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建
近20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舉世矚目。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居民收入也在不斷提高。2019年,我國人均GDP突破7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與2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和進步。然而,面對如今的生活壓力和買房壓力,很多人都在懷念2000年,雖然我們那時候的收入沒有現在高,但物價也便宜,房價也便宜,豬肉也便宜,生活節奏也比較慢。
2000年的一張百元大鈔還是非常「值錢」的,現在,一百元似乎買不起多少東西了。一頓飯可能就需要花幾百元了。那麼,在2000年的100元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如果這100元存入銀行,而且已經存了20年了,即使你是正規的存款人,到現在也不會太多,200元最多,那到現在也不會太多,撐死了就200元最多了,但如果論實際購買力,2000年的100元那是遠遠超過了2020年的200元。
按國內生產總值計算,2000年中國的GDP破萬億美元,而人均GDP也達到了1000美元左右。到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3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20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9倍。按此計算,2000年的100元相當於今天的1190元。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當時的人均收入在9300元左右。到2020年,人均收入達到9萬元左右,人均收入增長10倍左右。所以粗略計算一下,2000年的100元相當於今天的1000元左右。此外,2019年,中國城鎮私營企業職工的平均年薪增長了5倍多,達到53600元,就相當於現在的500多元。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280元,而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359元,從2000年到2019年,增長了6.75倍,也就是說,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是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對比對象的話,那2000年的100元就相當於現在的675元。
除了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還有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較,2000年為2253元,而到了2019年則為16021元,從2000年到2019年上漲了7.11倍,也就是說2000年的100元相當於現在的711元。
如果按物價對比的話我們就更能直觀看出兩個年代貨幣的通貨膨脹情況了。2000年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工資在500—600,2000元,2000年的時候大米的價格大概在1元一斤左右,而如今大米的價格便宜的可能是3塊多一斤,貴的還有七八塊多的,我們取一個中位數,按5元一斤計算,20年來米價已經漲了5倍,換句話說2000年的100元的購買力相當於2020年500元的購買力。
2019年以來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很多網友甚至稱都吃不起豬肉了,當時豬肉的價格是每斤5元左右,現在是30多元,相差6倍左右。也就是說如果2000年100元能買20斤豬肉,那2020年想要買20斤豬肉則要花費600元。
另外,2000年北京的房價只有4000元左右,而現在北京的平均房價在8萬元左右,20年來上漲了20倍左右。也就是說,2000年的100元相當於2020年的2000元,可見房價的大幅上漲。
經濟在發展,時代在變化,貨幣在貶值,物價在上漲。無論是從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資、大米價格、豬肉價格還是住房價格來看,「答案」都是不同的。當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在漲價。上世紀90年代出現的家電、汽車和手機,此後漲幅不大。相反,有些甚至更便宜。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許多在2000年看起來很貴的東西現在都能買得起了。在那些日子裡,買東西可能需要一年或幾年的薪水。現在幾個月或一個月的工資就能買到。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在2000年,在很多生活用品和必須品上,那時的工資是能確保一個比較好的生活狀態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均收入在高,但是隨著各種價格的上漲,所以從現在看20年前的物價,無疑那時候是比較好的。但是現在雖然吃的用地花錢比較多,但是我們的生活卻便利了很多,也可以說我們享受了很多經濟發展帶來的便利。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