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靠誰不如靠自己,只要身體好你想幹、別嫌錢少,農村掙錢的門路多。他們說的也是實情,農村現在掙錢的門路還真是不少。因為他們老了除了生病,一般的生活開支不是太大,支門頭人情禮往的事情都交給了兒子們負責。
50多歲以上的老人都是從大集體那個年代過來的,苦日子、窮日子他們都經歷過,因此,他們很容易滿足。在農村一個月能掙千把塊錢的工作他們就願意幹,那麼,有啥好的工作適合農村5、60歲的老人幹呢。
環衛工人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搞新農村建設,街道和鄉村的公路上都需要大量的環衛工人來清掃垃圾。
農村環衛工人分為兩種:1.街道環衛工人;2.鄉村環衛工人。這兩種環衛工人的工作地點不同,他們的工資待遇也不同。
1.街道環衛工人
街道環衛工人他們的工作範圍就是在集市街道的周邊地區。包括集市上的垃圾和集鎮居民門前道路的清掃,每天都要在上午和下午清掃兩次。自己要兌一輛電動三輪車,把清掃的垃圾和各個垃圾桶裡的垃圾倒進三輪車裡,然後拉到鄉政府修建的垃圾總站裡堆放。
根據每個環衛工人劃分的清掃區域,每個人的月工資不包吃住為1000元/月。他們的工資由承包該地區的環衛公司發放,他們的用具:掃帚、鐵鍬和反光馬甲等都是由環保公司定量發放。電動三輪車和耗用的電費屬於個人的。有的承包商在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這三大節日裡,每個人每個節日還會發50或100元的紅包。他們在清掃垃圾時還可以撿一些廢品去賣,也算是一點小外快吧。
2.鄉村環衛工人
鄉村環衛工人是以每個村為單位的,即每個行政村有3~5個環衛工人。他們負責該村轄區內村村通的公路上和每個村莊的垃圾清掃。他們也是自己兌一輛電動三輪車裝運垃圾,每人的月工資為800元,比街道上環衛工人少了200元/月。一般來說他們每個人要負責10來個自然村的垃圾清理。環衛公司對上班要求的也比較正規:上班時間內是不允許脫崗的,否則,逮住了就要扣除工資。
鄉村環衛工人和街道環衛工人,都是在農村中招聘的一些5、60歲的大叔大嬸。這些不怕髒不怕累、能吃苦。他們有的是老夫妻在一起,負責一定區域內的垃圾清掃工作,有一個電動三輪車就夠用了。這樣兩夫妻一個月也能掙2000塊錢的工資,再加上撿的一些廢品一個月也能賣個百兒八十塊的。因此,對於農村失去種田能力的老人來說,當環衛工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別看農村環衛工人的工資不高,但他們的工作卻是很辛苦的。嚴寒酷暑的每天都要待崗八個小時左右,還可能要面臨被罰款的風險。但是,為了能得到這些收入他們還是願意做好本職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