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養老」需邁過幾道坎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迫近,養老問題已經日益成為政策和市場的關注熱點。《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9月13日正式對外公布,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逐步使社會力量成為發展養老服務業的主體,其中包括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等措施。據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詹成付介紹,「以房養老」的試點方案有望於明年一季度拿出。

  當前,我國城市擁有自有住房的家庭已高達70%之多,住房已成為這些家庭擁有財富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可否認,老年人因退休而導致的各項收入減少,可以通過工作積累的財富來彌補,以維持較為理想的生活狀態。但如果這筆財富是以住房不動產的形式沉澱下來而無法變現,這種保障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因為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實實在在的貨幣來支撐。許多老年人被稱之為「住房富人,現金窮人」。他們年輕時貸款買房,辛勞一生賺錢攢錢,還貸付息,在臨近退休時才取得住房的完全產權,此外別無積蓄,接下去就只能依靠不多的養老金維持生活。與此同時,他們的住房卻順理成章地作為遺產留給了子女。

  按照庇古福利經濟學的觀點,這無疑是一種福利損失:最需要用錢的人沒錢用,而正值壯年的子女卻得到了一筆額外的收入。財富分配的不合理,降低了社會總體的福利水平,更損害了老年人的福利,使得他們不得不過分地壓縮生活水平,同時又給社會保障體系造成巨大壓力。隨著「四二一」家庭的大量出現,一雙兒女無力在經濟上養育四位老年父母;兩對老年父母最終向一雙兒女遺留的雙套房產,也並不是已經成家的子女極為需要的。在這種狀況下,「以房養老」,自我養老,顯然是較好的選擇。

  應該說,「以房養老」模式對於解決老年人的養老資金問題、盤活已有房屋資源、擴大保險公司業務都有積極意義。

  其實,「以房養老」的理念在國外早已提出,並有了較成熟的操作模式。如美、日、英、法等國於上世紀80年代先後推出的「反向抵押貸款」,就有效解決了部分「現金窮人,不動產富人」的養老問題。它的操作原理是將住房通過一定形式的金融保險機制,實現價值的流動,使得老年人在工作期間積累的房產,能夠在其晚年帶來穩定可靠的現金流入,從而對養老保障發揮相應的功能。

  而國務院《意見》首提發展「以房養老」試點,意味著中國也將發展「以房養老」模式,應對老齡化問題。事實上,針對國務院提出試點「以房養老」政策,北京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北京市即將出臺《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對於「以房養老」的相關政策,將通過推進「租房置換」的方式進行。

  不過,筆者認為,「以房養老」在目前的中國不具可行性。問題很明顯,「以房養老」的熱議與老齡化帶來的巨大壓力不無關係。據統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突破兩個億;2025年,這個數字會突破3億。而現在看來,中國對社保基金缺口、社會保障措施、養老產業、養老公共服務、社會資源動員、配套的政策等,基本上沒有做好準備。一旦老齡化大潮襲來,中國的情況將會非常嚴重。

  更重要的是,當老人將房屋貶值的風險轉售給保險公司或其他機構之後,老人的現金收入固然多了,但同時會帶來兩個問題:其一,保險公司得到大量的抵押固定資產之後,可以幹什麼?其二,在抵押期結束後,如果老人仍舊沒有過世,此時老人的保障將如何解決? 第一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很難設想擁有龐大現金流支出的「以房養老」保險公司將如何生存。而第二個問題如果不事先加以設計和考慮,則很可能出現中國1998年貨幣化分房之後造成的後果:一年40億元的廉租房保障支出規模,使得社會底層住房保障嚴重不足。

  不僅如此,「以房養老」模式關鍵是還面臨四大障礙:一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是房產留給子女,而不是去世後被銀行收走;二是中國房產的土地使用權期限只有70年,目前中國中老年人的房產在他們去世後,剩餘土地使用權期限非常有限;三是中國房產質量普遍較差,被長期抵押的房產,在產權人去世時,質量問題將暴露,銀行未必願意接受這樣的長期抵押品;四是中國住宅市場泡沫較大,未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將較為嚴重,住宅市場的供求關係可能將逆轉,房產價值未來可能將面臨縮水。

  需要強調指的是,「以房養老」需要真正發達的資產證券化市場,以便於市場上各機構能夠自由進行資產的買賣,這樣的市場制度條件下,才會有足夠多的機構願意來承擔和分散資金佔用、資產貶值的風險。而同時,發達的資產證券化市場又要求政府能夠做到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兜底:沒有機構願意承擔的風險,政府必須承擔,例如老人抵押房產養老期限到期後的養老問題怎麼辦?

  總而言之,「以房養老」絕不是某些人士的一廂情願就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的。其背後需要公平的市場制度與條件,這才是其良性發展的基礎。否則,養老問題沒解決好,反而可能引來一些「強者的掠奪」,並造成不必要的社會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DF070)

相關焦點

  • 「衣食足」到「知禮節」還需邁過幾道坎
    來源:法治日報圖集 國慶中秋假期各地仍然頻現遊客不文明行為「衣食足」到「知禮節」還需邁過幾道坎近日,17歲的遊客楊某在八達嶺長城景區遊玩時,在一塊長城城磚上刻字
  • 北愛爾蘭賽好戲登場,邁過這道坎,冠軍獎盃將刻上丁俊暉的名字
    當然,丁俊暉若想奪冠,首先就是要邁過這道坎。一旦邁過這道坎,那麼前景一片大好。那麼,此次北愛爾蘭賽對丁俊暉奪冠的產生阻礙的就是他的好朋友,外號「火箭」的斯諾克傳奇人物奧沙利文。即將上演的這次丁奧會,已經是這對好朋友之間的第18次。不過讓人感到可惜的是,雖然丁俊暉是中國斯諾克運動員中綜合實力最強的,但說實話,他與奧沙利文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 做好這5點,順利邁過「本命年」的這道坎
    做好這5點,順利邁過"本命年"的這道坎."本命年"也叫屬肖年、屬相年,指農曆出生的人屬相與農曆流年屬相重逢,每十二年一遇。早在西漢時期,民間就有關於"本命年"之說,一直相傳至今.從八字命理學上講,出生年的地支與流年地支重複相遇,這就構成了「伏吟」,伏者,壓服之意。「伏吟反吟,哭泣淋淋」。
  • Disney+要實現2024年盈利,還需邁過幾道坎?
    Disney+想要在2024年盈利,以內容為基石,它還需要準備多少籌碼,邁過多少道坎?這場流媒體大戰或許遠沒那麼他們想的那麼簡單。一、全球進程:買出一個印度市場,迪士尼恐怕再難複製Disney+要在四年時間內實現盈利,光靠北美市場是完全不夠的,它的全球化進程舉足輕重,如何在全球拿下更多的份額和付費用戶,這一道坎對於Disney+尤為關鍵。
  • 女人,50歲後,會面臨「三道坎」,若能一一邁過,有望迎來長壽
    尤其是女性,衰老比男性來的早,50歲後,將面臨「健康坎」。 女人,50歲後,會面臨「三道坎」,若能一一邁過,有望迎來長壽 第一道:卵巢坎
  • 「事非經過不知難」:人,一旦熬過了這幾道坎,就心如止水了
    是啊,人活著,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如意,這些不如意有的甚至是一些很大的「人生之坎」。作為一個局外人,往往很難會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到當事者的困難,而一個人,一旦熬過了人生的這幾道坎,那麼,這樣的人,往往會變得處事不驚,面對大是大非,顯得舉重若輕,心如止水了。那麼,人生的這幾道會讓我們變得心如止水的坎,究竟是指什麼呢?
  • 工人日報:懲罰尺度不好拿捏,教師接過「戒尺」還需邁幾道坎
    教師接過「戒尺」還需邁過幾道坎》) 編輯:秦秦
  • 墊江「三亮」行動 助力基層黨建邁過「三道坎」
    與很多縣城一樣,墊江城市基層黨建也存在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不力、駐區單位與街道社區互聯融合不夠、城區內黨建工作不平衡等「三道坎」。「探索『三亮』行動,就是為了邁過這『三道坎』。」該負責人稱。
  • 夫婦之間,若能邁過這道「坎」,便可相守一生了
    其實,夫婦之間,若能邁過這道「坎」,便可相守一生了。01其實,這樣生死與共,不離不棄的夫妻深情,也在我們身邊發生著。我們小區的林哥和李姐,就是這樣一對共過患難的夫妻。而且,正是李姐的默默關心和貼心守護,林哥才得以重新站立起來,開始新生活。
  • 這些生肖過了兩道坎,運勢青雲直上,福氣自動來敲門
    從頭順到尾的人生真的很少,許多朋友的一生,總會碰到幾個坎;當然,有的朋友終其一生,似乎也難以從一個坎中解脫出來,而有的朋友卻能順利的一躍而過,從此命運順遂,運勢更有破竹的勢頭。苦難對於某些人來說,時常是人生的絆腳石,而有的人卻能把厄運踩在腳下,讓其成為成功的登雲梯;一起看看,人生走過兩道坎後,從此運勢青雲直上、富貴來襲的生肖朋友都是誰呢?
  • 這幾年出生的屬虎人要加油了,邁過這個坎就能見到「光芒」
    出生在這些年頭的屬虎人要注意了,邁過這個坎就會看到「光彩」不同年齡的屬虎人,性格各不相同,運勢自然也不一樣,所以我所說的屬虎人,對你來說,還是希望你能注意到,錯的說明你的運勢不錯。
  • 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只要邁過四個坎,福氣自來,將來必成大器!
    導語: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只要邁過四個坎,福氣自來,將來必成大器!有的人到了中年的時候,早已經功成名就,有的人卻一事無成。呂坤曾經在《呻吟語》中說到,人生中有四個大忌,大多數人都會犯,但如果能邁過這四個坎,那麼人生的道路就會越走越順。一、奮始怠終,修業之賊也意思就是,一開始的時候興致盎然,後來慢慢的懈怠,這是人生中的大忌之一。
  • 諺語:度過五個坎,過百也不難!人生的五個坎是什麼?很珍重
    月圓之時,是長壽的第二道坎。大自然非常神奇的,而人體的健康和地理環境也是有著很大的聯繫的。月圓之時,受到月球引力的牽制,人體內的水分可能會有很小的潮汐反應發生,此時人的情緒比較難以控制。在月圓之時,要注意減少激烈運動,並且調整自己的心情,這樣對於健康長壽來說是有幫助的。
  • 人過八十 要邁四道坎
    為了平穩健康地安享晚年,老年朋友要提前「排雷」,勇敢邁過健康坎。視力坎。在所有白內障類型中,老年性白內障佔比最大,80歲以上的發病率幾乎是100%。不少老人對白內障手術能拖就拖,其實,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只要10多分鐘,就能為老人撥開「迷霧」。建議老人一旦確認白內障,不要拖,當視力低於0.3,或已下降到影響生活,應儘快到醫院就診。尿路坎。
  • 探訪張掖殘疾人就業基地:邁過就業「坎」 登上樂業「山」
    王祖敏 攝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題:探訪張掖殘疾人就業基地:邁過就業的「坎」登上樂業的「山」中新網記者 王祖敏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持證殘疾人就業年齡段就業率為56%。這一數據雖較幾年前有大幅提升,但與全國總體就業狀況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 看四國以房養老經驗 新加坡公房不得參與
    昨日(13日)北京晨報一則《「以房養老」模式今年10月將首次在中國推出》 的新聞受到了很大的關注。文中披露,通過保險機構以「按月付款」方式購買老年人身後的房屋產權,幫助老人實現以房養老的模式今年10月將首次在我國推出。
  • 養老房就是個偽需求,偽概念,養老和房子沒有必然的關聯
    我們都知道房產銷售中有一種房子叫養老房,一般遠離城市環境好,配套了針對老人的很多服務,而且這些房子價格也都不便宜,看到養老房的宣傳,很多人不自覺的會心動,畢竟父母年齡越來越大,辛苦一輩子,如果自己條件容許購買這麼一套房子給父母,也是對父母的孝順,如果你真的這麼想了,那就是剛好陷入了房產銷售的套路。
  • 讀博士這四道坎真的很難過!
    讓我們盤點一下最近幾年高學歷人才的自殺事件: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單人宿舍裡,張東文服下了1克足以致命的毒素秋水仙素,結束了年輕的生命。筆者認為,主要以下幾點讀博士都要邁過的坎:一、一道坎:博士生和導師關係博士生導師之所以被稱為「導師」,是不同於老師的。導師在英文中叫supervisor,而不是teacher,所以導師的作用更多的是監督,督導的作用,而不是教育。並且對於研究生導師來說,把著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的命門,權利很大。
  • 「以房養老」應者寥寥全國推進難言樂觀
    在「以房養老」被推向全國一個多月後,銀保監會近日又一次發聲,稱「以房養老」雖然試點業務量不大,但確實滿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銀保監會還表示,下一步將加強與相關部委溝通協調,積極爭取配套政策,重點解決「以房養老」中遇到的房產登記、抵押、公正等環節的操作性問題。
  • 《三國演義》:人生有三道坎,邁過方得圓滿
    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魯迅曾說:「每個中國人身上都有三國氣,每個人心中也都有一個《三國》。」一部《三國演義》寫盡各色英雄,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的一生,要邁過種種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