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的歷史演變,身為瀘州人你知道嗎?

2020-11-05 瀘州新鮮事

瀘州得名「瀘水說」,古稱江陽。#瀘州頭條#

南朝梁大同年間(535-546年)置瀘州,領江陽郡。江陽郡領:江陽縣(治今江陽區)、漢安縣(治今納溪區大渡口鎮)、綿水縣(治今長寧縣北)、安樂戍(治今合江縣合江鎮)。州、郡治今江陽區。夏、商時屬梁州之域。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蜀,同年設置巴郡、蜀郡,巴郡轄有江陽地,其後在沱江、長江交會處置江陽縣。

西漢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蘇嘉為江陽侯,在長江與沱江交匯處(今瀘州市江陽區)設置江陽縣。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開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犍為郡,領江陽縣。東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陽郡。

西晉仍置江陽郡。江陽郡屬益州,下轄江陽縣、符縣、江安縣。

南朝劉宋、南齊置東江陽郡。南梁大同年間(535-546年),建置瀘州。瀘州轄一郡即江陽郡,三縣即江陽縣、江安縣、綿水縣。

隋大業三年(607年)改瀘州為瀘川郡,仁壽中升為瀘州總管府。改江陽縣為瀘川縣,為瀘川郡治。瀘川郡轄瀘川縣、富世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為瀘州,三年(620年)置總管府,四年(621年)升為都督府。瀘州轄瀘川縣、富義縣、江安縣、合江縣、綿水縣。

北宋,瀘州瀘川郡置瀘川軍節度。

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潼川府路遷治瀘州。瀘州升本路安撫使。

宋末改瀘州為江安川,屬潼川路。轄瀘川縣、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

宋、元之際,蒙古軍入蜀,瀘州城先後遷治於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磧、合江安樂山,最終築城於合江神臂崖,堅持抗元35年。

元改江安川為瀘州,並廢瀘川縣入瀘州,改屬四川行省重慶路,轄江安縣、合江縣、納溪縣。

明洪武六年(1373年)瀘州升為直隸州,隸屬於四川行中書省,九年(1376年)直隸於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轄江安縣、納溪縣、合江縣。

清雍正五年(1727年),將貴州畢節以北的永寧全境劃歸四川。清嘉慶七年(1802年)瀘州置川南永寧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民國初改瀘州為瀘縣,屬永寧道,為永寧道治,並與江安、納溪、合江三縣脫離。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置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中共川南區委在自貢成立。1950年1月川南區委遷瀘縣,設置川南人民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8月撤銷)。1949年12月1日,敘永解放;2日,古藺解放;3日,瀘縣、合江、納溪解放。5日,瀘縣人民解放委員會成立,代行縣政府日常工作。13日,中共瀘縣委員會和瀘縣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1月17日,設瀘縣專區,轄瀘縣、納溪、合江、隆昌、富順、敘永、古藺和古宋8縣。

1949年12月設置瀘縣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9月改稱瀘縣專員公署,屬川南行署區。7月10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瀘縣析出設立瀘州市,同月底成立中共瀘州市委,8月15日正式成立瀘州市人民政府。

瀘縣專署駐瀘州市,轄瀘縣(駐瀘州市小市鎮)、合江、古藺、敘永、古宋、納溪、富順、隆昌等8縣。

1952年3月,瀘縣專署遷隆昌縣,改稱隆昌專區,後屬四川省領導。同年12月專署遷瀘州後,改稱瀘州專區。原由川南行署直轄的瀘州市劃歸瀘州專區。轄1市、8縣。1952年,雲南省威信縣水田鄉飛地劃歸四川省古藺縣。

1953年1月12日,瀘州市劃歸瀘州專署領導,並為專員公署所在地。(1953年,瀘州市改為省轄市,委託瀘州專署代管。)

1960年,撤銷古宋縣,併入敘永縣。7月14日,國務院批覆撤銷瀘州專區,所屬市縣劃歸宜賓專區。

1983年3月3日,瀘州市升為地級瀘州市,將宜賓地區的瀘縣、納溪、合江等3縣劃歸瀘州市管轄。同年5月,四川省政府批准設立瀘州市市中區。6月1日,市委、市政府辦事機構正式成立。

1985年1月17日,市中區政府成立。1985年6月4日,宜賓地區的古藺、敘永2縣劃歸瀘州市管轄。

1995年12月24日,瀘州市市中區更名為江陽區;撤銷納溪縣,設立瀘州市納溪區;新設瀘州市龍馬潭區;瀘縣人民政府駐地由原市中區新街子街遷至瀘縣福集鎮;對江陽區、納溪區、瀘縣的行政區域作相應調整。

1996年7月1日,正式實施行政區劃調整,瀘州市轄三區四縣(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 古藺縣)。

身為瀘州人,這是你應該了解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瀘州民間文化:你知道瀘州人說拜把子和保保的意思嗎?
    在瀘州社會其實就類似於以前的江湖,江湖自然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從清末開始的袍哥,瀘州的社會就呈現了另外一種生態,就是形成方言非方言,黑話非黑話的一種社會語言,這種社會語言在全國都有,四川的獨特在於它有著四川本土的內涵,而四川各地又有各地的板眼。
  • 從先秦到民國,看瀘州六次換血與變遷,話說當年那些老瀘州人
    作為一個地方文化研究愛好者,我常常好奇這樣一個問題,今天的瀘州人跟過去歷史上的瀘州人有什麼不同呢?怎麼算當今的老瀘州人,怎麼算歷史上的老瀘州人,最老的瀘州人又怎麼來的,他們到底經歷了怎麼樣的變遷。因為我發覺很有趣的問題在於,瀘州歷史上至少跟整個巴蜀一樣,經歷過六次移民大換血,今天的瀘州人別說沒有最早的基因,恐怕明朝第五代老瀘州都非常難尋了。但是依然保留著最初的那種我前面說的性格氣質,難道山水基因比人類基因更強大,確實可以影響一個區域嗎?
  • 瀘州人都必須知道的10個瀘縣歷史
    我是瀘州人,我熱愛家鄉,關心瀘州的發展,我支持瀘縣改為瀘川區, 支持瀘縣「撤縣改區」。原因如下:瀘州古代叫「江陽縣」,是先秦古縣,自古以來,從未取名叫過「瀘縣」,我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瀘州人,我跟大家詳細地梳理一下瀘州和瀘縣的歷史。
  • 瀘州燈杆山和神六橋,你知道它們的歷史和來歷嗎?
    老實說,一部分瀘州人心中一直認為,數字最好不要用來當作名字,分類可以,當名字特別是地名,橋名、學校名等等大家真的不太喜歡。我們瀘州就是怪,小學都基本是有名字的,到了中學以後全部敗給了阿拉伯數字。也不知道廟堂跟江湖到底有好不咬弦。總之草根們習慣了的東西,總有專家跳出來給你一個新的標準。蒙蔽樹下蒙蔽果嗎?
  • 《明史》中關於瀘州的那些事,你不知道的瀘州歷史
    《明史》是一部記載明王朝(1368——1644)歷史的紀傳體通史,共三百三十二卷。特輯錄、編校其中有關瀘州的主要史料,而明史裡面記錄了多少與瀘州相關的事情呢?沽酒客根據前人史料整理髮覺內容還不少,很多歷史情況可能今天的瀘州人都不太清楚,歷史的有趣在於它在不經意間讓你感嘆原來如此,既然要給大家普及瀘州歷史文化,那麼就從明朝打開一個天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五六百年前瀘州的那些在歷史上被記錄的往事吧。
  • 瀘州有四個鐵,知道一個已經不容易,四個都知道瀘州活歷史
    瀘州人說老瀘州,瀘州通,跟是不是瀘州人其實還有些區別,你可能是瀘州人,但是未必了解瀘州的過去,因為個人的興趣點不一樣,但是作為瀘州人,多了解一些瀘州的過去也沒有什麼壞處,至少有朋自遠方來的時候,我們可以多一些話題,順便也宣傳了家鄉。
  • 瀘州三個地方老是被人讀錯,你知道它們是哪裡嗎?
    作為老瀘州人其實對自己的家鄉如數家珍的多得很,很多人講起瀘州的典故歷史來,比江陽沽酒客還會擺,只是沽酒客喜歡把它們寫成文字或者拍一段視頻,通過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瀘州,也勾起大家的回憶和話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瀘州有三個地方說出來都知道,但是很多人的叫法甚至寫法都錯了,今天沽酒客就給你一一道來。
  • 這句瀘州川江黑話,暗含兩個曾經頗具影響的行業,老瀘州也未必懂
    在四川這塊地方,最好的目前看來是川西,而川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瀘州恰恰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從古到今,不斷演變到今天。在過去近一千年的時間裡,不管是本土的老瀘州人,還是一次次異地遷徙紮根於此的新瀘州人,最終把血脈融合。他們在這塊土地上不斷拓荒,締造了屬於瀘州的人文歷史。
  • 瀘州七十年代四大「瘋王」,一個被收入瀘州全書,你聽過嗎?
    歷史記錄的往往是重大的事件和偉大的人物,歷史基本不會給老百姓做傳的如今很難知道了。一度成為瀘州人看的把戲,最早落寞死去。喬瘋子,女,中年。這個喬瘋子為什麼那麼引人注目,在於她瘋了以後常常做一些高難度極具危險的事情。常言道:「瀘州有座塔,離天只有三尺八」說的是當年的瀘州最高建築,今天的報恩塔。喬瘋子隨時隨地可以攀爬上塔頂鑽出洞口到塔沿邊抱起上面的銅像秀特技。其技巧之驚險不比當下的《出彩中國人》同類選手差。而沱江橋欄杆也是隨便翻。
  • 一百年前老瀘州人的娛樂方式?可能比今天的你還時髦
    事實果真如此嗎?雖然今天娛樂資訊發達,但是不代表過去的瀘州人就不知道怎麼玩,一百年前的瀘州人可能比我們今天還要時髦。舊時瀘州的民間娛樂,多姿多彩。較為普遍的是川劇、玩友、說評書(講淮書)、打金錢板、花鼓、圍鼓、講聖諭、耍燈、打鑼薅秧等等,其娛樂形式,各有特色。今天根據瀘州地方志及前輩老師的講述整理一些來跟大家分享,也可以了解一些我們祖輩多姿多彩的娛樂方式。
  • 瀘州龍馬潭公園,假如回到過去的樣子,你知道它有多豪橫
    就像你看古江陽到現在,瀘州的歷史行政劃分也是花樣百出,這不是這一座城市的情況,不說全國,四川很多地級市都在不斷變化。所以要有一顆平和的心態去接納它,你就算接納不了,也是這樣了。有些話語雖然難聽,但是其實能刺激和鼓舞到你。就是所以你認為的不好,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你自己能力不夠。所謂人窮怪屋基,這完全是一種愚昧的做法。
  • 瀘州這個名勝古蹟有四百多年歷史,談談從中國式到西洋化的變遷
    八百多年的歷史和曾經的輝煌以及它巨大的知名度,肯定會震驚到不少人。雖然歷史上毀於一旦的文物比比皆是。但是終究有些事情你不得不說它頗為可惜。我想我們並不必擔心從此以後沒有了這個建築,相信要不了多久,你要是有機會去巴黎,它依然會重新矗立在我們面前。這使我想到了瀘州的一個名勝古蹟——鐘鼓樓。
  • 隱藏在瀘州方山鎮的江陽雁塔,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江陽沽酒客生活的城市瀘州,古稱江陽,據出土文物江陽簡記載,我的家鄉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從古城到今天的新川江,瀘州已經沒有太多古老的印記,但是城中和城郊還有一些歷史文物,在向世人昭示著他的古老和悠久。
  • 瀘州也有武林高手,這三位你知道嗎?其中一位還是青城派掌門
    王家衛真實一個有精神和完美潔癖的人,你看整個相關,雖然文藝片不是只有他,然而向他那年考證和花時間去提煉的太少了,李翰祥時代其實還可以,比較他們從小在從過傳統文化裡長大,喝的就是這個奶。沽酒客不會武術,也不是武林中人,怎麼回答你呢?只是我想說瀘州曾經有過武林高手,而且還影響了徐浩峰寫的中華武士會,瀘縣武士會的成立要比中國武術會更早,跟廣東人食夜粥(練武)一樣,瀘州在過去一百多年尚武之風也很濃烈,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還有殘留,如今早就被散打拳擊代替了,老師傅都死完了,還怎麼傳承,而且武術並不適合表演,一上臺就是作秀花架子了。
  • 淞滬戰役裡第一位犧牲的團長,值得我們瀘州人去紀念他
    為了人民的幸福,不管是戰亂還是和平歲月有很多人都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瀘州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多熱血的英雄兒女,豪傑之士。遠有神臂城的英烈,近有烈士蔡松松,他們都是我嗎不應該忘記的人。今天我想給瀘州的朋友再介紹一個人,他的英烈事跡,值得我們致敬。
  • 張問陶在寫了三首《瀘州》詩,一度被訛傳成安微廬州
    我一直覺得,一個城市的歷史裡沒有一兩首拿得出來的唐宋大家寫的詩句,是一種悲哀,還好瀘州其實有,杜甫也好,蘇東坡也好,陸遊也好,甚至李白都寫過關於瀘州的詩歌,不過從唐宋元顯然又沒有明朝寫瀘州那麼多,楊慎對瀘州的文化貢獻至今都應該感激,雖然」滾滾長江東逝水「這個千古名詞還有爭議,你也不能完全否認就和瀘州沒有關係
  • 那些鮮為人知的瀘州第一次,讓你了解一個不一樣的瀘州
    一座城市總有它的過往,它的第一次,這些過往和第一次就是它的歷史,可能隨著歲月的蹉跎,物是人非,很多過往和第一次都不再被人提及,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聊聊瀘州的那些第一次,讀完以後,你一定會對瀘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 酒好不怕巷子深,你知道這句話的來歷嗎?源自150年前的瀘州
    第一這俗語誕生時間不算長,晚清到現在不到150年,其次是它跟我們瀘州的酒有關,就是發生在瀘州,第三這個事情還牽扯了一位晚清重要人物,想知道來由,聽沽酒客給你慢慢道來。雖然明清以來瀘州酒的名氣已經比較大了,但是實際上還是沒有達到那種全國聞名的樣子,而且它酒的工藝日趨成熟,還是清末民國時期,當然這也繞不開多個朝代,瀘州人老百姓累積的智慧結晶和勞動心血。
  • 瀘州民俗文化裡,關於這三位神仙的傳說,見證了瀘州民間習俗
    二人歷史上都確有此人,當然由於列入神仙列傳以後,就變得更加神秘。他們在八仙傳當中已經有豐富的記載,而很多地方也流傳不少他們的故事。而瀘州以韓湘子和呂洞賓的傳說最多。也如魯班一樣不下十幾個故事。 這就非常有趣了,如果是僅僅是一個故事倒還罷了,三人在瀘州三區四縣廣為流傳那麼多傳說,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瀘州花甲第一橋,屹立不倒六十載,堪稱瀘州沱江之魂
    今天看來一百多萬,修建一座這樣的橋,簡直不可思議,雖然是六十年前,但是新中國建設初期,百廢待興,物質條件相當匱乏,瀘州還不是中國的主要城市,四川之南,充滿了偏遠和落後的關鍵詞。然而那個時候的瀘州人,我們的祖輩們,內心卻充滿了奮鬥的力量和上進的渴望,全民總動員,不計報酬,加班加點,各種土方法運用,終於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