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上班式帶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

2020-12-18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婆媳同住在同一屋簷下,總會引發著名的"婆媳矛盾"。但有些年輕人工作太忙,只能拜託老人家過來家裡帶孩子,所以抬頭不見低頭見,年輕人少了自己的空間,老人家也少了自己的自由。

目前,有一種"上班式帶孫娃"逐漸流行,不用和公婆同住,孩子也有人照看。

"上班式帶娃"就是說老人家帶娃的時間安排跟年輕人上班一樣"朝九晚五",在年輕人去工作的時候,老人家就負責幫忙帶孩子,年輕人下班之後,就把孩子接送回去。這種新鮮的玩法,似乎不失為一種解決矛盾問題,又給彼此留一定空間的好辦法。

王奶奶就是運用了這種"時髦"的帶娃方法。她說她跟兒子兒媳商量好了,在他們兩個年輕人上班的時候順便把孩子捎過去老人的住所,下班之後就過來把孩子接回去。

可能就會有網友問了:"晚上把孩子帶回去兩個年輕人搞得定嗎?"王奶奶的回答是這樣的:"有什麼搞不定的,他們是孩子的爸爸媽媽,難道連照顧孩子睡個覺都不會嗎?在他們接回去之前我已經把小孩餵飽晚飯了,也洗好澡了,回去就純粹睡個覺。"

這麼一說,確實挺有道理的,這可能就是這種"上班式帶娃"方法得以流行的重要原因了。

祖輩有帶娃經驗,但孩子成長終究需要爸媽

或許現在的年輕人因為工作太忙,自己無暇顧及孩子以及沒有經驗帶孩子,所以直接把孩子丟給家裡的老人帶。

年輕人可能會覺得,老人家拉扯大了自己兄弟姐妹幾個,再帶個孫子自然不在話下,但年輕人卻忽略了重要的一點: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不是同互相替代的,孩子的成長終究需要爸媽。孩子讓老人家帶,可能會平安長大,但始終缺少了來自父母的教育、愛以及陪伴。

或者可以說,讓年輕人自己帶大的孩子跟老人家帶大的孩子有明顯的不一樣,可能會和父母不親近,只是覺得彼此是"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一樣。甚至,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你怎麼對我的童年,我就怎麼對你的老年"這種冷血的想法。

所以說,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還是得把孩子放到自己身邊帶才行。

對於工作繁忙的年輕人,如何平衡工作和孩子呢?

①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工作。或者說,最好不要把工作帶回家,即使工作再忙,也應該在公司完成,不應該帶回家裡。一旦把工作帶回家裡,家長一直都在工作,又怎麼能用心顧及孩子呢?非得在家裡辦公的話,應該規定好特定的時間,比如,孩子起床之前以及孩子睡覺之後,這樣就避免了會忽略孩子的感受。

②減少應酬以及不必要的外出。周末正是好好享受親子關係的黃金時間,遇到不必要的應酬,就推掉好了,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以免外出浪費時間,又不能陪伴孩子。

③合理利用空閒的時間。比如下班回來,家長不要一下子就攤在沙發上玩手機,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應該多陪陪孩子。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安定之本,家長應該在孩子身上花多一點心思,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孩子放在自己身邊帶著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辦法,如果工作太忙,不妨效仿一下"上班式帶娃",讓自己和老人都會輕鬆不少,同時也能讓孩子接受來自祖輩和父輩的雙重教育。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上班式帶娃」正在流行,早接晚送不同住,老人和子女都認可
    執筆:肖肖編輯:木子定稿:蘇子後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帶孩子就成了一個難題。許多家長有自己的事業要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他們,於是這個重任就交給了家裡的老人,可是幾代人住在一起難免有矛盾。於是,為了既為了幫子女照顧一下孩子,又為了自己更加清閒、自由,老人們開始了一種「上班式帶娃」的模式。何為「上班式帶娃」?在子女們朝九晚五上班的時候,老人們也朝九晚五的帶娃。在子女無法照看孩子的這段時間,他們過來給小孩做做飯、陪他們一起玩,注意他們的安全,到孩子父母回家的時候就離開。
  • 「上班式帶孫子」成帶娃流行趨勢,子女老人都受益
    在如今育兒理念日益科學先進,而且更新換代較快的時代,寶寶的早期教育和陪伴又尤為重要,帶娃方式也有不少改進。「上班式帶娃」已然成流行趨勢,讓老人子女都受益孟阿姨和老伴迎來了大孫女,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孟阿姨和兒媳商量以後,達成一個「協議」,白天由老兩口「上門」帶娃,晚上兒子兒媳回來帶娃,老兩口「下班」回家,到了周六日,就是老兩口的休息日。
  • 生完孩子,是上班還是在家帶娃?聰明女人會給自己留以下「後路」
    文|秘籍君每一位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都會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上班還是在家帶娃?上班,就意味著,既要有人幫忙帶娃,自己也要經歷與小寶寶分開的煎熬。而在家帶娃,可以陪在寶寶身邊,但是要面臨的問題會很難,比如:沒工資、沒地位、太勞累、放棄理想、得不到尊重……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選擇,都是有得有失。
  • 你有聽過「上班式帶娃」嗎?這種帶娃方式我給一個大寫的「服」!
    想必大家都知道「上班式帶娃」這個名詞吧,顧名思義就是說父母幫助兒媳帶娃,白天兒媳上班工作,就把孩子交託給父母幫忙照顧,等到晚上兒媳下班,再把孩子從父母那裡接過來。這種帶娃方式就跟打卡上班一樣,非常的標準化,方便了年輕人的同時又能為父母的生活增添樂趣,但是有人會問了,以前父母們都是在外工作,直接把孩子丟給了父母照顧,那這樣不是更加方便嗎?之前有一則新聞,一位奶奶帶著2歲半的孫子去參加酒店活動,由於年齡大的原因眼睛沒看見窗戶是沒玻璃的,奶奶當時也沒注意,導致孫子在酒店意外墜亡。
  • 不想和婆婆同住,卻又想讓她帶孩子,想出辦法後,寶媽自誇聰明
    我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但每個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特別是年輕人生了孩子後,想把孩子養好,卻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金錢,只好將孩子託付給老人,這樣一來年輕人可以去工作掙錢,孩子這頭也不用太操心,畢竟自家老人帶孩子,比讓陌生人看管讓人放心多了。
  • 有一種痛叫:催你生娃的比比皆是,最後幫你帶娃的卻空無一人
    一種生了娃的,一種還沒有生娃的。女人一旦結了婚一年內沒生娃,日子真的會挺艱難的。催你生孩子的這些人,斷然不會告訴你懷個孩子有多難,生個孩子有多慘烈,帶孩子有多少酸和苦。而這個時候,以往那些信誓旦旦要幫著給你帶娃的那些人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公婆興致衝衝來了,沒住滿一個月嫌棄帶孩子辛苦半夜睡不好,導致他們不能同往常那樣—公公悠閒地炒股婆婆樂哉地跳廣場舞,隨後找了個美其名曰的藉口「要回老家處理些事情」然後就逃之夭夭了,任我們如何央求都堅決不肯再來。
  • 最「刁鑽」公婆出現:年輕有退休,不帶娃不出錢,你能奈我何?
    他們自己帶娃也好,讓親家母帶也罷,或者是請保姆,都跟公婆無關。 第二,有力出力,如果公婆沒有錢,那麼就要付出相對應的勞動力,幫著年輕人帶娃看娃,讓他們好好工作,減輕他們的負擔。 第三種,出錢又出力,公婆既出錢又出力,可能是年輕人最滿意的一種做法了吧,既能在經濟上解決困難,又解決了孩子交給保姆的擔憂,年輕人既放心又舒心,這是最理想的境界。 為什麼養娃和養老要捆綁在一起?
  • 「最美媽媽」火了,工廠裡邊抱娃邊上班,網友:賺錢和帶娃怎麼選
    當然了,這樣一種快樂是相對的,如果孩子的成長環境不當,那麼這份快樂很可能會大打折扣。受此影響,孩子很可能性格會變得比較內向悲觀,這對其後續的成長而言是相當不利的。可見,上班期間兼顧帶娃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對此,不少網友也提出了疑惑:"賺錢和帶娃怎麼選?"賺錢帶娃孰優孰劣?
  • 有自建房婚後跟公婆住一起壓抑嗎?杭州一大波網友的回答出乎意料
    昨天,有杭州蕭山一網友發問,而不少過來人的回答出乎不少人的意料,近200條回覆中,有一大半的網友都表示,和公婆住一起「完全不壓抑」。一個高贊回答用十個字總結了和老人住一起的優勢:小孩有人接,回家有飯吃。網友們說,住在一起,家裡二老往往包攬了主要的家務活,包括買菜、做飯、帶娃、搞衛生等,這對全職上班的小兩口來說是莫大的幫助,因此根本離不開。
  • 不想和公婆住在一起,又不想和小孩分開(上班沒有時間帶)怎麼辦
    這種尷尬在我的家庭生活中也正在上演,在兒子兒媳婦讀研的時候,有了孩子。兒子讓我辭職去幫忙帶,我說必須要兒媳婦說讓我去,我才去,不然以後發生口角了,還以為我上趕著去呢!當然,他們肯定是統一了口徑,白天他們上班我就在家裡帶孫女,等孫女睡著了,我就洗衣拖地做家務。
  • 家裡有老人帶娃,有三句話不能反覆當孩子面說,說多了娃容易不孝
    執筆:檸兒家有老人帶娃,現在年輕人生活和工作都輕鬆不少。不過,凡事有利也有弊。因為,老人幫忙帶娃雖然可以給年輕人幫大忙,但是兩代人同住會有各種各樣的摩擦。而且,也會在育兒上有分歧。就比如,年輕人對待老人的態度,就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父母的態度。所以,家裡有老人帶娃,年輕人有三句話不能反覆當孩子面說,說多了娃容易不孝。「退休什麼都不幹,連個孩子都帶不好」我鄰居寶媽,脾氣很臭,但是本事挺大。她工資比老公還高,在家裡有無可撼動的地位。
  • 沒育兒矛盾不用討好婆婆,李晟和親媽同住,吃飯把腳翹椅子上愜意
    如果有一個女人比自己還疼愛自己的兒子,冒著高齡風險為兒子生下孩子,還能把兒子和孫女伺候那麼好。年紀大一點又何妨呢?麥迪娜和婆婆如朋友麥迪娜產下兒子丹尼爾之後,姜潮就買下了一棟大別墅,公婆負責幫忙帶孫子。
  • 奶奶「假帶娃」成流行,傷娃不說,最遭罪的還是寶媽,有苦不敢說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父母難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於是會請自己的長輩幫忙,可有的長輩幫忙時兢兢業業,不求回報;有的長輩卻假模假式,傷了孩子不說,最遭罪的還是寶媽,有苦不敢說。寶媽心事牆小悅在月子期間受了婆婆的很多委屈,於是她結束月子後就自己辭職帶娃了。如今孩子4歲,已經習慣了幼兒園的生活,於是小悅重新回去工作,上班的時候送孩子去幼兒園,下班的時候順便接他回來也方便。
  • 「憑啥你媽帶娃給錢,我媽帶娃就應該?」,老人帶娃有利也有弊
    畢竟能夠平衡工作和家庭的人太少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非常閒適的生活和輕鬆的工作。所以總是要有一點點偏心的,畢竟現實十分殘酷,即使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可是很多事情都有利也有弊,老人帶娃雖然有不少的好處,可是也有矛盾。憑啥你媽帶娃要給錢,我媽帶娃就是應該的?李先生和妻子戀愛兩年後選擇結婚,婚後的小日子一直都過得非常不錯,本來妻子還在擔心婆媳關係不好相處,畢竟不光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都有鮮活的例子。
  • 老人帶娃孩子卻沉迷遊戲?網友: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一招
    孩子生了卻"養不了"?其實這已經成為現在大多數家長的普遍問題了,因為無休止的出差和加班讓家長們都無力帶娃,這種時候除了請保姆來照顧孩子之外,就只能讓老人來看管孩子了,但是老人帶娃卻也隱藏著很多隱患。前幾日,在CCTV-12社會與法頻道的一期節目中,就介紹了這麼一個老人帶娃,結果導致孩子沉迷遊戲的案例。在節目現場,記者採訪採訪了一位忙於工作的家長,他因為工作原因經常要東奔西走無法照看孩子,所以就把孩子委託給家裡的老人,讓後者幫忙照顧。結果有次出差回來,這位家長卻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孩子天天沉迷遊戲從而導致學習成績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有一些寶媽生完二胎後,徹底捆在家庭上,根本抽不出身忙工作,壓力真的很大,自己生病沒時間看醫生,因為沒人照顧孩子。有的老人在老家居住,不能長期待在城市裡帶孩子,抽個空閒還想回家看看,表示不能適應鄰居如陌生人的生活,整天困在家裡太難受了,小區裡又不認為幾個人,出小區容易找不回家而迷失,這確實是個安全問題。
  • 兒媳產後,婆婆有力氣旅遊沒力氣帶娃,孩子會說話了見她叫:大娘
    旅途中,阿姨一路走一路拍,把所見所聞發到網上,引來不少同輩人的羨慕和效仿。於是乎,越來越多的阿姨們發出內心的吶喊:拒絕淪落成「帶娃機器」!我們也要為自己活一回!就像蘇敏阿姨,她之所以能勇敢邁出這一步,是因為靠自己攢夠了費用,另外,一直靠她照看的外孫也上了幼兒園。如此,她才能輕鬆啟程。但有些老人只看到了人家自駕遊的勇氣和快樂,卻忽略了人家啟程之前的條件和前提,盲目效仿,結果悲劇了。
  • 婆婆幫忙帶娃和不幫忙帶娃的家庭,這幾方面差異大,很難反駁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各方麵條件都差不多的女性,在各自有了孩子後,對寶媽們而言,婆婆願意幫忙帶孩子,和婆婆拒絕幫忙帶孩子,這兩種家庭的差別可以說還是很大的。尤其是這幾方面,說的都是事實,很難反駁。
  • 中國姥姥的一天,又要帶娃又要做家務,從早忙到晚比上班還累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很多年輕的父母們既要上班賺錢養家,又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實在是有些分身乏術。 因此,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是請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過來幫忙帶帶孩子。
  • 全職帶孩子能有多累?網紅寶爸:帶了一年娃,想跟老婆離婚
    文\好孕姐對於中國女性來說,全職媽媽是一個很辛苦的詞,讓人看了就想逃走,只因帶娃可比上班累多了。聽到這樣的話,有些男人就會嗤笑不已,覺得女人在誇大其詞,帶孩子能有多累?一天到晚在家閒著,不用加班不用挨罵甚至不用動腦子,每天只需要做個飯帶個娃,然後伸手找老公要錢就行了,這要算累,那上班豈不是地獄模式了?面對此類觀點,全職媽媽們總是有口難言,哪怕把自己一天24小時的辛苦列出來,男人也都一笑了之,覺得都是瑣碎小事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