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美食將亮相"舌尖2相逢":鯉魚焙面 灌湯包(圖)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鯉魚焙面

開封小籠灌湯包

  今晚9點,在「缺席」了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以下簡稱《舌尖》)之後,河南美食終於將在央視一套播出的第二季《舌尖》第五集中與觀眾《相逢》。

  策劃文體新聞中心執行記者吳戰朝王峰文首席記者陳曉東記者李康攝影

  飲食文化在中華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食物中蘊藏著解讀中華歷史的神秘密碼。兩季《舌尖上的中國》,都在試圖探討中國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試圖以食物為窗口讀懂中國。但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中原地區源遠流長的河南美食卻姍姍來遲。是遺憾?是必然?抑或,只是因為我們給予了一檔節目太多不合實際的期許?還是另有他因?連日來,大河報記者兵分多路進行了採訪。

  「舌尖」裡的河南美食有啥?

  鯉魚焙面、灌湯包,還有一道神秘美食

  從《舌尖1》開始,多少「吃貨」一邊大喊要減肥,一邊對著各地美食流口水。當然,也有不少河南人為家鄉美食沒能進入節目組「雷達」搜索範圍而「鳴不平」。第二季的「舌尖」,河南美食終於來了。

  據記者了解,今晚將播出的是《舌尖2》第五集《相逢》,將講述食材香料的匯聚、遷徙及配方、技藝的演變、再生;聚焦食物與人的每一次攜手,呈現中國人的相聚別離背後藏匿著的深切情感。節目中將展現象山、重慶、杭州、開封、深圳、張家口、自貢等地的美食或食材。

  根據此前放出的消息,在開封,《舌尖2》節目組拍了一道主食一道菜,主食是開封小籠灌湯包,菜品是鯉魚焙面。前者主要從製作工藝加以展示,和面、切面、捏包子「面面俱到」;後者則再現了製作者的技法,對醋熘及將面拉成細絲的精巧製作手法加以展示。不過,昨天接受大河報記者採訪時,《相逢》分集導演陳碩透露,還會有第三道河南美食亮相。「先不說吧,大家看節目就知道了。」陳碩賣了個關子,「節目很有形式感,強調對空間的展現,關於豫菜的篇幅還是挺多的。」

  燴麵、胡辣湯呢?

  最能代表這個地域的不一定入選

  雖然第三道美食尚未曝光,但基本可以確定,最有河南特色的燴麵和胡辣湯不在其中。

  這讓不少河南人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去年5月初,《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河南時,連發微博,大讚與河南美食的「相逢」:

  「到鄭州,很嚴肅的一個飯局,正襟危坐裝矜持……最後,沒繃住,不爭氣地吃了七個包子。餡兒太誘人,槐花、肉丁加粉條。」

  「早上六點半,表弟準時趕到我在鄭州郊外的旅館,接上我,驅車14公裡,到市區喝了一碗胡辣湯,來回將近兩個小時……經常出差,匆匆而來,匆匆而去。能離開千篇一律的賓館,到老城區吃頓早飯,是我感受城市氣質的一種方式。」

  「胡辣湯店,七點就已經人山人海。蔥油餅、肉盒子、煎包,加一碗外壁掛滿芡糊的湯,四座響氣淋漓,每次抬頭,都能看到老闆和各種明星的大幅合影,所以離開時我特地看了看店名,不是方文山耶?」

  陳曉卿圖文並茂,將槐花餡兒包子和胡辣湯介紹得頗為生動,讓人看得食指大動。當時激動的粉絲都認為,胡辣湯入選《舌尖2》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戲劇性變化的背後發生了什麼?

  「河南人民很熱情,推薦了很多食物。我對很多東西不了解,就向大家請教,大家的配合度都很高。」陳碩也透露了燴麵和胡辣湯「落選」《舌尖》背後的故事,「一開始,我們的拍攝文案裡推薦了胡辣湯,但是胡辣湯蘊含的歷史和我們的節目不太契合。」

  至於燴麵落選,陳碩表示,是因為燴麵和《相逢》這一期的主題沒關係,所以一開始就沒有將其列入拍攝計劃。「最能代表這個地域的不一定入選。」陳碩「安慰」河南的節目粉絲說,「可能有些觀眾覺得自己家鄉美食太少,我們也會根據觀眾意見及時調整。但整體來看,我們有自己的表達,在根據不同的主題拍。」

  正宗河南美食代表是啥?

  咱河南人也很糾結

  此前,對什麼樣的美食才能出現在「舌尖」裡,陳曉卿給出了自己的標準:「第一是健康,我個人喜歡吃滷煮火燒,但從健康角度來看,就不能拍它;第二是不裝,很多菜假裝自己很有文化,配點唐詩宋詞,我覺得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好的廚師不會這麼做,把菜做好吃了就行,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文化傳承,而不是那些形式上的東西;第三是要相對日常,更多的人能夠吃到;第四是要解饞。」此外,陳曉卿還規定只能拍50塊錢以內的東西,他認為50塊已經可以包含老百姓日常的飲食,最好吃的東西是用心做出來的。

  雖然「抱著學習心態」而來的陳碩拒絕對豫菜給出點評和改進建議,但在採訪中還是能感覺到他的態度。比如,在談到灌湯包時,陳碩這麼說:「灌湯包很好吃,真的蠻不錯的,口感蠻清爽。讓人發現豫菜除了口感濃鬱的,還有這種清爽的,製作上還有那麼多講究。」

  事實上,即便是咱河南本地人,請外地來的朋友吃正宗河南美食時,也經常會有些糾結。中原地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豫菜更有「八大菜系之母」的美譽。在當代人日益注重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的情況下,豫菜的發展該何去何從?這需要很多人為之付出努力和智慧。據悉,《舌尖3》正在論證、籌拍階段,到時候河南美食能否打個漂亮的「翻身仗」,還是拭目以待吧!

  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國》中沒有河南美食是一處遺憾,《舌尖上的中國2》來到開封拍攝河南美食,雖然在劇組看來只是一次正常的拍攝,但著實為河南觀眾注射了一劑強心針——終於重視我們河南的美食了。在這集名為《相逢》的節目中,分集導演陳碩用「開封灌湯包」、「鯉魚焙面」兩道河南特色菜,從空間上把開封和杭州聯繫在一起,從時間跨度來講,北宋和南宋也因此「相逢」。在螢屏之外還有哪些未能呈現的故事?在美食之外還有哪些豫菜文化值得品味?5月14日,大河報記者來到開封,探訪舌尖背後的故事。

  為啥選中「鯉魚焙面」和「灌湯包」?

  因為這兩道美食都能體現「相逢」的主題

  2012年10月,中國廚師節在開封舉行,當時《舌尖》總導演陳曉卿在廚師節上獲了一個獎,開封方面便有意邀陳曉卿拍攝開封美食,而陳曉卿對第一季《舌尖》沒有豫菜元素也很遺憾,同時對豫菜文化很感興趣。

  2013年3月,雙方正式溝通,開封市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開封飲食文化博物館館長孫潤田成為與劇組的對接人,為其推薦豫菜。「劇組給出的拍攝標準是拍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在當地有影響的菜,最重要的一點是老百姓能吃到。」幾番考慮,孫潤田推薦了「鯉魚焙面」、「灌湯包」和「開封桶子雞」三道菜,「去年7月來開封拍的,最後拍攝了前兩道菜,當時開封那家桶子雞的代表作坊要拆,劇組還去看了,環境不太適合拍攝」。

  關於「鯉魚焙面」、「灌湯包」這兩道美食的特點,孫潤田如數家珍:「灌湯包用料考究,製作獨到,薄皮大餡、灌湯流油,軟嫩鮮香,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鯉魚焙面更是河南的歷史名菜,更重要的是,從這兩道美食身上都能找到『相逢』。」

  「杭州的西湖醋魚與開封的鯉魚焙面有異曲同工之處,陳碩他們去年三四月份先後在杭州和開封調研,跟我談到在杭州拍了醋熘魚和焙面,焙面是一個姓丁的師傅做的,當時跟丁師傅聊,原來這焙面是在開封學的,不過丁師傅也把杭州精細的象形小面點工藝傳給了開封,雙方算是互通有無、互相交流。」至於開封灌湯包和杭州小籠包,早有考證,「自南宋遷都臨安後,開封的工匠藝人相繼進入,杭州小籠包則是獨樹一幟、遠近聞名。」孫潤田自豪地說:「天下的包子都出自北宋。」

  劇組在開封都拍了哪些內容?

  拍了5天,有4天都在拍普通市民老夏

  去年7月份,正值酷暑,《舌尖2》劇組一共在開封呆了8天,拍攝了5天,其中有4天都在拍一個人——老夏。老夏今年63歲,是孫潤田應劇組的要求找來的一位普通開封市民。「劇組希望讓一位普通人來做這兩道菜,不用刻意講究技法,但求家常,劇組就是想拍出那種家常味兒的紀錄片感覺。」孫潤田說。

  但在今年5月6日,陳碩給孫潤田打來電話,很遺憾地告訴他「老夏的部分被去掉了」。問及原因,對方表示是「拍攝的人物太多,節目時長有限制」。「陳碩認為老夏這段拍得還是很豐富的,挺遺憾。」孫潤田說。

  「認真」是孫潤田對《舌尖2》劇組的評價,在拍老夏之前,劇組先在開封第一樓拍攝了專業包灌湯包和鯉魚焙面的做法。當時做鯉魚焙面的廚師是開封第一樓行政總廚王海波,開封第一樓傳承人馬瑞則承擔了灌湯包的製作,「光灌湯包就從上午8點開拍,一直拍到下午5點,一個切面的鏡頭就拍了50分鐘。下午6點多開拍做鯉魚焙面,到凌晨兩點多才拍完。」孫潤田說,「跟劇組聊天,他們說至少拍150分鐘才用1分鐘的素材。」

  雖然在開封拍了很多素材,但在臨走前,陳碩告訴孫潤田,老夏的故事只是節目組拍攝的眾多候選故事之一,這些節目素材最終將通過什麼方式加以呈現,大家心裡都不清楚。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河南,開封不止有灌湯包,央視曾專門來報導這裡的雞豆花
    我來過開封很多次,對於開封的美食都很喜歡,在開封有一個地方叫做上河小吃城,這裡的小吃特別豐富,多達四百多種,來到這裡可以品嘗到所有的特色開封美食。在上河小吃城裡面,還有各種河南地方特色的曲藝表演,邊欣賞節目邊品嘗美食,是旅行中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 河南名吃,鯉魚焙面
    鯉魚焙面是糖醋軟溜魚焙面的簡稱,他是河南開封當地著名的一道傳統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期。東京市場上已經開始流行。其特點是色澤棗紅,軟嫩鮮香。而焙面細如髮絲,蓬鬆酥脆,其甜中透酸,酸中微鹹。
  • 開封美食遊,盤點舌尖上的開封小吃
    神州大地中原地區的美食飲食多種多樣,到了八朝古都開封,源遠流長的自然還有中華美食文化。開封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十大菜系中「豫菜」的發祥地。豫菜的代表中其中一支便是開封菜。推薦一處小吃城可以一站吃遍開封老字號小吃。
  • 河南十大名菜之一的鯉魚焙面,因慈禧一句話爆紅,她是怎麼說的
    一說起河南美食,想必很多人都會說出許多,但是你們知道嗎?在河南十大名菜的排行榜上,有這樣一道菜,傳說被慈禧誇讚,而它就是鯉魚焙面,而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解析一下這種美食,另外看看當時慈禧是如何評價它的。想必我們很多人對鯉魚焙面都比較陌生吧?雖然它是河南名菜,但是在河南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如果要說哪裡的人了解嗎?那肯定是河南開封了。而這道鯉魚焙面有什麼不同之處呢?首先鯉魚焙面中的鯉魚,可不是一般的鯉魚,而是黃河鯉魚,黃河鯉魚素以體態豐滿,肉質肥厚,細嫩鮮美,營養豐富而著稱。
  • 舌尖上的河南:這些特色的開封美食,來了開封遊玩,要去品嘗下
    神州大地,中原地區的美食飲食多種多樣,到了八朝古都開封,源遠流長的自然還有中華美食文化。開封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十大菜系中「豫菜」的發祥地,豫菜的代表中其中一支便是開封菜,所以開封美食數不勝數。今天就來說說舌尖上的河南:這些特色的開封美食,來了開封遊玩,要去品嘗下!
  • 開封又一名菜鯉魚焙面,它究竟是什麼?能否滿足不同人的口味
    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道開封的美食,這個美食的名字就是各位吃貨們耳熟能詳的鯉魚焙面。這道名菜在歷史上也有典故,相傳慈禧到開封的時候,看到了這道菜,但是這個美食在當時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名字,面對這樣奇形怪狀的菜餚,慈禧說的這些面,簡直就像是被子一樣蓋到鯉魚身上,所以民間就根據諧音,將這道菜命名為了鯉魚焙面,同時也有了,面必須蓋到鯉魚身上的要求。
  • 鯉魚焙面是河南開封著名的傳統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
    在河南省開封市有一道著名的當地美食,那就是鯉魚焙面,這道菜的特點是顏色亮麗,如同棗紅色,口感細膩、柔軟。焙面細如柳絲,蓬鬆又香脆,口味酸甜可口,從明代起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龍抬頭,這天一般都會請客人吃龍鬚麵,為了表示祝賀,人們互相贈送龍鬚麵。
  • 舌尖上的開封,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邀請您品鑑當地特色美食
    好景美食不可辜負,邊看名勝古蹟,邊品嘗當地美食。開封是豫菜發源地,開封小吃更是其城市特色。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開封都有哪些美食吧!一、開封灌湯包開封灌湯包風味獨特,是開封著名食品之一。灌湯包皮薄,潔白如景德鎮陶瓷,有透明之感。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吃罷灌湯包子,再遊覽開封城的山陝甘會館、鐵塔、龍亭和清明上河園。鐵塔實為琉璃塔,甚是精湛,美食美景美人,與古城開封同在。
  • 舌尖上的河南,開封最具特色的十大美食小吃,第3個聞名全國
    但事實上,開封也是一個有非常多的特色美食的城市。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開封最有特色的十個美食小吃。桶子雞作為開封的特產名菜,桶子雞以其色澤鮮黃,鹹香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幾大特點而出名。開封的桶子雞選用的是當地的優質老母雞,採用百年老湯煨制而成。
  • 開封人也難得一吃的鯉魚焙面,你還能記得是什麼味道嗎?
    鯉魚焙面是「糖醋軟溜魚焙面」的簡稱它是河南開封當地一道著名的傳統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來開封旅遊不品嘗一下鯉魚焙面那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一件事011930年前後,長垣名師最早將用油炸過的「龍鬚麵「,蓋在做好的「糖醋熘魚「上面,創作了「糖醋熘魚帶焙面「名菜,深為顧客歡迎。將二者合而為一,既可食魚,又可以面蘸汁,故別有風味。其後,該菜逐漸傳開。後來,拉麵傳開封,人們又用不零不亂,細如髮絲的拉麵油炸後和熘魚搭配起來,使其更為錦上添花。
  • 河南這一地級市,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邀請您品鑑當地特色美食
    一、開封灌湯包 開封灌湯包風味獨特,是開封著名食品之一。灌湯包皮薄,潔白如景德鎮陶瓷,有透明之感。吃之,內有肉餡,底層有鮮湯。開封人吃灌湯包子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先開窗,後喝湯,再滿口香"。吃罷灌湯包子,再遊覽開封城的山陝甘會館、鐵塔、龍亭和清明上河園。
  • 一道讓慈禧太后忘不掉的開封菜——鯉魚焙面
    從今天起,最近幾期我們就要來扒一扒有關河南名菜的故事了。鯉魚焙面是「糖醋軟溜魚焙面」的簡稱,它是河南開封當地一道著名的傳統名菜,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當前此菜為河南十大名菜之首,是開封百年老店又一新飯店的傳統菜,同時也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人為又一新飯店的名廚。
  • 開封市資訊|談一談,河南開封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呢?
    開封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談一談,河南開封有哪些特色的美食呢?是大宴中的一道美食。當然是黃燜魚,是開封當地早年民間傳承下的小吃,走街串巷的吆喝聲中的美味。魚香鮮美,湯醇營養,回味無窮,是一道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的小吃。鯉魚焙面,是歷史傳承下來的開封特產名菜,記載有說,北宋時期市場就已經流行。魚肉軟嫩鮮香,焙面細如髮絲,蓬鬆酥脆,利口不膩,香甜開胃,是大宴必備的美味佳餚。
  • 鄭州惠濟區一家開封百年老字號,招牌灌湯包16塊錢一籠,口味正宗
    咱們都知道這開封最有名氣的特色美食,就數灌湯包了。而且去開封不嘗一嘗灌湯包,那還真是一個遺憾。不過,在咱們鄭州也有開封的老字號灌湯包了,而且還是一家百年老店,在開封可以說是沒有人不知道。來這家店裡吃飯,那必須要點的就是灌湯包了。這家的灌湯包有鮮肉的,蝦肉的,還有素三鮮的,不過還是比較推薦鮮肉的,味道上更加正宗一些。傳統鮮肉的灌湯包是16塊錢一籠,在開封本地的店裡是20塊錢,一籠裡面有10個。包子的個頭不算很大,用筷子提起來就是燈籠的形狀。
  • 數不清的開封美食,你吃過幾個?
    說到河南開封,想必大家都知道包青天吧,但是,除了文化,這座千年古城在街角也有著特別的美食。當你來到開封時,你一定不能錯過這些美味佳餚。1、灌湯包灌湯包是開封,著名的小吃之一,在北宋時期就有了。被稱為灌漿包子或湯包。汴梁(今開封市)70多家酒店之一的「王樓」,製售的名為「山洞梅花包子」,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北宋以後,灌湯包在開封流傳下來,只要來開封的遊客,唯一要吃的就是灌湯包。可以說,它已經成為開封的招牌之一。
  • 河南開封最好吃的2家灌湯包,第一家是百年老店,當地人全都知道
    去到河南開封,你最不能錯過的美食是哪一個?那百分之九十的人回答你的都是灌湯包。作為開封的特色美食,灌湯包不僅名氣大,而且味道鮮美,受到了眾多食客的喜愛,更有很多外國人對它也是情有獨鍾。灌湯包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北宋市場上就已經有售賣的了,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形式美觀,內容精美別致,肉餡和鮮湯同居一室。吃灌湯包,就等於將吃麵,吃肉,吃湯三位一體化,有一種整合的魅力,這也是其受到眾多食客喜愛的原因之一。
  • 誰再說河南是美食荒漠,就送他去開封逛吃半個月
    總有人說河南是美食的荒漠,其實真正逛吃過中原地區的小編有時候忍不住發出天問:為什麼河南的寶藏小吃還不出圈?▲豫菜代表——鯉魚焙面的製作過程很多人吃羊只看西北和內蒙,但是開封卻是一座隱藏的羊肉天堂,人人都是吃羊大戶。蒙古國送來3萬隻羊,估計還不夠他們半個月的需求。這裡的湯水滋潤悠長,各種湯水開啟了本地人的一天。一塊餅子一碗湯,開封人的早晨就是乾濕搭配,地道管飽。
  • 河南開封市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文|城市特產匯開封,古稱汴京,河南省地級市,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裡還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這裡不僅是名勝之城 ,更是美食之城,最具特色的有雙麻火燒、開封鍋貼,而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河南開封市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 《舌尖上的中國3》完結收官,很多網友吐槽,胡辣湯為啥杭州拍攝
    最近,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3》已經完結收官,很多網友吐槽這個節目,沒有前兩季好看了,已經變成一個講故事的文化節目。其中,就有觀眾紛紛質疑,河南的胡辣湯終於拍了,為什麼地點選在杭州?河南著名的小吃胡辣湯 為什麼在杭州拍攝?
  • 作為河南人的嶽雲鵬,餐餐必吃的一道美食!
    大家都知道嶽雲鵬是河南人,那我們看一下嶽雲鵬的體型就應該知道,河南的美食簡直多得不要不要的,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小編所知道的美食~1、鯉魚三吃2、清湯荷花蓮蓬雞3、鐵鍋蛋4、龍鬚糕5、芙蓉海參6、鯉魚焙面7、道口燒雞8、洛陽水席9、琥珀冬瓜10、合記羊肉燴麵11、套四寶12、洛陽燕菜13、觀音堂牛肉14、杏仁茶15、杞縣醬紅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