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夜市因其濃鬱的地方傳統特色,被中央、地方、港澳臺以及海外的百餘家媒體廣為報導,名噪八方。到鼓樓吃夜市成了海內外來汴遊客晚間的主要旅遊項目,每逢節假日,鼓樓夜市的客流量可達數萬人之多。
夜市小吃的品種繁多,味道各異,有老開封人喜歡的黃燜魚、餛飩、火燒夾羊肉、油茶、豆沫、胡辣湯,也有年輕人喜愛的杏仁茶、八寶粥、冰糖紅梨、花生糕等。夜市上的涼粉攤很多,「老開封們」吃涼粉頗有講究,紅薯粉、綠豆粉做成的涼粉,切成薄片,加入豆醬和辣椒,若炒得不黃不焦,他們是不會滿意的。品嘗過開封炒涼粉的遊客曾說:「不吃開封的炒涼粉,就等於沒有來開封」。
夜市上的小籠包子,是開封人特別鍾愛的食品,它灌湯流油,甜而不膩,堪稱一絕。
晚上躺在床上,聽著外面的雨聲久久不能入睡,此時老公見我還沒睡著,問道:「怎麼了,睡不著嗎?」
我說:「嗯,想起鼓樓夜市了,非常懷念夜市上的小吃,現在想想當時吃的實在是吃不下了,呵呵。」
老公笑著說:「嗯,是。」
記得當時先去吃的燴麵,吃過之後又看到賣春卷的,又買了兩個春卷,走著,看著,吃著 ,又看到前面的烤翅了,於是停下腳步買了兩個烤翅,左手拿著春卷,右手拿著雞翅,吃著,看著,走著。
走著,走著,哇,前面排了好長的隊,因為好奇,就走上前看看,哇,是煎餅果子。
招牌上面寫著金記煎餅果子,商標註冊,國家認證,並且還有拿到的獎牌圖案複印到了上面。
他們是兩個人做,兩個裝袋,而做的人,手法特別嫻熟,左手打雞蛋,右手拿鏟子,這做的過程中雙手從來沒有碰到煎餅果子,這使我不由得排起了隊,雖然比平常吃的貴點,但是從手法上就能看出,很專業,所以忍不住想要去品嘗一下。
排著排著終於輪到我們了,因為今晚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看著做出來的煎餅果子比平常吃的大多了,所以決定買一個,品品味。
做好準備裝袋的時候,我讓她從中間給我們切開,分開裝。
付過錢,接過來煎餅果子,咬上一口酥脆可口,好吃,比平常吃的煎餅果子配料足,味道好,平常吃的煎餅果子感覺只有一個豆瓣醬味,終於明白為什麼這麼人排隊去買了。
走著,吃著,看著……
想著,想著,終於回過神來,此時老公也睡了。兒子的鼾聲,老公的呼嚕聲,再加上外面的雨聲,柔和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夜晚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