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南昌市灣裡區羅亭鎮上板村道院組一片500多畝的荒山,由政府投入400多萬元開墾為耕地。然而,耕地剛剛平整完畢,不久後又被一家苗木種植公司承包,並將耕地全部推掉。
荒山變耕地本是好事,為何轉眼又推掉種樹?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不適合耕作的荒山 卻被開墾為耕地
11月25日,在當地村民的陪同下,記者驅車來到了上板村道院組。這裡荒山不少,但只有部分土地種上了苗木,旁邊一塊農田也長滿了雜草。在土地周邊,一條水溝棄用已久。村民告訴記者,這條水溝原本也是荒山開發時專門開挖的,屬於配套項目,用來灌溉農田。
「2013年,鎮裡將山上500多畝土地開墾為耕地,就像梯田一樣,非常平整。」村民鄧漢說,當時大家以為自己的農田可以增加,非常期待。然而,在2014年荒山開發完成後,這裡卻沒有用來進行耕種。
對於這樣的做法,羅亭鎮黨委委員屈海洋表示,荒山開發是為了新增耕地面積,滿足「耕地佔補平衡」的政策,達到國家規定的耕地面積和數量。2013年,作為荒山開發項目的業主,南昌市國土局灣裡分局以每畝9000元的價格,共計投入400多萬元在上板村進行開發,並在2014年驗收完畢。
記者了解到,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然而,對於上板村的荒山,江西水生苗木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偉認為,由於土地不保水,這裡根本沒辦法進行耕作。「經過我們改良,現在更適合種水生植物。」
一片不適合耕作的荒山為何要花費400多萬元平整為耕地?對此,屈海洋表示,「這個項目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了保證耕地數量,但是土地開發後具體是給誰用,怎麼用,當時也沒有明確的說法。」
為了把事情了解清楚,記者先後兩天兩次來到南昌市國土局灣裡分局,局長萬衛紅均表示自己外出開會,而且並不清楚事情原委。
耕地轉租給企業 全部推掉種樹
2014年6月,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羅亭鎮從上海引進了江西水生苗木種植有限公司,後者計劃投資1.2億元進行開發。為了滿足開發用地需要,上板村委會與江西水生苗木有限公司籤訂合同,不僅把剛剛平整出來的500畝耕地轉租出去,還要求村民把原有的200畝農田一併出租。
然而,村民鄧漢向記者反映,村委會並未就承包事宜召開村民大會,除了200畝農田的補償金已經發放,其他500畝耕地的補償款不知道去向。此外,更讓村民意外的是,耕地轉租給水生苗木公司後,隨即全部都被推掉,準備栽種苗木。
「既然花了那麼多錢開荒,為什麼剛弄好又要推掉?這不明擺著是浪費嗎?」對於村民的質疑,羅亭鎮黨委副書記趙文光表示,當時因為有關部門要來現場看項目,所以水生苗木公司只是把山上的雜草樹木推掉了,「並不是對耕地的破壞。」
對於這種說法,村民們並不認同,他們帶著記者來到與上板村相隔不到10公裡的安義縣天坪村。記者看到,同樣作為荒山開發項目,這裡的耕地整齊有序,與上板村的景象完全不同。「水生苗木公司承包前,上板村的耕地也是這樣,非常平整。」鄧漢說。
本是「佔補平衡」用地,如今用於苗木種植,那麼國家規定的耕地面積又如何達到?此外,按照規定,村民原有的200畝基本農田不能改變性質用來種樹,為何也能承包給企業?500畝耕地的補償款是否像村民所說不知去向?對此,屈海洋表示,所有工作都是按照上面要求做的,而合同是村裡與企業籤訂的,自己也不清楚。
記者表示希望聯繫村委會負責人,並出具合同備案。屈海洋稱村裡負責人外出辦公無法接受採訪,而鎮裡也沒有備案。
江西日報記者 陳 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