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是2020年12 月14日,距離『冬至』還差一周的時間,這個時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天氣已經很寒冷了,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開始陸陸續續返鄉,在家的農民也開始購置年貨,因為『冬至』到了,離過年就很近了,人人都盼望春節能有個好天氣,走親訪友也就方便多了,農村有句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冬在尾老農不要被』這句話是說『冬至』這一天在月的上、中、下三旬,以此判斷春節的天氣冷暖狀況,有道理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第二十二節氣,是我國農曆一個重要的節氣,俗稱『小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由於冬至日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天,沒有固定於特定一天,又稱為"活節",冬至日這一天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少,冬至後便開始"數九",到"三九"前後,天氣最冷,所以說有"冷在三九",而到"九九"這一天,我國大部分地區已入春,因此"九九豔陽天"。並且古人認為自冬至後,天地陽氣開始變強,預示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2020年『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初七,按照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的說法,意思就是『冬至』這一天在月頭,天氣就會寒冷,耕地用的老黃牛都會被凍死,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說明天氣非常寒冷;冬至若在月中,俗語『冬在中單衣可過冬』意思就是冬天是個暖冬,人們穿一件單衣就可以度過;若是冬至在下旬,『冬在尾老農不要被』,意思是冬天很暖和,農民睡覺都不用蓋被,但是到了春季天氣就會變得突然寒冷,出現『倒春寒』現象,比如2019年冬至是農曆十一月二十七,冬季是個暖冬,可是今年年初發生了『倒春寒』,農民作物受害嚴重。
總之,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老黃牛,冬在中單衣可過冬,冬在尾老農不要被』,在以前農耕社會裡,農民期盼風調雨順,由於『冬至』是天地陽氣變強,下一個循環開始,人們根據『冬至』出現的旬數,來判斷冬季的冷暖,按照俗語來說,今年可能就是個冷冬,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