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個段子:
當年,有日籍同事跟我聊了一個多小時,說當時東京的房價與現在北京一樣,漲的看不到盡頭,沒人覺得會跌,所有人都在買房,買晚了的,都在虧。所以他拿出所有積蓄,買了一個大房子。泡沫一破,房價瞬間跌了一半還多。他說,跟股市一樣,哪會有一直漲的樓市,日本人的教訓就是永遠不要炒房。
「哥們兒,你可千萬別重蹈覆轍啊,二十年了,我貸款還沒還清。」
說的真是非常有道理,聽了他的話,沒買。
結果房子從一萬漲到3萬了。
瘋狂的樓市
日本的經濟在1980年迎來巨大的發展,和老美籤訂了廣場協議,日元大漲,日本國內經濟強勁,銀行利率又低,然後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房價開始了暴漲,從1980年到1990年這十年時間裡面,日本的房價翻了5、6倍,然後在1990年的時候達到了日本房價的最巔峰,號稱日本六大城市的房產價格就能買下整個美國。
在1990年的時候,你跟日本人說房價大跌8成,日本人只會以一種看傻子的眼神來看你,覺得你是個白痴,日本經濟那麼好,製造業那麼強,怎麼房價會腰斬。就像我們現在你如果跟人說國內房價要腰斬,那些人會說你是傻子一樣。
可惜,市場規律不是能靠人為能逆轉的了,只能往後拖延,在1990年日本房地產達到巔峰的時候,日本政府開始鎖緊貸款額度,然後先是一些高槓桿的炒房客破產,然後又起了連鎖反應,很多人開始拋售日本房產,造成了大量房源上市,卻沒能力接盤,然後日本樓市就開始了一瀉千裡。
從1991年開始到2006年,日本房價整整下跌了15年的時間,這十五年裡,不管你在哪一年抄底,都是炒在了半山腰了。然後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又過了十五年,現在日本的房價才剛剛漲到1991年巔峰時期的50%左右。
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高價買房者的悲慘,說的最多的是失落的二十年,但真實情況如何?日本只是從嚴重的泡沫經濟中回歸真實,民眾從虛假的繁榮中回落人間,從遠超其他發達國家回歸到平均水平。
現在我們國內北京、上海、深圳的均價和東京的均價基本一致,但是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均收入卻不到東京的4分之1。
我們的情況和日本不同,但是經濟規律的本質是相同的。利用房地產來刺激經濟發展,總是會要還的。
日本當年房價崩盤的四個信號:
一、房貸利息從2.5%漲到6%。
二、房價連續上漲了10年,翻了5、6倍。
三、房貸額度緊縮。
四、中產階級收入增長緩慢。
對比我們現在的樓市情況,是不是覺得這四個信號都已經出現了。
在日本房價1991年崩盤以後,日本開始不斷降息,只用了5年世界,在1995年的是,日本的貸款利息從6%降到了0.5%,但是依舊沒有阻擋住房價的下跌。
當房價已經漲到頂的時候,降息對於樓市的影響甚微,更別說降準了。
日本當年選擇主動刺破房地產泡沫,用失去的二十年換來了現在的繁榮,我們的樓市未來會怎麼走,誰也不清楚。
我們與日本的情況對比
1、中國沒哪個大區,整體工業化達到日本當年高度,亦即目前沒有符合90年代初日本的對標大區。
2、前車之鑑,有資訊時代加持,一二線城市已有跨代優勢,所以有很多辦法應對泡沫,雖然不會缺席,卻可以拖延許久。
3、中國金融體系的基礎在於六大銀行(國、工、建、農、交、郵),均為國家把持,其對國內經濟活動的控制力度,非任何國家可比。
有經濟學家說「中國房產沒有大量泡沫」。
但也有人說真正的泡沫都是在破裂後才知道有沒有的。
中國由於特殊的社會環境,所以所謂的房產泡沫與其他國家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以後不一定會上漲,但也絕不會突然性的崩盤。
中國的獨特性
中國房產的價值都包括居住、戶口、資源價值、投資價值。
在中國,這三種價值中最重要的是戶口價值,而在日本,卻沒有這種價值。東京的人均居住面積是要低於北京的,如果單純為居住,並不需要花太多錢。而在中國,戶口價值關係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誰也避免不了,無法將這一部分價值從房屋中排出。
我國城鄉的巨大差距,不夠發達的交通,共同抬高了資源在房產中的價值。多少人寧可在北京做北漂,也不想回到連個工作都難找的十八線小城市。房屋的基本價值就是上述那些,可以看出來,推高房價的主要推手集中在了戶口和城市資源上。
而這兩個不平衡的價值又為房屋催生了第四種價值:投資價值。因為戶口和資源都是可以在長時間內帶來穩定收益的東西,那麼很自然,這些預期收益都會一定程度體現到房價裡面。但是這一部分價值難以定量,導致其成為各方反覆爭奪的內容。
炒房者炒的就是投資價值,而國家調控打擊的也正是投資價值。
戶口價值,國家可以隨時歸零,資源價值取決於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是說變就能變的,唯一能夠快速毀滅的,只有投資價值。
我們來看看日本房產泡沫時候的日本房產。
日本沒有戶籍制度,戶口價值為零;日本房產的居住價值不值得一提,都是二三十平米的小戶型房子;日本交通發達,城鄉差距不是太大,資源價值這方面要比中國好一些。所以日本房價暴漲的情況,幾乎都是漲到了投資價值上面,基於對日本當時經濟發展的過渡預期,一旦預期消失,之前被誇大的投資價值將在一夜之間崩塌。
所以,中國房價的構成部分是有很多的,中國房產的泡沫也是一種政策性的,不均勻的偽泡沫,不會出現那種全國性的大規模的房價大跌。但對一些投資價值佔比過高的國內房產來說,還是有房價直線下跌的風險的。
這種落差劇烈的房產市場,才是我們將來購房需要面對的場景。
未雨綢繆,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一般而言,房價開始下跌,會引起投機的拋售,然後促進進一步價格下跌,然後是更多的拋售和貸款斷供。如果銀行收回房子,進行拍賣,會繼續導致房價下跌,不拍賣,銀行就沒有流動性了。
所以,房價會呈現螺旋式下降。
日本過去20年的歷史就是一部房價下跌的歷史。按照各國房地產泡沫破滅的規律,比如日本跌去了超過2/3,美國跌去超過1/3,我國的香港地區曾經跌去一半,看來現在中國房地產的價格,跌去1/3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