京,鄭州、西安等新一線城市更是表現得尤為顯眼。

第一財經發表了一組數據。從19個大中城市的數據來看,當建築年限、裝修和學區相近時,上海人願意為靠近市中心的每1公裡支付最高的地價,達到每平方米1645元。其次是北京,這個數據同樣達到了1305元。即便是在新的一線城市,杭州和南京人也願意支付比1000元/平方米更靠近市中心1公裡以上的地價。

當然,京滬房價和經濟水平無法代表普通人的購買力。然而道理是相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新一線城市核心區的房地產價格遠高於其他房屋,甚至連居住環境差的高層住宅也有大把的人願意為其買單。

其次,就是大型開發商的物業、戶型、採光合理布局的房子。

一居室和兩居室的壓抑感太強,不適合長期居住。採光不好,對健康不利。戶型設計不合理,狹小的客廳根本容納不下一家人的活動空間,只有一個衛生間也會讓多人口家庭非常侷促。

戶型設計要合理,通風採光要合理,物業要負責。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軟實力」,其實在房地產長期持有或居住時,人們必須要評判的一個很重要的維度。

還有就是,建築年齡相對較低的高層建築。

房子的年齡是決定房子能否高價出售的核心因素,房齡10年內的房子更有競爭力。

房齡一旦超過十年,很多設施老化,交房時應用的一些設備和門禁系統老化、落後,物業服務、公共區域維護和室外綠化景觀等在10年間的損耗,對於二手房購買入住的新業主來說,十年前的配套很難滿足現在的住戶需求。

朝向決定採光通風,買房選朝南的最好?聰明人會再看看這個指標!

用拆遷賠償款買房有政策優惠,用好了能省好幾萬!趕緊收藏學起來

想知道一塊區域是否有升值空間?最簡單粗暴的方法:看政府控規圖

相關焦點

  • 20年後,高層住宅淪為「貧民窟」?動動腦子,這3類房子更值錢!
    其實很多城市都有土地結構的問題,住宅供地越少,土拍價格就越高,開發商為了回本就需要提高容積率,減少綠化面積,把房子建的又高又密集,最後甚至會像香港一樣變成「鴿子樓」。基於此,很多專家也對高層住宅提出質疑,認為「高層住宅會越來越不值錢」、「高層住宅將會淪為貧民窟」事實上,現在社會上結婚率、生育率越來越低,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子女們會繼承上一代人的住宅,這也代表著未來的房地產很有可能會面臨著「人均五套房」的窘境,像高層住宅這種建築,一棟樓兩百戶人家拆遷賠償也是不可能的
  • 高層住宅是未來的「貧民窟」?你同意嗎?
    城市發展節奏越來越快,淮安現在遍地都是高樓大廈,從以前的幾層樓,變成現在的幾十層樓,樓層越修越高了,也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住在高層建築裡面了。不過現在有一種說法甚囂塵上,那就是高層住宅(樓層總數30層左右)是未來的「貧民窟」。
  • 買高層住宅的注意了!警惕市中心高層住宅的「貧民窟」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很多城市中心的城中村改造都是一大難題,因為位置很好,地價較高,再加上人口密集,拆遷補償成本就很高。像上圖的這種城中村,如果要拆遷,那就只能建設超高層建築,否則就沒有盈利的可能了。實際上,赫魯雪夫樓社區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赫魯雪夫樓通常為5層,住戶密集,釘子戶多,拆遷成本高,開發商如果想要盈利,那麼只能建設超高層。但是有這個錢,為什麼不去新區拿地呢?成本低,拆遷難度也小。
  • 高層住宅將淪為「貧民窟」?當高層住宅達到年限後,會發生什麼?
    一方面,開發商想賺更多的錢,多一層那就多出不少錢。二是家庭需求。很多人在買房時,除了考慮交通、周邊配套外,還考慮房子的採光、立面、通風。因此,一些高層建築也受到少數人的青睞,畢竟,住得高,看得遠。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的高層住宅數量達到23.5萬幢,居世界首位,而且這一數字在過去三年一直在上升。然而,在未來,高層住宅幾乎沒有保值或升值的潛力。
  • 高層小區的最終命運就是淪為貧民窟?超乎你的想像
    人們通常認為高層住宅代表了繁榮和現代性,但是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有保質期。過期後會發生什麼?近年來,主流觀點認為高層住宅逐漸成為未來的貧民區。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留在市中心的高層住宅可能成為廢棄的「兒子」。1前段時間,重慶沙坪垻區一棟高層房屋發生火災,但幸運的是沒有人喪生或受傷。
  • 這些房子,可能淪為「貧民窟」、「城中村」!
    哪些樓盤很有可能淪為「貧民窟」、「城中村」?1、高層住宅,風險最大!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有一個概念非常重要,這就是容積率。所謂容積率,就是總建築面積除以地塊面積。比如一塊1萬平方米的土地,上面建設了4萬平方米的建築,那麼它的容積率就是4倍。
  • 20年後,高層住宅會變成「貧民窟」嗎?看看歐美高層住宅現狀
    然而,雖然很多購房者現在購買高層住宅,但是也擔心高層住宅以後的各種問題。在早年建設的那一批高層住宅中,一些物業服務水平不好,住房品質差的高層住宅,現如今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業主們生活在這樣的小區苦不堪言。所以,有人就擔心高層住宅過了20年後可能如果出現各種各樣問題,最後人們都不願意居住這樣的房子而變成「平民窟」。
  • 專家:30年後,高層住宅或成「貧民窟」?新政策下,可能性不大
    近年來,高層住宅已經成為我國樓市的主流產品。何為高層住宅?根據我國住宅設計規範,十層及十層以上的建築均被稱為高層住宅。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我們一般把超過18層的住宅才稱作高層住宅,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如今的高層住宅,可謂是「遍地都是」,並且還都是超過25層以上的大高層居多。
  • 高層住宅的未來如何?會廢棄?成為貧民窟?兩個缺點越發明顯了
    由於高層住宅越來越多,住高層的人是越來越多了,買高層的人都是怎麼想得呢?對於很多人來說,根本沒有選擇。高層住宅之所以成為主流,也是因為高層住宅便宜。高層住宅建房的成本並不算高,相對一些多層和洋房來說,高層住宅定價不算高。如今房價那麼高,高層住宅無疑是年輕人的首選。
  • 未來高層住宅變成貧民窟?這次不用擔心了,有應對方法了
    未來高層住宅變成貧民窟?這次不用擔心了,有應對方法了 截至2018年,深圳超過150米的摩天大樓超過200座,這在10年前是無法想像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高層住宅過多所產生的問題。很多專家都在擔心:高層住宅變成貧民窟。
  • 二三十年後高層住宅會怎樣,看看歐美高層住宅的現狀如何?
    特別是對於高層住宅,有的已經開始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咱們國家的住宅土地產權是70年,房子能不能住70年咱們不知道,高層住房的機械設備和配套設施肯定用不了70年。甚至一二十年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二三十年後問題可能會更嚴重。高層住宅不像低層住宅那樣老舊後有開發商接受拆遷,對於高層住宅開發商拆遷毫無利益可圖。
  • 20-30年後高層住宅將被人嫌棄,開發商直言:推倒重建不可能
    文/諸葛找房任何一種商品生產到一定階段都會出現飽和甚至過剩,房產也不例外。高層的優勢顯而易見,但也有不少人存在遠慮,他們發現,人口扎堆後小區裡住戶密集,由於素質參差不齊,物業與居民間的矛盾成為了家常便飯,比如水電暖氣線路老化等維修問題,小區業主遇事經常互相推諉。再過個20-30年甚至更久,高層住宅會不會像現在的香港地區一樣,淪為窮人專屬的「平民窟」?
  • 4樓以上住戶注意了,住宅迎來新標準,高層「停建」?兩類人受益
    再比如,二戰之後,歐洲因為人口高峰而建了大量的高層住宅,後來這些高樓老化後,這裡的居民全都成了貧民窟。現在的很多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等等,他們都不願意去大城市買高層住宅,而是買獨棟的兩三層小樓。國內也有很多學者發表了對於高層住宅的看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朱國忠直言不諱地表示:未來高層可能會淪為「貧民窟」。
  • 高層住宅業主的「困惑」,當初跟風買高層住宅,現在越來越後悔
    即使是現在,但多數人買房依然會優先選擇高層住宅,其實這麼多年來高層住宅一直都是最主流的住宅,高層住宅也確實有很多獨特的優點。 因此居住在高層住宅的業主,從來不會擔心出行問題,相比多層住宅高樓層的業主,確實要方便很多。 同時高層住宅採光條件和通風條件比較高,高樓層的視野也很好。有人說多層住宅的一樓和二樓也不存在出行問題,出行甚至比高層住宅還方便,不需要等電梯。不過多層住宅的一樓和二樓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因為樓層比較低,採光條件和通風條件都很差。
  • 一道「限高令」,高層住宅被「打入冷宮」?住建部出手,高樓停建
    城市化進程讓越來越多三四線地方也蓋起了高層住宅,這些動輒2、30層高樓已經非常普遍,隨著城市高樓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擔憂這些房子未來「拆遷問題」。 一道「限高令」,高層住宅要被「打入冷宮」?住建部出手了。
  • 南非最高摩天樓因年久失修淪為「垂直貧民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9日報導,南非約翰尼斯堡最為著名的地標性建築龐特城因年久失修淪為「垂直貧民窟」。42歲的倫敦建築師迪米塔爾?卡拉尼科洛夫今年5月前往南非探訪此地,為這座建築拍攝了一組令人嘆為觀止的照片。
  • 靈籠下半季定檔!PV信息太多白髮女或將登場,「鴿籠」終於不鴿了
    而雖然製作精良,但因其上線時直接跳票半年,之後又跳票一個月的做法讓玩家們給它起了個「鴿籠」的外號。而這次「鴿籠」終於不鴿了!最近官方發布了下半季定檔公告,還公布了定檔PV!觀眾們有福了!PV最開始是馬可帶著小隊尋找藥物的畫面,這段應該承接著上半季的結尾,老城主需要藥物來維持生命的劇情。
  • 明年起,這類房子變成「貧民窟」或只是時間問題,建議開始轉手
    這時肯定也會出現一些破舊的房子,或者直接說是「貧民窟」吧,這些房子受的關注會越來越少,除非自己倒塌,否則就沒有人專門去重建了。高樓住宅高樓大廈具有許多優點,深受年輕人的喜愛。高樓大廈帶來的是居住的侷促感,而小戶型又會變得十分擁擠。
  • 專家再也不用擔心高層住宅成貧民窟了,兩部門:限制新建高樓
    從前,「百尺高樓」(約33.3米,大概12層)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那是高不可及。但是,卻沒有想到時至今日,「百尺高樓」都無法排到高層建築的行列,最多只能算個小高層。據《上海勞動報》數據顯示,早在7年前2013年時,上海12層以上建築就超過了1.6萬棟!
  • 10年後,3類小區將淪為「貧民窟」?行家已開始悄悄「脫手」
    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無論是在一二線城市還是在三四線城市,買套房子都會有一定的困難。不少的家庭即便是已買了房,僅首付款就可能已掏空了多年的積蓄,重要的是還要背負幾十年的房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