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率暴漲至55%,人均欠債13萬,這5大現象正在席捲中國4億家庭

2020-12-06 騰訊網

文:櫟祐

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的債務總額超過200萬億元,這意味著中國人均債務超過13萬元。許多專家說,我國已經從「儲蓄大國」變成了「債務大國」。為什麼會這樣?中國人「沒錢」?老百姓的錢去哪了?

中國社會一直流行一句叫「有土斯有財」,所以無論是國人還是華人都有儲蓄的習慣。在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內地,過去由於商品經濟不發達,消費觀念一直比較保守,儲蓄率也一直是世界第一。2000年後,中國儲蓄率飆升至50%,2008年達到51.84%的歷史峰值。風向的改變也由此開始了。儲蓄率開始停滯、甚至下降。一直到2019年,在短短十年裡,中國的儲蓄率急劇下降,跌落到40%。

雖然全球平均儲蓄率為19.7%,我國儲蓄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但如果儲蓄減去許多人的隱性貸款,恐怕不會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多少。

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居民儲蓄率迅速下降?

第一個原因是通貨膨脹成為負債率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的通貨膨脹率與十年前有很大差距。隨著物價的快速上漲,出現了一個非常矛盾的局面,那就是每個人的工資沒有呈現相應的增長速度。因此,一些低儲蓄、低收入的家庭受物價上漲影響較大,導致家庭或個人儲蓄率下降,甚至最終入不敷出、背上了債務。

第二個原因是幾乎所有人都在炒房。

在過去十年裡,隨著消費升級,大多數中國人選擇在大城市買房買車,這耗盡了他們家庭的積蓄,承受了巨額貸款。先讓我們看幾組數據:目前,我國消費信貸總額已達11.6萬億元,超過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我國銀行抵押貸款餘額為48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1996年,中國家庭平均負債率為3%,到2019年上升至55%。

所以不難解釋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存錢,為什麼我們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少。事實上,中國人並不願意承擔這麼高的債務,但是在過去的十年裡,房價已經漲到了很多人無法企及的水平,但是那些剛需者不得不買房安頓下來。他們只能咬緊牙關來省錢,甚至出現以「「6個錢袋子」供房的情況,許多家庭此後背上了20至30年的房貸。

車貸也是如此。許多年輕人都會買車,為了方便出行,提高生活質量,一些人寧願買車不買房。雖然市場上的汽車價格比房價便宜很多,但很多人還是選擇貸款購車。購車後短期內,車貸的壓力不小,這也會導致負債率飆升。

第三個原因是人口老齡化加劇。

我們知道,老年人是國民經濟中的消費型人口,到2019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佔總人口的18.1%。「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因此,隨著老齡化的到來,居民消費率將上升,儲蓄率將下降。這是世界其他國家走的老路,中國也在沿著這條軌跡走。

第四個原因是消費主義的盛行。

滙豐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進入職場的90後中,近九成是負債,人均負債13萬,是其月收入的18.5倍。另一家金融機構,榮360也發布了相關的消費者調查數據:中國90後群體佔貸款市場的49.31%,在亞洲同行中排名第一。同時,對於負債的90後,每4個人中就有1人使用花唄,每3人中有2人使用分期付款,每2人中就有1人沒有存款。

因為這群人生活在一個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他們更有能力接受新事物。在各種網絡借貸平臺上,由於「花錢太方便」,所以助推到了這群人的超前消費意識。

而一些貸款公司抓住了年輕人的心態,為了公司的利益降低了貸款門檻,這樣貸款審核就可以輕鬆通過。特別是現在一些網貸,號稱一分鐘就能貸到款,這讓一些消費欲望強烈但自制力差的年輕人陷入其中,導致負債纍纍。截至2020年6月底,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逾期6個月的信用卡未償總額已飆升至854億元。

第五個原因是高利率資產理財取代了銀行存款。

過去,由於理財渠道相對較少,理財門檻較高,理財過程相對繁瑣。然而,2010年後,隨著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的全面普及,簡單的理財應用程式開始進入公眾生活。

像連零錢寶、餘額寶等產品的利率更高,吸引了很多人加入。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銀行理財餘額已達23.4萬億元,非銀行機構資產管理規模也接近5.2萬億元。

寄語

有債務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支撐債務。如果你只是繼續放縱自己的物慾,這將成為未來的一大隱患,你也可能「不堪重負」,在你看來,是誰偷了老百姓的錢袋子?是琳琅滿目的消費品,還是年復一年上漲的商品房,還是結婚以及教育的巨額投入?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負債率暴漲55%,老百姓的錢都去了哪?這4大現象正影響著國人
    來源:不執著財經咱們中國人愛存錢,這在世界上也是出了名的。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家庭儲蓄率一直處於世界前列。2000年我國儲蓄率為35.6%,到2005年我國的儲蓄率更是高達51%,而當時全球平均水平為19.7%。
  • 負債率暴漲至55%?老百姓的錢都去了哪?這4大現象正影響著國人
    無論是普通居民還是大公司老闆,都有非常強烈的儲蓄意識,這也導致了我國的儲蓄總量很大。但從前年開始,我國的儲蓄率開始走下坡路。最近,很多觀點表明,我國的儲蓄率確實在下降,但距離斷崖式下降還有一段路程。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何我國居民這麼囊中羞澀了?要知道在世界上,中國人可是出了名的愛存錢。但事實證明,中國人的儲蓄率比以前低得多。
  • 11萬億巨額壓頂,負債從3%升至55%?這4大現象正席捲中國4億家庭
    而人口14億的中國內地,過去由於商品經濟不發達,消費觀一向很保守,儲蓄率一直全球第一,2000年之後,中國儲蓄率飆升到了50%,2008年達到歷史高峰51.84%。正在銀行排隊取款的中老年人但是由此開始,儲蓄率出現停滯不前、甚至下跌的的現象,一直到2019年,短短十年的時間,中國儲蓄率呈現大坡度下跌,跌落到40%。
  • 14億人負債總額超200萬億,5.6億人存款為0?因這5大現象席捲全國
    2010年我國的居民儲蓄率已經達到了50%,到了2019年年底的時候,全國儲蓄率降到了44.6%,下降了5.4%左右,不要小看這5.4%,我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意味著差不多有7500多萬人已經放棄存款了。伴隨著儲蓄率的下降,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了:我國的居民負債在不斷地上升。
  • 全國債務總額超200萬億,人均負債13萬,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是儲蓄大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比較愛儲蓄的,比較厭惡過負債生活,最高的時候儲蓄率曾高達55%,遠超其他國家,位居全球第一。但近年來,卻出現居民儲蓄率直線下滑,從最高時的55%,一下跌至現在的45%。
  • 儲蓄率下降,家庭平均負債率從3%暴漲至55%?國人的錢都花哪了?
    可以說,在過日這件事情上面,中國人是非常謹慎的,絕不會臨時抱佛腳,而是未雨綢繆。所以多年來,我國的儲蓄率一直都比較高,位居世界前列。然而,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我國的儲蓄率開始逐年下跌。數據顯示,從1970年以來,中國的居民儲蓄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 家庭負債率逼近日本,90後人均負債12萬,國人越來越窮?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5月8號,日本財務省發布消息稱,截止2020年3月底,日本的國家債務已經高達1114.5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4萬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如果按照日本總人口1.24億人(2019年11月1號)去計算,也就是意味著日本國民人均負債額達到90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元)。
  • 世界各國家庭負債率:美國76%,日本為58%,那中國又是多少
    除年輕人外,家庭債務也越來越普遍,因為許多家庭需要購房。世界各國家庭負債率:美國76%,日本為58%,那中國又是多少?實際上,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家庭的債務比率一直在上升。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家庭負債率也有所提高。
  • 戶均欠175萬,負債從3%升至55%?4大現象正掏空中國2.8億城鎮家庭
    我們知道,在歐美等國家都是按照家庭所得計算稅收,對每個家庭每年的收入、支出,以及家庭的資產、負債都有詳細的記錄。那麼,我國2.8億戶城鎮家庭的戶均家庭資產是多少,戶均負債又是多少呢?而且這份隨機統計還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高達96%,而對比美國才達到63.7%,我國城鎮家庭戶均擁有1.5套房子,這份數據顯示出中國人不缺房子,以及中國人幾乎只有房子。那麼,我國城鎮居民的戶均負債又是多少呢?
  • 世界「負債率最高」國,人均超60萬,就在亞洲!
    世界「負債率最高」國,人均60萬,就在亞洲! 這樣一個看起來很先進的國家,誰能想到這裡的負債率卻這麼高呢?這裡的負債總額折合人民幣超過80萬億,可能有的人對這個數據沒有太大的概念,如今這個國家的人口不足1.3億,算下來人均負債60萬人民幣左右,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據啊,比我們中國人均負債高了好幾倍。
  • 截止3季度,韓國家庭負債人均3253萬!中國呢?
    王爺說財經導讀:據韓國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季度(9月),韓國家庭債務水平飆漲,直接突破1682.1萬億韓元(相當於人民幣9.96萬億元)。 那麼韓國既然有這麼多債務,那麼人均多少?此外,和韓國相比,中國的家庭債務情況會如何呢?
  • 中國奧園銷售額912億同比翻倍 負債率升至83.7%
    中國奧園業績狂奔:銷售額912億同比翻倍 負債率升至83.7%高周轉模式遇「口碑」危機 步入規模發展快車道的中國奧園(03883.HK)可謂風頭正勁。從2016年的256億元到2018年的逼近千億元,實現了3年銷售規模擴大4倍和年均89%的複合增長率。
  • 中國13萬的人均負債,究竟是怎樣形成的?人們的錢去哪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國民的負債率開始逐漸攀升,而人們的儲蓄率卻開始不斷下滑!根據資料顯示,我國2017年的國民負債率還能夠達到47%,到了2018年的時候,就下滑到了36.8%。短短一年的時間,國民儲蓄率就下滑了10.2%,如今已經是2020年,儲蓄率下滑得更低了。而與儲蓄率恰恰相反的,是我國國民的負債率。在過去那個時代,人們覺得欠錢是一種可恥的行為。
  • 印度紡織訂單轉至中國:有工廠營業額暴漲5倍
    (原標題:印度紡織訂單轉至中國:有工廠營業額暴漲5倍)
  • 全民負債200萬億,人均負債13萬,中國老百姓的錢去哪裡了?
    中國儲蓄率已連續10年出現下跌趨勢。據央行公布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末,中國儲蓄率為44.6%,與2008年數據相比,出現了明顯的下跌趨勢。與之相對應的國民負債率卻在上漲。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居民的債務收入比與2010年的35%相比翻了一倍多,達到90%。並且我國居民的總負債已經高達200萬億,平均下來,中國民眾人均負債近13萬元。
  • 「儲蓄大國」變「負債大國」,人均負債13萬,是什麼掏空了國人?
    文/餘周 改革開放後,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均收入也開始增加,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家到手的錢也更多了,這確實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然而,伴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人們的債務也開始增加,家庭負債率也在不斷上升。
  • 大數據告訴你:中國正從「儲蓄大國」淪為「負債大國」
    一提到美國居民,一個最直接的刻板印象就是它們特愛超前消費,但是最近幾年,美國開始變了,而中國也緊跟著徹底的變了。數據顯示,近幾年美國老百姓已經正在陸續存錢。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期間,中國卻和美國反道而行了。
  • 中國交建A股上市八年分紅超264億 總資產首破萬億負債率連降六年
    2017年至2019年,公司毛利潤從634億元增長至708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5.6%。與此同時,作為大型央企的中國交建在降槓桿減負債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截至2019年末,中國交建總資產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12萬億元,資產負債率73.55%,實現自2014年以來連續六年的下降,財務韌性明顯提升。
  • 遼寧有一海島縣,人均GDP破13萬,有望「撤縣立市」
    說起所處在東北地區的遼寧省,很多人腦中出現的情景都是林海雪原般的雄偉壯闊,其實這只是它眾多景色中的一面,另外還有多種重要的景色是一般人所沒有觀察到的,所以如果你想欣賞正宗的遼寧美景,只有親自來到當地才能體驗得到。
  • 中國有近14億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負債的?
    在當今一個全民加槓桿的時代,能加槓桿的人群基本上都加槓桿了,現在國內只有老人和孩子這兩大群體是不會負債的,這裡的老人是指55歲以上老人有3億人口,以及20歲以下的小孩子大概也有3.5億人左右,總計大約有6.5億人,剩下還有分布在各年齡段還有0.5億人,是沒有任何負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