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只要你身體好想幹,農村掙錢的門路多

2020-12-13 豫南鄉農

農村老人常說:靠誰不如靠自己,只要身體好你想幹、別嫌錢少,農村掙錢的門路多。他們說的也是實情,農村現在掙錢的門路還真是不少。因為他們老了除了生病,一般的生活開支不是太大,支門頭人情禮往的事情都交給了兒子們負責。

50多歲以上的老人都是從大集體那個年代過來的,苦日子、窮日子他們都經歷過,因此,他們很容易滿足。在農村一個月能掙千把塊錢的工作他們就願意幹,那麼,有啥好的工作適合農村5、60歲的老人幹呢。

環衛工人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搞新農村建設,街道和鄉村的公路上都需要大量的環衛工人來清掃垃圾。

農村環衛工人分為兩種:1.街道環衛工人;2.鄉村環衛工人。這兩種環衛工人的工作地點不同,他們的工資待遇也不同。

1.街道環衛工人

街道環衛工人他們的工作範圍就是在集市街道的周邊地區。包括集市上的垃圾和集鎮居民門前道路的清掃,每天都要在上午和下午清掃兩次。自己要兌一輛電動三輪車,把清掃的垃圾和各個垃圾桶裡的垃圾倒進三輪車裡,然後拉到鄉政府修建的垃圾總站裡堆放。

根據每個環衛工人劃分的清掃區域,每個人的月工資不包吃住為1000元/月。他們的工資由承包該地區的環衛公司發放,他們的用具:掃帚、鐵鍬和反光馬甲等都是由環保公司定量發放。電動三輪車和耗用的電費屬於個人的。有的承包商在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這三大節日裡,每個人每個節日還會發50或100元的紅包。他們在清掃垃圾時還可以撿一些廢品去賣,也算是一點小外快吧。

2.鄉村環衛工人

鄉村環衛工人是以每個村為單位的,即每個行政村有3~5個環衛工人。他們負責該村轄區內村村通的公路上和每個村莊的垃圾清掃。他們也是自己兌一輛電動三輪車裝運垃圾,每人的月工資為800元,比街道上環衛工人少了200元/月。一般來說他們每個人要負責10來個自然村的垃圾清理。環衛公司對上班要求的也比較正規:上班時間內是不允許脫崗的,否則,逮住了就要扣除工資。

鄉村環衛工人和街道環衛工人,都是在農村中招聘的一些5、60歲的大叔大嬸。這些不怕髒不怕累、能吃苦。他們有的是老夫妻在一起,負責一定區域內的垃圾清掃工作,有一個電動三輪車就夠用了。這樣兩夫妻一個月也能掙2000塊錢的工資,再加上撿的一些廢品一個月也能賣個百兒八十塊的。因此,對於農村失去種田能力的老人來說,當環衛工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別看農村環衛工人的工資不高,但他們的工作卻是很辛苦的。嚴寒酷暑的每天都要待崗八個小時左右,還可能要面臨被罰款的風險。但是,為了能得到這些收入他們還是願意做好本職工作的。

相關焦點

  • 掙錢的門路很多,不局限於只有在城裡,農村也有不少的掙錢項目
    一提到老年代步車,相信大部分農民朋友還是有所耳聞,有的農村老人甚至買有這樣的代步車。這種代步車的外觀看上去很像迷你的小汽車,掛著老人代步車的牌照;在路上行駛時,看著總有點搖搖晃晃,看著有點嚇人,許多農村老人都會騎著這種代步車,趕集買菜,或是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挺方便的。
  • 五十多歲的農村老人,一身老年病還要進城找活幹,這又是為啥
    還有一些地方,即便是年紀五六十歲的老人,仍然要出去打工。有人該說都五六十歲了,還出去打什麼工,在家頤養天年該多好。按道理說,五六十歲確實是應該在家中種地,享受晚年生活。但是這是農村,農村人想要享受晚年生活,恐怕就到了不能走路躺在床上的時候了。而對於那些年紀大還有點兒老年病的人來說,到外面打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不像年輕人幹活有力氣、能熬夜。
  • 在目前農村,有哪些掙錢的好路子?這幾個方面
    目前經濟形勢不太好,許多企業都不景氣,現在大多農村人外出也掙不到錢,不如在家找點事情做。其實在農村不用出門也可以找到許多掙錢的好路子,我這裡推薦幾種,給大家考察嘗試。在農村發展有機蔬菜種植是一項不錯的掙錢門路。快遞超市隨著網際網路的逐漸普及,不但城裡人喜歡在網上購物,農村人現在大多數人也喜歡在網上購物,現在網購已經成為一種潮流。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億多人口居住在農村,2019年全國快遞量有600億多件,其中四分之一來自農村。
  • 農村這種婦女越來越多,老人都稱為「少奶奶」什麼活也不幹
    農村這種婦女越來越多,老人都稱為「少奶奶」什麼活也不幹農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著以農業為主,農閒的時候在出去打工賺點零花錢,而相比於城裡農村的生活相對於來說比較和諧,而且離婚的現象時非常少的,而現在村裡基本上只剩下老人小孩還有父母了,因為男人要出去打工掙錢
  • 農村老人要為生活勞碌,而城裡老人如此悠閒自在,你有什麼看法?
    由於目前社會上存在很多的差別,導致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存在兩種絕然不同的狀態。現在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要種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維持生活;而城市老人則悠閒自得的,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這兩種老人在晚年生活狀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中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農村創業致富門路有哪些 這些項目的收入不錯
    文/股城網隨著鄉村振興的支持政策不斷出臺,越來越多的人回家鄉發展了,不少人都知道農村養殖是出名的,可是,事業也是要隨著形勢去改變,除了養殖行業,農村創業致富門路有哪些呢?其實農村發展潛力很大的,無從下手的朋友請下文分析。
  • 每年冬天,農村白事就多起來了,為啥很多農村老人都撐不到過年?
    大家好,歡迎來到《農家巧》,巧兒是一位農村姑娘,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農村最新消息,如果你想持續收到巧兒的文章,請點擊上方「關注」二字,謝謝您的支持,今天巧兒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到冬天,農村白事就多起來了,為啥很多農村老人都撐不到過年?
  • 農村的這種「冷門」生意,穩賺不賠,年輕人卻不願意幹
    農村的這種「冷門」生意,穩賺不賠,年輕人卻不願意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致富道路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農村在外邊打工的人都會到了農村開始自己創業,其實農村也有很多不起眼的小生意,但是人們卻注意不到他的發財門路,要說掙錢容易,但是還需要趕早
  • 農民種植小麥,利用秸稈創造價值,成農村人冬天掙錢門路
    所以,在咱們當地,掐辮子就成了農村人冬季的主業,早上坐在床上掐,白天坐在太陽下掐,晚上找個人多的鄰居家,大家邊聊天邊掐辮子,一掐就是半夜。現如今農村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掐辮子的收入也水漲船高,若是在以前,比如我小時候,一捆辮子才幾分錢,那時候的農村人,沒什麼賺錢渠道,不像現在又是外出打工,又是進城做生意,掐辮子就是咱農民冬季主要收入來源。
  • 適合農村女性朋友做的4個小生意,幹好了比出門打工的強多!
    如果現在去農村走一圈,你會發現可能只有老人和小孩子在馬路一旁玩。很多年輕人都去了大城市發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家裡有老人生活很難自理,又不想送去養老院,所以男的外出,女的就在家料理這些事情,但這些並不代表,這些女性們就什麼都做不了,小編今天就帶你看看,在農村,女性可以做的這些小生意,別看是小生意卻能有好收成。 第一個農村女性可以做的生意就是開麵包店。麵包房大家都知道,可以做麵包,可以做蛋糕。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農村5種賺錢的門路逐步興起,有的人早已年入幾十萬,你羨慕嗎?
    下述這5種賺錢的方式算是近幾年來農村興起的比較賺錢的門路,有的人早已通過這些方式年入幾十萬,從此不再為溫飽而犯愁!那麼,究竟是什麼賺錢的好門路呢?別著急,一起來看詳細的介紹。①兒童遊樂園與城市相比,農村的基礎娛樂設施顯然是不太健全的,而這便是潛在的商機。
  • 在農村為什麼有些80歲的老人還要下地幹活?他們還幹得動嗎?
    目前對於大部分農村人來說,農村多多少少都會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壓力。特別是一些偏遠農村地區,農村人沒有太多掙錢的方式,只能靠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勉強維持著。而對於農村這些老人家來說,自然不能放鬆等著子女來撫養自己,給子女們增加壓力負擔,所以都是自己能種地的就自己種些地,幹些活。
  • 農村六七十歲以上老人天天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是筆者,謝謝你閱讀我的問答,想了解農村更多趣聞,就關注我吧!農村六七十以上老人天天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八十多歲的老人嗎?他們已經年老體弱,頤享天年。你是想了解六七十歲老人的生活吧!因為這些老人大部分仍然是身體健康,精神煥發,勞動沒有停止:一是在附近工地上打工。
  • 農村家庭的硬傷!老人拖垮了年輕人?
    農村家庭的硬傷!老人拖垮了年輕人?現在農村有些問題越來越突出,最大的難點就是撫小和養老!撫養小的還好說一點,雖然苦點累點只要有錢就好辦點,至少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有點權威!照顧老人,有時候除了錢以外,還需要的是人!更需要的是耐心!
  • 為什麼有人說: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
    記得以前小時候,農村大部分家庭還都是三間小瓦房帶個院子,那時候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種地,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許多農村年輕人走出家鄉到城市裡面打工,有些好的一年也能攢下三四萬塊錢,有了一定的積蓄,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在家裡蓋房,你蓋兩層他蓋三層,農村的房子是蓋的越來越蓋,也有些地方農村,伴隨著新農村政策的實施
  • 農村現在什麼最掙錢,種野菜掙錢嗎?
    現在農村50歲以上在外面打工的多,很普遍,他們還是外出打工的主力軍。首先,在農村50歲初頭的人,還不算老,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大,都是家中的頂梁柱,農忙時在家務農,但由於務農不掙錢,有時甚至虧本,所以單靠務農,只能維持基本生活,無法支付日益增加的各種生活費用,為人養家餬口,農閒時,他們不得不出外打工掙點血汗錢,來維持生計和家中的大小開支,所以50歲左右的農民在外打工者很普遍。
  • 在農村怎樣才能發家致富?
    在農村,怎麼才能發家致富?老輩人告訴我們,小富靠勤,大富靠運。改革開放初期,上級政策就一直說勤勞致富。這其實也不是瞎說的,從老輩到現在,要寫過好日子,首先就要勤勞,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對於土地來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稼不穡,哪來的米糧可吃?
  • 農村老人說「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頭髮真的衡量人的富貴?
    說起來,我們平常的生活經驗,好多都是老一輩一代代傳下來的,他們用自己的親生體驗給我們總結出來,擁有這巨大地智慧。俗語在我們生活中的各方面都會有涉及到,就連我們身體上的特徵和特點都會給我們歸納總結出來。
  •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 關注農村留守老人
    而如今他們年邁力衰,本來是應該享清福的日子;可青壯年的外出打工,使他們不得不承擔撫養孫子、外孫及耕種責任田等多副重擔。如今,不論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趨向獨立生活。由於兒女不在身邊,農村「空巢老人」面對生活,困難相對來說比一般老人要多。比如家務、看病,尤其是與日俱增的孤獨感,使他們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