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有人問這個問題,一個家庭有20萬存款正常嗎?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家庭20萬的存款是否算正常水平,可以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中了解。
根據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末,本外幣存款餘額207.59萬億元,同比增長9.7%。月末人民幣存款餘額202.26萬億元,同比增長9.9%。
人民幣存款餘額202.26萬億元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家庭部門存款外,還包含其他存款。因此,我們不能用這個數據來計算我國的人均存款。為了計算人均存款,它取決於家庭部門的存款餘額。
2019年,我國家庭部門存款餘額約82.14萬億元。按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約5.8萬元。
很多人看到5.8萬這個數字可能會「不敢苟同」,以為這個數字很小,其實不然。根據「希財網」數據顯示,1978年,我國人均存款只有21.9元左右。而5.8萬元,是42年前的2600多倍。
再看看國家統計局去年公布的平均工資數據。資料顯示,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按12個月計算,約為每月7541元);城鎮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年薪為53604元(按12個月計算),約為每月4467元。
也就是說,除了每月的各種開銷,其實能省下的錢並不多。因此,5.8萬元不是個小數目。如果我們用一個三口之家來計算,這意味著一個家庭的存款必須達到17.4萬,才能被視為「正常」。從這個數字來看,一個有20萬存款的家庭算是達到了「平均標準」。
有了這20萬,就在考慮是否要買房。也許你是剛需一族庭,但僅僅20萬元買房可不是那麼容易。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20萬的定金可能不夠首付,別想買房了。如果20萬在農村,可以考慮下自建房,或者小城鎮有很多私人建的小產權房。一般來說,一套一般情況下是四至五十萬。如果能再到20萬元,或者從銀行貸款20萬元,房子還是可以買的。
事實上,對於目前是否買房,一些商業大佬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馬雲一直在鼓揚未來房價會像大蔥一樣便宜,但並不意味著未來房價會真和大蔥價格一樣便宜。馬雲要表達的是未來房價的一個大趨勢,也就是說房價會越來越便宜,所以著急買房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把錢省下來,等幾年再買會是更好的選擇。
作為房地產大亨的王健林,對於是否買房,也有自己的看法。這位靠在房地產領域發家致富的中國首富也表示,他對房地產市場並不樂觀。事實上,從萬達這幾年的轉型可以看出端倪,王健林把手中的房地產項目變賣,向輕資產轉型,證明其現在買房並不划算。
作為王健林的獨子,王思聰也表達了自己對現在年輕人是否應該買房的看法。他曾經說過,年輕人不要急於買房,這會限制他們自己,因為當了房奴後,他們會害怕失業。甚至不要想創業或投資其他渠道,那麼今生幾乎都有可能不會出頭,實現經濟自由的機會非常渺茫,你只能過著忙碌的生活。
但馬雲和王健林等畢竟是有錢人。房子是他們很容易得到的東西,他們每人甚至都有幾套房。他們還建議大家不要過早買房。可以說,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明白沒有房子的苦。
畢竟,現在的房子不僅僅是居住的功能。它還與戶籍和教育有關,沒有房子,孩子就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事實上,那些願意成為房奴的人中有50%是為了他們的孩子。
如果你是剛需一族,只要有定金夠首付,那麼你還是可以直接買房,但由於你只有20萬,這可能不夠首付,那就只能再等等,等你的定金夠首付了再買房子。目前,如果把這20萬元存入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息也可以達到8000多元,也可以購買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努力工作幾年,差不多可以付首付了。
綜上所述,20萬元是存銀行還是買房,商業大佬們各有個各的道理。但最終還是根據你的需求,如果你的定金足夠付首付,而你恰好是一個剛需者庭,那麼你可以直接買房。如果你不是剛需,那麼你還是應該把錢存入銀行。最好不要做炒房客,讓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