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胤祉潛心學問,為何還被雍正圈禁至死?

2020-12-13 歲月是一條河流

雍正帝有三位兄長,分別為皇長子胤禔、皇次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相比胤禔和胤礽,胤祉熱心編書,以學問見長,在九子奪嫡中也未顯鋒芒。

康熙帝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病逝於京城北郊的暢春園後,步軍統領隆科多宣讀了康熙帝傳位於雍正的遺詔。胤祉首先向雍正叩首稱臣。應該說,胤祉並無什麼政治野心。但為何在雍正即位後,胤祉一再受到懲治,並在雍正八年(1730年)被削爵幽禁景山永安亭,直到雍正十年(1732年)離世?

胤祉在康熙眾多的皇子當中,文武兼修,文採出眾,精於騎射,是很出類拔萃的,因此極得康熙喜愛。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十一歲的胤祉被封為誠郡王。

胤祉與太子胤礽關係親密,但從未慫恿胤礽行惡。所以,胤礽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第一次被廢黜太子之位時,胤祉並沒有受到牽連。

而皇長子胤禔暗中陰謀魘鎮太子胤礽一事,也是胤祉報告康熙帝的,胤禔也因此被禁。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礽被復立為太子後,胤祉與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被進封為親王。

胤祉並不熱心於爭儲,他博學多才,熱衷於編修圖書。在暢春園蒙養齋,胤祉帶領一眾文人門客主持編纂了《律歷淵源》、《古今圖書集成》等一批非常有價值的著作。這樣,胤祉的身邊也聚集了一群非常有學問的學者。

雖然胤祉在九子奪嫡中,並沒有顯山露水,對雍正造成威脅,但由於皇長子胤禔、皇次子胤礽先後失勢被禁,胤祉成為康熙最年長的皇子,因而多次被康熙委派主持祭祀活動,康熙也每年要到胤祉的府邸。

另外,胤祉學問精深,在學者中間也很受擁戴。

雖然胤祉在雍正即位後,首先向雍正表示慶賀,但由於雍正認為胤祉在諸王中年齡最長,在文人學者中也深有影響,所以還是對胤祉不遺餘力地展開了打擊,並且還要早於對八阿哥胤禩的對擊。

雍正即位之後,胤祉馬上被趕出朝廷,前往景陵為父親守陵,形同軟禁。雖然之後奉詔調京,但並沒有安排具體的職務。

雍正元年的正月,雍正開始著手打擊胤祉周圍的學者,藉以瓦解胤祉的勢力。

著名學者、《古今圖書集成》的編纂者陳夢雷是胤祉的老師。為了打壓胤祉的勢力,雍正藉口陳夢雷「不思改過、招搖無疑、不法甚多」,將72歲的陳夢雷流放到黑龍江。而已經定稿的《古今圖書集成》一書,雍正下令由戶部尚書蔣廷錫重新編校。對該書的編纂做出重大貢獻的陳夢雷被去名,由蔣廷錫取而代之。

陳夢雷的下場使一些文人學士對胤祉敬而遠之。雍正的這一招有效地孤立了胤祉。

雍正二年(1724年),胤祉的兒子、世子弘晟又獲罪,被削去世子爵位,降為閒散宗室,交由胤祉嚴加管束。

雍正在打壓胤祉的老師和親人後,於雍正六年(1728年)開始打擊胤祉本人。

胤祉在被人告發曾索賄於原山西巡撫蘇克濟後,當著雍正的面自稱是雍正的兄長。雍正以此為罪名,痛斥胤祉無人臣之禮,藉故將胤祉拘禁,將胤祉由親王降為郡王,並撤掉了胤祉的四個佐領,不得參與政事。

而弘晟也因父獲罪,被圈禁於宗人府。

對於雍正對自己的懲治,胤祉難免怨言。而對於用樣受到雍正打擊的胤禵、弘春父子,胤祉同命相憐,公然在乾清門痛哭流涕,表露同情之心。

胤祉對雍正的政敵表露同情,對自己卻心生怨意,這自然令雍正更為不爽。

雍正八年(1730年),胤祉被恢復親王爵位,但僅僅過了三個月,胤祉便再次觸怒雍正,被定罪禁錮。

這年的五月,雍正深為倚重的怡親王胤祥病逝。

對於胤祥的離世,雍正悲痛至極,難過到吐血。

胤祉本來對胤祥的得寵就有些妒意,所以對胤祥的病逝也沒有感到絲毫的悲傷,甚至連胤祥的喪禮都遲到早退,並不怎麼上心。這就讓痛失十三弟的雍正的大為光火。

於是,五月十九日,胤祉便被雍正定為十大罪狀,依律當削爵、開除宗室、立即正法。其子弘晟也應開除宗室、正法。另一子弘景應削爵當差。

但胤祉實質上也並無其罪當誅的罪大惡極的罪過。雍正也不好下手過於狠毒,於是只是將胤祉削奪其爵位,將其拘禁於景山永安亭。

胤祉的兒子弘晟被拘禁於宗人府,另一子弘景保留了爵位。

胤祉在被拘禁了兩年之後,於雍正十年(1732年)病逝於景山。

胤祉在政治上其實並無野心,對雍正的帝位來說根本毫無威脅。但胤祉由於書生意氣,對雍正難免有些怨言和失禮,再加上對胤祥的病逝毫無悲戚,終被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的雍正抓住把柄,落得個圈禁致死的悲慘結局。

相關焦點

  • 雍正登基後,為何要將潛心做學問的三阿哥胤祉圈禁致死?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想必對其中的三阿哥胤祉不會陌生。劇中的胤祉可以說是一門心思的將全部精力用在了編撰《古今圖書集成》上,似乎並沒有對奪取皇位產生的興趣。而他也是在隆科多宣讀康熙的遺詔後,第一個跪拜雍正承認其地位的康熙皇子,正是因為如此,胤祉不僅得到了雍正的善待,甚至還獲得了「御前免跪」的恩典,最終也是以善終收場。然而,歷史上的胤祉卻並沒有得到如此優厚的待遇,與之恰恰相反的是,他不僅被遭到了雍正的殘酷打壓,並且還兩度遭到了幽禁,其最終也只能是在禁所中鬱鬱而終。
  • 雍正登基後為什麼將不關心政治的三阿哥胤祉圈禁至死?
    雍正登基後為什麼將不關心政治的三阿哥胤祉圈禁至死?愛新覺羅·胤祉,康熙帝第三子。由於他的文學和書法造詣在康熙眾多兒子當中都是最高的,且平日裡很少摻和奪嫡之事,因此他便給人一種不關心政治的印象。認為皇三子胤祉不關心政治,顯然是不客觀的說法,胤祉在胤礽被廢之後也是不甘寂寞的加入儲位之爭。
  • 康熙的三子胤祉一直潛心學術,為何還會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
    因為老三胤祉是廢太子胤礽的的死忠,胤祉的兒子弘晟與老八胤禩一黨比較親近,所以雍正對他不是很喜歡,而且胤祉在「九子奪嫡」時並未在明面上支持過雍正,看雍正繼位後對待老十三胤祥的待遇就能看出如果胤祉支持過雍正,他就不會被罷官奪爵圈禁起來了。
  • 胤祉專注編書、無心爭儲,依然會被雍正不斷打擊最終圈禁至死
    這其中結局最為悲慘的當屬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這兩位在「九子奪嫡」期間給雍正以極大困擾的政敵,被雍正直接議罪圈禁、迫害致死,並且還被削宗奪爵、逐出宗室,就連名字都被改為了「阿其那」和「塞思黑」。同為「八爺黨」成員的十阿哥胤,雖沒有被雍正直接打壓致死,但是終雍正一朝,他都被圈禁在高牆內,失去了整整十三年的自由,直到乾隆登基之後才被放出。
  • 胤祉未參加奪嫡,並首先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幽禁至死?
    胤祉未參加奪嫡,並首先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幽禁至死?愛新覺羅·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第三子,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異母兄,生母榮妃馬佳氏。胤祉私下發牢騷,又對怡親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後,將胤祉奪爵,幽禁於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閏五月十九日(1732年7月10日),胤祉病逝於景山禁所。胤祿:胤祉乖張不孝,暱近陳夢雷、周昌言,祈禳鎮魘,與阿其那、塞思黑、允 交相黨附。其子弘晟兇頑狂縱,助父為惡,僅予禁錮,而胤祉銜恨怨懟。怡親王忠孝性成,胤祉心懷嫉忌,並不懇請持服,王府齊集,遲至早散,背理蔑倫,當削爵。
  • 胤祉未參與奪嫡,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雍正囚禁至死?
    在談及「康雍皇權更迭」的詳細過程時,雍正皇帝刻意強調了第一個向自己磕頭稱臣的皇室兄弟——康熙帝皇三子胤祉。為何專門強調皇三子胤祉對自己的認可態度?康熙四十七年,皇長子胤褆被康熙皇帝下令「削爵、圈禁」;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二次被廢,被永遠圈禁於鹹安宮。此時的皇三子胤祉,已經成為眾皇子事實上的「老大哥」,他對雍正皇帝的支持與否幾乎能夠左右當時混亂的局面,直接影響其餘皇子對雍正皇權的認可程度。
  • 胤祉只做學問不爭儲,雍正上臺第一個磕頭稱臣,為何還被囚禁至死
    當雍正從眾多皇子中,以黑馬之勢殺出重圍。對昔日奪嫡時的「敵人」,雍正處理起來可謂是毫不手軟。囚禁、流放、削宗奪爵、逐出宗室等,按照奪嫡時對自己造成困擾和危害程度,一一處置之。 在他眾多兄弟中,有一位飽讀詩書、一心鑽研學問的三阿哥胤祉。這位阿哥在奪嫡之爭中,從未和雍正產生過正面衝突,甚至雍正上位後,還第一個向他俯首稱臣,為何雍正卻將他幽禁終身而死呢?
  • 歷史上三阿哥胤祉奪嫡心思並不明顯,為什麼還被雍正囚禁致死?
    至於他被圈禁,這正體現了雍正之狠和他的嫉妒之心,胤祉明明確確的參與了奪嫡,而且還是胤禛的主要對手,對於參與奪嫡的兄弟們,雍正向來是不手軟(除了支持他的十三阿哥胤祥),不管你犯沒犯錯,我就是找個藉口整你。
  • 胤祉一直潛心學術,奪嫡時也支持雍正,為何仍被雍正下黑手?
    因為老三胤祉是廢太子胤礽的的死忠,胤祉的兒子弘晟與老八胤禩一黨比較親近,所以雍正對他不是很喜歡,而且胤祉在「九子奪嫡」時並未在明面上支持過雍正,看雍正繼位後對待老十三胤祥的待遇就能看出如果胤祉支持過雍正,他就不會被罷官奪爵圈禁起來了。
  • 康熙三子胤祉潛心學問不關心政治,卻被雍正囚禁致死?只因兩件事
    導語:康熙三子胤祉潛心學問不關心政治,卻被雍正囚禁致死?只因兩件事《雍正王朝》可以說是近些年來少有的歷史良心劇,劇情更是環環相扣,處處陷阱,每個劇中人都是高手,要是你不仔細品賞,估計都很難發現其中的奧妙之處,而這正是令我們觀眾大呼過癮的地方。
  • 雍正王朝:八爺黨逼宮雍正時,為何唯獨不見三阿哥胤祉的身影?
    而除去早先被康熙皇帝下令圈禁終身的大阿哥胤褆、廢太子胤礽,和被雍正發配去看守皇陵的十四阿哥胤禵,似乎只有三阿哥胤祉沒有身處這一事件的旋渦之中,甚至都沒有出現在當時的朝堂之上。實際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三阿哥胤祉自身的態度決定了他不會主動參與其中,就連「逼宮行動」中對立的雍正和八阿哥胤禩,也幾乎是完全「無視」了胤祉的存在,這才使得其成為了整個事件中,徹頭徹尾的「局外之人」。
  • 三阿哥胤祉為什麼被雍正皇帝一再打壓?
    康熙皇帝後期,眾阿哥展開了一場暗流湧動的儲位之爭,史稱「九子奪嫡」。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遭廢囚禁,素有軍功的大阿哥胤禔認為不立嫡,便立長,自己的大好機會來了,一時間非常興奮。或許康熙皇帝並不看好胤禔,就在胤禔洋洋自得的時候,康熙當著朝廷重臣的面,直言無意立急躁愚頑的胤禔為儲。
  • 三阿哥胤祉為何奪嫡失敗?做了三件事讓康熙很失望,雍正如此評價
    除了八爺黨的三位阿哥外,胤禛最恨的人其實並不是前太子胤礽,而是三阿哥胤祉。固然胤禛作為佟佳皇后的養子,是除胤礽、十阿哥以外,身份最尊貴的一位皇子。 但正史裡面的胤祉,卻是一眾兄弟中學識、騎射最出色的一位。且按照長幼順序論,胤祉也是胤禛的兄長。大阿哥和胤礽爭鬥失敗後,胤祉便是諸子中,最年長的那一位。從三代繼承人的角度來看,胤祉的優勢也要比胤禛大一些。
  • 在胤禔與胤礽被圈禁後,最年長的三阿哥胤祉為何沒得到康熙青睞
    康熙帝一生共有二十四子,其中九位參與了康熙晚年的奪嫡之爭,分別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廢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後來的雍正帝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史稱「九子奪嫡」。
  • 三阿哥胤祉潛心學術,為何還被雍正打擊?有時候不哭也是一種罪
    劇中,他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一個文化人,為了編書,欠國庫幾十萬兩白銀,還被四爺上門催債。他也曾參與過奪嫡,但被康熙罵了一頓「你的書讀到狗肚子裡去了」,此後,他就退出奪嫡之爭,專心著書立說。四爺繼位的當天夜裡,他搶在胤祥和八爺黨之前給雍正下跪。之後,雍正對這位哥哥,整體上優待(御前免跪),偶爾敲打(科甲朋黨),胤祉也活到了最後。
  • 康熙皇帝兒子中,潛心學問的老三為何會被雍正圈禁?
    需要和題主探討一下:康熙家三皇子(即是胤祉,後為避諱雍正,改名允祉)不關心政治的問題。說允祉完全不關心皇位,好像也不是那麼回事,只是說他沒有雍正那麼有謀略,不那麼熱心謀求皇位。那麼,允祉為何囚禁致死?事情敗露,連允褆生母都大義滅親,進言「允禔不孝,請置之於法」,於是,康熙下令將眾叛親離的允禔圈禁。與此同時,允褆搜集太子胤礽的種種不法告知康熙,導致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的第一次被廢。次年,康熙復立太子胤礽,允祉晉封為親王,同時晉封親王還有皇四子胤禛(雍正)、皇五子允祺,但不久太子胤礽再次被廢。如此,太子之位虛懸,此時允祉年紀最年長。
  • 你所不知道的三阿哥胤祉,因不哀悼十四爺遭圈禁,育有十八個子女
    最終,以四阿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取得勝利,胤禛繼承皇位,這就是雍正皇帝。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位王爺,他雖然也參與皇位的爭奪,但不甚熱衷。他所關心的無非就是修書、編書,就連康熙帝也拿出自己的體己銀子替他還帳。雍正帝繼位當晚,他率先向雍正行禮,承認其取得大位。不過,這位王爺的下場卻不怎麼好,他就是三阿哥胤祉。
  • 胤祉不參與爭儲,還第一個向雍正磕頭稱臣,為何還被雍正囚禁至死?
    整個所謂「九子奪嫡」期間,胤祉基本上就是在組織一群文人編書,沒有過多涉足皇子之間的爭鬥。暢春園那場戲,胤祉更是第一個向剛剛即位的雍正帝下跪行禮,算是表示支持雍正帝上位,對雍正帝控制局面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也正是這一跪,為胤祉換來了「御前免跪」的恩典!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胤祉最終是以誠親王之尊得以善終的。
  • 胤祉不爭儲還帶頭跪雍正,為何被圈禁而死?這才是清流王爺真面目
    在《雍正王朝》裡,胤祉一副學究氣,只關心讀書著作,對政治興趣不大,更無心捲入奪嫡。他還表現出清廉自守,李紱送他一塊寶石,他先問一句是不是貪來的?而正史中的胤祉,其形象恐怕要大打折扣。胤祉的母親馬佳氏,是康熙早年的寵妃之一,十年間她生了五子一女,是康熙嬪妃中,子女最多的一位。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說三阿哥胤祉才是隱藏最深的奪嫡皇子?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康熙「一廢皇太子」之後,三阿哥胤祉通過不懈努力,找到了大阿哥胤禔魘鎮太子的證據,進而幫助太子胤礽成功翻盤,這段劇情在《雍正王朝》中也有體現。這些都說明,三阿哥胤祉與太子胤礽的關係,也正是因為三阿哥對於太子的支持,也贏得的是康熙的信任與好感,畢竟在這個時候,康熙對於胤礽還是充滿的希望,同時,相較於此時的雍正,三阿哥對皇位沒有覬覦之心的表現,更加會贏得康熙的賞識。太子被廢之後,三阿哥胤祉的表現與雍正可以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