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8日 16:35 來源:文藝報 作者:李 強
字號內容摘要:如果不算上為愛妻寫137封共計百萬字情書的經歷,唐家三少的寫作生涯已有14年了。這14年裡,他以勤奮而著稱在持續創作玄幻小說的同時,唐家三少從2016年起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了「都市深愛三部曲」:《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2016)、《擁抱謊言擁抱你》(2017)、《守護時光守護你》(2018)。
關鍵詞:網絡作家;寫作;張長弓;愛情;故事
作者簡介:
如果不算上為愛妻寫137封共計百萬字情書的經歷,唐家三少的寫作生涯已有14年了。這14年裡,他以勤奮而著稱,獲得了連續更新小說的金氏世界紀錄。他收穫了財富與榮耀,多年蟬聯「網絡作家富豪榜」榜首,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但在他的許多敘述中,寫情書的這段經歷,顯然不只是他網文寫作的「前史」,而是真正的開端。「愛情」是包括寫作在內的一切美好發生的理由,但也是發生「例外」的原因:唐家三少14年零7個月的網絡連載更新記錄在2018年9月15日停止,這一天是他與木子結婚12周年的紀念日。他發布了文章《永失我愛,為你斷更》,並決定停止更新一天來懷念自己不久前病故的妻子。
在持續創作玄幻小說的同時,唐家三少從2016年起以一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了「都市深愛三部曲」:《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2016)、《擁抱謊言擁抱你》(2017)、《守護時光守護你》(2018)。「愛情」是理解唐家三少創作的一把鑰匙。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甚至把自己也活成了美好愛情的樣子。而是,此處的「愛情」,已經超越了言情小說所規定的意義,而成為一種處理自我與時代經驗的方法。在一個以「愛情」為方法的世界裡,所有以「愛情」之名所召喚出的事物,都要在「愛情」之外才能得到解釋。
「都市深愛三部曲」中,《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以下簡稱《為了你》)與唐家三少的個人經歷最為密切,寫的主要是張長弓與李木子的愛情故事。後面兩部講的是平民出身的曾宇和富家千金江楠的愛情糾葛,《擁抱謊言擁抱你》留下了江楠離開的懸念,《守護時光守護你》以喜劇收尾。相對於《為了你》,後兩部小說更有戲劇性且處理得更加圓熟。如此倒確證了《為了你》的「自傳性」——一般來說,講述自己的故事時會不可避免地帶著純真的「笨拙」和「任性」。
若將《為了你》與《光之子》對讀,我們會發現唐家三少創作的秘密。
在《為了你》的前言,三少寫道:「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光之子》發表於2004年2月,連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幼稚的文字卻得到了許多讀者的認可與支持,成為我12年創作生涯的起點。我問書友喜歡《光之子》什麼,他們告訴我,他們喜歡其中的真情實感。我才恍然,當創作一部作品時,感情真正融入其中,其他的一切,都已經不再重要。」在一部奇幻小說中有所謂的「真情實感」,聽來似乎有些荒誕。然而,「真情實感」恰是三少作品最重要的特徵:他的小說都是遠離現實世界的幻想,但在這些幻想中所展現的現實經驗卻格外真切、質樸,因而能夠引起廣泛共鳴。
從《為了你》的敘述來看,這種「真情實感」的展現是偶然的:張長弓知道木子為了他而藥物流產之後深受觸動,有意救贖。於是,「他要寫一個故事,他和木子的故事,把這些記錄下來送給她。很多事情在現實中沒有辦法實現,但在小說中可以。」這個故事寫的是普通少年張長弓修習光系魔法,最後成為拯救了整個大陸的「光之子」,守護了與木子的愛情。
三少早期作品的編輯碧落黃泉(也是三少出道時比較有名的網絡作家)曾總結說:「三少這麼多年寫的小說都是一個主題,小人物從無到有,上演大逆襲。」「小人物大逆襲」幾乎是所有網絡小說的故事內核,需要分辨的是,三少講故事的風格比一些網絡作者要簡潔而明媚。這種風格是從《光之子》就確立了的。按他自己的解釋,主角叫「光之子」,是因為當時網絡小說「寫黑暗的太多太多」,而他需要「心向陽光」。這個解釋有自我標榜的意味,不過,在網文史脈絡中這種「光明」是確有其獨特意義的。在《光之子》誕生的2004年前後,「黑道文」「流氓文」席捲各大網絡論壇和文學網站。三少似乎用「光之子」直接「滌除」了有關黑暗的經驗。在他看來,「爽」當然也需要「欲揚先抑」的機制,但他的壓抑機制並不沉重。他要用溫和的「光系魔法」來維繫著某種童話般的世界觀,這就是他能「常寫」而「長銷」的「真情實感」。
在三少那裡,「愛情」就是一個男人的成長史。「男人的成長,永遠都離不開女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龍王傳說》的後記中,他說:「我知道,我不可能再像愛她那樣再愛上任何一個女人,因為,我沒有辦法重活。不可能再有人像她那樣,陪我走過少年、青年、中年,這人生中最重要的20年。」據說,「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這句愛之宣言最初本是「為了你,我願意放棄整個世界」。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熱愛」還是「放棄」,「你」都是「我」參與這個世界的通道,是「我」的成長路徑。這是「熱血直男」的愛情,裡面有著一廂情願的可愛天真,還有一往無前的憨直勇敢。
在根據《為了你》改編的同名劇中,張長弓被塑造成對網際網路的未來極度樂觀的創業者,但屢屢受挫。在以網絡作家的身份大獲成功之後,他特地到當年創業的公司樓下,來告慰因創業失敗而自殺的上司,告訴他當初他們對網際網路的判斷是正確的。從網際網路行業角度的敘述反倒提醒了我們:「網絡文學」其實是「網絡的文學」,網絡文學的興起與繁盛都是整個網絡行業發展的一部分。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張長弓似乎比別人更明白網絡文學的「網絡性」特徵,更懂得如何寫好「網絡的文學」。彼時,這些在網上寫作的人還叫「網絡寫手」,這個稱呼表明了他們寫作的業餘性,也體現了他們在整個文學體系中所處的尷尬身份。從「網絡寫手」到「網絡作家」的進化是殘酷的。隨著網絡普及,不斷有新的讀者群進入網絡空間,對寫作者提出新的要求。「進化」,意味著不斷加速和不斷淘汰。
唐家三少將讀者人群定位為8歲到22歲的青少年,他稱自己的成功秘訣是守住了讀者金字塔的底層「堅持不創新」,自動過濾掉那些已經成長的讀者。但實際上,「90後」「95後」「00後」們也是有代際差異的。要真正守住這個金字塔底層,他堅持要做的恰恰是創新,他需要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經驗中讓「光之子」那種「真情實感」變得可能。
據說,張威本來有四個網名,分別是「唐家大少」「唐家二少」「唐家三少」「唐家四少」,四個「馬甲」同時「灌水」都沒被發現過。「唐家三少」這個用得最多,且是遇見木子時所用的,後來便被用來做筆名了。四個網名的故事似乎也是關於網絡作家誕生或網絡行業發展的寓言:在網際網路所掀起的大浪中,「大少」「二少」「四少」都是那些被淘洗掉的名字。「三少」能夠成功留下,是無數機緣所就。而世間最看機緣也最沒道理可講的事物,莫過於「愛情」。集結在「愛情」名義之下的,是這個時代無數浪潮所捲起來的複雜經驗。其中究竟有多少會被留下被書寫?在網絡時代,又由誰以何種形式來書寫?一個網絡作家的誕生,與一種「愛情」的實現,從根本上還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