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社區工作者和兒子的約定——「媽媽,我要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

2020-12-16 瀟湘晨報

''媽媽,我不要禮物,我只有一個心願,就是要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是錦苑社區書記王洋和兒子的一個約定,共同期待防疫結束時。王洋說,給最愛的人一個擁抱,是多少個社區工作者和家人的心願。

大年三十,和很多社區書記一樣,王洋就撇下丈夫和兒子,放棄與家人的團聚,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參與到排查防疫一線,並果斷地讓丈夫帶著孩子到公婆家,這一住就是 20 多天。知道王洋忙起來往往吃不上飯,丈夫經常偷偷跑回家,做好飯菜,王洋累了一天回到家,看到備好的飯菜,心裡暖暖的。她知道,這份意外的浪漫是丈夫對她工作的支持與理解。

已經 20 多天沒和兒子聯繫了,幾天前,她湊空和孩子短暫的視頻連線。''媽媽,我太想您了,我想要回家。''孩子的話讓王洋心裡一酸。她對孩子說:''等疫情過去就接你回家,滿足你的心願,給你買個心儀的禮物。''孩子突然哭了,他說:''媽媽,我不要禮物,我只有一個心願,就是要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個擁抱,是多少個社區工作者和家人的心願啊。''王洋說,等疫情結束,她要對自己、對家人、對同事、對志願者,對千千萬萬個參與疫情防控的戰友們說一聲:謝謝,大家辛苦了!''我們要給彼此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我們都是好樣的!''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齊芳芳

【來源:半島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劉智明院長的妻子蔡利萍護士長:我想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
    真的想說, 蔡利萍護士長,我想給您一個大大的擁抱。 疫情期間亡者沒有任何追悼儀式,甚至可能連看他們最後一眼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給他們最後一個擁抱。
  • 我要給英雄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中山六年級男生致敬最美逆行者
    「我期望疫情能夠快點結束,我們能早日摘下口罩,呼吸新鮮的空氣。到那個時候,我一定要給我的英雄一個大大的擁抱。」羅喬說。 羅喬覺得,媽媽是自己心中的英雄,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成為勇敢的「逆行者」,也指引自己變得更堅強、更勇敢!「待疫情結束,一定要給我的英雄一個大大的擁抱。」
  • 林生女兒給爸爸寫信:想給您個大大的擁抱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3月29日訊 (通訊員 賈國敬 記者 劉慧慧) 「我想給您個大大的擁抱,向您訴說我的成長!」近日,煙臺市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林生的女兒給已經凱旋的爸爸寫了一封信,表達兩個月來對爸爸的思念,也希望在父親隔離期滿時給父親一個擁抱。
  • 女兒致母親的一封信:我終於可以擁抱您了,媽媽
    「媽媽,我終於可以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了。」丁睿高興地望著媽媽。「明天我將重返崗位繼續踐行一名醫生的職責,孩子,你要相信,有媽媽在,一定不讓病毒傷害到你們每一個人。」張豔告訴女兒。張豔在隔離點內工作。張豔與女兒的合影。
  • 每次孩子醒來,都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在孩子小的時候,在我的心目中,孩子是非常勇敢的,也不怎麼哭。但是隨著她漸漸長大,我發現她越來越像一個愛哭鬼,特別是每次醒來,發現周圍沒有人的時候,她一開始的時候,會笑聲的抽泣,到了後面就有點收不住,嚎啕大哭,就仿佛自己一個人被整個世界遺棄了一樣,那個委屈的小表情。
  • 視頻|給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愛需要表達!
    活動開始播放了母親節由來的小視頻,孩子們了解了母親節的來歷和意義,懂得了每個人都要歌頌母愛,感恩母親。母愛,是一首婉轉悠揚的歌。" 我有一個好媽媽,她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 等我長大之後,把你來報答 ……" 一首《我有一個好媽媽》唱出了媽媽無私的付出與辛勞,唱出孩子們對媽媽濃濃的愛與深深的情,此刻,和聲而唱的稚嫩童聲是最美的天籟之音。
  • 抗疫在社區|「媽媽,請安心工作!」一封兒子寫給奮戰一線醫生母親的...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姚佳琳 記者 江躍中)「媽媽,最近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很多,您作為一名醫生要小心啊!您要注意休息,下班後早點回家,早點睡!」深夜,普陀區真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科預防接種部門負責人劉燁剛剛下班,讀著這封字體稚嫩、情真意切的信件,內心百感交集。
  • 兒子給的大大擁抱 是我臨行前最溫暖的禮物
    作為一名醫生,抗擊疫情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有義務去做好這次外派任務,也責無旁貸。」談到此次援鄂,張宗玉告訴記者,因為他的愛人是他的同事,所以非常支持,兒子正在讀高中,明白此次工作任務很重要,也為他感到驕傲。
  • 「我好想好想您呀,什麼時候能回家啊?」披荊斬棘的媽媽們,節日快樂!
    >她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衝在一線守護住了更多家庭的幸福浙江新手媽媽、社區工作者唐昀唐昀是浙江省長興縣雉城街道倉前街社區的一名90後社區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但是,隨著直播帶貨需求量的增大和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繁忙,唐昀的另一個身份——「新手媽媽」,卻因不夠用的時間被她無情「拋棄」了。當時只有7個月大的女兒被迫斷了母乳。特殊時期,工作與家庭難免不能兩全。唐昀希望女兒長大後可以理解,就像現在的自己理解當年的媽媽一樣。差不多也是在7個月大的時候,襁褓中的唐韻就被送到了外婆家,因為媽媽丁菊花也是一名社區工作者。
  • 「我是社區工作者 理應為民排憂解難」
    「你好,我是關上社區工作人員,您是在哪裡工作呢?」「情況是這樣的,我們社區現在是需要湖北籍返昆人員要到社區指定酒店進行15天隔離。」「什麼,我朋友他們現在也在昆明,他們都不需要到酒店隔離了,為什麼你們社區還要求到酒店隔離,你們分明是想方設法為難我們湖北人。」「你說的情況,我們社區還沒接到上級的通知,你看這樣行不,您先到酒店隔離,暫時少交幾天房費,等我們這邊通知下來,馬上幫您辦理居家隔離可以嗎?」
  • 石家莊一位社區書記的抗疫日記:等石家莊平安了,媽媽就回家看你
    小區封閉,核酸檢測,努力抗擊疫情的背後,是一個個普通社區工作者默默的付出。以下是石家莊新華區趙佗路街道鑫城社區黨支部書記申娜的抗疫日記。全員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對社區工作的考驗。我們需要在最短時間內摸排轄區居民信息,完成檢測點位選擇,做好人員分工,完成志願者召集,保證核檢工作有序開展。右一為申娜檢測的那幾天溫度很低,甚至到了零下十幾度,工作人員在室外咬牙堅持,維持好排隊群眾秩序,安撫好大家的情緒。
  • 這就是山東 | 兒子給的大大擁抱 是我臨行前最溫暖的禮物
    作為一名醫生,抗擊疫情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有義務去做好這次外派任務,也責無旁貸。」  談到此次援鄂,張宗玉告訴記者,因為他的愛人是他的同事,所以非常支持,兒子正在讀高中,明白此次工作任務很重要,也為他感到驕傲。
  • 分別59天今日回家 我要給姐姐一個大大的擁抱
    「今天媽媽讓我在家等著姐姐就好,但是我要來現場給她一個擁抱。」妹妹王青告訴閃電新聞記者,這是除了姐妹倆上學之後分離最長的時間。 王青的丈夫說,當初知道姐姐要去援助湖北的消息,妻子一開始接受不了,情緒失控哭了好幾天。知道姐姐回來,王青提前讓丈夫定了鮮花,「終於把我姐姐平安盼回來了,我想第一時間見到姐姐。」
  • 疫情期間,她是社區「內勤總管」,卻沒時間照顧即將高考的兒子
    兒子依然說「我很驕傲,媽媽是逆風前行的英雄」李慧是南陽路街道北苑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身為黨員的李慧始終堅守在「疫」線擔任了社區的「內勤總管」忙碌的節奏讓李慧顧不上照顧家人,也無法照顧即將高考的兒子,有時回到家中,想念兒子的她甚至都不敢去看一眼總躲著孩子,害怕自己在外奔波把細菌傳染給孩子。但兒子看到現在的媽媽,更決定寫下這封特殊的「家書」給媽媽「加油」。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想對媽媽說的話。
  • 重症病房裡 患者和江西醫生約定:「疫情結束 我要去您家拜訪」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句詩的感受,也是南昌大學一附院胸外科唐建醫生對武漢這座城市所飽含的深情。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看看唐建的援助湖北日記,您就明白了。有位患者說,他特別感謝我,2月2日他從家裡出來的時候,是被人抬出來的。但是現在,他能跑了。這是我主治的11位病人裡,第一位出院的重症患者。還記得剛接管時,他高燒39度,意識恍惚;現在的他,可以說是「動如脫兔」了。而我和他們,也有了一個約定。武漢市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疫情結束,我要到您家裡面去拜訪你們。
  • 戰疫先鋒之⑦|社區工作者:平凡的崗位詮釋不平凡的堅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蜀麓中心社區工作者的戰「疫」日記,看他們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不平凡的堅守。戰「疫」時刻 義不容辭的守護油墩社區 李君君2月5日早晨起床時不小心碰到了兩歲多二寶,她朦朧的睜開睡眼,一把抱住我的胳膊,哼說著:「媽媽不要走,抱抱我!」
  • 做好賢內助 守好大後方 社區軍嫂堅守疫情防控一線
    「等疫情過去,帶你吃大餐。」這是姚娜與兒子的約定。接到通知,姚娜就趕到社區上班。兒子看著媽媽每天早出晚歸的忙碌身影,也有了怨言。看著兒子期盼的眼神,姚娜內心滿是愧疚,「我也想呆著家裡好好陪著你,但媽媽是黨員,關鍵時候要站得出來。等疫情過去了,一定好好補償你,帶你吃大餐。」姚娜給兒子許下了承諾。「你安心工作,等你回來。」這是姚娜與丈夫的約定。姚娜的丈夫武警部隊的一名軍官,大年初一,一個通知丈夫就匆匆回到部隊,加入了疫情防控戰鬥。
  • 今天,給您寄一張明信片|媽媽,我在遠方守護您!
    我就像風箏,是您的牽引讓我飛得更高遠。媽,您辛苦了,請您放心,我爭取早日當上一名空中戰勤,守護您,更要守護祖國海天!原諒兒子不能陪在您的身邊,不能當面說一句我愛您。我對您的思念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您對我的愛,兒子承諾有機會一定經常回家陪您。媽媽,您辛苦了,兒子愛您!無論天涯海角,無論春秋冬夏,母親的牽掛總在心間蕩漾。
  • 「你也要做一個風雪抱薪人!」武漢一位志願者媽媽寫給兒子的信,看哭
    前兩天,給一線醫護送完餐後,她在靜謐得讓人心疼的武漢,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她想讓兒子和自己都記住這段時間,記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親愛的兒子:夜已深深,你已經酣然入夢。溫和的燈光下,我撫摸著你略帶稚氣的臉蛋,百感交集。孩子,我知道你是為我這個夜夜晚歸的人留下的一盞燈。3月7日,就是你的生日了。
  • 福州:社區工作者 不一樣的元宵節
    他們就是社區工作者,沒有鋼鐵之軀,卻為萬千群眾築起了離家最近的一道防控城牆。堅守: 把工作做得再細緻一點林敏(右一)和社區工作者檢查小區衛生。受訪者供圖「一定要戴好口罩,再忙也要記著吃飯!」勸導企業和商戶要嚴格按照要求,不得提前復工。走出樓宇,夜幕逐漸降臨。往年臺江區元霄燈會的主場就設在濱江社區,每到這時林敏要和同事們做好保障工作。她說:「我們只有把工作做得再細緻一點,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