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名篇·向老舍致敬——《茶館》有聲作品賞析會」在京舉行
日前,老舍119周年誕辰紀念日前夕,由中國出版集團主辦,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老舍研究會、老舍紀念館協辦的「聽名篇·向老舍致敬——《茶館》有聲作品賞析會」在中國出版集團舉行。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裁潘凱雄,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與數字出版部主任、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賴雪梅,中國老舍研究會會長謝昭新,老舍紀念館、老舍研究會的領導和專家出席活動。活動還特別邀請到國內著名演員及演播名家——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李濱以及參與老舍系列作品錄製的唐燁、曲敬國、詹澤等。
《茶館》創作於1956年,1957年7月初載於巴金任編輯的《收穫》雜誌創刊號,是老舍最重要的話劇代表作之一。自1958年搬上話劇舞臺以來,一直是最受歡迎的劇目。曹禺曽評價《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瑰寶」。值《茶館》初載及上演60周年之際,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有聲事業部在2017年特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唐燁以及國內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曲敬國、郭政建、嚴燕生等進行了《茶館》有聲版錄製,以此紀念。
「聽名篇·向老舍致敬——《茶館》有聲作品賞析會」在京舉行圖片
潘凱雄在致辭中表示,老舍先生是中國現當代最偉大的作家、語言藝術家。中國出版集團作為中國出版的國家隊,擔負著傳承經典,讓經典在新時代發聲的使命。此次《茶館》有聲版的錄製是在網際網路時代對文化經典的再次傳承,也是數字出版在融合發展中的重要舉措。
著名表演藝術家李濱,及曾參演《茶館》的唐燁、曲敬國、辛月等接受了專訪。他們介紹了話劇表演與有聲作品錄製的區別和特點,並現場演繹了《茶館》裡的人物對話,原汁原味還原《茶館》中的京腔京韻,贏得陣陣掌聲。
活動現場同時召開了紀念老舍論壇,圍繞「人民的藝術家老舍」「老舍與北京」等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與會嘉賓現場評析老舍文學作品及《茶館》有聲作品,暢談其文化內涵及語言魅力。嘉賓認為,老舍先生的文字頗具可聽性和音樂性,適合有聲傳播,有聲版《茶館》開拓了全新領域,使大眾以聽覺方式重新認識老舍的作品。希望今後有更多優秀有聲作品出現,傳承文學經典,讓消失的文化活起來。
「聽名篇·向老舍致敬——《茶館》有聲作品賞析會」在京舉行合影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