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是美國的五星上將,關於他的傳奇,他自己僱人都出了好幾本書,就不用咱們吹了,其實和四星的巴頓將軍,以及二戰太平洋戰爭中高光的尼米茲相比,他的成功,更多來自於作秀和宣傳,尤其是他那篇老兵不死的演講,賺了幾乎一代美國人的眼淚。
麥克阿瑟善於作秀,他的傳記也很熱銷,到哪都是夾道歡迎的美國民眾,人氣不可謂不高,可為什麼,自信滿滿的他,三次競選總統都以慘敗收場呢?
(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是個善於作秀和宣傳自我的人,當年被日本趕出菲律賓時,他曾喊出「我一定會回來的」的豪言壯語,來掩蓋他的失敗和狼狽。
在返回菲律賓時,為了拍到更能體現自己勝利重返的雄姿,他不惜領著一幫將官,在水裡來回擺拍了兩個鐘頭。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代表美國籤字受降,他的五管鋼筆籤字法,又為他贏得了不少的喝彩,他因此以盟軍最高統帥身份,駐軍並管理日本。
(麥克阿瑟接受日本投降儀式)
在他的坐鎮下,日本的改造很成功,美國國內對他一片讚譽,共和黨又一次提名他競選總統,而經過幾年的形象打造後,麥克阿瑟也認為自己勢在必得。
為此他還發表了「回顧與展望」為題的新年致辭,大肆歌頌自己在日本取得的成績,他的講話傳遍世界,連英國首相邱吉爾都說,麥克阿瑟治理日本,所取得的功績與日月同輝!
(信心滿滿的麥克阿瑟)
有了國際支持,他還要爭取美國國內輿論支持。於是,麥克阿瑟重金聘請了當時知名的一批傳記作家,集中辦公為他寫歌功頌德的傳記,僅僅一個月時間,什麼」偉大的麥克阿瑟」、「天才戰士麥克阿瑟」、「天賜英雄麥克阿瑟」等新書就擺在了美國大街小巷書店的櫃檯上,一些讀者還組建了支持者俱樂部,天天為他在街頭造勢拉票。
麥克阿瑟第一次參加總統競選,是在1943年,當時,他才從逃離菲律賓的陰影裡走出來,帶領南太平洋盟軍取得巴布亞紐幾內亞戰役勝利,自信心剛剛恢復,在身邊人的鼓動下,他參加了預選,只是當時他的名望還不夠大,五星上將也還沒當上,在州預選中就大比分落敗,於是最終他宣布無意參加競選。
(登陸菲律賓時反覆擺拍作秀的麥克阿瑟)
1948年時就不一樣了,汲取第一次參選教訓,他平時就刻意打造自己的光輝形象,名望達到了巔峰,因此這一次競選,他信心滿滿。
麥克阿瑟首先在日本東京宣布參加競選,在講話中他謙虛的講,如果因為害怕艱險,不敢接受美國人民可能賦給我的公職,那麼我就背叛了作為好市民的準則,你看,這還八字沒一撇,就發表起獲獎感言了。
只是,他顯然低估了黨內競選對頭杜威和史塔生,雖然他到處作秀和出書,把自己宣傳得多麼神氣和厲害,但那些他不願提及的黑歷史,仍然被對手揭了出來。
杜威說他沒有從政經驗,根本不可能帶領美國走向繁榮;而史塔生則揭他的老底,兩次離婚,私生活混亂,自以為是,西點軍校時還吸過禁用品。
(麥克阿瑟演講)
自我感覺良好的麥克阿瑟沒想到對手玩這一手,預選結果,史塔生19票,杜威17票,而他只有8票,等到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第三輪投票時,麥克阿瑟居然為零票,再次慘遭打臉,顏面盡失。
這對於好面子,還提前發表獲選感言的麥克阿瑟來說,無疑倍受打擊,於是他再次發表聲明,表示自己對當總統仍然沒有絲毫興趣。
韓戰失敗之後,杜魯門惱怒於他的自大冒進,把美國拖入韓戰泥淖,招呼都沒打就將他撤了職,還為此發表了電視講話。
可是沒想到此舉招致美國人對麥克阿瑟的同情,人們紛紛寫信給白宮,還爆發了示威遊行,最後杜魯門不得不撤銷這個命令。
回到美國的麥克阿瑟又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華盛頓街頭,數萬人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他的演講邀請應接不暇。
他再一次熱血沸騰,覺得他的機會來了,於是立刻報名,參加1952年的總統競選,只是在競選策略上,他又搞錯了方向,當時美國國內對於韓戰,幾乎是一邊倒地譴責,而他卻在演講中支持韓戰,並提議使用核武器。
(麥克阿瑟在朝鮮戰場)
民眾對他的支持很快降溫,國會議員也擔心,認為以他的好戰執念,一旦當選,只會把美國往溝裡帶。
結果毫無意外,他再一次敗選,而反對這場戰爭的二戰英雄艾森豪成功當選。
三、老兵不死,唯有凋零
縱觀麥克阿瑟三次參加競選總統,無一例外地不合時宜和盲目自信,由於他一直在海外駐軍或是指揮作戰,對美國民眾的政治渴望一無所知,除了極力營造個人名望,對於國內嚮往的競選方向和路線並不了解,自然難逃慘敗的結局。
另外,他也沒有意識到,在美國民眾眼中,他只是一個為了美國利益,能徵善戰的將軍,而絕非一個合適的總統。正如他讓一代人感動的演講中說的那樣,老兵不死,唯有慢慢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