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斯坦迪什•瑟蒂斯•普倫德加斯特•維裡克,戈特子爵(John Standish Surtees Prendergast Vereker, 6th Viscount Gort,1886-1946),英國陸軍元帥。出身貴族世家,1905年畢業於伍爾維奇皇家軍事學院。一戰期間曾任英國遠徵軍司令部參謀、近衛擲彈兵團第4營營長,1918年11月因作戰英勇榮獲維多利亞十字勳章,此後人稱「老虎」戈特。一戰結束後,戈特擔任過多個參謀職務和坎伯利參謀學院教官。1927年1月至8月曾來中國考察,回國後向國王提交了關於中國革命形勢的報告。1930年1月任警衛旅指揮官。1932年11月任駐印度英軍司令部軍事訓練處處長。1936年3月任坎伯利參謀學院院長。1937年9月任陸軍大臣軍事秘書,12月任大英帝國總參謀長。在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1938年12月戈特曾提交報告,稱英國沒有足夠的軍力防衛法國。
1939年,二戰爆發初期,英國遠徵軍總司令戈特(左)與大英帝國總參謀長埃德蒙德•艾恩賽德(Edmund Ironside)在陸軍部研究地圖。艾恩賽德本來應該被任命為遠徵軍總司令,但出人意料地出任總參謀長,與戈特的位置作了個交換。據悉這一安排完全出於政治因素,原因是陸軍大臣貝利沙與戈特鬧翻了,於是安排讓戈特去了遠徵軍,而邱吉爾的支持讓艾恩賽德力壓約翰·迪爾成為總參謀長。二戰爆發後, 1939年9月4日戈特就任英國遠徵軍總司令,率軍開赴法國參戰。1940年5月,德軍入侵法國,在戰局潰敗的情況下,戈特冒著被追究責任的風險,在5月25日獨自作出決定,違反了向南進攻的命令,將英國遠徵軍和部分法國、比利時軍隊往北撤退,最終通過敦刻爾克撤回英國。這一做法引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他挽救了英國遠徵軍,也有人稱其為失敗主義者。
1939年11月26日,設在法國阿巴爾克 (Habarcq)一座城堡內的遠徵軍司令部,遠徵軍總司令戈特上將和參謀長亨利•波納爾中將正在研究作戰地圖。1940年4月23日,法國貝蒂訥(Bethune),英國遠徵軍總司令戈特與法軍喬治斯上將一起檢閱英軍皇家恩尼斯基倫燧發槍團(Royal Inniskilling Fusiliers)撤退回國後,戈特1940年7月任陸軍部訓練兼本土防務總監。1941年5月任直布羅陀總督兼英軍總司令。1942年5月任馬爾他總督兼英軍總司令,任職期間不顧英國政府反對,果斷地填海造地擴建機場,在隨後的地中海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43年6月晉升陸軍元帥。1944年11月任巴勒斯坦和約旦高級專員。1946年3月因肝癌病逝。
1943年5月,馬爾他島新機場啟用,馬爾他總督戈特檢閱駐島英國皇家空軍儀仗隊,他的左側是馬爾他皇家空軍司令基斯•帕克空軍少將。1945年4月,巴勒斯坦和約旦高級專員戈特(中)訪問巴勒斯坦地區的拉馬特甘(Ramat Gan),陪同的是該市市長阿夫拉姆·克裡尼茨(AVRAHAM KRINITZI)(右一)推薦閱讀
為什麼是「讓歷史感同身受」
《全球使命》人物譜——美國空軍五星上將阿諾德
《全球使命》作者——「快樂的」阿諾德五星上將照片集
新書預告:《身歷其境》——美國總統參謀長威廉•萊希海軍上將二戰回憶錄
「讓歷史感同身受」是我們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合力打造的一套反映世界近現代歷史的叢書,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譯者團隊,也歡迎您為叢書同名公眾號投稿。有興趣者可以在公眾號後臺留言,我們將及時回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