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四大門派》下篇——峨眉、南拳

2021-01-15 武研

點擊綠色圖標可收聽本文語音內容

中國武術四大門派——峨眉派

峨眉派與少林、武當共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個範圍很廣泛的門派,尤其在西南一帶很有勢力,可說是獨佔鱉頭。

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與洪門天地會之「峨眉山」不同,洪門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於虛構,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實指。


從明代開始有峨眉派的記載,明代中葉人唐順之(1507一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荊川先生文集》裡,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豎發一頓足,崖石進裂驚沙走。


    來去星女擲靈梭,夭矯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鑽針眼透。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餘奇未竟己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如木偶。


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倏忽神奇,變化萬方,難怪要引起詩人的極大興奮了。


關於峨眉派的起源,據峨眉派的拳志說:


祖師原為一道姑,後入佛門。……是時,師善技擊,善研各家拳法,慮各家拳法繁雜,莫衷一是,女子禦侮,多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闢蹊徑,創不接手之拳法,獨樹一幟,……


    積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習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譽,稱日峨眉拳,後弟子至峨眉山,偶諧其音,始稱峨眉,此拳名之始未也,恐汝不識,為汝志之,師本與世無爭,娛身可矣,禦侮可矣,奚傳姓名。(據孟憲超《峨眉拳(上)》,《武林》1986年第4期)。


    由此可見,峨眉最初是一個由女子所創的武林門派,開始的時候叫做玉女拳法,後因祖師人了佛門,又以稱女子為「蛾眉」和佛教聖地之「峨眉山」的雙重含義而得名。


峨眉派功法介於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並用。攻防兼具入拳經上講:「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化萬法為一法,以一法破萬法。」總之是以弱勝強,真假虛實並用,站在女子的地位融匯了南拳、少林、武當等眾家之長。


從宗教淵源上看,峨眉亦僧亦道,而以道姑為主。在武俠小說中,金庸《倚天屠龍記》說是郭靖幼女郭襄,因為心中愛慕楊過,而又尊敬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所以雲遊天下,藉此暢解胸中塊壘。後得機會聽覺遠念湧《九陽真經》,創立峨眉派,後來傳至滅絕師太,其弟子紀曉芙、周芷若等,皆為道姑,此外,峨眉派的許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如拳法中的一面花、斜插一枝梅、裙裡腿、倒踩蓮等,又如劍法中的文姬揮筆、索女撣塵、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簪法中的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都完全是女子的姿態。又如峨眉派的著名兵器峨眉刺,又稱玉女簪,也是由女子髮簪變來的。


峨眉派武功有所謂「動功十二樁」——天、地、之、心、龍、鶴、風、雲、大、小、幽、冥;又有所謂「靜功六大專修功」一虎步功、重捶功、縮地功、懸囊功、指穴功、涅磐功;有「三大器械」一劍法、簪法(峨眉刺)、針法(暗器)。峨眉派的絕技,不僅包括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還有峨眉劍法,其劍歌雲(據董如軍《峨眉劍技法七招》,《武林》1992年第5期)


玉女素心妙入神,殘虹一式定乾坤,身若驚鴻鶯穿柳,劍似追魂不離人。臨敵只須出半手,縱是越女也失魂。峨眉派的劍法和簪法,姿勢優美而威力十足,也是峨眉的絕技。


峨眉派的分支,據清初《峨眉拳譜》上說:


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皎皎峨眉月,光輝滿江湖。「五花」是從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


    一、黃陵派,據說從陝西流入;二、點易派,以川東涪陵點易洞而得名;三、青城派,以川東道家勝地青城山得名;四、鐵佛派(雲頂派),川北較為盛行;五、青牛派。以川東豐都青牛山而得名。「八葉」是從技擊風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僧門,據說傳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稱「申門」。特點是巧、快、靈、動,如猢猻狀,別名「猻門」。


    二、嶽門、據說由嶽飛所傳,特點是矮樁,手法不劃圓不成拳。


    三、趙門,據說為趙匡胤所傳,借鑑少林派太詛長拳(據說也是趙匡胤所傳)等拳法,特點是高樁。又因習練紅拳,稱為「紅門」。


    四、杜門,以傳說中諸葛亮八陣圖之「杜門」而得名,一說拳法傳於自然門杜觀印。特點是封鎖嚴密,善於防守。


    五、洪門,相傳以明太詛洪武年號而得名,習練大、小洪拳,特點是剛勁。


    六、化門,又稱「蠶閉門」、「纏閉門」,三十六閉手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緊封敵手,使其不能施展。


    七、字門,又稱「智門」,因收勢擺成字形而得名,特點是高樁長手,起伏大。


    八、會門,又稱」慧門」,以神拳為代表,,講究觀師默像,念咒語,頗為神秘。


峨眉派總的特點,在於亦剛亦柔,如玉樹臨風,是諸家武術中姿態優美的一種。有詩讚峨眉派說(見孟憲超《對峨眉派拳術的進一步探討》,《武林》1987年第四期):


    絕藝驚人俠士風,千年擊技古今同。


    堪開玄理樹新幟,悟透禪機棄舊功。


    假身玉女虛是實,真諦峨眉有非空。


    諸家應復昔時而,妙處良然在個中。


    雖非「天下第一」,亦不妨自成一格吧。


中國武術四大門派——南拳

南拳是明代以來流行於南方的一大類拳種的總稱。南拳據說最初是出於南少林,在明代逐漸形成獨立拳系。南拳總的特點是步穩、拳剛、勢烈,少跳躍、多短拳、擅剽手,以聲、氣修力。

南拳種類繁多,如福建的少林橋手、五祖拳、鶴拳、羅漢拳,廣西的周家拳、屠龍拳、小策打,浙江的洪家拳。黑虎拳、金剛拳。湖北的洪門拳、魚門拳、孔門拳、湖南的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等。


南拳的代表是廣東南拳,廣東南拳的代表是「五大名家」,他們是:


一、洪拳。洪拳源出少林寺、相傳為洪熙官所創,洪熙官本為福建漳州茶商,創拳後傳給南少林的洪門五祖,洪拳後來傳入廣東,包括五行拳(金拳、夾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土地拳)和十形拳(龍拳、蛇拳、虎拳、豹拳,鶴拳、獅拳、象拳、馬拳、猴拳、彪拳等十大象形拳),歷代著名高手有洪文定、陸亞彩、覺固禪師。鐵橋三、林福成、黃泰、黃飛鴻、林世榮等,是南拳中最大的一派。


二、劉拳。據說為劉三眼所創,也有說是下四府劉生或劉青山所創的,流傳於雷州半島。


三、蔡拳。由福建甫少林寺僧蔡伯達、蔡九儀所創,後來流傳於廣東中山等地,包括十字拳、大運天、小運天、天邊雁、柳碎梅、兩儀四象拳等。


四、李拳。相傳由福建南少林寺僧李色開所創,又由廣東新會人李友山傳授。一說由廣東惠州李應輝所創,李拳流行於廣東中山、河源、高州、龍川、廣州等地。


五、莫拳。相傳為福建南少林至善禪師所創;一說由莫達士所創,後傳至莫清驕(一說莫清嬌)。流傳於珠江三角洲一帶。


五大名拳多數從福建南少林傳來。和洪門天地會多少有些聯繫,不僅是武術門派,也是極為活躍的江湖派別。


除五大名拳外,廣東南拳還有蔡李佛拳(由新會人陳享創立,他師從陳遠護、李友山及少林寺和尚蔡福,綜合了蔡家拳、李家拳、佛家拳三派精華,故名蔡李佛拳)、虎鶴雙形拳(南海人林世榮綜合洪拳、佛拳所創,又稱「洪頭佛尾」)、詠春拳(福建嚴詠春嚴三娘所創、一說至善禪師傳入廣州光孝寺)、俠拳(大俠李鬍子從四川峨眉山傳入廣州)、白眉拳(四川峨眉山白眉道人傳入廣州)、佛家拳(從佛門傳入)、練步拳、練手拳、刁家教、嶽家教、朱家教、崑崙拳、南枝拳、儒拳等。


南拳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形成獨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來,以「反清復明」始,以「行俠仗義」終,在武俠傳奇小說和影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傳說中是一個反清的大本營,在那裡集結了洪門子弟和三山五嶽的俠雄豪客。清兵火燒南少林,洪熙官來到廣州,隱居在大佛寺,與佛緣和尚共開武館。又如方世玉,為廣東「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顯之女,有「一代女俠」之稱。方世玉成為《少林小英雄》、《萬年青》、《方世玉三探武當山》、《乾隆遊江南》等眾多俠文化作品的主人公,晚清南拳又出現了「廣東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鐵橋三、第五位蘇乞兒,也是許多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


整理 | 武研 編輯 | 武學者 作者 |  來源 |

太極健康能量管理


海口微信:NGGDTJ(武 研)


熱線:13337589926

點右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

相關焦點

  • 首屆中國武林大會在濟南閉幕,涵蓋少林武當峨眉南拳四大門派
    首屆中國武林大會在濟南閉幕,涵蓋少林武當峨眉南拳四大門派 4月23日上午,世界武術聯盟中國大區武林大會將在濟南奧體中心東荷體育館閉幕。
  • 《中國武術四大門派》上篇——少林、武當
    中國武術四大門派——少林派少林是中原武術中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嶽嵩山少林寺而得名。李世民即位後,對曇宗、志操、惠賜、善護、普惠、明嵩、靈憲、普勝、智守、道廣、智興、滿、豐13人大加賞賜,少林寺再度興旺起來,少林武術也開始繁榮發達,逐漸成為中原武林第一門派。宋太祖趙匡胤據說也是少林俗家弟子。從宋到元,少林武術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
  • 這些知名的中國武術門派,你可曾聽聞?
    而鮮有人知的中華武術也漸漸撥開迷霧,走進每個人的心中,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華武術的門派。少林派:少林派是中國武術中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嶽南少林又是南拳之祖,以五拳為主要拳法、有龍拳練神、虎拳練骨、豹拳練力、蛇拳練氣、鶴拳練精之說。少林功夫內容豐富、套路繁多。
  • 峨眉武術——王超
    現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門派達八十多個,拳種、拳路成百上千,為中華武術三大流派之一。2008年,峨眉武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峨眉武術通過與峨眉山的佛、道、儒文化相互融合,促進了自身的發展。據史料記載,峨眉武術起源於殷商時期,至南宋形成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它講究剛柔相濟,內外兼修,動作似快而慢,快慢相間,似柔而剛。
  • 少林、太極、峨眉、武當四大門派戰八國勇士,《功夫王中王》開播
    中國首檔大型功夫勵志真人秀節目《功夫王中王》將於今晚22:00在山東衛視震撼開啟。少林、太極、峨眉、武當四大門派功夫導師將帶領八名中國搏擊新秀,迎戰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八位搏擊勇士。少林、太極、峨眉、武當四大門派導師率隊出戰觀眾期待已久的四大戰隊導師:少林宗戰隊導師劉海科、太極門戰隊導師張茂清、峨眉峰戰隊導師吳信良、武當功戰隊導師張忠成,將分別帶領他們的得意門生、搏擊新秀與觀眾正式見面。
  • 智啟魏俊峰:峨眉武術的研究綜述
    1.峨眉武術的歷史淵源峨眉武術歷代儘是門內相傳,加之門規戒律:不言師、不在人面前演藝、不與人交技、高級技法只準單練,長期以來乏人整理研究及推廣啟承。因而峨眉武術就變得撲朔迷離、鮮為人知。事實上,中國峨眉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據史料記載,峨嵋自古與少林、武當齊名。
  • 中國傳統武術五大門派
    中國傳統武術五大門派金庸、古龍、溫瑞安,每個男孩子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小說中的江湖門派和各色的武功秘籍讓人心馳神往。現實中的傳統武術也有非凡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傳統武術的五大門派吧!少林派始祖:菩提達摩少林派是中國武術中範圍最廣、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嶽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少林武技名顯於世,始於隋末。當時少林寺有十三武僧,應秦王李世民之邀,出山參加了討平王世充的戰役,活擒王世充的侄兒王仁則,逼降王世充。勝利後論功行賞,除曇宗一人受封大將軍外,其餘十二人不願受封,回歸少林,自此少林寺遂以武聞名於世。
  • 我國還有哪些現存的武術門派
    原標題:我國還有哪些現存的武術門派 本文來自網際網路,由武林檔案編輯整理 文字數:2511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中國武術門派、套路眾多,蔚為大觀。 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習雲太《中國武術史》,武術拳法分類部分有46節計75種、武術器械部分有27節,可見其眾多紛繁。 在少林、武當、峨眉、南拳四大派內部,又有許多支派,各武術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顯著特色,又可能發展為新的支派。
  • 峨眉武術傳人免費教功夫
    峨眉武術傳人免費教功夫     □魏玉婷本報記者吳曉彤  10月16日早上7點,在峨眉山景區報國寺門前,峨眉武術非遺傳承人喬正權又開始了一天的晨課
  • 少林、武當、峨眉,誰才是真正的武林宗師?其中有一派最為特殊
    隨著《一代宗師》的上映,中國功夫再次成為熱潮。其實,中國的功夫一直以來都是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的創作源泉,也是中國向全世界介紹自己的一張文化名片。它更是成為了維繫這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常言道:「止戈為武。」 在紛繁複雜的武林文化中,中國有些武術門派可謂源遠流長。
  • 中國武術四大門派之梅花拳
    『梅花拳』簡稱『梅拳』,亦稱『梅花樁』為僧門教派,在中國四大武術門派中屬崑崙派系,內含文道、武道、醫道三部分,是我國最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武術門派之一,且獨具『文武雙修』的特色。    經考察,梅花拳的文武功法起源西周時期。
  • 中國武術的基本功「扎馬步」,武術裡「南拳北腿」你了解多少?
    中國功夫中華武術博大精深,自古就流傳著少林武當功,當然我們常說的就有南拳北腿、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十八般武藝基礎是武功的根本中國古代武術歷來用地域來區分南派和北派,風格迥異,各有側重。這是最早「南拳北腿」說法,顧名思義,南方拳種擅長拳法,北方拳種擅長腿法,這發揮了各自的比較優勢,北方人身高腿長,攻擊力量大。南方人則利用身體靈活、快速地攻擊彌補力量上的不足。最初,北派的確佔據主流地位。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派系的融合,以及練武理念、技巧的精進,南派武術對中國武術的影響遠遠大於北派,練武不僅是止戈自衛,更是強健身體,民間自古習武成風、武館林立,具有深厚的武術文化積澱。
  • 還得歸功「峨眉武術」
    據《中國武術史》記載,「戰國白猿,始白名士口,字衣三,號動靈子」;《四川武術大全》記載,「春秋戰國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樂山志》中也載:「白衣三,相傳戰國時仿山猿動作創編峨眉通臂拳,攻防靈活,在峨眉山授徒甚眾」也就是說,當時司徒玄空隱居山中,長期與峨眉靈猴相處,模仿猿猴動作而創編了"峨眉通臂拳",並廣收門徒。因常著白衣,徒眾稱之為"白猿祖師"。
  • 金庸小說中的武術門派,真實存在的有哪幾個?
    說到武術門派,我們先了解兩個概念,一個是「門派」,一個是「學種」「套路」。前者側重於組織、機構,後者是從武術的師承、特點角度來說。對比之下,武術門派有更強的社會性,學種有更強的技藝性,兩者相互包容、相互交叉。
  • 峨眉武術:三大流派之一光輝滿江湖
    義大利代表隊領隊喻波表示,作為與少林、武當齊名的中華武術三大流派之一,峨眉武術在中華武術史上、在當今世界武林中,擁有極為崇高的地位。在多數人眼中,峨眉武術極為神秘。實際上,峨眉武術泛指四川武術乃至西南武術。它發源於峨眉山,在3000多年歷史長河裡,最終「光輝滿江湖」。
  • 仗劍江湖別芳塵 《天龍八部榮耀版》四大門派之峨眉前瞻
    《天龍八部榮耀版》繼承了端遊十二門派中的四大經典門派:丐幫、逍遙、天山和峨眉,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下手遊中的峨眉,一起來看看端遊門派中的「帶刀奶媽」——峨眉會在全新的天龍江湖中有什麼變化吧! 傳承原著 佛道雙修 金庸筆下的峨眉派為郭靖幼女郭襄削髮為尼後所創,是江湖中少有的佛道並存的門派。端遊中的峨眉傳承了原著的設定,門派既有「佛光普照」等佛門特色的招式,也有「清心普善咒」等帶有道家色彩的技能。
  • 又見峨眉武術魂
    6月26日,第八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暨第六屆中國·四川峨眉山國際武術節新聞發布會在峨眉山市召開。同時,今年10月27日至31日,第六屆中國·四川峨眉山國際武術節也將在峨眉山市舉辦,武術節以「健康中國·養生峨眉」為主題,將吸引來自國內外1500餘名運動員參加。
  • 中國功夫:武林歷史上的那些「一代宗師」
    一直以來,中國功夫是文人墨客、文學創作的靈感源泉之一,也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傳統文化的一張名片。在套路紛繁、蔚為大觀的武林生態中,中國武術有哪些源遠流長的門派,又有哪些寫進武林歷史中的「一代宗師」?、歷史最長、拳種最多的武術門派,以出於中嶽嵩山少林寺而得名。
  • 新前武術:南拳故裡,習武先習德
    老拳師徐祥柯,擅長台州南拳、楊家拳、板凳花等武術套路。他自小習武,1982年在北京長城仿古藝術節上,獲得武術表演獎;1984年黃巖武術協會成立時舉辦的武術比賽中,他獲得一等獎。徐祥柯一直致力於推廣武術,他在新前辦了多年的武術培訓班,教授武術傳人近百人。徐昌文是黃巖著名的武術家。1973年,他在省武術比賽中奪得傳統套路和短兵器兩項冠軍,刷新了台州武術的歷史。
  • 冰肌玉骨玄女陣 《九陰真經》峨眉武學
    廠商特供稿,以下內容並不代表網易言論峨眉派與少林、武當同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個範圍很廣泛的門派,尤其在西南一帶很有影響,可說是獨佔鰲頭。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