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荒山剛改耕地就被推平種樹 被指浪費

2020-12-05 搜狐網

  兩年前,南昌市灣裡區羅亭鎮上板村道院組一片500多畝的荒山,由政府投入400多萬元開墾為耕地。然而,耕地剛剛平整完畢,不久後又被一家苗木種植公司承包,並將耕地全部推掉。

  荒山變耕地本是好事,為何轉眼又推掉種樹?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不適合耕作的荒山 卻被開墾為耕地

  11月25日,在當地村民的陪同下,記者驅車來到了上板村道院組。這裡荒山不少,但只有部分土地種上了苗木,旁邊一塊農田也長滿了雜草。在土地周邊,一條水溝棄用已久。村民告訴記者,這條水溝原本也是荒山開發時專門開挖的,屬於配套項目,用來灌溉農田。

  「2013年,鎮裡將山上500多畝土地開墾為耕地,就像梯田一樣,非常平整。」村民鄧漢說,當時大家以為自己的農田可以增加,非常期待。然而,在2014年荒山開發完成後,這裡卻沒有用來進行耕種。

  對於這樣的做法,羅亭鎮黨委委員屈海洋表示,荒山開發是為了新增耕地面積,滿足「耕地佔補平衡」的政策,達到國家規定的耕地面積和數量。2013年,作為荒山開發項目的業主,南昌市國土局灣裡分局以每畝9000元的價格,共計投入400多萬元在上板村進行開發,並在2014年驗收完畢。

  記者了解到,耕地佔補平衡,是指建設佔用多少耕地,各地政府就應補充劃入多少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然而,對於上板村的荒山,江西水生苗木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偉認為,由於土地不保水,這裡根本沒辦法進行耕作。「經過我們改良,現在更適合種水生植物。」

  一片不適合耕作的荒山為何要花費400多萬元平整為耕地?對此,屈海洋表示,「這個項目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了保證耕地數量,但是土地開發後具體是給誰用,怎麼用,當時也沒有明確的說法。」

  為了把事情了解清楚,記者先後兩天兩次來到南昌市國土局灣裡分局,局長萬衛紅均表示自己外出開會,而且並不清楚事情原委。

  耕地轉租給企業 全部推掉種樹

  2014年6月,作為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羅亭鎮從上海引進了江西水生苗木種植有限公司,後者計劃投資1.2億元進行開發。為了滿足開發用地需要,上板村委會與江西水生苗木有限公司籤訂合同,不僅把剛剛平整出來的500畝耕地轉租出去,還要求村民把原有的200畝農田一併出租。

  然而,村民鄧漢向記者反映,村委會並未就承包事宜召開村民大會,除了200畝農田的補償金已經發放,其他500畝耕地的補償款不知道去向。此外,更讓村民意外的是,耕地轉租給水生苗木公司後,隨即全部都被推掉,準備栽種苗木。

  「既然花了那麼多錢開荒,為什麼剛弄好又要推掉?這不明擺著是浪費嗎?」對於村民的質疑,羅亭鎮黨委副書記趙文光表示,當時因為有關部門要來現場看項目,所以水生苗木公司只是把山上的雜草樹木推掉了,「並不是對耕地的破壞。」

  對於這種說法,村民們並不認同,他們帶著記者來到與上板村相隔不到10公裡的安義縣天坪村。記者看到,同樣作為荒山開發項目,這裡的耕地整齊有序,與上板村的景象完全不同。「水生苗木公司承包前,上板村的耕地也是這樣,非常平整。」鄧漢說。

  本是「佔補平衡」用地,如今用於苗木種植,那麼國家規定的耕地面積又如何達到?此外,按照規定,村民原有的200畝基本農田不能改變性質用來種樹,為何也能承包給企業?500畝耕地的補償款是否像村民所說不知去向?對此,屈海洋表示,所有工作都是按照上面要求做的,而合同是村裡與企業籤訂的,自己也不清楚。

  記者表示希望聯繫村委會負責人,並出具合同備案。屈海洋稱村裡負責人外出辦公無法接受採訪,而鎮裡也沒有備案。

  江西日報記者 陳 璋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江西網 http://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15/11/30/014491715.shtml report 1779 兩年前,南昌市灣裡區羅亭鎮上板村道院組一片500多畝的荒山,由政府投入400多萬元開墾為耕地。然而,耕地剛剛平整完畢,不久後又被一家苗木種植公司承包,並將耕地全

相關焦點

  • 貴州織金縣:「耕地搬家」治荒山
    貴州織金縣:「耕地搬家」治荒山   中新網貴州織金3月10日電 題:貴州織金縣:「耕地搬家」治荒山  記者 唐福敬 鮑光翔  「這片山坡以前儘是石旮旯,哪種得出東西來?
  • [青海新聞聯播]荒山變耕地 生態有保障
    [青海新聞聯播]荒山變耕地 生態有保障 荒山變耕地,生態有保障。
  • 不種糧食反種樹,農民是在響應退耕還林政策,還是真的不想種莊稼
    農民最大的資本就是土地,農田和耕地,以及宅基地。這些土地有不同作用,宅基地解決農民的住房問題,如果沒有宅基地,在農村去買地基蓋房子還是挺貴的。而農田和耕地則解決了農民的吃飯問題,只要不懶,農民就不愁吃。
  • 2000畝耕地被當荒山出租 600村民告市國土資源局
    2000畝耕地被當荒山出租 600村民告市國土資源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6日 16:13 來源: 法制晚報     認為村委會違規出租近2000畝耕地,以行政不作為——    600村民告市國土資源局    事發海澱區南安河村,此案上午開庭    2000畝耕地被當成荒山出租 因被告未對違法行為作出處理 遂提起行政訴訟    六百村民狀告國土資源局
  • 河南新密一村民化名「正義」 舉報大片耕地被人推平並堆放數千噸石頭
    新密市曲梁鎮一村馬姓村名化名「正義」,舉報當地張灣村馬莊七組農田裡被放數千噸石頭,沒有任何手續,破壞耕地。映象網實地暗訪,負責人趙某稱這些石頭是附近修路挖出來的,他弄過來準備賣出去,每噸賣40元。新密市曲梁鎮黨政辦稱:這個事簡單,回頭查一下,若沒有手續,馬上讓他清理走。
  • 蘇榮的造林大躍進:數百億元工程讓田裡種樹,嶺上長草
    據《江西省委關於中央第八巡視組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通報》,「一大四小」工程問題包括:一是存在通道綠化、樹種配置、市縣考評標準「一刀切」問題;二是存在脫離造林實際安排年度綠化任務、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等「好大喜功」問題;三是存在「租田種樹」問題;四是存在「成活率低」問題;五是存在虛報年度綠化任務完成面積、虛報工程建設資金投入等「弄虛作假」問題。
  • 山東「愚公」17年承包3000畝荒山種樹!他說,我栽樹上癮!
    2000年,臨沂退休教師徐新軍承包了700畝荒山,和老伴在山裡搭了一個茅草屋,在大山裡扎了根。這一幹便是17年。 視頻: 徐新軍 17載荒山造林 ↓一開始,有村民對他們的行為不是很理解。「退休教師,拿著穩定的退休金,何苦跑到這大山之中種樹?」
  • 從荒蕪山坡到農田綠植 這位七旬老人20年染綠5000畝荒山
    從人煙稀少的荒蕪山坡,到滿目蔥翠的農田綠植,年過七旬的山西省鄉寧縣退休幹部鄭中午,用20年時間耕耘5000畝荒山荒坡,種下30萬株經濟林,開墾出1000畝有機耕地。一個曾經守望一方平安的共產黨員,退休後依然不改為民為國本色,把荒山窮溝打造成脫貧致富的希望田。
  • 貴州省大方縣原馬場區書記劉安國:退休三十三年 種樹二十萬株
    吳學毅攝(人民視覺) 86歲的劉安國走不動路了,從裡屋到堂屋要撐著拐慢慢挪動,悶了到院裡透透氣則要坐到輪椅上,讓老伴推著轉幾個小圈子。風透過對面幾個山頭的杉樹林吹過來,老人眯縫著眼睛,心裡熨帖極了。 幾個子女商量著去伐一株杉樹來給父親備棺木,他一聽急了,「幾十年才還上這欠債,等我『老了』,哪個都不許傷樹木,直接拉到縣城火化。」
  • 日照五蓮於裡鎮西安村治理荒山有「高招」 取耕地土去填坑被查處
    中國民生新聞網9月1日訊(記者王建衛李慧)近日,記者多次接到五蓮縣於裡鎮西安村群眾反映,為完成荒山治理的任務要求以及獲取國家政策補貼,該村村務負 責人聯合施工方破壞基本農田,開挖農土用以荒山治理。為了進一步了解此事,記者驅車前往調查這一事件的真實情況,但在實地調查過程中,相關村務負責人(王樹民)拒絕記者採訪、於裡鎮黨委相關責任人也表示不知情拒不配合相關的調研工作。
  • 閻錫山晚年為何要住在一座荒山上,並且一住就是10年?真是高明
    然而,在他逃到臺灣後,不僅辭去了自己的官職,而且還選擇了住在一座荒山上,並且一住就是10年。那麼,閻錫山為何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其中到底有什麼難言之隱,還有他晚年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最嚴規定出臺,農村耕地有了新變化,魚塘苗圃都要「鏟」了?
    之所以能夠解決溫飽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耕地面積的增加,另一個是糧食產量的增長。耕地面積也是經歷了很多變化,1949年全國耕地面積為14.68億畝,到1979年仍然只有14.92億畝,變化並不大。為了解決糧食問題,隨後開始了大墾荒,耕地面積不斷增加,到了90年代達到了22億畝。
  • 靖邊離崗教師返鄉種樹 稱有綠水青山做伴再苦也堅守
    他放棄了城裡的舒適安逸的生活,離崗後返回家鄉獨居荒山,以常人無法想像的毅力植綠了齊山3平方公裡的溝溝窪窪,為齊山的後代留下了綠水青山。    見到齊軍祥,他正在山上修剪樹枝,臉上有一道剛被樹枝劃傷的血痕,他說因低血壓暈倒所致。黑黑的臉龐,刀刻般的皺紋、粗糙而長滿老繭的雙手,陽光般質樸溫暖的笑容,完全一副淳樸的農民形象。
  • 各地林草頭條丨河南:荒山成青山 沙丘變綠洲
    荒山成青山 沙丘變綠洲——河南省防治荒漠化的新探索 濟源克井鎮閆營村的山坡上,林木茂盛,綠意盎然,而三十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禿嶺 資料圖片 今年6月1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攜手防沙止漠,共護綠水青山。」
  • 美麗江西:我看青山多嫵媚
    綠化:只能增綠不能減綠  多年持續造林綠化,成就了今天江西的綠水青山。  20世紀80年代初期,江西森林覆蓋率僅有35.3%,處處荒山禿嶺。  1989年,江西啟動「消滅荒山」造林運動,提出「用7年時間將3800萬畝宜林荒山都栽上樹,到20世紀末基本綠化江西大地」。
  • 這片荒山承包權到底屬於誰
    2000年12月8日,村裡的老支書盧建昌(近70歲現因腦溢血半身不遂癱瘓在家)同任洪峽籤訂的耕地轉讓合同。在任洪峽與盧莊村籤訂的合同上,有著這樣一行字:「甲方(盧莊村委會)將料礓門村(系盧莊村的自然村)的耕地(包括保留的在內)以及刺槐樹坡轉讓給乙方(任洪峽)。」貟雷星說,當時他只是村委會裡一個普通成員,村裡叫咋弄就咋弄。後來村裡給張辛坤家及另一戶村民,兩家共18畝地,算是彌補以前漏掉的糧食補貼。
  • 老人為紀念戰友三十多年來堅持種樹
    在瀘州市敘永縣後山鎮天台山,三十多年前那裡只是一片荒山,而如今那裡已種滿將近200畝的中藥材。別看它以前是荒山,在明代的時候,天台山可是彝族土司永寧宣撫使奢崇明的儲糧屯兵之地,當時山頂上曾經駐紮過一兩千人馬。歷史上著名的『奢安之亂』,那裡就是奢崇明的老窩。」
  • 189畝荒山變「耕地」,11名幹部「挨板子」
    為了一探究竟,巡察組以這「189畝退耕土地」作為突破口進行調查。通過實地查看併到區林業部門核實數據後發現,這189畝土地在「退耕」前竟全是荒山。那麼,這189畝荒山怎麼一步一步的變成了「耕地」?帶著疑問,巡察組首先查閱了該項目實施方案,對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細緻了解。
  • 生態文明建設媒體行之三十 娘娘窪山:昔日荒山披綠裝
    梁永飛告訴記者,工人們腰上綁著安全繩,吊在山壁上鑿坑,再將一筐筐糞土、一棵棵樹苗一趟一趟地背上山,其中付出的辛勞和汗水可想而知。動物喜安家「快看,是野雞!」進入娘娘窪山不多時,車內響起驚呼聲。話音剛落,遠處齊腰高的草叢裡,「撲稜稜!」飛出一隻羽毛光鮮豔麗的野雞。受到驚嚇的精靈,拖著飄逸長尾,飛向遠處樹林中。
  • 營林隊長李廣喜20年綠遍700畝荒山
    20年前,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大石溝經營林場職工李廣喜,承包了施業區內的705畝荒山,一心想把這片「荒山」變成「青山」。而今,已是大石溝經營林場工會主席、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李廣喜,不僅把荒山變得鬱鬱蔥蔥、漫山披綠,精心栽下的紅松果林更給他帶來了年收入四五萬元的經濟。1988年,李廣喜來到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大石溝經營林場工作。從營林工人到護林隊隊員再到營林隊長,李廣喜愛上了自己的工作、愛上了這片綠水青山、愛上了這裡的每一棵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