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保衛者,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徵服者,朝鮮的捍衛者
—————這是美國政府頒發給麥克阿瑟的金質勳章上刻的字。
從1950年7月7日,杜魯門任命麥克阿瑟作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到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麥克阿瑟在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位上幹了九個月零4天。
杜魯門撤除麥克阿瑟職務的理由是:不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
該。請一定注意:這不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澳大利亞,菲律賓,日本,朝鮮這四個國家的國土上都留下了麥克阿瑟的痕跡。在日本麥克阿瑟是太上皇,過著神仙一般的日子。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發起朝鮮統一戰爭之後,李承晚在部隊節節敗退,僅僅用了三天,金日成的部隊,便打到了當時南朝鮮的首都漢城。眼看南朝鮮政權不保。
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策劃了仁川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金日成的部隊差點被麥克阿瑟趕到了鴨綠江邊。這個時候麥克阿瑟他的軍事生涯達到了頂峰:因為仁川登陸是在不可能中尋找到了可能,並且成功的實施。一舉扭轉了朝鮮統一戰爭的局勢。
可這個人吶,就怕得志猖狂。麥克阿瑟也不例外,一個月之後,10月15號,美國總統杜魯門告訴麥克阿瑟將戰爭的範圍控制在朝鮮境內。這個需要面談。
可面談的地點並不是麥克阿瑟飛回美國本土去向總統匯報,而是以戰事緊張為由,讓美國總到他這邊來談。
於是出現了在威克島:美國總統杜魯門千裡迢迢從美國本土飛過去,而人麥克阿瑟叼著個菸斗穿這個作戰服,接見了總統的奇怪景象。會議結束之後,美國總統說一起吃個飯吧,人麥克阿瑟說對不起我沒空。如果說桀驁不馴,是很多有才華人的一個通病,那相信杜魯門能做到總統這個位置上,對於這樣的人,他見得多了,也能容得下。所以說只是因為本次接見沒給杜魯門面子,杜魯門就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這一點是不對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能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而本次會談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杜魯門總統希望麥克阿瑟將戰爭控制在一個有限的範圍之內,再詳細一點的說,就是恢復美蘇在三八線分別控制朝鮮的這種現狀。
可是麥克阿瑟這時候已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這次會談的時候,第一,他堅信中國不會出兵,蘇聯不會幹涉,第二,他堅信他能帶領士兵在聖誕節前打到鴨綠江,統一全朝鮮。所以變陽奉陰違,而美國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參聯會,在這段時間內也成了麥克阿瑟的參謀部了。只能提建議,而不能下命令。這麥克阿瑟不但挑戰了總統的權威,而且挑戰了美國法律的尊嚴和美國軍隊的指揮體系。
但這個時候無論是美國總統杜魯門,還是美國國會,甚至美美國軍隊的參謀長聯席會議都忍了,誰讓人家麥克阿瑟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呢?
中國出兵抗美援朝
美國人沒有想到中國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出兵,10月25日至1951年1月8日,經過三次戰役,彭德懷率領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的「聯合國軍」由鴨綠江邊擊退回三八線附近。
用了短短的三個月的時間,又將美軍趕回到了三八線附近。而這個時候,美國已經動用了大部分的陸軍將近一半的空軍,還有1/3的海軍。
但依然被裝備低下的中國軍隊打的節節敗退。最後雙方僵持在三八線附近進入了戰略對峙。打也打不過,
這個時候麥克阿瑟就動起了歪心思:他就想動用原子彈來轟炸中國本土,用原子彈,這可是連美國總統都不能夠一個人拍板的事兒,麥克阿瑟在記者招待會上公然宣稱美國政府應該動用原子彈,來進行政策綁架。
這可把美國總統杜魯門給惹急了,以前你打仗打的好,我還不能動你,現在仗打的不好,還綁架美國政策,那去你的吧,擼了你算了。所以杜魯門總統這才把麥克阿瑟一擼到底。