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州財神廟——300年前見證蓋州商業繁榮

2020-12-17 蓋州城事

蓋州財神廟就建在蓋州古城東關外。

蓋州財神廟是歷史上東北乃至全國規模較大的專祀財神的道教廟宇。據碑文記載:清乾隆六年,在原有的三間五聖祠西旁始建財神廟正殿三間。正殿前有甬道、山門和圍牆。清道光二十七年重修,在正殿前增加卷棚三間、東西配殿各五間,重塑神像,正殿東原有的三間五聖祠保留未動。清鹹豐九年,又二次進行重修山門,高建臺階,重修東西兩配殿,添旗杆等。

2002年後,蓋州財神廟進行了第三次維修,為使廟宇雄偉壯觀,廟基普遍升高,正殿整體升高1.3米,正殿前增設臺階,增設鐘鼓樓、山門影壁等。正殿東原有三間五聖祠修葺一新,為保證格局對稱,正殿西側又建護法殿三楹,正殿前重立碑碣。

正殿內供奉香樟木神像11尊,文財神比幹正襟危坐,左右為趙公明、關公,兩旁分立招財、招寶、納珍、利市等仙官及關平與周倉。東配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藥王、慈航道人、文曲星和碧霞元君;西配殿供奉呂祖和福、祿、壽、喜四星,均為道教神祇。在五聖祠內供奉有五聖的五尊神像;在西側的護法堂供奉黑媽媽等護法。

大清乾隆六年《財神廟碑記》、大清鹹豐九年《重修財神廟碑記》,對蓋州財神廟歷史有著較為詳盡的介紹。

蓋州建財神廟與蓋州在當時的經濟發展與商業繁榮有關。

廟內的清鹹豐九年《前後重修財神廟碑記》說:「......財神之廟皆我市工商人主修。蓋邑財神廟有二,其一在城中鼓樓上,城中各行鋪商公辦香會;其一在東門外大街斜北南向,即今補眾化所。」

碑上還說:「重修者為我山西眾典行人公立。先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有同鄉曹公厚庵等,因廟宇地勢卑窪,大雨時行者被水患,土木亦就□塌,倡率同行中人踵繼前人建立之美,高其基址,壯其規模。修整正殿三間、卷棚三間、東西兩廊各五間。重塑財神像,黝堊一新。惟山門湫隘,因院內東北隅五聖祠三間,另有香火會主未曾動修,不便施工,工遂停止。距今十餘年,五聖祠業已修整,爰是我同鄉典行人等公議興修,舉請戴公衡甫及趙公荊山等監視,又重修山門一大間,高建臺級,與正殿兩廊基址相亞。門東西外蓋配房五間以壯山門局勢。門之內添建牌樓一座,門之外列樹旗杆一對。金碧重施,丹黃再煥。凡四越月工成,由是廟貌巍峨,基宇壯麗,不為風雨少所侵蝕,即炎天水潦亦免溼湮之患。於以謀財源,求福於永託,庇護於神靈,其不大壯觀瞻哉,茲因涓吉之辰,爰述其重修□末於此,是為記」。

存放於正碑之右,大小尺寸、形制相同,同時鐫刻的副碑延伸或補充了主碑內容的不足。將修工捐錢的鋪號列後出:「敬勝當 捐錢伍百吊;常慶當 捐錢伍百吊;會隆當 捐錢伍百吊;萬和當 捐錢伍百吊;三盛當 捐錢伍百吊;增勝當 捐錢伍百吊;益泰當 捐錢壹百吊;永和當 捐錢壹百吊;魁隆當 捐錢壹百吊;德隆當 捐錢壹百吊;聚隆當 捐錢壹百吊;聚源當 捐錢壹百吊;允隆當 捐錢壹百吊;允興當 捐錢壹百吊;世隆當 捐錢壹百吊;廣隆當 捐錢壹百吊;阜增當 捐錢壹百吊;隆慶當 捐錢壹百吊;隆泰當 捐錢壹百吊;信泰當 捐錢壹百吊;玉發當 捐錢壹百吊;生發當 捐錢壹百吊;常勝當 捐錢壹百吊;志成當 捐錢壹百吊;謹成當 捐錢壹百吊;永成當 捐錢壹百吊。」

財神廟內的五聖祠,系供奉五聖之祠。五聖又稱五顯、五通。傳說唐光啟年間,婺源王瑜家園紅光燭天,五位神仙從天而降,於是當地人建廟。元封五聖王侯,宋正是列入國家祭奠,從封兩字侯到八字王號。第一位,顯聰昭應靈格廣濟王;第二位,顯明昭烈靈護廣佑王;第三位,顯正昭順靈衛廣惠王;第四位,顯直昭佑靈貺廣澤王;第五位,顯德昭利靈助廣成王。五聖能降魔伏妖、救苦救難,法力無窮,又能聚財、斂財,也是小財神。蓋州五聖祠是清初開疆後,為關內來蓋州經商的會所所建。

相關焦點

  • 不得錯過的美景——蓋州旅遊史上最強攻略
    早上從瀋大高速公路蓋州口(北海口)或高鐵蓋州西站口出發,經305國道、202國道、鮁孔公路至雙臺溫泉旅遊區。上午遊遼南名剎歸茗寺、遊覽虹溪谷溫泉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景區),中午在旅遊區內就餐。下午至溫泉洗浴場所洗浴。晚6點前返程。
  • 蓋州的老胡同,骨子裡就是忘不掉的記憶!
    天南地北蓋州人微信號→ gaizhou-0417聆聽蓋州故事 品味古城人生史海泛舟,用文字記錄生活本期導讀蓋州老胡同,逐漸消失的千年古城靈魂之地,這輩子一定要去一趟蓋州的老胡同,骨子裡就是忘不掉的記憶!
  • 弘揚蓋州文化,蓋州走出的元曲大家—石君寶
    蓋州市「阜新銀行杯」「講述蓋州故事,弘揚蓋州文化」徵文優秀作品選登 蓋州走出的元曲大家—石君寶 董玉濤 偶然在網上看見關於一位元雜劇作家石君寶的介紹,原是我們蓋州人
  • 蓋州古城百年來難得一見的照片,值得珍藏
    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明代蓋州衛而設。據史料記載,蓋縣境內,漢時設平郭縣。金、元、明代設蓋州。「蓋平」之名,是取「蓋州」、「平郭」兩個歷文地名的首字而得。1965年經國務院決定,改名為蓋縣。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蓋州市。戰國時期蓋州屬燕國遼東郡。秦統一六國後仍屬遼東郡。西漢、魏晉時期,於今轄境北設文縣,南設平郭縣,統歸遼東郡管轄。
  • 史上最強大的蓋州簡歷!蓋州人速度收藏
    玄貞觀蓮花觀關帝廟財神廟慈航寺歸茗寺聖水禪寺普濟寺蓋州蘋果蓋州葡萄蓋州西瓜蓋州海蜇蓋州飛蟹蝦爬子蓋州黃花魚蓋州絨山羊蓋州柞蠶蓋州葫蘆條蓋州是一個用著2000多年燦爛文化的古邑,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蓋州音樂舞蹈優美動人,蓋州遼劇兩次進京演出,贏得了首都觀眾的一致好評。蓋州的皮影戲、遼劇、高蹺秧歌的形成、發展與成熟,彰顯了蓋州厚重的文化底蘊。
  • 蓋州古城:200餘件文物為蓋州古城歷史文化增添光彩
    在沈延毅紀念館東展館內展放著200餘件在蓋州市出土的國家、省、市級文物,為蓋州古城歷史文化增添不少光彩。這些文物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刀、石鑿、石矛、夾砂陶罐,春秋時代的曲刃青銅劍,戰國時代的刀幣、布幣,漢代的銘文銅鏡、彩繪陶缽、陶俑、彩繪陶罐、彩繪盤口陶壺、彩繪陶博山爐、六耳銅/鐵釜、陶灶、繩紋墓磚、紋飾墓磚、文字墓磚,以及隋、唐、五代十國、宋、金、元、明、清等時代的窖藏和隨葬貨幣、銅樵鬥、銅編鐘、銅鏡、鎏金佛像、各類瓷器及蓋州歷代名人字畫等,共計200餘件
  • 在蓋州,愛上一座城的理由有千千萬萬
    蓋州古城獨特的商業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餐飲文化、收藏文化、影視文化,是她的魅力所在。近年來,蓋州憑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和區位交通優勢吸引了眾多影視劇組前來拍攝。上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大清炮隊》、《楊運傳奇》、《滾滾紅塵》等電影陸續在蓋州取景拍攝,而蓋州古城的明清一條街遺蹟眾多自然就成為最主要的取景場所,電影《大清炮隊》1987年上映的《大清炮隊》曾在蓋州古城取景,包括葛存壯、劉曉慶、王剛等主要演員,大多數蓋州人都知道。
  • 營口「國家級文物」:蓋州玄貞觀「上帝廟」
    營口:蓋州上帝廟蓋州上帝廟建築氣勢雄偉,工藝精巧,頗為壯觀。據《欽定盛京通志》記載:「元貞觀在城西門內,今名上帝廟。正殿五楹,配廡五間,山門三間」。蓋州上帝廟蓋州上帝廟蓋州上帝廟蓋州上帝廟不僅是營口地區最著名的古代寺廟建築,在全國古建築中同樣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極具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營口蓋州穿起文化旅遊「黃金鍊」(圖)
    蓋州的山與海,蓋州的古與今,蓋州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從未像今天這樣生動真切,從未像今天這樣密不可分,從未像今天這樣氣象萬千。  蓋州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受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海洋季風影響,導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 侃樂水滸:河北田虎諸將——蓋州篇[2]
    蓋州守城官:06.【鈕文忠】:蓋州守城官,田虎麾下樞密使,「書中田虎軍出場第6將」。蓋州守將:07.【方瓊】:四威將之猊威將,蓋州四大守將之首,「書中田虎軍出場第7將」。【楊端】:蓋州二十四員守城偏將之一,「書中田虎軍出場第11將」。
  • 市委副書記為蓋州好貨直播「代言」 帶網友「雲」遊溫泉小鎮
    「蓋州的紅富士和國光蘋果,朋友們肯定不陌生,蓋州蘋果在拼多多上是『爆款』。」「我們蓋州海蜇,已經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據我了解,在美洲、東南亞,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蓋州的即食海蜇。」袁世君驕傲地向網友介紹,全國約60%的即食海蜇都產自蓋州。
  • 蓋州古城,電影「滾滾紅塵」的取景地
    文字圖片:@王友祿@蓋州文藝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八一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長春電影製片廠、珠江電影製片廠等影視攝製組曾先後來過蓋州,取景拍攝影視劇。蓋州這座小縣城,在不經意間成為一座比較熱門的影視劇拍攝取景地。各影視攝製組之所以選擇蓋州為主要取景地,最主要原因是蓋州擁有一處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蓋州古城。蓋州古城保存較好,城內保存著明、清、民國以來各個時期的城市遺址和眾多名園名宅、名勝古蹟、老街古巷以及完整的古城街巷肌理,是一座「原滋原味」的古城,具有特定的年代感,符合電影劇情年代背景的特殊要求。
  • 薩琪瑪:據說因蓋州籍人耿聚忠而流行全國
    來源 蓋事辰州薩琪瑪因蓋州籍人耿聚忠而流行全國《燕京歲時記》中寫道:「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面為之,形狀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但後來這道有名食品的流行,卻與清代蓋州籍人耿聚忠有關。耿聚忠(1650—1687),其祖父是蓋州榜式堡人耿仲明,原為明朝武官,後降清,為清朝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消滅了李自成,功勳卓著,被封為「靖南王」。清順治十年,四歲的耿聚忠就與兄耿昭忠被留在北京,其實也就是當人質。他們的哥哥耿精忠是第三代靖南王,為三藩之一,鎮守福建。
  • 營口地標代表的不只是一座城市,大石橋蓋州上榜
    營口市南湖公園遼河老街艾灸館遼河老街熊嶽清明一條街熊嶽古城熊嶽河公園蓋州青龍山望海寺蓋州北海蝕地貌蓋州北海紅海灘蓋州北海海洋公園大石橋三道嶺水庫大石橋秀才嶺大石橋大龍山公墓大石橋彌勒寺蓋州市仙人島國家森林公園三江會館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前進社區蓋州古城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境內遼南民居四合院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慈航寺位於美麗的蓋州市東北四公裡
  • 情滿蓋州——家鄉的橋,承載著我的幾許鄉愁
    我的家鄉在蓋州,四季分明,山水相依,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城。我喜歡有歷史的古城,更喜歡家鄉那一座座造型各異、牽動著千家萬戶、默默矗立在城市和鄉村的橋。家鄉的村口,有一座小橋,小橋由青石堆砌而成,在那交通不太便利的年代,小橋上每天有馬車、牛車緩緩駛過。
  • 侃樂水滸:河北田虎諸將——蓋州篇[1]
    【董澄】:陵川縣(蓋州)守城將,鈕文忠麾下先鋒,「書中田虎軍出場第1將」。【沈驥】:陵川縣(蓋州)守城偏將,「書中田虎軍出場第2將」。【耿恭】:陵川縣(蓋州)守城偏將,「書中田虎軍出場第3將」。【張禮】:高平縣(蓋州)兩大守將之一,「書中田虎軍出場第4將」。
  • 蓋州卞氏家族 因棄武從文興盛百餘年
    核心提示  因為舉辦營口地區古代文明展,「分別」了數十年的明代蓋州衛指揮使、世襲懷遠將軍卞世祥及其父卞文明的墓誌,得以在營口市博物館「見面」。  史學研究人員通過對這兩合墓誌的分析,了解到蓋州卞氏家族由武入文的轉變過程,以及這一現象所折射出的古代重文輕武的思想。
  • 蓋州北海公園西外環的一幕……
    蓋州交警提醒廣大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遇到爆胎拋錨等類似情況,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要謹慎駕駛。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尋求幫助,並在安全距離設置危險警示標誌後,撤離至安全地帶,等待救援,防止發生二次事故。
  •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城喇叭戲與蓋州皮影戲,有何文化內涵與價值?
    蓋州皮影戲,又稱遼南皮影。主要在遼南地區,並遠播吉林、黑龍江一帶廣為流行,後來逐漸形成以蓋州為中心的新關東影戲蓋州皮影戲,皮影戲具有娛樂性和民眾性,很受人們的喜歡。到清末民初時期,蓋州皮影戲已經趨於完美,民國到解放初期,蓋州皮影戲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與遼南當地的民風民俗、歌曲小調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遼南風格。皮影戲幾乎是那個年代人的最完美的童年印象。
  • 營口蓋州北海小聖託裡尼
    打卡營口蓋州北海小聖託裡尼五一馬上來啦 鮁魚圈周邊網紅拍照景點位置:在 #北海風景區交通:我們是從鮁魚圈區內出發的,自駕的話可能方便一些,停車場出來直接就是圖片拍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