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蒙太奇手法在電影中的運用

2020-12-09 吉法師說電影

蒙太奇是一個外來用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裝配、構成。而在電影中,蒙太奇則是將不同的鏡頭組合在一起,俗稱剪輯。通過蒙太奇,也能為鏡頭賦予與它們單獨存在時不同的意義。

對於非專業的觀眾們來說,其實未必能看出某處使用了蒙太奇手法,但在身臨其境的觀影中,也不知不覺的受到了蒙太奇的影響。那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電影中常見的蒙太奇手法。

剪輯蒙太奇

也許有人會感到困惑,蒙太奇本就是剪輯的意思,那麼剪輯蒙太奇又是指什麼呢?其實,這是一種將原本連貫的動作,剪掉其中的某些幀,以達到特別的效果的手法。

在《少年的你》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這樣的一個長下坡,通過剪輯蒙太奇的效果,分三段展開,使演員可以不必一次從這麼長的臺階滾到底,既滿足了真實性,也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演員們。

在血鑽中也有比較明顯的運用,就是那個著名的砍手戲,許多人都會感到好奇,這段畫面居然能過審?

但若是一幀幀去仔細觀看的話,可以發現士兵手起刀落,下一個鏡頭就是這個可憐人的斷肢被取下,中間並沒有任何血腥的場面。

交叉蒙太奇

指將同一地域不同時間發生的故事剪輯在一起的手法。對於克里斯多福·諾蘭這樣的非線性敘事大師來說,他的作品中最常運用這種手法,比如《記憶碎片》。而在我最喜歡的影片之一——《造雨人》中,也有巧妙的運用。

兩位「律師」一邊在餐廳吃著飯,一邊卻討論著開溜後自立門戶的事情。而導演卻乾脆將他們日後工作室的樣子,都剪輯在一起了,至於配音,還是他們吃飯時的對話。

當然,看電影不是做閱讀理解,非要說這段戲的用意,我想那就是為了加快電影的節奏,避免冗長的劇情吧。

平行蒙太奇

這種蒙太奇手法,則是將同一時空內不同地點發生的故事,交叉剪輯到了一起。作用其實很明顯,使劇情更緊湊,也使影片的節奏更刺激。

比如許多警匪片中,會將警方的行動和壞人的行動剪輯在一起,就是比較常見的運用了。

還是得聊聊諾蘭,對於他的《盜夢空間》來說,其中頻繁地在表層夢境和深層夢境間切換,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說是平行蒙太奇,還是劇情需要了。

顛倒蒙太奇

說白了,也就是倒敘與插敘的結合。

運用顛倒式蒙太奇,打亂的是事件順序,但時空關係仍需交代清楚,敘事仍應符合邏輯關係,事件的回顧和推理都以這種方式結構。

對於諾蘭這樣的大師來說,《記憶碎片》通篇都在使用顛倒蒙太奇,但是否符合邏輯關係,這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也許大師們的電影並不一定要看得懂,只要看得舒心就可以了。

隱喻蒙太奇

這種手法往往將不同事物之間某種相似的特徵突現出來,以引起觀眾的聯想,領會導演的寓意和領略事件的情緒色彩。

隱喻蒙太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手法,因為許多電影的細節,就埋藏在隱喻之中。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遇到過如下的情況:在看了豆瓣的影評之後,才發現自己漏掉了許多細節。其實,這就是這些影評人們,抓住了導演要表達的重點,當然也有過度解讀的時候。

要舉例的話,比如《少年的你》中天氣從晴轉陰,又由陰轉晴,就是比較不錯的隱喻了。當然也有《中國機長》中貫穿始終的那個骨灰盒,不過我是沒有看出有什麼反覆出現的必要了。

《南方車站的聚會》中,警匪在動物園的交戰,通過動物的狂躁不安,也能隱喻即將發生的悲劇了。

蒙太奇手法的運用還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舉例了。而在電影中也有象徵、寫實、留白等表現手法,若是能夠仔細品味的話,想必也能從其中感受到導演的用心了。

其實要想製作一部影片,導演和編劇在背後付出的心血是難以想像的。往往許多優秀的影片,也會因為觀眾們理解能力尚且不夠,導致一片良苦用心被忽略的情況發生。看了這篇文章,也許能讓喜歡電影的人,更輕鬆地欣賞電影。

相關焦點

  • 淺析「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運用
    對於回憶、成長、夢想、童年、初戀……這些每一個人似乎都要經歷的因素,在這部電影當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而這,要歸功於導演對鏡頭語言的運用,尤其是對「蒙太奇」的表達手法的運用,這種表現手法不僅使電影看起來連貫有序,並且在推進影片敘事、渲染影片情緒、詮釋影片主題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最終讓這部電影成為人們心中的經典。
  • 幾種常用的蒙太奇手法解析及在剪輯中如何運用?
    我們都知道電影電視由一個個畫面拼接而成,如何讓畫面之間產生聯繫並表達出畫面以外的意蘊,如何做到1+1>2,蒙太奇手法在此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蒙太奇手法主要用於敘事、創造節奏和營造氛圍刻畫情緒。一部電影的剪輯,時常會有多種蒙太奇手法交叉混合使用,剪輯的好壞最後很大程度會影響整部影片的觀感。電影蒙太奇方法,就是把兩個或者多個元素合成一個具有全新內容的方法。早在十九世紀末期的時候,電影大師們就開始使用蒙太奇——這個使電影產生了飛躍的手法。蒙太奇在電影創作中呈現了驚人的藝術效果並創造了感人的藝術力,在流動的畫面結構裡面,蒙太奇成了最有效的創作方法。
  • 生於520年,創吳均體,1500年前小詩,運用電影蒙太奇手法
    說起蒙太奇,大家會想到電影的拍攝剪輯手法。蒙太奇手法是電影拍攝中的一種常見表現手法,簡單地理解,就是將不同的鏡頭組合在一起,形成了重新的排列組合。電影剛剛出現的時候,攝像機擺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進行拍攝,所以拍攝出的內容類似於舞臺劇。而蒙太奇手法的出現就打破了這種時空上的局限,可以按照不同的目的進行組合。
  • 視聽語言中蒙太奇的手法運用是什麼?看看下面的案例就知道了!
    蒙太奇是視聽語言中的一種運用手法,那麼蒙太奇的運用手法是什麼呢?本文,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案例,大家看完之後應該會有一定的理解。兩層夢境和現實的故事同時發生,三條故事情節迅速而頻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又相互依存,運用交叉蒙太奇營造緊張的懸念氛圍。3、顛倒蒙太奇《盜夢空間》電影開端打亂正常敘事結構的蒙太奇方式,齋藤回憶他與柯布最初見面的畫面,這裡就是運用了顛倒蒙太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倒敘。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淺析電影的蒙太奇手法及藝術特色
    除了感人的故事情節之外,電影最大的藝術特色在於影片中蒙太奇手法的應用,以及鏡頭語言的使用。蒙太奇是什麼?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是俄國導演發展出來的理論。
  • 這些電影中經典的蒙太奇手法了解一下!
    蒙太奇多運用於專業的電影領域,是一種視頻剪輯手段;在影視藝術中,蒙太奇是指電影創作中的剪輯組合,當不同的鏡頭拼接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產生各個鏡頭單獨存在時所不具有的特定意義。這就是蒙太奇的魅力所在,選擇不同的蒙太奇手法,同樣的鏡頭片段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會產生不同的主題以及劇情。
  • 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你都知道哪些?
    電影,作為一門光影藝術的同時,它也是一門剪輯藝術,剪輯藝術以蒙太奇手法為重要手段。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電影發明後又在法語中引申為「剪輯」。通俗來說,蒙太奇就是通過不同的鏡頭剪接,從而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手法。
  • 藝考大辭典|電影中經常出現的蒙太奇手法,究竟是指什麼?
    電影剪輯既是影片製作工藝過程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影片藝術創作過程中所進行的最後一次再創作。最早在電影中使用剪輯的是美國導演格裡菲斯,代表作品《一個國家的誕生》、《黨同伐異》,對早期電影發展做出開創性貢獻。
  • 從唐詩宋詞中的蒙太奇手法,讀懂古人意境中的情感之美
    但蒙太奇並非深奧,可以簡單理解為剪輯手法,是為了呈現電影主題而運用的通用、多變的剪輯、拼接鏡頭的方法。 組合鏡頭的手法、水準不同,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情感、心理感受,但蒙太奇手法並非是現代人的專利。 早在千百年前,古代文人墨客早就把蒙太奇手法玩得出神入化。
  • 《誤殺》:詳解電影裡兇案的蒙太奇手法
    《誤殺》海報下面我來解析一下這部影片(以下部分有劇透):詳解影片中出現的蒙太奇手法電影裡男主角李維傑掩蓋真相使用的最核心手法,靈感來自於韓國電影《蒙太奇》,即利用「時間的剪輯」來欺騙所有的人,這裡面邏輯鏈有些複雜,下面我就展開來給大家剖析一下
  • 淺談動畫短片《Sonder》中的蒙太奇手法應用和意象表達
    影片雖然只有短短12分鐘,但除了製作過程中先進的渲染技術之外,影片還大量應用了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將分手後漫長的掙扎與苦痛簡化為不同階段的敘事線,同時巧妙設置了多個意象,穿插、貫穿於主人公從自我封閉到走出痛苦的歷程,敘事技巧與呈現手法都為人稱道,也正是因此,短片榮獲了包括洛杉磯獨立電影節最佳動畫等多項大獎。
  • 李白《春思》中的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的剪輯組合,以及鏡頭的有機組接等形式,與古詩詞的意象並列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李白的《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這又進一步說明了,「燕草如碧絲」應當是思婦想像中的景象,思念是溫柔的,想像中的燕地的春草也如碧絲一般纏綿柔軟,是思婦移情於物的結果,因為燕地是丈夫所在的地方,那裡的春色也應當美好吧。而「秦桑低綠枝」是個近景鏡頭,是思婦目睹之景,才能見其低垂貌。 兩個意象,其實是同一時間內,不同空間的事物的組合,這是典型的並列蒙太奇手法,這也體現了蒙太奇跨越時空的藝術能力。
  • 誤殺所使用的蒙太奇手法解析
    首先什麼叫做蒙太奇呢。其實蒙太奇是一種電影的剪輯手法,就是將不同的片段剪輯在一起的時候產生特定的含義。電影誤殺中使用了四中蒙太奇手法。分別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顛倒蒙太奇,反射蒙太奇這四中手法,那我們就來列舉一下片段中所使用這些手法的案例。首先我們看看平行蒙太奇的案例:素察不是平平和她母親打死的:將不同的時空的多條情節進行平行表現,包裹在一個完整的情節構架中。電影《誤殺》中的明顯表現就是:賽場上的李維傑向旁邊的觀眾解釋為什麼醫護人員上場的原因。
  • 《誤殺》中出場率最高的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
    在影片中,李維傑說自己看過一千部懸疑電影,雖然影片開頭只是當作笑話看,但是他是真正將自己看的影片運用在這場瞞天過海的大戲之中。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蒙太奇,那蒙太奇主要講的是什麼?什麼樣的影片才可以成為蒙太奇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 電影理論學家庫裡肖夫,蒙太奇美學理論體系,奠定了畫面的魅力
    ,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蒙太奇這個詞,它原本其實是建築學裡面的術語,如果翻譯過的話就是腳手架的意思那麼放在電影中,它講的是電影鏡頭的結構,如何理解這個結構,就是一種表情會被解讀出不同的含義,這就是電影有趣和它的神奇之處,根據庫裡肖夫的實驗表明,影響觀眾對畫面的觀感和影響觀眾情緒的東西,其實並不是某一個單一鏡頭的內容,而是若干個鏡頭的並列和組接,這就證明了任何一種電影或是視頻
  • 美國動畫電影在敘述故事的時候喜歡用蒙太奇的手法
    敘述性蒙太奇是指把一系列鏡頭按一定的時間順序和邏輯順序有機的組織起來,其主要作用是講述故事,展開和發展情節,又分為連續性蒙太奇,平行式蒙太奇、交叉式蒙太奇、復現式蒙太奇、對話式蒙太奇等等。在美國動畫影片中,連續性蒙太奇和平行式蒙太奇的運用比較廣泛。
  • 電影蒙太奇的發明者究竟是誰?d(д)
    何為"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在法語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國它被發展成一種電影中鏡頭組合的理論。蒙太奇基本上是俄國導演發展出來的理論,是由普多夫金根據美國電影之父格裡菲斯的剪輯手法延伸出來,然後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關性的看法。
  • 以《南極大冒險》為例:分析蒙太奇的三種表現手法及實際應用
    電影中,最基本的元素是鏡頭。而連接鏡頭的主要方式是蒙太奇,可以說,蒙太奇是電影藝術獨特的表現手段。今天,我將以《南極大冒險》為例來簡單分析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分析其帶來的獨特魅力所在。一、什麼是蒙太奇?二、蒙太奇」的三種表現手法及在電影中的應用分析01 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它將同一時間不同地域發生的兩條或數條情節迅速而頻繁地交替間接在一起,其中一條線索的發展往往影響另外線索,各條線索相互依存,最後匯合在一起
  • 你了解美國動畫電影中的蒙太奇剪輯手法嗎?
    「慕西納克認為,電影藝術是畫面的連接順序所構成的節奏,一部影片主要是依靠節奏和韻律來引發觀眾的自由聯想的。他認為只有這類電影才是『電影中最高級的形式』,也即『電影詩』。當時的先鋒電影人士,都將他的『剪輯一部影片,就是賦予一部影片以節奏』一語奉為至理名言。」動畫中的節奏蒙太奇是指「蒙太奇理論在動畫片製作過程中的一種表現方式。剪輯使影片在敘述故事時具有風格、速度和節奏。通過動畫片中不同景別、不同鏡頭運動方式的有序組合構成不同蒙太奇節奏,這就是動畫節奏蒙太奇。他是一項涉及尺度和造型的分配工作。也是集中體現蒙太奇組織和創造功能的一種表現技巧。」
  • 怎樣理解電影裡的蒙太奇手法?
    我只管即便用大口語闡明白吧:先說說『蒙太奇』這個詞,差別的地方意思不一樣:組裝、安置的意思,在美術裡被引申為輯繪(便是一堆照片大概畫拼貼到一起構成畫面,比如這張照片),而後用在影戲中表現剪輯;),而後用在影戲中表現剪輯;那麼這『蒙太奇』是怎麼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