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四十年代上海老城廂,古典園林豫園

2020-12-11 舊影閣

豫園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已有四百餘年歷史。位於上海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園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從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幾畦菜田上建造園林。經過二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建成了豫園。

當時的潘家在上海為望族,潘氏父子都曾居明朝高位。1553年長達九裡的上海城牆建成,東南沿海的倭患逐漸平息,社會經濟得到恢復並開始繁榮。士大夫們紛紛建造園林,怡情養性,弦歌風月。潘父年邁告老還鄉後,潘允端為了讓父親安享晚年,建造了豫園。「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

豫園當時佔地七十餘畝,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並親自參與施工。古人稱讚豫園「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潘允端晚年家道中落。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潘允端去世,潘氏家庭日趨衰微,無力承擔園林修繕和管理所需的巨大開支。明朝末年,豫園為張肇林所得。

其後至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為不使這一名勝湮沒,當地的一些富商士紳聚款購下豫園,並花了二十多年時間,重建樓臺,增築山石。因當時城隍廟東已有東園,即今內園,豫園地稍偏西,遂改名為西園。清鹹豐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會在上海發動起義,豫園被嚴重破壞。

1860年(清鹹豐十年),太平軍進軍上海,滿清政府勾結英法侵略軍,把城隍廟和豫園作為駐紮外兵場所,在園中掘石填池,造起西式兵房,園景面目全非。清光緒初年(1875年)後,整個園林被上海豆米業、糖業、布業等二十餘個工商行業所劃分,建為公所。

豫園各處可見許多磚雕、石雕、泥塑、木刻。《神仙圖》、《八仙過海》、《廣寒宮》、《郭子儀上壽圖》、《梅妻鶴子》、《上京趕考》、《連中三元》等有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王稚登、董其昌、王世貞、莫是龍等就曾在豫園賦詩題詞作畫。豫園現珍藏書畫、家具、陶瓷等文物幾千件。

1946年10月26日,湖心亭舉行李平書銅像落成典禮,據《上海文化藝術志》:「李平書像高3米,他銀須一綹,身穿長袍馬褂,右手執書,左手垂於袖筒內,佇立於八角形基座上,風度儒雅。」蔣介石曾為銅像題贈 「惠溥申江」的匾額,時任上海市長的吳國楨參加了李平書公銅像落成典禮。

李平書(1854—1927),出生於醫學世家。光緒年間,先後署廣東陵豐、新寧、遂溪知縣;湖北武備學堂總稽查、提調;光緒二十九年轉任江南製造局提調,兼任中國通商銀行總董、輪船招商局董事、江蘇鐵路公司董事。創立醫學會,創設中西女子醫學堂、南市上海醫院(今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等。

1946年-1959年李平書銅像一直豎立在豫園前面的荷花池,正對湖心亭。1959年國慶十周年之際,邑廟區文化局為整理園林,討論遷移銅像至蓬萊公園。6月23日,上海市文化局批示同意。銅像遂被遷至蓬萊公園,離開了豫園前面湖心亭那個標誌性位置。---【四十年代上海豫園。攝影資料:Google】

相關焦點

  • 上海的古典園林,位於上海老城中心,已有400多年歷史
    上海這座江南名城,雖然並不以古典園林著稱,但也有好幾座園林可以遊覽,其中最知名的有五座,號稱上海五大古典園林,分別是豫園、醉白池、古猗園、曲水園和秋霞圃。
  • 上海五大古典園林有哪些 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介紹
    上海這些年來一直被人們稱為魔都,可能是由於這是一座魔幻的城市,各種各樣的旅遊景點它都有,類似與遊樂園、古鎮等旅遊景點大部分小夥伴應該都知道了,下面小編要為小夥伴們推薦的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介紹,看完下述小編的介紹後,小夥伴們就知道上海五大古典園林有哪些了。
  • 豫園:古木名樹隨處可見,山石崢嶸,上海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
    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很多人都會把上海豫園還有城隍廟弄混淆了,其實他們是挨著的。豫園本就是建於明代的一座私人園林,到2015年已經有了400年的歷史了。素來就有「城市山林」之譽。
  • 城市風光:上海豫園掠影
    在上海魔都藏著一座「奇秀甲於東南『』的奢華古代園林,這就是豫園。豫園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人園林,佔地三十餘畝,已有四百餘年歷史。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區的東北部,與老城隍廟毗鄰。豫園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
  • 遊覽了上海城隍廟,你一定不能錯過的江南古典園林之一——豫園
    豫園位於上海老城廂的東北部,東臨南仁街,北靠福佑路,西南與上海城隍廟接壤,是江南古典園林,有「奇秀甲於東南」,「東南名園冠」之稱。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及曾經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等等,豫園始建於明代,古人花費了將近二十年才成就了如今的豫園,它為古人的私人園林,因古人重視家庭和諧、親人平安,而「豫」有「平安」之意,有「豫悅老親」的意思,故取名「豫園」,寓意家人平安,家庭和睦,這與我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 記憶中的豫園:一半是古典園林,一半是人間煙火氣
    尤其是近幾年豫園和它周圍完成升級改造的多幢建築,每一幢都各具特色、自成風景。對遊客來說,這裡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園林,而對曾在這裡居住的人來說,這裡已成為一種印象中的「符號」,代表著「生活」。綠波廊酒樓豫園路131號,原來是松運樓酒家。最早此地是飛丹閣,後被一叫王德友的餛飩攤主看中盤下,開設了一家菜館,取名就叫松運樓菜館。它的隔壁是祿圃閬茶樓,樓下扶梯口,當時是賣生煎饅頭和蟹殼黃的攤頭。客人到城隍廟來主要是為了參觀豫園(那是明代布政使潘雲端的私宅,系江南古典園林之一絕)。
  • 上海五大古典園林,個個小家碧玉,除了豫園,你還去過哪個
    今日小編為大家介紹上海五大古典園林,個個小家碧玉,與蘇州園林有著不同的美感,一起來看看吧!上海唯一一座古典園林——豫園,曾為明代官服私人園林,佔地面積狹小,布局精緻,僅有春堂、玉華堂、萬花樓、大嶼山、古戲臺等數十座建築,遊人走在谷廊之間,處處映入眼帘,別具一格。古典園林的建築風格與蘇州園林、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並駕齊驅,風景如畫,古色古香,老兵四季如春,海棠、夏天是荷花,冬天是臘梅、水仙,以荷花盛開而聞名。
  • 上海一座近千年歷史的江南園林,景色不輸豫園,門票卻只要12元
    上海一座近千年歷史的江南園林,景色不輸豫園,門票卻只要12元在許多人看來,上海是一個節奏很快的城市,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匆忙的路上,人們都感受到了城市的緊張。除了各種高度發達的現代化設施和摩天大樓之外,上海還有許多古典園林。
  • 上海豫園 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 順便介紹一下它旁邊的城隍廟...
    我們終於說到了關於上海旅行的最後一部分城隍廟和豫園每個人都知道上海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城隍廟而上海的豫園,號稱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這裡面的情致和故事,展開了三天三夜說不完,所以先大致介紹一下看點。豫園裡的著名景致像江南三大名石玉玲瓏、小刀會起義點春堂、龍牆啊什麼的就先不說了。先來說點兒特別的。
  • 上海豫園,繁華國際大都市裡的明代園林,古色古香的窗子
    豫園第一次去上海的時候洗耳恭聽,這次去上海就進去看看了,離地鐵口不遠,到了豫園老街,旅遊景點的收入很難找到,我從城隍廟出來一圈,找到了收入,買了門票,花了40元才進入觀光地,門口的大石頭上刻著文字,就像英文牆一樣,沿著小路往裡走,突然明朗起來,各種園林風格的建築物出現在眼前。
  • 過了城隍廟,就是海上名園豫園,上海市中心的江南園林
    誰說上海只有十裡洋場、時尚魔都的璀璨呢,作為長江三角洲上的一顆明珠,它其實也有婉約的江南園林,那就是位於城隍廟的上海豫園。雖然天上豔陽高照,但是在這個炎熱的七月裡,我還是和幾個朋友一起,打算去豫園欣賞一下這上海市中心唯一的、也是保存最悠久的園林。
  • 上海豫園,來上海必須打卡的景點,不僅僅是一個私人園林
    在上海的最後一天,想去的地方幾乎都去了,只剩下最後一站——豫園。雖然去上海之前,並沒有做太多攻略,幾乎是說走就走。所以行程安排也沒啥要緊的,就到處隨便走一走,尤其是有朋友的陪伴,去哪都覺得跟逛自己家鄉一樣悠閒。
  • 老照片:80年代的上海,和如今的這裡是大不一樣
    這是一組80年代的上海老照片,帶大家去看那時的上海,通過這組老照片可以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圖為福佑路,右邊的是豫園圍牆。圖為虹橋機場。上海虹橋機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1年,中國民用航空正規航線的處女航、新中國建立後上海首條國際航線等多個「第一」都誕生於此。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於1950年重建,1971年由軍民合用改為民航專用。圖為湖心亭和九曲橋。那時這裡也有很多人到這裡遊玩,但是不像如今這裡是人山人海的。到了上海豫園就不能不走一下曲曲折折的九曲橋。九曲橋的盡頭,就是湖心亭。
  • 浦東這家博物館和豫園合作,邀你去感受3個年代的上海人家
    一批收藏在陸家嘴金融城的老物件,悄悄提前向西跨越黃浦江,回到了位於老城廂的昔日「屋裡廂」……近日,一個名為「重回屋裡廂——時光裡的上海人家」的沉浸式體驗展,在豫園商城開幕。展覽陳列的近400件「上海製造」「上海品牌」老物件,都由位於浦東的上海有恆博物館提供。
  • 上海豫園道光年間楹聯「重現江湖」
    這塊楹聯果真是上海豫園湖心亭茶樓的遺物嗎?是什麼年代的遺物?什麼人什麼時候卸下來的?上聯在又哪裡?至於眼前這塊楹聯是否是湖心亭茶樓早年的遺物,甚至是道光年間布業公所的遺物,段煉表示,因為暫時沒有找到相應的豫園老照片,最有力的證明辦法還是請文物專家鑑定木板年份。
  • 上海豫園簡介 休閒遊豫園欣賞眾多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帖
    豫園坐落於城隍廟旅遊區,豫園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典園林,設計精巧,環境清幽,亭臺樓閣、假山、池塘樣樣俱全,是繁華都市中難得的古雅之處。園內還可看到上百件出自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刻,以及藏品甚多的石雕展館。  豫園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豫園、古漪園、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園)中唯一位於市區的一座,曾是明代官員的私人園林。
  • 豫園,明朝時期的私人花園,是江南園林中的一顆明珠
    豫園,明朝時期的私人花園,是江南園林中的一顆明珠。豫園,素有「城市山林」之譽,又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說,豫園,被譽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有名家手筆的匾額、碑刻,還有點春堂、玉華堂、萬花樓等標誌性的景點。
  • 上海豫園為什麼還是AAAA級景區?
    如果你去過上海的話,有三個地方是必去的:南京路、外灘、豫園。看朋友發的上海旅遊照,基本上都是這幾個地方拍的照片。目前,上海只有3個AAAAA景區: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野生動物園、上海科技館。而每年人流如織的豫園,卻是AAAA級景區。
  • 上海「最古老」的江南園林,不是豫園,而是「最有詩情」的它!
    松江醉白池位於上海松江區人民南路,佔地5公頃,上海豫園、嘉定古微波園、秋霞園、青浦曲水園和上海五大古典園林,是五大庭院中最古老的庭園,現在醉白池已經作為公園被擴展,其中現存的庭院部分是清順治七年,工部的主要工作是建在明代的舊園遺蹟中。
  • 老照片:這是70年代的上海,帶你重回老上海
    這是一組上世紀70年代上海的老照片,這組老照片十分的珍貴,是不可多得的資料圖片。通過這組老照片帶大家去看看那時上海的樣子,感受老上海的城市風貌。圖為上海展覽中心那時的樣子。這是一幢俄羅斯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建成於1955年,原名「中蘇友好大廈」,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築之一,也是50年代上海市建造的首座大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