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卞氏家族 因棄武從文興盛百餘年

2020-12-21 東北新聞網

  核心提示

  因為舉辦營口地區古代文明展,「分別」了數十年的明代蓋州衛指揮使、世襲懷遠將軍卞世祥及其父卞文明的墓誌,得以在營口市博物館「見面」。

  史學研究人員通過對這兩合墓誌的分析,了解到蓋州卞氏家族由武入文的轉變過程,以及這一現象所折射出的古代重文輕武的思想。

  卞世祥墓誌及墓地

  現在營口市博物館展出。墓誌內容記載了卞世祥的生平和主要功績。雖然歷經數百年的風雨剝蝕,但保存較好。

  卞氏家族墓地在蓋州市旺興仁鄉王屯村西南,後來墓地被盜挖,隨葬品蕩然無存,現已成為荒地。

  卞氏家族是遼南望族

  在營口市博物館古代文明展廳,兩合聯繫極為密切的墓誌正在展出:一合墓誌的志蓋陰刻楷書「皇明誥封懷遠將軍承泉卞公墓志銘石」,另一合墓誌的志蓋上則刻著「皇明誥封懷遠將軍溫泉卞公墓志銘」。

  3月24日,營口市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閻海告訴記者,兩合墓誌的主人是父子關係,溫泉卞公為卞文明,承泉卞公指的是其子卞世祥。「他們屬於明代蓋州卞氏家族,這個家族是遼南歷史上的名門望族。」

  史學研究專家結合大石橋市湯池鎮卞家溝村發現的順治本《卞氏族譜》,對這個顯赫家族進行梳理,整理出卞氏一族的故事。

  卞氏家族的功名始於卞世祥及其堂兄弟卞世功、卞世武。卞世祥和卞世功曾先後任蓋州衛指揮使,卞世武曾任蓋州衛指揮同知。按明代「誥封三代、父如子官」的封贈制度,他們的祖父、父親皆得到誥封。

  「功勳世家能夠興盛百年者在歷史上也是寥寥。卞世祥家族自明正德時期(1506年—1521年)鎮國將軍卞英至清康熙時期著名書畫鑑賞家卞永譽,這百餘年間見諸史料者達20多人,且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當地仍有卞氏家族墓地遺存。」閻海說。

  據清光緒《蓋平縣鄉土志》記載:「懷遠卞將軍墓,在城東南趙家峪王家屯西,距城六十餘裡,有碑可考。」民國十九年《蓋平縣誌》記載:「懷遠將軍墓,在城東南七十裡王家屯西龍眼崗……」1948年,卞將軍墓被盜,隨葬品流失,而墓志銘則被當地村民保存起來。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工作人員在村民家中徵集到卞文明及卞世祥的墓誌,分別收藏於蓋州市文管所和營口市博物館,相隔30公裡。

  去年,為舉辦營口地區古代文明展,營口市博物館從蓋州市文管所將卞文明的墓誌借來展出,這對父子的墓誌也得以在營口市博物館「見面」。

  卞世祥在李成梁麾下「數建奇功」

  閻海說道,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卞世祥出生於蓋州,當時正是明代遼東戰事頻繁的時期,活動於宣府一帶的蒙古察哈爾部開始向遼東進犯。及至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李成梁出任遼東總兵時,對察哈爾部的入侵採取了武力打擊政策。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少年時代的卞世祥就立志從軍。根據墓誌記載,他慷慨立志:「士之處世,文不足以經倫邦國著名當代,武不足以闡揚智略立勳天朝,生不裨於時,歿不聞於後,安所稱大丈夫哉!」

  萬曆五年(1577年),20歲的卞世祥已在李成梁麾下效力。那一年,李成梁率領將士全力抗敵,終獲勝利。明廷為旌表其功,在廣寧城(今北鎮市)建石坊一座,至今猶存。李成梁麾下諸將也論功行賞,加官晉爵,卞世祥因在戰鬥中「數建奇功」而升任指揮同知。此後,卞世祥又擢升廣寧衛指揮使,並在遼東總兵統轄的營伍制軍中擔任中軍(營一級的統兵官)等職務。

  有總兵、巡撫評價卞世祥「勇由天賦,智在人先」「偉然遠到之器,綽乎大受之才」。

  令人費解的是,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卞世祥辭去官職,歸隱故裡。

  根據其父卞文明的墓誌所載,這一年卞文明去世。因此有學者推測,卞世祥「為人性至孝」,在父親去世後,辭官回家奉母。

  但閻海認為,卞世祥辭官的原因與當時的政局密不可分。萬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遭朝臣彈劾而被迫離職,直至10年後方才再度出任遼東總兵。卞世祥作為李成梁帳下的中軍,又是總兵駐所廣寧衛的軍事主官,李成梁的下野對他無疑是個很大的打擊,他由此看到了官場的險惡,從而產生了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歸隱之心。

  辭去武官的卞世祥並未就此閒下來,在他看來,要想家門長久興旺,必須偃武修文,改換門風。

  當時,衛所制已經沒落,各個衛所淪落成了軍籍管理機構和農業生產機構,且當時戰亂頻繁,因軍功晉升為武官的軍兵越來越多,而軍官世襲制又使得原有的軍官數量只增不減,最終導致武官人數越來越龐大,地位也越來越低。這令身為武將的卞世祥深深感到「武力不足恃」的憂慮,因此他希望家族能實現由武轉文。

  「這也是當時軍戶出身武官的一個共同追求。明清時期,重文輕武的現象十分普遍,文官掛帥便可以節制武將,武將的才能往往因為受到文官的限制而得不到施展。明代著名的袁崇煥、熊廷弼、盧象升等統兵大員都曾是進士出身的文官。當然,武官軍戶子弟雖說也可以通過科舉考試成為文官,但概率太低。」閻海說,在明朝,卞氏家族始終是武將。

  大石橋市湯池鎮卞家溝村發現的順治本《卞氏族譜》。

  卞三元與塞圖、鄂貌圖被稱為「八旗文字之最先者」

  及至清朝,卞世祥的侄子卞為鳳以及卞為鳳的長子卞三元通過科舉考試,成為清朝任用的首批漢人文官。自此,卞氏家族成功地躋身文官之列。特別是卞三元不僅官至雲貴總督和吳三桂成為同事,而且在八旗的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他著有《公餘詩草》,與塞圖、鄂貌圖被稱作「八旗文字之最先者」,開創了滿洲八旗文學之先聲。

  卞三元雖是文官,但在他任上仍可看出卞氏武將家風的明顯烙印。在貴州任巡撫期間,他大多數時間是在平定叛亂、指揮戰鬥,並因此被清廷授予兵部右侍郎和兵部尚書的加銜,屬於從一品大員。

  與此同時,卞三元還非常重視民計民生,興辦農業、發展教育。有一年,貴州糧荒,為解救饑民,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在未等到朝廷批覆的情況下,開倉放糧,貴州很多百姓因此得以活命。康熙元年二月,卞三元以貴州地多荒蕪,向上級申請開墾,共闢官民田萬餘頃。三月,修復貴州學宮,並勸苗民入學讀書。時至今日,昆明、貴陽等地還保留有雲南貢院、盤江鐵索橋等多處與卞三元有關的遺蹟。

  因恪盡職守、敏於政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卞三元去世後,被賜予「恪敏」的諡號。

  卞三元長子卞永譽是清初著名書畫鑑賞家,他親撰的《式古堂書畫匯考》是中國美術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一部書畫鑑賞名著,其鑑定著錄體例已臻完備,連清宮《石渠寶笈》也借鑑了他的編輯方法,對後世頗具影響。

  康熙時期,卞氏一門文脈尤為興旺,人才輩出,僅《奉天通志》「鄉宦表」所收錄的卞氏成員就有近20人,全部為舉人或監生出身,此時的卞氏家族成為真正的書香門第,融入了清代士大夫階層。

  乾隆時期,卞氏家族日漸衰落。閻海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乾隆的「奪諡案」有關。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好翻舊案的乾隆皇帝認為已去世80多年的卞三元有兩大過錯:一是「三元實為吳逆用人」,意思是說卞三元任雲貴總督期間,曾效忠吳三桂;二是認為他是「進退無據首鼠兩端之人」。乾隆皇帝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卞三元在政治上過於圓滑。為此,乾隆皇帝不僅追奪了卞三元的諡號,連其祭文碑文也全部撲毀。

  如今,除了營口市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兩合墓誌,已經難尋見證卞氏家族盛衰的物件,就連位於蓋州王屯村的卞氏家族墓地也早已是一片荒蕪。

  前些年,卞氏家族的後人準備修祠堂、續寫大石橋市湯池鎮卞家溝村發現的順治本《卞氏族譜》,但隨著一些老人的相繼過世,最終未能如願。

相關焦點

  • 蓋州財神廟——300年前見證蓋州商業繁榮
    蓋州財神廟就建在蓋州古城東關外。蓋州財神廟是歷史上東北乃至全國規模較大的專祀財神的道教廟宇。據碑文記載:清乾隆六年,在原有的三間五聖祠西旁始建財神廟正殿三間。正殿前有甬道、山門和圍牆。正殿內供奉香樟木神像11尊,文財神比幹正襟危坐,左右為趙公明、關公,兩旁分立招財、招寶、納珍、利市等仙官及關平與周倉。東配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藥王、慈航道人、文曲星和碧霞元君;西配殿供奉呂祖和福、祿、壽、喜四星,均為道教神祇。在五聖祠內供奉有五聖的五尊神像;在西側的護法堂供奉黑媽媽等護法。
  • 丹徒卞氏源流
    文/卞祖玉  解放前,我們高橋母子圩卞家老宅堂屋的閣子上一直放著許多亡人牌子和一套卞氏家譜,但是1954年長江發大水,整個高橋(順江洲)被淹,人們只顧逃命,根本顧不上身外之物,大水退走後,家裡很多財物都沒了,閣子上的家譜、亡人牌子全被大水衝走。
  • 卞氏花園「觀魚樂」石額被發現
    謝文逸說,他曾對卞寶弟故居探訪過多次,書中的宅、亭座、火巷、老井這些都屬於卞氏老宅主體部分,唯獨「觀魚樂」石額,是屬於「小松隱閣」(卞氏花園的稱呼),只有記錄,卻無人知道在哪裡。 「小松隱閣的遺址,位於卞氏東路住宅。」謝文逸表示,因這裡屬於廣陵消防大隊廣陵路消防中隊駐地,不好隨便進出,他曾幾次探訪,均未能進入。
  • 「卞氏菜根香」總經理卞軍離世
    「卞氏菜根香」總經理卞軍離世   8月20日,成都桐梓林一小區一角已搭起了靈堂,門口擺滿了祭奠花圈。  19日上午10點50分,卞氏菜根香餐飲集團總經理卞軍因病醫治無效逝世,終年47歲。據悉,他於去年底被確診為癌症,8個多月來一直在與疾病鬥爭。
  • 霍元甲曾孫:迷蹤拳譜仍存在 孫輩大多棄武從文
    「曾祖父的武術餘暉也許更多在家族外傳揚」。霍元甲創立的上海精武總會,現在在世界各地有70多個分會,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波蘭、日本等國。在海外華人中有很高的影響力。   霍自正說霍元甲育有5個孩子:兩個兒子霍東章、霍東閣(祖父),三個女兒霍東清、霍東琳、霍東琴。   「霍元甲去世後祖父霍東閣也去上海精武會任教。
  • 蓋州的老胡同,骨子裡就是忘不掉的記憶!
    天南地北蓋州人微信號→ gaizhou-0417聆聽蓋州故事 品味古城人生史海泛舟,用文字記錄生活本期導讀蓋州老胡同,逐漸消失的千年古城靈魂之地,這輩子一定要去一趟蓋州的老胡同,骨子裡就是忘不掉的記憶!
  • 「卞氏菜根香」總經理卞軍因病逝世 終年47歲
    原標題:「卞氏菜根香」總經理卞軍因病逝世 終年47歲   卞軍資料圖片 受訪者供圖   8月19日上午10時50分許,成都知名餐飲「卞氏菜根香」總經理卞軍因病醫治無效逝世。
  • "卞和獻玉"典故口耳相傳800餘年 卞氏後人居南京
    尤其是當地卞氏家族的存在,讓這個傳說有了可靠的依據。」  卞和成為當地民間的「坐寶財神」  春秋時,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住在荊山腳下,每天太陽落山時,總看見山上有一道很亮的光,他覺得很奇怪,就天天看。有一天,一隻鳳凰飛來,落在一塊石頭上,爾後,這隻鳳凰每天都在這塊石頭上落腳,再觀察,光亮就在鳳凰落腳的地方。
  • 趙文卓棄武從文 《御前四寶》出演搞笑康熙(圖)
    趙文卓棄武從文
  • 《三國志14》卞氏五維屬性介紹 卞氏個性戰法是什麼
    三國志14卞氏五維屬性怎麼樣?
  • 蓋州古城百年來難得一見的照片,值得珍藏
    金代改辰州為蓋州。元代置該蓋州路,治所仍設在建安城。元至元六年(1269年)把熊嶽、湯池二縣併入建安縣。至元八年(1271年)建安縣併入蓋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蓋州為蓋州衛。翌年改築新城(今蓋州市區)。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蓋平縣,隸屬奉天府。「蓋平」之名,是取「蓋州」、「平郭」兩個歷文地名的首字而得。
  • 市委副書記為蓋州好貨直播「代言」 帶網友「雲」遊溫泉小鎮
    賞夏花,品甜果,吃海鮮,泡溫泉……觀看一場市縣長直播,將遼寧蓋州的美食美景一「網」打盡。6月12日,中共蓋州市委副書記袁世君、蓋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童威、副市長田東寶攜蓋州市各鄉鎮負責人「組團」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為蓋州特色農產品和文旅產品「代言」。
  • 薩琪瑪:據說因蓋州籍人耿聚忠而流行全國
    來源 蓋事辰州薩琪瑪因蓋州籍人耿聚忠而流行全國《燕京歲時記》中寫道:「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狀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但後來這道有名食品的流行,卻與清代蓋州籍人耿聚忠有關。耿聚忠(1650—1687),其祖父是蓋州榜式堡人耿仲明,原為明朝武官,後降清,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消滅了李自成,功勳卓著,被封為「靖南王」。清順治十年,四歲的耿聚忠就與兄耿昭忠被留在北京,其實也就是當人質。他們的哥哥耿精忠是第三代靖南王,為三藩之一,鎮守福建。
  • 他是夏侯家的武將,不但棄武從文,還投靠劉備得到重用
    這個家族的忠誠也與貢獻並重,他們始終對魏室效忠。雖然夏侯霸叛投蜀漢,夏侯玄陰謀誅殺司馬師,因此被視作夏侯家的叛逆,但那都是發生在司馬氏暗中奪取曹氏大權的時候。不過夏侯家儘管數代忠烈,卻還是在曹操大權在握,曹魏勢力冉冉上升的時候,出了一個投靠劉備的夏侯蘭。
  • 大譜師:從《江都卞氏族譜》看卞黃聯姻
    在家事部分,除了記其父、生母、慈母外,以記「九姊」的最多,而且感情深摯,今擇錄八條如下: 《癸丑日記》七月廿二日(新八月廿三日,土曜)記: 晚至姊處,送彼四十壽禮百元。 又七月廿五日(新八月廿六日,火曜)記: 九姊生日,以病未往。
  • 弘揚蓋州文化,蓋州走出的元曲大家—石君寶
    蓋州市「阜新銀行杯」「講述蓋州故事,弘揚蓋州文化」徵文優秀作品選登 蓋州走出的元曲大家—石君寶 董玉濤 偶然在網上看見關於一位元雜劇作家石君寶的介紹,原是我們蓋州人
  • 營口「國家級文物」:蓋州玄貞觀「上帝廟」
    蓋州上帝廟,本名玄貞觀,位於蓋州市西門裡大街路北,因廟內供奉「玄武大帝」,即「玄天上帝」,簡稱「玄帝」,是中國神話中北方之神,為道教所信奉,故民間俗稱「上帝廟」。清代康熙年間,因避諱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之「玄」字,故政名元貞觀。上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
  • 卞氏是誰?曹操生性風流,卞氏仍然與他不離不棄,廝守終身
    對於這樣的一個男人,知書達理的卞氏,為什麼還要對他不離不棄,一生相隨?而對於女人,曹操多半是任性妄為、逢場作戲,真要說他對誰能夠真心以待,一以貫之的,恐怕也只有卞氏了。卞氏天生麗質,聰明過人,從小就有藝術天賦,少女時代做過歌舞藝人。而曹操呢?年少時機智過人,應變能力強,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按理說,像這樣的少年,良家少女卞氏是看不上他的。但是,就在曹操成年之後,他突然珍惜起光陰來,博覽群書,攻讀兵法。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舉為孝廉,入京都洛陽為郎。曹操初見卞氏,為之傾倒,欲霸不能。
  • 史上最強大的蓋州簡歷!蓋州人速度收藏
    地因人而興,人因地而榮,在蓋州這片沃土上,千百年來湧現出許許多多的的有影響的歷史人物。蓋州蘋果蓋州葡萄蓋州西瓜蓋州海蜇蓋州飛蟹蝦爬子蓋州黃花魚蓋州絨山羊蓋州柞蠶蓋州葫蘆條蓋州是一個用著2000多年燦爛文化的古邑,民間藝術源遠流長。
  • 《三國志12》今日武將 武宣皇后卞氏妖嬈亮相
    《三國志12》今日更新武將介紹,登場的是曹操的正妻,曹丕之母卞氏。卞氏是小妾扶正的典型,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都是卞氏之子。卞氏生平為人節儉,不喜華麗,因此《三國志12》這個爆乳裝扮實在是不知道從哪來的靈感,本作女子形象多是妖嬈風騷的打扮出現,難道畫師打算以這個吸引玩家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