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解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區別

2021-01-14 開車讀書

人們常常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並列,甚至將其合併為一本書,叫《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認為兩者相差不大,然而其實兩者的區別是非常大的,之所以會認為兩者相差不大,是因為我們讀《孫子兵法》時往往連第一篇都沒有讀懂。

第一篇名《計篇》,而我們會下意識地認為這個「計」與 「三十六計」 相同,其實兩者截然不同。三十六計中的「計」講的是奇謀巧計,但孫子兵法中的「計」並不是用計,也不是奇謀巧計,而是計算的計,是將通過計算來取勝,而不是通過計謀取勝。

興許是因為人下意識的原因,會對通過計謀取勝非常的感興趣,總覺得戰爭通過個奇謀巧記就能打贏。但這恰恰是與《孫子兵法》相反的,要知道戰爭是非常殘酷的跟想像中通過三六計取勝是完全不同的,而《孫子兵法》講究的就是靠實力取勝。

《孫子兵法》中的「計」是最基礎的「計」,就是計算實力來取勝,需要計算的有五項,叫 「五事七計」。五事是道、天、地、將、法。七計是主熟有道、將熟有能、天地熟的、法令熟行、兵眾熟強、士卒熟練、賞罰熟明。就是比較和敵方的天時、地理、人才、政治和法制。計算的目的就是為了知道勝算,在戰前就能判斷勝負。通過計算勝負,勝了才打,沒有勝算,便不會去戰,這就是《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先勝後戰。


值得一提的是《孫子兵法》中描述了戰爭的殘酷,有著很強烈的反對戰爭情緒,但是即使在戰爭這種極端殘酷的情況下,《孫子兵法》卻依然堅守著「道」而不是三十六計中的「術」,三十六計所傳授的是如何抓住機會,而《孫子兵法》始終是靠確保勝利才去戰鬥。這才是戰爭中正真能確保最少損傷的辦法。

《孫子兵法》中強調了一句「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也就是真正善於戰爭的人,都是沒有什麼奇謀巧計,也不靠出奇制勝的計謀取勝,也沒有什麼英勇的戰功。因為孫子兵法講究的就是不戰之法、先勝後戰,所以孫子兵法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其中能學習到的卻是真正內行的本事。

可能對於我們觀看的後人來說,三十六計的更具有趣味性更適合學習,但是設身處地的想,《孫子兵法》的核心才是真正適合當時那個戰亂年代的。

點擊下方「閱讀」,可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張翔:為什麼要解讀《孫子兵法》?002解讀孫子兵法
    目前正在一字一句的解讀《孫子兵法》。這是讀一本書寫一本書第2篇原創文章。◎現在的我是知道孫子牛逼,而且他牛逼在哪裡?我能夠說出來,所以我就要開始解讀《孫子兵法》。一字一句,我能夠告訴你孫子為什麼牛逼,他牛逼在哪裡?他怎麼幫助我和你像他一樣牛逼。這就是我為什麼要解讀《孫子兵法》,解讀《孫子兵法》。就是要讓你和我像孫子一樣牛逼。而不是像孫子一樣慫。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區別不同點
    人們常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並列,有時叫作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但是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不同,三十六計的「計」是奇謀詭計;孫子兵法的計不是用計,不是奇謀巧計,而是計算的計,是講計算,不是講計謀。為什麼把計理解為奇謀巧計,是價值觀問題?
  • 別再把《孫子兵法》誤認為就是《三十六計》了,兩者是有區別的
    《漫談宗教思想教育信仰文化》系列之諸子百家第3回很多人提到《孫子兵法》都聯繫上《三十六計》:「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然而《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完全是兩本內容的兵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學《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的區別,後續也會推出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有哪些不同?
    近期我用手機軟體聽孫子兵法,我的朋友知道這個消息後就問了我幾個讓我苦笑不得的問題,比如:圍魏救趙是孫子兵法裡面第幾計,或者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是三十六計裡面那一計的內容。更有甚者認為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就是一本書。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完全是兩碼事!
    很多人提到《孫子兵法》都會聯繫至朗朗上口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甚至很多人都認為,孫子兵法裡有三十六計,然而《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完全是兩本內容不同的兵書!這兩本書作者為不同,年代不同,內容也不同!
  • 你分得清《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嗎?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由春秋時期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所作,被譽為「兵學聖典」,處處表現著道家與兵家的哲學。提及古代兵書,除了《孫子兵法》,相信許多人還會想到《三十六計》。
  • 孫子兵法到底和三十六計有什麼區別?
    在很多時候大家都認為孫子兵法是跟三十六計並列的軍事奇書,但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三十六計,講的是計謀,而孫子兵法則講的是計算,他無時無刻不在計算,算各種概率和可能,讓你儘可能多地掌握戰場上的優勢。這是道和術的區別,層次也和境界也不一樣。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講述了戰國時期兩位著名的軍事家與謀略家——孫臏與龐涓鬥智鬥法的故事,向後人展示了最傑出的兵法與計謀。龐涓趁孫臏被困楚國時,來到楚國,推波助瀾,欲得孫臏和《孫子兵法》。「聲東擊西」是三十六計的第六計。
  • 被誤解的《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由春秋時期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孫武所作!這樣一本經典的著作卻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它,有時甚至將他和三十六計混為一談,叫《與三十六計》。實在是不應該呀!
  •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不是一本書
    ,那麼《孫子兵法》不是《三十六計》應該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兒,那本文的題目《孫子兵法》不是《三十六計》還有什麼意義呢?這事兒得從兩個方面說:第一,市面上的書,往往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放在一起,作為一本書出版,這就給人一個假象,好像《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等同的,但實際不是。第二,從兩本書的內容來看,差別很大,《孫子兵法》是一本講戰略的書,雖然講的是軍事戰略,但在商業上、生活中,也不無可以借鑑的地方。
  • 【兵法精讀】《孫子兵法》中的「計」到底是什麼?
    戰爭世人常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混為一談,認為《孫子兵法》是講計謀的,是講如何險中取勝,如何以弱勝強,這是以「奇謀妙計」的策略思維來解讀《孫子兵法》,是片面的,沒有把握真實內涵。《孫子兵法》所講的是一整套系統的勝兵思維。它講究的是勝而後求戰、以多勝少,絕對優勢。三十六計則相反,它講究的是以巧取勝,以弱勝強,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通過計謀的加成,以實現反轉。所以萬不可用三十六計的思維來解讀《孫子兵法》,這樣就走偏了。
  • 三十六計真有用?《孫子兵法》還有一招更厲害計謀,碾壓三十六計
    很多人在讀《孫子兵法》的時候,有一個誤區,容易把重心放在了第一篇「計篇」上,這樣一來,大家都以過去的認知來解讀《孫子兵法》,「哦,原來孫子兵法講的計謀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嘛,我知道」。在我看來,這是對《孫子兵法》本身想要傳達的觀念的一種錯誤解讀。
  • 千萬不要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混為一談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誕生已有2500年歷史,歷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說「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
  • 「孫子兵法」中只有「三十六計」嗎?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也是世界三大兵書之一,春秋末期的齊國人孫武是這部書的作者.《孫子兵法》全書共十篇,「三十六計」可以說是汲取了全書的精華。《孫子兵法》問世後得到了很多軍事家、政治家等人的喜愛,這本書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作為華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寶《孫子兵法》不僅僅是一部兵書,中華文化中的重要遺產,她更是華夏智慧與樸素思想的象徵,對後人的影響頗為深遠。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完全不是一回事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都是我國非常優秀的兵法謀略書籍。很多人都喜歡把它們放在一起來說,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會誤認為這兩者是一回事,或者說源自同一本書,其實並非如此,兩本書差了個十萬八千裡,壓根不是一個朝代的事。
  • 張翔:為什麼說孫子兵法不是將軍兵法,是帝王兵法?011孫子兵法
    目前正在一字一句的解讀《孫子兵法》。這是讀一本書寫一本書,第011篇原創文章。原文: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一個歷史劇大IP
    在諸多角色中,最令觀眾印象深刻是他在2000年播出的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中飾演的戰國名將龐涓。這一角色至今未有他人超越。兵書傳說《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由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影視部、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攝製的一部戰國題材電視劇,仇永力、楊洪武等主演。
  •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一個歷史劇大IP
    在諸多角色中,最令觀眾印象深刻是他在2000年播出的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中飾演的戰國名將龐涓。這一角色至今未有他人超越。兵書傳說《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是由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影視部、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聯合攝製的一部戰國題材電視劇,仇永力、楊洪武等主演。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度陳倉。隔岸觀火,笑裡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渾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計計相扣,展現中國古代兵法和東方智慧
    《孫子兵法》是中國軍事文化遺產中的光輝寶物,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軍事理論著作,中國古籍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最廣泛的著作之一。《孫子兵法》曾被譽為「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遺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