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今年冬天還會冷嗎?

2020-12-04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天氣和農民生活息息相關,風霜雨雪切實影響著農民的實際利益。現在每天電視、廣播每天都有天氣預報,在這個沒有廣播和電視的時代,人們是怎麼預測天氣的?其實也不難,勞動人民是最有智慧的,他們會根據天氣變化和自然生長的規律,總結出一套自己的預測系統,也能在指導農民生產生活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農村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有指導意義嗎?按照這個俗語推算,今年的冬天到底冷不冷?

1、冬至中,單衣就過冬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在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基本上在12月22日,今年也是如此。但是按照農曆來說,就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因為農曆有閏月,一般來講冬至基本上都在農曆的11月份,但有些年份是在11月上旬,有些年份在11月中旬,有些年份在11月下旬,因此就有了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的說法。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的意思是說,如果冬至在農曆十一月的中旬,今年的冬天就非常暖和,這裡用了一個誇張的描述方法,那就是暖和到可以穿單的衣服,當然這也是一種相對的說法。

2、那麼冬至如果在農曆的月初和月尾呢?

既然農村流傳著關於冬至在月中的俗語,也肯定有在月初和月末的俗語。小編查了一下,還真有。比如「冬在頭凍死牛」和「冬在尾,倒春寒」,還有一句俗語叫「冬在尾,老農不要被」。

「冬在頭凍死牛」是說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份的上旬,即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十日之前,那當年的冬季就會比較寒冷,極有可能會出現寒冬。而凍死老牛當然是有點誇張了,主要是為了突出冬季比較寒冷。

冬在尾,倒春寒」,是說冬至在農曆十一月的下旬,即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二十日之後,來年要提防倒春寒。

「冬在尾,老農不要被」,是說冬至在農曆十一月的下旬,即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二十日之後,整個冬天天氣並不會太冷,但往往會冷得比較遲,一般是到了第二年的農曆二月,天氣才會突然變冷,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倒春寒。

3、那今年冬天會冷嗎?

今年冬至在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按照老俗語來看,來年要提防倒春寒,春節前氣候或將偏暖!事實上早在幾年冬天來臨的時候,我國的天氣預報專家也預言今年會是一個暖冬,因此,大家盡可以放心,今年過年肯定暖和。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今年冬天是暖冬,所以大家要做好第二年的抗旱和預防倒春寒的準備。

相關焦點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為何今年冬天這麼暖和?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今年冬天這麼暖和?時間過得好快,感覺剛過完大雪節氣不久,下周末就到冬至了。冬至在整個冬天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了,關於它也有很多的俗語,比如說它重要性的「冬至大如年」。那麼,這句「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說,如果今年冬至是在當月的中旬,那麼今年冬天就比較暖和,穿著單衣就可以過冬啦。
  • 農村人說:「冬在中,單衣能過冬」啥意思?今年冬天冷不冷?
    農村人說:「冬在中,單衣能過冬」啥意思?今年冬天冷不冷?一年四季,季季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在北方,相信讓人印象最深的季節就是冬季了吧。寒冷的冬天,白色的雪花與紅色的鞭炮交織,一片白色的大地,與喜慶的年景總是那麼的搭配。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今年哪天冬至?暖冬已成定局了嗎?
    摘要: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是啥意思?暖冬成定局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大雪節氣已過,冬至也快要到了,在往年早已經進入冬季了,可是今年筆者的家鄉這邊還沒有入冬。村裡會看天氣的老王頭說,如果冬至節氣以後,天氣還這麼暖和就要遭殃了。俗話說「該冷不冷,難有年景」,這樣的話明年就要遭殃了。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啥意思呢?今年是哪天冬至,現在天氣還這麼暖和,難道暖冬已成定局了嗎?冬至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以前還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冬至是小年,過了冬至節氣,春節也就快到了。
  • 俗語「冬至中,單衣就過冬」,今冬會冷嗎?專家:冷暖已成定局!
    農村中很多老人都能說上幾句關於節氣的俗語,村子裡的張大爺精通二十四節氣,並且還能通過節氣所在的時間以及天氣來推測冬天的冷暖。問題中所說的「冬至中,單衣就過冬」就是我們這裡冬天的生活寫照,這句話也常聽張大爺說起,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冬至在頭,凍死老牛;冬至在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一些對未來的小願望而總結下來的,所以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這些俗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它也是農村的一種文化,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天氣的俗語。
  • 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烤火到小滿」,啥意思?在理嗎?隨著寒冬的到來,冬至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在農曆的十一月初七,將會迎來全年最為日短的一天:冬至。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數九寒天的來到,農村俗語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三九和四九期間。三九和四九也正處於小寒和大寒節氣之中,所以不論是從數九歌還是從節氣方面來講,這段時間都是全年之中最為嚴寒的時間段。農冬至節氣這一天也是傳統的節日,被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啥意思?今年冬天會冷嗎?
    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春節是國人最傳統的節日,但是在古代,冬至卻是最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冬至這一天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儘管現在人們對冬至節氣已經沒有以前那麼重視,但是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依然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至是什麼時候呢?今年冬天會冷嗎?
  • 老話說:冬至在月中,單衣就過冬,啥意思?為何暖冬越來越多?
    這句俗語,在北方來說,雖然有很大的誇張成分在裡面,所表達的意思:冬至節氣在月中旬,這個冬季就比較暖和。村裡老人這樣說過:「冬至節氣要是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會在正月的時候;冬至要是在月中,無雪也沒霜,是暖冬」。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啥意思?今年春節會冷嗎?
    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春節時會不會冷呢?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的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現在月初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會比較寒冷,不過最冷的時間段將會在春節前後出現。
  • 冬至將至,俗語「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啥意思?
    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做「小年」,它也是我們一年當中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當天在我們北半球是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而冬至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後期天氣來說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農村人們常說「冬在頭,凍死牛,冬在中,單衣過冬」,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冷不冷?今年的冬至到來以後,我們就到了數九的日子了。
  • 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耕牛,冬在尾倒春寒」,在理?今年冬在哪?
    導讀: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耕牛,冬在尾倒春寒」,在理?今年冬在哪?隨著節氣的更迭,天氣變得愈來愈冷,全年最為寒冷的季節也終將到來,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之後就會迎來數九寒天,在數九寒天的九九八十一天之中,最為寒冷的莫過於是三九四九階段,三九四九也恰逢是二十四節氣的大寒和小寒。寒冷的氣溫也被叫做:大寒小寒,凍死老漢,農村關於冬至的俗語向來都有很多,其中就有一句俗語叫做:「冬在頭凍死耕牛,冬在尾倒春寒」,說的有道理嗎?
  • 俗語「冬在頭,冷年兜」,今年冬天會冷麼?老話有道理嗎
    馬上就要到了冬至了,這冬至對於南方朋友們可能無所謂,但對於北方人來說,入冬至就是數九了,俗語「冬至在月頭,無被不用愁」,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天會冷嗎?「冬至在月頭」有何說法俗語「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俗語;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今年的冬至在月頭,那麼今年不出意外的話就會冷到年底了。
  • 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
    導讀:農村俗語「冬在頭,凍死老牛;冬在中,單衣過冬」,今冬冷不冷?隨著時間的流逝節氣的更迭,天氣愈發的寒冷起了,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隨著大雪節氣的度過,北方地區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冰天雪地的季節。大雪節氣之後將會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冬至,也預示著數九寒天即將開啟,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最為寒冷的季節莫過於是數九寒天之中的三九和四九。至於冬天冷不冷,農村的俗語之中也都有描述。那麼今年的冬天冷不冷呢?俗語通常會根據一個節氣發生的時間階段,作為天氣預測的區分,其中對於冬至的到來,就有很多的俗語所描述。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冬至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之一,同時它也是我國人們稱為的「小年」。在民間常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冬至也是一年四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到來,我們南方地區農村會通過祭祀先祖來喜迎豐收,同時也祈福來年能夠獲得更大的豐收。
  • 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其實,這也不意外,畢竟冬至節氣,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日照時長開始增加,黑夜逐步的縮小,因此,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當然,在農村,冬至節氣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比如說以下3句俗語,大家認為有道理嗎?一、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
  • 農村俗語「冬至尾,冷得遲」是真的嗎?為何今年冬天這麼暖和?
    導讀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尾,冷得遲」是真的嗎?為什麼今年冬天這麼暖和?「冬至尾、冷得遲」不僅是農村俗語,而且是一句農諺,是依據農曆時間進程而說的,是依據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狀態來闡述冬至在冬月前後所處的時間位置,反應地球在此時繞太陽公轉的位置。這才是這句農村俗語農諺真正的本質核心意義所在,是非常科學的農諺。
  • 冬至即將來臨,俗語「冬至中,單衣過冬」是啥意思?有何特殊含義
    農村可以說是一個文化聚集地,在這裡你不僅可以體驗下農村的傳統耕種模式,同時也能帶你更深入了解農村文化,俗語就是農村文化的一種傳承,幾乎每個農村人都會說幾句俗語,俗語不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同時它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是什麼意思?春節啥天氣
    俗語「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意思就是說在冬至節的當天,如果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春節期間的雨水就會比較多,或春節期間就比較寒冷;如果冬至節當天陰天,那麼在春節期間或就會以晴朗天氣為主。一、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節冷冬至節氣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因為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氣,而在很多地區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有些地區就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另外,老一輩的人還發現冬至節的天氣狀況,對後期的天氣或還會起到準確的預測作用呢!
  • 農村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是啥意思?今年冬天會是冷冬嗎?
    已經過完大雪節氣有幾天的時間了,天氣也一天比一天冷,距離冬至節氣的腳步越來越近。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冬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到冬至節氣後,真正的寒冬也已經到來,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在頭,天冷在年關」,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今年啥時候最冷?過年時會冷嗎
    正是因為冬至節氣在農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很多關於冬至的俗語是和未來的天氣有關係,比如「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那麼這個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會最冷呢?20年春節冷不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