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和農民生活息息相關,風霜雨雪切實影響著農民的實際利益。現在每天電視、廣播每天都有天氣預報,在這個沒有廣播和電視的時代,人們是怎麼預測天氣的?其實也不難,勞動人民是最有智慧的,他們會根據天氣變化和自然生長的規律,總結出一套自己的預測系統,也能在指導農民生產生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指導意義嗎?按照這個俗語推算,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
1、冬至中,單衣就過冬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在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基本上在12月22日,今年也是如此。但是按照農曆來說,就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因為農曆有閏月,一般來講冬至基本上都在農曆的11月份,但有些年份是在11月上旬,有些年份在11月中旬,有些年份在11月下旬,因此就有了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的說法。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的意思是說,如果冬至在農曆十一月的中旬,今年的冬天就非常暖和,這裡用了一個誇張的描述方法,那就是暖和到可以穿單的衣服,當然這也是一種相對的說法。
2、那麼冬至如果在農曆的月初和月尾呢?
既然農村流傳著關於冬至在月中的俗語,也肯定有在月初和月末的俗語。小編查了一下,還真有。比如「冬在頭凍死牛」和「冬在尾,倒春寒」,還有一句俗語叫「冬在尾,老農不要被」。
「冬在頭凍死牛」是說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份的上旬,即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十日之前,那當年的冬季就會比較寒冷,極有可能會出現寒冬。而凍死老牛當然是有點誇張了,主要是為了突出冬季比較寒冷。
冬在尾,倒春寒」,是說冬至在農曆十一月的下旬,即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二十日之後,來年要提防倒春寒。
「冬在尾,老農不要被」,是說冬至在農曆十一月的下旬,即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二十日之後,整個冬天天氣並不會太冷,但往往會冷得比較遲,一般是到了第二年的農曆二月,天氣才會突然變冷,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倒春寒。
3、那今年冬天會冷嗎?
今年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按照老俗語來看,來年要提防倒春寒,春節前氣候或將偏暖!事實上早在幾年冬天來臨的時候,我國的天氣預報專家也預言今年會是一個暖冬,因此,大家盡可以放心,今年過年肯定暖和。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今年冬天是暖冬,所以大家要做好第二年的抗旱和預防倒春寒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